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教程主讲:伍作君18973607705第一篇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基本知识第一篇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基本知识一、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基本概念相同点一是目的相同。都是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事故,为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与职业病,而采取的必要措施。二是作用相同。都是从事生产活动的基本条件与必要前提。1、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的异同区别一是安全生产源于产业部门,广泛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领域;劳动保护源于国家政府部门,体现国家保护人民的切身利益与合法权益。二是安全生产,是指不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环境污染。劳动保护则专指对劳动者不造成伤害和不得职业病以及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统称为职业安全卫生。由国家授权的机构,依法对企业、事业单位实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法规的情况,进行强制性执法的过程。管理者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的一系列活动,目的是保证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人身安全与健康以及使财产免遭损毁,环境免遭污染。促进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实现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辨识与分析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作出评价结论的活动。分为三类:A.安全预评价;B.安全验收评价;C.安全现状评价。4、安全评价3、安全生产管理2、职业安全卫生监察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5、本质安全8、事故7、职业病危害因素6、职业病是指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意外的突发性事件总称。是指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及管理上的缺陷。是指为使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遭或减轻事故和职业危害因素的伤害而提供的个人穿戴用品。是指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违反劳动纪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险性的做法。主要指“三违”。10、不安全行为12、劳动防护用品11、特种设备9、事故隐患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1、基本原理与原则动态相关性原则整分合原则反馈原则封闭原则系统原理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的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二、安全生产管理科学的原理与原则人本原理在管理中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动力原则能级原则激励原则偶然损失原则因果关系原则3E原则本质安全化原则预防原理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包含四大原则监督原则强制原理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约束安全第一原则2、事故起因模式。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分析可知,每一种事故的发生都取决于人、物、环境、管理四个要素。⑴事故因果连锁论:事故发生总是有原因的,没有事故的起因就不会爆发事故,要预防事故的发生就必须研究事故的起因。⑵轨迹交叉论:事故的发生不外乎是物的不安全状态(或称故障)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失误)两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能量失控的情况下,人、物两大系统各自运动轨迹的交叉点就构成事故的“时空”。⑶多米诺骨牌效应论:伤亡事故是由于社会环境和管理、人为过失、不安全动作和不安全状态、意外事件、伤亡五个因素形成连锁反应,以因果关系而依次发生。防止伤亡事故的着眼点,是中心的不安全动作和不安全状态。⑷能量意外释放论:设备遭到破坏或人身受到伤害,是能量意外释放(转换失控)的结果。⑸综合事故模式(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见下图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指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条件(事故隐患);间接原因是指管理缺陷;基础原因包括经济、文化、教育、习惯、历史和法律等因素。事故的产生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管理因素的产生,管理因素引起危险因素,通过偶然事件(起因物和肇事人)触发而发生事故与伤害。经济文化原因基础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习惯历史法律管理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的不安全条件事故意外事件伤害伤亡3、事故预防措施⑴安全法制:①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实施全面综合管理;明确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②强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就是指国家授权相关行政部门设立监督管理机构,以国家名义并运用行政权力,对企业、事业单位和有关机关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情况,依法进行的监督、管理、纠正和惩戒的执法活动。③完善国家的安全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并保证其贯彻实施。④实施有效的群众监督。⑵工程技术原则:①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即从本质上消除事故隐患。②降低潜在危险程度的原则。即在系统危险不能根除的情况下,尽量地降低系统的危险程度。③冗余性原则。就是通过多重保险、后援系统等措施,提高系统的安全系数,增加安全余量。④闭锁原则。在系统中通过一些元器件的机器连锁或电气互锁,作为保证安全的条件。⑤能量屏障原则。在人、物与危险之间设置屏障。⑥距离防护原则,设置安全距离。⑦时间防护原则。人暴露时间缩短。⑧薄弱环节原则。设置薄弱环节。⑨坚固性原则。增加系统强度。⑩个体防护原则。个体保护用品。⑾代替作业人员的原则。在不可能消除和控制危险及有害因素的条件下,以机器、机械手或机器人等,代替人。⑿警告和禁止信息原则。如安全标志等。⑶安全管理与教育:安全管理包括人的安全管理和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三、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1、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是我们党和国家在生产建设中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第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2、享有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权利是广大劳动者的一项最基本的人权人权是人依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应享有的权利,其核心是使每个成员的人性、人格、能力、价值和精神获得全面充分的发展。