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及评价内容二、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方法三、企业安全生产评价等级(一)、安全生产管理。(二)、安全技术管理。(三)、设备和设施管理。(四)、现场安全管理。(五)、企业市场行为。安全生产的基本规定:A、企业必须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任务。B、企业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企业法定代表人为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C、企业应根据生产特点和规模企业应根据生产特点和规模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合理分工,互相衔接”的原则,落实各管理层与职能部门、岗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实施安全生产体系管理。D、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设立独立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足额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E、企业应依法确保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并有效使用。F、企业各管理层应适时开展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G、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符合国家现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的各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H、企业应依法为从业人员提供合格劳动保护用品,办理相关保险。I、企业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安全技术、工艺、设备、设施和材料。1、安全管理目标(1)、安全管理目标应包括生产安全事故控制指标、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目标,以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目标等,安全管理目标应予量化。(2)、安全管理目标应分解到各管理层及相关职能部门,并定期进行考核。企业各管理层和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企业安全管理目标的要求制定自身管理目标和措施,共同保证目标实现。2、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与责任体系(1)、企业必须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组织体系,明确各管理层、职能部门、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各层次的管理者,除负责各自管理范围内的生产经营管理职责外,还应负责其运行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管理,确保管理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正常运行和安全业绩的持续改进。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由纵向与横向展开。(2)、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体系应包括各管理层的主要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各相关职能部门,专职安全管理及相关岗位人员。(3)、企业应建立和健全与企业安全生产组织相对应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并应明确各管理层、智能部门、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4)、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a、企业应设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安全生产决策机构(企业安全生产决策机构可为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等),负责领导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制定企业安全生产中长期管理目标,审议、决策重大安全事项。b、各管理层主要负责人中应明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管理层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c、各管理层主要负责人应明确并组织落实本管理层各职能部门和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实现本管理层的安全管理目标。d、各管理层的职能部门及岗位负责落实职能范围内与安全生产相关的职责,实现相关安全管理目标。e、各管理层专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承担的安全职责应包括以下内容:宣传和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编制并适时更新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组织或参与企业生产安全相关活动;协调配备工程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制订企业安全生产考核计划,查处安全生产问题,建立管理档案;f、建筑施工企业各管理层、职能部门、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应形成责任书,并经责任部门或责任人确认。责任书的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职责、目标、考核奖惩规定等。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企业应依据法律法规,结合企业的安全管理目标、生产经营规模、管理体制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2)、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施工设施、设备及临时建(构)筑物的安全管理、分包(供)安全生产管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事故应急救援、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安全检查和改进、安全考核和奖惩等制度。(3)、企业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应明确规定以下内容:工作内容;责任人(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基本工作程序及标准。(4)、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在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管理体制、有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时,应适时更新、修订完善。4、安全生产教育培训(1)、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应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教育培训包括计划编制、组织实施和人员资格审定等工作内容。(2)、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应依据类型、对象、内容、时间安排、形式等需求进行编制。(3)、安全教育和培训的类型应包括各类上岗证书的初审、复审培训,三级安全教育(企业、项目、班组)、岗前教育、日常教育、年度继续教育。(4)、企业新上岗操作工人必须进行岗前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应包括以下内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产生的后果;预防、减少安全风险以及紧急情况下应急救援的基本措施。(5)、企业应结合季节施工要求及安全生产形势对从业人员进行日常安全生产教育培训。(6)、企业每年应按规定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继续教育,教育培训应包括以下内容:新颁布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安全生产规范性文件;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和典型事故案例分析。(7)、企业的下列人员上岗前还应满足下列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经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企业的技术和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岗位相适应的安全管理知识和能力,依法取得必要的岗位资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技术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依法取得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8)、企业应及时统计、汇总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和资格认定等相关记录,定期对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进行审核、检查。