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全意识到行为习惯的养成概述习惯是什么?习惯是长期养成的行为和心理倾向,习惯就像我们每天要吃饭、睡觉、休息,早上起床要洗脸一样,从来不需要记起,永远也不会忘记,这就是习惯。习惯成就人生,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则成就企业。要实现安全生产,很大程度取决于员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生产习惯。只有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养成安全生产的习惯,才能使员工自觉规范自己的安全行为,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管理心得“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曾有这样一个人,每天都要去偷邻居的鸡,有人告诉他说“这样的行为,不符合君子之道”那人回答“那就减少一点好了,以后每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的时候,就完全不偷了。”吸烟有害健康,怎么办呢?戒掉吧,每天少抽点;企业的管理机制有问题,一步一步来吧。可是到了最后怎么样?烟依然在抽,企业的问题还是没有彻底解决。管理心得:制度如果不落实,怎么就等于没有制度。目录有安全意识=有安全行为习惯?员工安全行为分析从安全意识到行为习惯养成的途径用科学管理来推动安全意识到行为习惯的培养第一篇、提高安全意识是安全管理第一步意识、态度、知识、技能是人养成行为习惯的几个重要方面,意识是基础,而基础的形成又依赖于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一、企业安全管理的最高成效—安全成为行为习惯有这样一则寓言:从前有一个小和尚出家后,开始学剃头。老和尚先让他在冬瓜上练习,小和尚每次练习万剃头后,就将剃刀随手插在冬瓜上。后来在给老和尚剃头时,竟然也将剃刀随手插在了老和尚的头上。受到伤害的居民,1984.11.4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了!”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还用青草诱之,可牛仍然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了!”牛应声而动。等待治疗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习惯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即使是打破常规的违章,最终也可以演变为习惯性的违章。根据行为心理学的研究结果:3周以上的重复动作会形成行为习惯,3个月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人都有自己的习惯,都自觉或不自觉的按照自己的行为习惯在工作、生活、与人交往或是思考问题。安全文化要求团体每一个人都以“安全第一”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和付诸行动。二、有安全意识≠有安全行为习惯安全意识指导安全行为,但是有安全意识未必有安全行为。安全意识只是促成安全行为的一个条件。安全意识只有成为下意识的情况下,也就是成为行为习惯时,才会必然产生安全行为。哈尔滨市203路公交车司机何国强的行动就很能说明问题。一天,何国强和往常一样,载着满满一车乘客沿着203路公交路线向前行驶,一切如常。突然,车在一个一个十字路口摇摇晃晃,在躲过几辆车辆飞驰而过的小车后稳稳的停在了路边。随即,应急灯闪亮起来,乘客们神色慌张,踉踉跄跄的吵嚷着下车,而何国强却因脑出血,永远的离开了人世。他在非常痛苦的情况下,不仅将车安全的停在了路边、打开警示灯,还拉起手刹、打开了车门。何国强用下意识行为和生命换来了一车乘客的安全。三、怎么样才能使意识成为下意识,成为行为习惯?关键是学习,全面提高知识修养,充分认识安全的内涵,真正领悟生命的价值,发自内心深处的真爱生命,让安全在头脑里扎根开花,清楚不安全事故对事故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和给企业造成的巨大损失。同时还要坚持行动,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做起,从最容易忽视的事情做起,坚持不懈使之成为习惯。第二篇、员工安全行为分析个性与安全导致人为失误的生理心理因素1、个性与安全激励:在能力不变的条件下,工作绩效的大小,取决于激励程度的高低。激励程度不断提高,工作绩效就会愈来愈大,激励程度降低,工作绩效也会随之下降。哈弗大学威廉.詹姆士通过对员工激励的研究发现,在按时计酬的制度下,一个人要是没有受到激励,仅能发挥能力的20%-30%;如果受到正确的充分的激励,就能发挥其能力的80%-90%,甚至更高。由此得出了一个公式:工作绩效=能力+激励重视能力的个体差异人的能力和岗位职责要求相匹配。领导者在工作安排上应该因人而异,使人尽其才,去发挥和调动每个人的优势能力,避开非优势能力,使员工的能力和体力与岗位要求相匹配,这样才可以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保证安全生产。毛遂自荐: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前往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便主动请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后,毛遂挺身而出,陈其利害;之后楚王才答应派兵拯救赵国。毛遂的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雄师。但是知道毛遂的结局吗?据史书记载,就在毛遂出使楚国后的第二年,燕国派大将粟腹来犯楚国,因为外交场上的叱咤风云,力挽狂澜,平原君认为毛遂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力荐他率军御敌,但毛遂自己深知不能胜任,便极力推辞,但是却无能为力,最后只得听命。孰料昌都一战被粟腹杀了个片甲不留,毛遂饮恨自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管理者应该重视员工能力的差异,合理分配工作岗位,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导致人为失误的生理心理因素(1)疲劳因素疲劳可以分为生理和心理两类疲劳因素。生理疲劳中,又有体力疲劳和精神疲劳两种。心理疲劳是指工作疲劳在心理上的反应,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思想紧张、迟缓,情绪低落等。(2)时间因素分为人体生理节律的影响和工作能力的昼夜波动(3)社会心理因素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处理的好坏影响安全生产节假日前后,容易发生事故。家庭关系的好坏也影响安全生产。