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人的不安全行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人的不安全行为作者:徐小贤,陆愈实,刘强,XUXiao-xian,LUYu-shi,LIUQiang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430074刊名:林业劳动安全英文刊名:FORESTRYLABOURSAFETY年,卷(期):2008,21(4)被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6条)1.叶龙安全行为学20052.欧阳文昭.廖可兵安全人机工程学20023.林金本.黄俊才运用安全心理学原理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期刊论文]-安全与健康2003(9S)4.黄清武.陈伯辉人的不安全行为干预技术[期刊论文]-安全与健康2002(12S)5.朱有志关于几种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心理探讨2000(01)6.郭林涛浅谈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期刊论文]-安全1999(01)相似文献(7条)1.学位论文林杰安全行为科学理论在电力生产中的应用研究2006本文首先介绍了安全行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分析了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引入和应用安全行为科学理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简单介绍了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对于安全生产的要求。然后对1998年至2004年期间,贵州电力系统的40起典型人员责任事故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了17种主要的不安全行为表现和14种主要的事故原因。通过安全行为模型与不安全行为表现的比较分析和研究,提出了需严格监控的三个环节。并基于安全行为科学理论对不安全行为及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从人的行为模式、影响人行为的因素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分析、人失误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找出了电业生产事故暴露出的深层次原因。在基于不安全行为及事故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积极应用安全行为科学理论从四方面提出了有关防范措施:心理学和生理学方面改善不安全行为的措施、防止人失误和不安全行为的安全技术对策措施、防止人失误的管理措施、安全管理的行为激励。最后,强调安全行为科学理论在电力生产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它改变了电力行业传统安全管理模式,使得对事故的分析更加详细和深入、提出的防范措施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还促进了电力行业安全管理工作向科学化方向发展,逐步和现代安全管理理论及方法接轨,相信安全行为科学理论在电力生产中的应用会更加广阔、更加深入,将为电业安全生产管理做出巨大贡献。2.期刊论文曹庆仁.李爽.宋学锋.CAOQing-ren.LIShuang.SONGXue-feng煤矿员工的知-能-行不安全行为模式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12)从认知心理学视角,分析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决策心理过程,构建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知-能-行模式模型,归纳该模式下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致因因素,为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研究表明:煤矿管理者的不尽职行为是一种重要的不安全行为,并成为导致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安全管理规定和行为规范、员工的记忆状态、理解能力、行为认知能力、价值观及价值判断、行动能力均是影响煤矿员工作出不安全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预防和控制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应从煤矿员工的外在规定性、知、能、行4个方面入手;对煤矿管理者和工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应具有差异性.3.学位论文姚庆国煤炭生产安全与事故经济分析2005煤炭安全问题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从我国情况来看,建国以来煤炭工业已经出现了四次事故高发期,目前正处在第四次事故高发期。每年煤炭生产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多达六七千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5亿元。大量事实和统计数字表明,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状况不稳定,在理论上和安全管理实践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困惑。严峻的煤炭安全形势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影响人们生活秩序的突出问题之一。安全经济学作为安全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兴起于安全科学迅速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从目前国内外关于安全与事故经济分析的相关研究现状来看,主要集中在事故致因理论、事故损失分析、安全投资与安全经济评价、安全成本等方面。由于目前尚未形成比较完整的、成熟的安全经济学理论体系,所以,有关安全经济问题的研究成果虽然很多,但各个分支在理论研究上“单科独进”,发展极不平衡,没有协调发展。这也决定了安全与事故基本经济关系的研究不系统、不完善,致使观点多元化,甚至相互矛盾和冲突,在实践上,往往产生理论指导上的混乱,理论与实践脱节,重生产、轻安全;重技术、轻经济的现象比较突出。本论文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以安全与事故基本经济关系研究为目的,以“煤炭生产安全与事故经济分析”为题,结合煤炭生产实际,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手段,在总结本人研究成果、吸取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和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对煤炭生产安全与事故基本经济关系规律进行分析论证。安全再生产是本论文提出的一个概念,也是本论文进行安全与事故经济关系分析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首先,本论文从安全再生产特性出发,提出了“安全的实质是安全再生产与企业再生产之间的协调统一关系”的观点,归纳和分析了安全与事故基本经济关系的主要内容;在论述“安全外部性”、“事故外溢性”,提出“企业安全行为”的基础上,对企业安全投入不足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其次,本论文以安全与事故基本经济关系为指导,结合煤炭生产实际,以山东省煤炭企业为对象,对煤炭安全与事故基本经济关系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一系列分析结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不安全行为与煤炭事故损失分析。不安全行为是煤炭生产事故的主要致因因素,包括企业不安全行为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两种基本类型,二者在安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和对安全水平的影响不同。前者是先天性的、基础性的;后者是后天性的、保证性的。企业不安全行为的集中表现是安全投入不足,从而导致企业安全水平过低。