1七、护理安全管理目录1、科室安全管理质控小组成员、职责2、护理安全管理制度3、压疮风险评估制度、上报流程、压疮评估单4、高危导管滑脱评估制度、评估单5、高危跌倒/坠床护理评估制度、评估单6、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危重患者护理风险评估单7、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上报流程、不良事件分级、50项护理不良事件8、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院发)9、有紧急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10、围手术期护理、流程11、科室质量控制情况、持续整改措施2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护理部定期检查考核。(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坚持医嘱班班查对,每天总查对,护士长每周总查对一次并登记、签名。(三)毒、麻、限、剧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专柜保管并加锁。保持固定基数,用后督促医师及时开处方补齐,每班交接并登记。(四)内服、外用药品分开放置,瓶签清晰。(五)各种抢救器材保持清洁、性能良好;急救药品符合规定,用后及时补充,专人管理,每周清点两次并登记;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六)供应室供应的各种无菌物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发放。(七)对于所发生的护理差错,科室应及时组织讨论,并上报护理部。(八)对于有异常心理状况的患者要加强监护及交接班,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九)工作场所及病房内严禁患者使用非医院配置的各种电炉、电磁炉、电饭锅等电器,确保安全用电。(十)制定并落实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和危重患者抢救护理预案。3压疮防范及报告制度(一)对高危患者在入院时由注册护士完成压疮风险评估,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同时启动压疮预案(做到“六勤”即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更换、勤擦洗、勤整理),落实床旁交接制度,床栏挂警示标志。(二)与家属沟通,告知患者存在风险及相关事宜、预防压疮知识的宣教,以取得家属的配合并签字认可。如系院外带入压疮,应记录于护理记录单,内容:疮面位置、面积、深度、局部表现等,并让家属签字认可。(三)压疮风险评估属于高危人群,护士长应进行确认后上报护理部,护理部再次确认备案。对己经发生压疮的患者,应填写“压疮上报表”,上报护理部。防范压疮发生措施1.压疮防范管理实行责任护士--护士长--护理部三级管理,明确职责,有效预防或减少压疮的发生。2.加强护士对防范压疮的新知识、新进展培训,提高护士对压疮防范的意识。3.及时评估患者皮肤情况,按皮肤情况采取相应措施。4.应重视对昏迷、大小便失禁、发热、末梢循环障碍、截瘫、肥胖、营养不良、水肿等易发人群的评估及早期的护理干预。5.提供整洁、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保持患者皮肤和床单清洁干燥,为长期卧床患者提供气垫褥、软枕、水袋等。4防范压疮发生的监控要求1.发现患者皮肤压疮,无论是院内发生还是院外带来的,科室均要在24小时内向护理部电话报告,48小时内上交书面报告。周未及节假日报告时间顺延。2.填写:患者皮肤压疮上报表(1)按照表中所列项目逐条填写,如表中末列出的可补充说明。(2)科外发生的要填写发生科室,科内发生的要填写发生日期。3.科室对已发生压疮的患者应积极采取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促进压疮早期恢复,并准确记录,必要时请会诊。4.护士长应跟踪护理措施的落实,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科,不断改进护理措施,科护士长对压疮患者护理情况及预后进行追踪记录。5.发生患者皮肤压疮的科室有意隐瞒不报,事后发现将按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并纳入科室绩效考核。6、护理部不定期对全院压疮安全措施进行抽查,定期与不定期对发生压疮的案例进行分析及预警,制定防范措施,不断改进护理工作。5防止各类导管脱落的管理制度1、插管前。检查导管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不合要求一律不用,如过硬、过软或型号不符等。2、插管时,导管插入深度符合要求,并妥善固定。3、导管各连接处连接紧密、牢固。4、作好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属留置管道的目的、意义,保持管道通畅的注意事项,避免扭曲、受压、堵塞、活动时扯脱。5、对意识不清、躁动、小儿等不配合的患者,应使用约束带固定肢体,防止将管子拔脱,必要时根据医嘱给予镇静药。6、在给患者实施各种治疗护理时,如翻身时应先固定好导管,再给病人翻。一旦发生导管脱落,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置措施,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及时向护士长报告,填写不良事件上报表。7、每位带管道病人由注册护士完成导管滑脱危险因素评估,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8、凡发生住院病人导管滑脱事件,无论有无后果均应填写“管道脱落报告单”上报护理部。9、导管滑脱评估要求:除每班现场交接班外,≥5分每周填写评估记录1次,导管变化随时评估。10、导管滑脱防范措施⑴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告知置管的重要性。床旁挂防导管滑脱标识。6⑵护士应了解置管位置及导管的作用,并正确连接。⑶当导管较多时做好标记并妥善固定,应采用双固定以防导管移位和滑脱。⑷固定导管时应留有足够长度,置管病人如需搬运或外出检查,应根据导管不同要求做好固定或夹管。⑸对躁动、谵妄、意识模糊合作困难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采取必要约束措施,遵医嘱进行适宜的镇静镇痛处理。⑹对有高危导管滑脱的患者,护士做好书面及床边接。5、防范导管滑脱监控要求:⑴凡评估分值≥5分或高危导道病人由科室护士长监控;护士长对高危病人进行措施落实跟踪,并在评估表单上确认签字。⑵发生导管滑脱,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⑶科室质控员对已发生导管滑脱的患者进行整改措施的跟踪督查。⑷护理部不定期对全院防导管滑脱的安全措施抽查,并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吸取经验教训。病人发生导管意外滑脱应急处理1、根据导管性质采取应急措施。2、报告医生配合处理,加强局部观察。3、观察病情,并作好护理记录。4、24小时内上报科护士长,科护士长指导重要导管滑脱后处理。填写不良事件报告单报护理部。75、科室组织讨论,找出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有效落实。危重病人抢救制度(一)、对危重患者,应做到详细询问病史,准确掌握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抢救。