(4)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省能心理侥幸心理安全没有“侥幸”可言,“侥幸”本身就是一种事故隐患工人之间的谈话:有人说:“违章操作肯定要出问题。”有人反驳说:“违章操作不一定会出问题,我上次巡检时开错了一个阀门,不也没事”他还举了班里另外一个例子,说违章操作只要及时纠正,照样不会出事情。又有人说:“工作一辈子,天天要做到万无一失,难啊!”无数事实证明:大多数违章者通常在几次违章操作后,会成为安全事故的直接责任人。违章是事故的前兆,事故是违章的恶果,这句话绝对是真理。安全没有“侥幸”可言,“侥幸”本身就是一种事故隐患。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对某人产生了厌恶、反感的情绪,产生你要我这样做,我偏那样做的思想。这种心态一旦带到生产工作中,那么安全生产将会无法保证。2009年6月23日18时31分许,广东惠州市一辆889路专线公交车(车上无乘客)在车流中狂奔7公里,连续碰刮路面行驶的汽车、自行车,造成4人死亡,11人受伤,28辆汽车、自行车不同程度损坏。经调查,肇事司机因不满请假休息期间被要求顶板而心有怒气,接车后独自驾车狂奔造成事故发生。凑兴心理凑兴心理是人在社会群体中产生的一种人际关系的心理反应,多见于精力旺盛、缺乏经验的青年人。2007年11月9日,某厂工人党某在车间从事刷漆工作,当时他和同事就油漆能否被点燃开玩笑,玩笑之间,他拿起身上的打火机试了一下,不料真的着起火来。慌乱之中,打火机掉到地面点燃了地上的天那水,顿时火势愈演愈烈。在自己无法扑灭的情况下,他与同事匆忙跑出工厂。事发后由于害怕自己将被追究责任事故,党某匆忙跑回安徽老家躲避。一句玩笑引起了一场大火,如今等待事故责任人党某的将是法律的严厉制裁,而无论党某是如何的后悔也无法挽回他失去的自由。从众心理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信号灯路口,当红灯亮时,一个骑车人过去了,其他骑车人见没有交警执勤,便也跟着闯过去了。还有,路口明明有停止线,可当红灯亮时,很少见到骑车人“齐刷刷”的停在停止线内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多由开始时一两个人越线而没有被制止,其他人效仿他们的“从众”心理所致。第三篇、从安全意识到行为习惯养成的途径一、建立良好的企业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管理机制包括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教育机制、安全检查机制及安全考核奖惩机制等1944年冬季,盟军完成了对德国的合围,法西斯德国败亡在即。德国百姓的生活陷入困境,食物短缺,燃料匮乏。由于德国地处中欧,冬季非常寒冷,缺乏燃料可能导致许多居民冻死;不得已,各地政府只得让市民上山砍树。德国人是这样砍树的,据战前留学德国的季羡林回忆:林业人员现在茫茫林海中搜寻,寻找老弱树或劣质树,找到后在上面画一个红圈。砍伐没有红圈的树,要受到处罚。问题是,谁来执行处罚?当时德国行政管理名存实亡,公务员尽数抽调到前线去了,市内找不到警察,全国几乎处于政权的真空。但直到战争结束,全德国没有发生过一起居民乱砍滥伐的事,他们全部忠实的执行了规定。时隔五十多年,季羡林老人提起这事仍感叹不已;德国人具备了无政府的条件却没有无政府的现象。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能缺有7个人组成了一个小团体共同生活,其中每个人都是平凡而平等的,没有什么凶险祸害之心,但不免自私自利。他们想用非暴力的方式,通过制定制度来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要分食一锅粥,但没有称量用具和有刻度的容器。方法一:拟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个人,还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腐败。方法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这样等于承认了个人有为自己多分粥的权力,同时给与了每个人为自己多分的机会。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得饱而且有剩余,其余六天都忍饥挨饿。这就是绝对权力导致了资源浪费。方法三: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开始这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基本公平,但不久他就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方法四: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公平基本上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多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分粥完毕时,粥早就凉了。方法五: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7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测量过一样。每个主持分粥的人都认识到,如果7只碗里的粥不相同,他确定无疑将是享有那份最少的。什么制度是企业最好的制度?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制度是生长出来的,不是制造出来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可以分为三类:1、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全厂性安全总则2、各种单项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3、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制度至上应该是人在制度面前主观能动性少一些,制度指导人的行为,而不能留给人很多的理解和想象空间。2、员工安全教育要扎实全员原则木桶原理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取决于木桶中最短的一块木桶的长度,而不是最长的那块。安全生产要素中低水平部分决定安全生产水平。技术设备规章人员安全以法律为核心原则中国安全考察团到德国考察访问,这个考察团的负责人深夜遇到一位老太太在自家门口不远处等红灯,这时马路上虽然没有车辆通行,但是这位老太太还是等到红灯转换为绿灯后才通过马路。于是考察团负责人就问这位老人为什么如此机械?老人指着红灯说:那是法律,作为一位公民,什么时候都不能违法。有一位在德国工作的工作男子,晚饭后用婴儿车推着不满周岁的儿子去公园散步,刚到马路口时,绿灯转换成了红灯。这位男子见马路上没有车辆通行,就要推着婴儿闯红灯。这时,一位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