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3、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是我国社会经济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一切不重视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急功近利短期行为,最终都会导致经济重大损失。4、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第二篇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与安全生产管理一、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二、我国的安全生产基本政策1、企业领导干部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中的责任与要求:(1)抓好本企业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的检查与整改。(2)抓好本企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2、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经济政策(1)企业提取安全费用政策。(2)提高事故伤亡赔偿标准政策。(3)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政策。(4)发挥工伤保险的事故预防作用政策。3、国务院确定的安全生产12项治本之策(1)制定安全生产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指标及控制体系;(2)加强行业管理,修订行业安全标准和规程;(3)增加安全投入,扶持重点煤矿治理瓦斯等重大隐患;(4)推动安全科技进步,落实项目、资金;(5)研究出台经济政策,建立、完善经济调控手段;(6)加强培训教育,规范煤矿招工和劳动管理;(7)加快立法工作;(8)建立安全生产激励约束机制;(9)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严格企业安全生产业绩考核;(10)严肃查处责任事故,防范惩治失职渎职、官商勾结等腐败现象;(11)倡导安全文化,加强社会监督;(12)完善监管体制,加快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三、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格局与监管部门的职位、机构及职责1、我国安全生产监察管理体制与工作格局(1)我国安全生产监察管理体制:体制是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在机构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方法、形式等的总称。(2)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能定位与机构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的职能:国家安监总局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性监管。地方各级安全监管机构是同级政府安全生产工作综合监督管理的职能部门。主要是协调、指导和督促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安全生产监管的职责。3、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机制与主要职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职能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承担。(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基本工作方法和措施1)预防为主。2)生产(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全过程监督管理。3)强制性。(2)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制度:1)强制检验制度。制造、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必须经核准的检测检验机构实施检验、定期检验。2)执法检查制度。3)事故处理制度。4)监察责任制度。4、职业卫生监督管理体制机构与主要职能防:安监部门治:卫生行政部门保:劳动保障部门5、企业负责人了解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机构职责的重要性(1)有助于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安全生产监察;(2)有助于理解为什么要自觉接受政府的依汉监管;(3)有助于抓好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全面工作;(4)有助于监督依法行政。1、企业领导干部应如何认识科学发展观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指导原则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1)坚持安全发展正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家关于资源、环境、安全等方面的基本政策,共同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整体内涵。(2)企业领导干部应把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纳入本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中。四、科学发展观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指导原则2、用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1)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全生产呈现出的一些特点。第一,事故总量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而上升。第二,相对性指标持续下降。第三,特大事故发生频率呈增加态势。(2)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分析1)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与地方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不落实。2)安全生产基础薄弱。3)从业人员结构变化将增加安全管理难度。4)事故风险转移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5)安全生产监管不到位。6)安全生产基础支撑力量不足。(3)如何认识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4)如何认识我国安全生产具有政治、制度优势和后发优势五、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揽安全生产工作全局,坚持“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实施“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在采取断然措施、坚决遏制煤矿等重特大事故的同时,加快实施治本之策,推动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等要素落实到位,建立长效机制,加快实现我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明显好转。“安全生产工作五要素”: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安全文化是人们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①安全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社会的安全意识,建立安全理念。②安全文化的目的是保护人的安全与健康;是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关注安全,实现安全发展。③安全文化的重点是突出“以人为本”这个中心;抓好安全理念渗透和安全行为养成为“两个基本点”。安全理念决定安全意识,安全意识决定安全行为。安

1 / 9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