企业安全投入不足的根源在于安全成本曲线被扭曲,而企业往往以扭曲的安全成本曲线作为安全投入决策的依据,导致了企业缺少进行安全投入的经济动力。本论文通过山东省煤炭企业事故损失的实证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①在总体事故损失趋于上升的过程中,其他损失决定了事故总损失的大小;②自然灾害事故损失是煤炭生产事故损失的主要内容;③死亡人数与事故总损失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死亡赔偿数额对事故率有直接影响。提出了我国应以提高煤炭事故死亡赔偿标准、规范统一煤炭事故死亡赔偿程序和行为为重点完善立法,强化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的解决煤炭安全问题的对策。二是煤炭安全成本分析。煤炭安全成本包括功能性安全成本和损失性安全成本两部分。功能性安全成本的主要内容是由安全资源配置形成的安全投入,它形成企业的基础安全水平,其经济意义在于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条件,防止安全问题的产生。损失性安全成本主要是事故导致的各类损失,它从经济价值的角度综合反映了企业因安全问题而付出的代价。本论文提出了煤炭安全成本核算会计科目设置、核算方法,分析了煤炭安全成本特性,建立了煤炭安全成本模型,并提出了煤炭安全成本的优化策略。三是煤炭安全投资分析。本论文以山东省煤炭企业为对象,在总结煤炭企业安全投资行为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全投资与事故之间的关系,得出了“煤炭企业的安全状况与安全投入比有关,与安全投入规模关系不大”、“安全投资具有滞后效应,滞后期一般为2-3年”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煤炭生产事故模型;提出了煤炭企业的安全投资策略。关键词:煤炭生产;安全;事故;经济分析;安全再生产;企业安全行为。4.学位论文李艳基于轨迹交叉论的电力生产事故预防研究2006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是各项工作的基础与前提,电力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任何一点发生故障或者任何一个设备出现问题,都会在瞬间影响和波及全系统,如果处理不及时或者控制措施不恰当,往往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事故扩大化。电力系统的一点点故障,都会给社会带来巨大损失。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不仅仅涉及到先进的技术、可靠的设备,更与广大的电力生产人员密切相关。因此,在电力生产的每一阶段和各个环节上,都必须从人、物两个方面加强事故的预防措施。本文选择有关人因和物因的具有代表性并且适合电力企业的可操作性理论一轨迹交叉论,作为理论研究基础。首先对轨迹交叉论及其作用原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此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各自发展的轨迹中,在一定时间、空间发生接触(交叉)时,就会发生事故。本文的数据分析来自某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电力企业现代安全文化体系与系统开发的课题研究。本人在大量阅读文献资料和去电厂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力企业的安全现状及电力生产中的主要安全问题。克服了原来事故原因“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分析现象,分别通过对人、物系列的系统研究,分析发生电力事故的原因。其中,重点对电力生产人员的行为模式及个体特质进行了数据分析。在通过对人因和物因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电力企业自身安全生产的特点和经验,从防止人、物运动轨迹的时空交叉、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事故发生的具体措施。在电力企业的事故预防中引入轨迹交叉论,通过避免人、物轨迹交叉的措施使之达到安全生产的客观要求,以便超前预防、控制生产事故的发生,保障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5.学位论文李毅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探析2005本文作者作为一个职业安全工作者,结合自身的安全工作的认识和体会,对我国和企业的严峻的安全生产现状进行了思考,对原因做了文化思考和探索。本文对安全价值观做了重点阐述。在依据价值观-认知-态度-行为-结果-归因-认知的理论模式,结合对个人和企业的行为分析,重点对安全的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安全与效益,安全与风险等重要关系和理念进行了阐述。论文主张长期要通过培育和树立先进的安全价值观和理念来改变个人和企业的安全行为。另一方面,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应用ABC行为模式,即结果影响行为的理论,解读了个人和企业的安全行为,揭示了安全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用个人内在的积极结果来激励个人更多的安全行为,减少不安全行为的观点,并引入了基于行为的安全(BBS)的做法,激励员工参与到干预不安全行为的活动中。并将员工的内在的积极结果内化固化为价值观、信念和准则,把好的行为形成习惯。实现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在企业内形成一种相互关爱,拒绝伤害的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笔者努力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并参考了杜邦公司的安全哲学,提出了数条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性。6.期刊论文杨月江.王秀玲基于行为学的网络安全分析及策略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4(1)用户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网络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从物理学和计算机学角度研究涌现出来的各种网络用户行为模式,寻找导致行为变化的关键因素和相变点,解释网络中各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以对网络状态做出宏观上的预测和控制.通过用户行为纠正机制以及建立安全体系模型.有助于避免由于用户行为导致的网络安全问题,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7.学位论文王燕飞女性性工作者性传播感染艾滋病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2008目的:了解青岛地区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主要的性传播感染和艾滋病感染(STIs/HIV/AIDS)相关危险行为模式及影响因素、主要STIs/HIV感染状况,为对该人群适时的有效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商业性、非商业性性行为和安全套使用、STIs/HIV及一般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状况和就医行为等方面的定性和定量资料,采取血液样本进行主要STIs与HIV检测。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资料统计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379份和血液样本338份。年龄平均22.75±0.275岁(16~46岁)。83.38%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4.24%近一个月与顾客性交时未用安全套,19.78%最近一次未使用。56.13%近一个月与非商业性伴性交时未用安全套,62.8%最近一次未使用。STIs曾患率为55.7%,近半年STIs感染率为51.3%。既往一般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率为68.60%,近半年内感染率为62.01%。58.31%正规就医。本次血清学检测结果:35%抗-HSV-2-1gG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