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2015年4月安全生产管理相关术语管理,英文为“manage”,原意是指“训练和驾驭马匹”。“管”是指约束,“理”是指调理、协调。这里,我们所说的管理就是管理者经济、有效地运用组织的各种资源,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行为活动使组织成功达到某种目的的过程。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系统原理运用系统原理应该遵循的原则:1)动态相关性;2)整分合原则;3)反馈原则;4)封闭原则;5)弹性原则。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人本原理是指管理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一切管理活动都必须以人为中心,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为核心和动力来进行。为了发挥人本原理的作用,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就必须贯彻实施以下几条原则:1)动力原则2)能级原则3)激励原则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预防原理是指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并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运用预防原理必须遵循以下四个原则:1)偶然损失原则;2)因果关系原则;3)3E原则;4)本质安全化原则。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强制原理就是在不经被管理者同意的情况下,采取控制行动,要求绝对服从的原则。强制就是绝对无条件服从,无需被管理者同意,便可以采取行动,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受到管理要求的约束。采取强制原理必须遵循:安全第一原则;监督原则;由获得授权的专门部门和人员来执行。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责任原理各级组织和个人赴责任,履行职责,是实现安全的基石。责任是指责任主体方对客体方承担必须承担的任务,完成必须完成的使命,做好必须做好的工作。在管理活动中,责任原理是指管理工作必须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规定组织各级部门和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相应的责任。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闭合原则:一个系统的管理必须构成一个连续的闭合回路,形成一条封闭的管理链,以实现真正的有效管理。反馈信息决策指挥中心执行机构监督机构输入反馈机构接受单位管理系统的基本闭合回路图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能级原则:一个稳定而高效的管理系统必须是由若干个分别具有不同能级的不同层次有规律组合而成的能级结构。“能级”是现代物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出于稳定状态的原子,其中的电子分别具有一定的能量,分布在一些确定的轨道上绕核运转,这些规定所对应的能量数值是不连续的,是按大小分级排列的,故称为“能级”。系统建立组织结构和人员安排系统建立组织结构和人员安排稳定的管理能级结构图决策层:制定决策管理层:按照决策,发出管理指令执行层:执行管理指令,调动人财物操作层:完成各项具体任务不同能级,配备具有相应能力的人员安全生产管理相关术语事故accident造成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隐患potentialaccidents作业场所、设备或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事件管理事故事件管理事故事件管理新《安全生产法》相关条款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第三条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新《安全生产法》相关条款第五十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第五十一条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第五十二条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第五十三条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新《安全生产法》相关条款第五十四条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第五十五条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第五十六条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义务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定义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通过全员全过程参与,建立安全生产各要素构成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使生产经营各环节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环、管处于受控状态,实现安全生产规范化、本质化、定置化、程序化,并持续改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原则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实现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主要内容1.目标职责2.法规制度3.教育培训4.运行控制5.隐患治理6.应急救援7.事故查处8.持续改进目标企业应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文件化的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明确目标的制定、分解、考核等环节内容。企业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应按照在生产经营中的职能,制定安全生产指标、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企业应定期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并及时调整。1目标职责机构和职责机构设置企业应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专兼职管理人员,并按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企业应根据实际建立健全从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到基层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并定期召开安全专题会。目标职责1主要负责人及领导层职责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企业领导层应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相关要求,履行其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职责。机构和职责目标职责1全员参与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和各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并对适宜性、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考核。企业应做到按照安全生产职责,全员参与安全生产工作。机构和职责目标职责1国家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企业有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每个流程、每道工序、每个操作步骤都有严格的规范),两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组成一个完整的企业安全生产法制体系,企业安全生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企业建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岗位操作规程的过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反应了生产过程的自然规律,是长期生产实践规律的总结,是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基本保证。新《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建立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目标职责1班组长职责: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定、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积极组织并参加各项安全活动,坚持班前讲安全,班组检查安全、班后讲评安全;负责对新工人进行岗位安全教育,教育职工遵章守纪,制止违章行为;组织好班组安全检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搞好生产设备、安全装备、消防设施、防护器材和急救器具的检查维护工作,使其正常运行;督促教育工人合理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用具,正确使用灭火器材,抓好班组建设。岗位工人职责:认真学习和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不违反劳动纪律,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正确操作和精心维护设备,保持作业环境整洁,搞好文明生产;严格执行工艺纪律、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认真自查,会辨识、控制本岗位的危险因素、“自我防范、风险自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妥善保管和正确使用各种安全防护装置、灭火器材;有权拒绝违章作业指令,对他人违章作业加以劝阻和制止。建立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目标职责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办〔2015〕27号)一、必须落实“党政同责”要求,董事长、党组织书记、总经理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共同承担领导责任。二、必须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所有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承担相应职责。三、必须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主任。四、必须落实安全管理力量,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配强注册安全工程师等专业安全管理人员。五、必须落实安全生产报告制度,定期向董事会、业绩考核部门报告安全生产情况,并向社会公示。六、必须做到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企业应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鼓励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安全生产投入目标职责1企业应按照AQ/T9004《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的要求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工作。企业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逐步形成为全员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单位特点的安全价值观,实现安全自我约束,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安全文化建设目标职责1一个企业可能采取了最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同时也可以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先进的生产工艺设备意味着先进的安全技术,可以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可以为安全管理提供可靠保障,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故的发生。然而从事故的经验教训中人们发现,安全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最好的解决。除了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外,人们还需要解决安全问题的第三种手段,这便是安全文化。狭义的安全文化是指人们对安全的认识、理解、态度以及对待风险的处理模式和行为准则,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主要强调的是人的安全精神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在企业的地位与作用目标职责1生产经营系统是由人的因素、管理因素、物(料)的因素和环境因素所组成的系统工程,在诸因素中,人的因素是主导,管理因素是核心,物(料)因素是根据,环境因素是条件。人的因素对管理缺陷的存在、物(料)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转变)、环境条件的改善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对物(料)的不安全状态可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对管理上的缺陷可采取“管理法制措施”,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只能采取“教育培训”措施,即利用外部诱因刺激,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并不断强化人的安全意识,增强人的防范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提供人的安全文化素质。安全文化与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关系目标职责1安全文化之所以能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是因为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素质,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职工从不得不服从管理制度的被动状态,转变成主动自觉地被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即从“要我遵章守纪”转变为“我要遵章守纪”,从这个角度而言,安全文化的所起作用是安全管理所不能及的。安全文化的推行必须建立在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和良好的安全管理基础之上。一个企业如果生产条件恶劣、事故隐患丛生、安全管理混乱、不安全行为随处可见,那么安全文化的建设是无法实现的,更不用说发挥安全文化的作用。安全文化与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关系目标职责1人的安全文化素质是安全生产关键。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不断提高职工安全素质,是企业实现自主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