(二)、抢救工作应由值班医师、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并将病情及时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对重大抢救或特殊情况(如查无姓名、地址者,无经济来源者)须立即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及分管院长或总值班。(三)、在抢救过程中,应按规定做好各项抢救纪录,须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四)、各科应有抢救室,抢救车及抢救器械专人保管,做好急救、抢救药品、器械的准备工作,随时检查,随时补充。确保药品齐全、仪器性能完好,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五)、抢救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到位,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护士在医生未到以前,应根据病情,及时做好各种抢救措施的准备,如吸氧、吸痰、人工呼吸、建立静脉通道等。在抢救过程中,护士在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时,应复述一遍,认真、仔细核对抢救药品的药名、剂量,抢救时所用药品的空瓶,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抢救完毕立即督促医生据实补写医嘱。危重病人就地抢救,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六)、抢救时,非抢救人员及病人家属一律不得进入抢救室或抢救8现场,以保持环境安静,忙而不乱。抢救完毕,整理抢救现场,清洗抢救器械,按常规分别消毒以便备用,清点抢救药品,及时补充,急救物品完好率要达到100%。(七)、认真书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字迹清晰、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全面,能体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确保护理记录的连续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八)、凡遇有重大灾害、事故抢救,应服从医院统一组织,立即准备,随叫随到。科室之间支持支援配合,必要时成立临时抢救组织,加强抢救工作。9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与流程护理人员在执行医嘱、实施检查、治疗、护理之前,必须认真核对和识别患者身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床号、住院号等两项核对患者身份(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1、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采集供临床检验及病理标本、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及操作前,实施者应请患者自己说出自己的姓名,不得直接称呼患者姓名而获得患者的应答;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2、在ICU、CCU、新生儿室、手术室、急诊室、产房等重点科室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3、对急诊抢救室和留观的患者、住院、有创诊疗、输液以及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推广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4、对病房重点患者,如产妇、新生儿、手术、ICU、急诊、转科、无名、儿童、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镇静期间患者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5、对于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急诊无名患者,使用“腕带”填写无名氏-编号、性别、急诊时间、诊断,如需住院,填写住院号和科室。6、关键流程识别(1)急诊科与病房、ICU之间识别程序10①急诊科护士做好交接前准备工作:为病人佩戴腕带,准确填写病人的相关信息;在转科登记本上填写病人的个人信息、相关交接内容,并与病历进行核对,确保相关信息准确无误。②由急诊科护士先电话通知病房,并携带病历、转科登记本,陪同病人一同前往转往科室,与转入科室护士当面交接。③转入科室护士安置好病人后,与急诊科护士同时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由转入科室护士在登记本上签名,完成识别交接程序。(2)病房与病房、ICU之间识别程序①病房护士做好转出前准备工作:在转科登记本上,准确填写病人的个人信息、相关交接内容,并与病历进行核对,确保相关信息准确无误。②由转出科室护士携带病历、转科登记本,陪同病人一同前往转往科室,与转入科室护士当面交接。③转入科室护士安置好病人后,与转出科室护士同时进行核对,确认病人的身份、疾病相关信息等,由转入科室护士在登记本上签名,完成识别交接程序。2、手术室相关识别程序(1)手术室与病房识别程序①临床手术科室护士做好交接前准备:为病人佩戴腕带,准确填写病人姓名、诊断、手术部位,并与病历进行核对与病人主动交流后,确认信息准确无误。②手术室工作人员携带手术室专用病人交接登记表到临床手术科室,11与病房护士一同核对,确认病人信息无误后,由临床手术科室护士在登记表上签名,完成交接程序。(2)手术室术前识别程序①手术患者统一使用腕带作为识别信息的载体。②麻醉前巡回护士与麻醉师共同核对姓名、住院号、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麻醉用药,在麻醉前要与病人主动交流作为最后核对途径。③手术切皮前,由手术者、巡回护士再次核对姓名、住院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后,方可开展手术。12患者坠床、跌到防范管理制度1每位高危患者在入院由注册护士完成坠床、跌倒的危险因素评估,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2凡发生病人坠床与跌倒事件,无论有无后果均应填写“患者跌倒报告表”上报护理部。3坠床与跌倒评估要求:首次评估患者跌倒风险总分≥4分评估1次/周,待病情稳定,总分<4分,不在评估;病情变化随时评估、接受特殊治疗或特殊用药评估2次/周;病情稳定或转出时评估1次。4.防范坠床与跌倒的安全措施⑴做好护理体检,对新病人或转科病人进行病情评估,对病人有一项或多项障碍及年龄大于70岁,小于8岁,有头昏史,服用特殊药物(降压药、利尿剂等)的病人应列入交班,重点巡视,预防跌倒。⑵对病人和家属进行防坠床、跌倒安全教育,病人和家属在入院须知上签名。⑶定期检查护理用具,确保功能完好。⑷病人视觉障碍、意识改变、术后麻醉未醒,小儿和活动不方便的老年人以及危重病人常规使用床栏,酌情请家属陪护。⑸凡系跌倒高危患者床边挂防跌倒标识;设床栏,病人床边设可及呼叫铃及必需物品。⑹提供安全就医环境,保持病房通道和病房走廊无障碍物;有充足的光线,清扫地面时在旁设醒目的防滑标志;有台阶地面用醒目颜色标志。13防坠床与跌倒的监控要求1.凡评估分值为高危险者由科室护士长监控,检查措施落实情况并在评估表单上确认签字。2.若已发生跌倒事件,科室认真分析、整改科内质控员对整改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并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3.护理部不定期对全院防坠床与跌倒安全措施进行抽查,定期与不定期对发生跌倒的案例进行分析及预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