5、安全生产费用管理(1)、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应包括资金的储备、申请、审核审批、支付、使用、统计、分析、审计检查等工作内容。(2)、企业应按规定储备安全生产所需的费用。安全生产资金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教育培训、劳动保护、应急救援等,以及必要的安全评价、监测、检测、论证所需费用。(3)、企业各管理层应根据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编制相应的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明确费用使用的项目、类别、额度、实施单位及责任者、完成期限等内容,经审核批准后执行。(4)、企业各管理层相关负责人必须在其管辖范围内,按专款专用、及时足额的要求,组织实施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5)、企业各管理层应定期对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审查。(6)、企业各管理层应建立安全生产费用分类使用台帐,定期统计上报。(7)、企业各管理层应对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情况进行年度汇总分析,及时调整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比例。(8)、企业可指定各管理层的财务、审计、安全部门和工会组织等机构,定期对安全生产资金使用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审查、汇总分析。6、应急救援管理(1)、企业的应急救援管理应包括建立组织机构,预案编制、审批、演练、评价、完善和应急救援响应工作程序及记录等内容。(2)、企业应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明确领导小组,设立专家库,组建救援队伍,并进行日常管理。(4)、企业应建立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明确应急设备和器材储存、配备的场所、数量,并定期对应急设备和器材进行检查、维护、保养。(5)、企业应根据施工管理和环境特征,组织各管理层制订应急救援预案,内容应包括:紧急情况、事故类型及特征分析;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与人员职责分工;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的调用程序;与企业内部相关职能部门和外部政府、消防、救险、医疗等相关单位与部门的信息报告、联系方法;抢险急救的组织、现场保护、人员撤离及疏散等活动的具体安排。(6)、企业各管理层应针对应急救援预案,开展下列工作:对全体从业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交底;定期组织专项应急演练;接到相关报告后,及时启动预案。(7)、企业应根据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实战的结果,对事故应急预案的适宜性和可操作性组织评价,必要时进行修改和完善。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1)、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应包括记录、统计、报告、调查、处理、分析改进等工作内容。(2)、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如实上报,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应由总承包企业负责上报。(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事故的时间、地点和工程项目有关单位名称;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事故的初步原因;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事故报告单位或报告人员;(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及时补报。(5)、企业应建立生产安全事故档案,事故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报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年统计表;生产安全事故快报表;事故调查情况报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决定、伤残鉴定、政府的事故处理批复资料及相关影像资料;其他有关的资料。(6)、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和处理,应做到事故原因不查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从业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事故再发生的措施不放过。(7)、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如实向本企业负责人报告;企业负责人应按规定应在1小时内如实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8)、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8、安全检查和改进(1)、企业安全检查和改进管理应包括规定安全检查的内容、形式、类型、标准、方法、频次,检查、整改、复查,安全生产管理评估与持续改进等工作内容。(2)、企业安全检查的内容应包括:安全目标的实现程度;安全生产职责的落实情况;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防护情况;生产安全事故、未遂事故和其他违规违法事件的调查、处理情况;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3)、企业安全检查的形式应包括各管理层的自查、互查以及对下级管理层的抽查等;安全检查的类型应包括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等;总承包工程项目部应组织各分包单位每周进行安全检查,每月对照《安全检查标准》,至少进行一次定量检查;企业每月应对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职责落实情况至少进行一次检查,并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倾向性问题、安全生产状况较差的工程项目,组织专项检查;企业应针对承建工程所在地区的气候与环境特点,组织季节性的安全检查。(4)、企业应根据安全检查的类型,确定检查内容和具体标准,编制相应的安全检查评分表,配备必要的检查、测试器具。(5)、企业对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应定人、定时间、定措施组织整改,并跟踪复查直至整改完毕。(6)、企业对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定期统计、分析,确定多发和重大隐患,制定并实施治理措施。(7)、企业应定期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适宜性、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确定安全生产管理需改进的方面,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跟踪验证和评价。发生下列情况时,企业应及时进行安全生产管理评估:适用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时;企业组织机构和体制发生重大变化;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其他影响安全生产管理的重大变化。(8)、企业应建立并保存安全检查和改进活动的资料与记录。9、安全考核和奖惩(1)、企业安全考核和奖惩管理应包括确定考核和奖惩的对象、制订考核内容及奖罚的标准、定期组织实施考核,落实奖罚等内容。(2)、安全考核的对象应包括各管理层的主要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及岗位和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3)、企业各管理层、职能部门、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应形成责任书,并经责任部门或责任人确认。责任书的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职责、目标、考核奖惩标准等。(4)、企业各管理层的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对本管理层各职能部门、下级管理层的安全生产责任进行考核和奖惩。(5)、安全考核的内容应包括:安全目标实现程度;安全职责落实情况;安全行为;安全业绩。(6)、企业应针对生产经营规模和管理状况,明确安全考核的周期,并严格实施。(7)、企业奖励或惩罚的标准应与考核内容对应,并根据考核结果,及时进行奖励或惩罚处理,并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8)、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需要配套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保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