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培训讲课第四部分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光盘培训讲课第四部分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第一章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的基本知识•检验应考人员对生产领域中危害因素类别和辨识方法的掌握程度;检验应考人员对事故预案的制定、预案的演练以及国家和部门的有关规定的掌握程度;检验应考人员对安全生产的事故预防方法及技术措施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一节危害因素辩识的基本知识•一、熟悉安全生产中主要危害因素的类别;二、掌握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方法。•一、危险和危害因素•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对物造成突发性破坏或慢性损坏的因素。•能量、危害物资是危险、危害因素产生的根源。系统具有的能量越大,存在的危害物资数量越多,系统的潜在危险性和危害性也就越大。•我国的重大危险源辩识国家标准就是按照物质的危险特性和数量进行界定的。•二、危险和危害因素类别•按照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危害因素分为6类:•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其它危险、危害因素;•按照《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将危害因素分为7类:•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其他危害因素•三、危害因素辩识的主要内容•厂址•厂区•建(构)筑物•生产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装置•职业病危害因素•特种劳动防护•安全管理和辅助设施•四、危害因素的辩识和分析方法直观经验方法:对照经验法、类比方法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事件树、事故树等第二节危害因素控制的基本知识•一、了解国家和部门有关事故预防的规程和规范;二、熟悉安全生产危害因素的控制方法和措施。国家有关事故预防的规程和规范:•规程和规范主要由国务院有关部门颁布:•综合: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管理规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办法等•单项: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规程•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办法•以及有关技术标准•控制方法和措施:•1、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2、设置安全装置;•3、进行机械强度试验,提高安全系数;•4、电气安全对策;•5、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6、工作环境的布置与整洁;•7、个体防护用品。第三节应急预案的基本知识•一、了解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类别及预案编制方法;二、熟悉预案培训与演练的要求。•应急预案的内容:应该是安全管理中叙述的内容•1、方针与原则;•2、应急组织机构;•3、应急准备(预测与预警);•4、应急响应;•5、现场恢复;•6、预案的管理与评审改进•应急预案的类型:•1、总体应急预案;•2、专项应急预案;•3、部门应急预案;•预案培训与演练:•培训范围有:政府主管部门、应急救援队伍、企业全员、社区居民培训;•培训内容有:事故预防常识、应急响应、•疏散与自救;•演练有: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全面演练。第二章安全生产事故调查的执法依据•基本要求:检验应考人员对事故调查的原则、程序,事故报告等有关规定的熟悉程度;检验应考人员对事故调查的组织和技术手段的掌握程度。第一节事故统计与分类的基本知识•一、了解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等有关规定;二、掌握伤亡事故的分类。事故经济损失:•国家标准GB/6721-1987《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规定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和评价指标。事故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或毁坏的财产的价值。统计范围有: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善后处理费、财产直接损失。•间接经济损失是指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他损失的价值。•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指被伤害者失去能力的工作时间。国家标准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附录)定量给出了人体伤害程度的损失工作日。死亡或永久性全部丧失工作能力定为6000日,其他伤害见附表。•按照事故的性质分为:自然事故、技术事故、责任事故。•按照直接导致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国家标准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将工矿企业事故分为20类。目前我国事故统计分析仍然按照1986年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进行统计分析。分类标准见表。第二节事故调查的原则与程序•一、熟悉国家和部门有关事故调查的原则与程序;二、掌握事故调查组的人员构成、工作程序、任务、责任和权利。•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1、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2、“四不放过”的原则;•3、公正公开的原则;•4、分级管理的原则。•(企业、县、市、省、国家)•工作程序:事故调查的基本程序(步骤)•(1)成立事故调查组;•(2)事故现场处理;•(3)事故有关材料收集(物证、人证);•(4)事故现场摄影或照相、绘制事故图;•(5)事故原因分析;•(6)事故责任分析;•(7)整改措施;•(8)编写事故调查报告;•(9)事故调查结案归档•调查组的人员构成:•轻伤或重伤事故:企业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组织生产、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以及工会人员组成事故调查组。•死亡事故:企业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公安、监察、工会组成调查组。•调查组的任务和职责:•1、查明事故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2、确定事故的性质和责任;•3、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4、写出事故调查报告。•调查组的权利:调查组有权向发生事故的企业和单位,有关人员了解有关情况和索取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第三节事故调查的组织一、熟悉国家对事故调查组的组成的有关规定;二、掌握事故调查常用技术和方法。•一、调查组的组成:•1、部门要求;•2、人员要求:•具有事故调查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所发生的的事故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3、事故调查应遵循的原则:•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四不放过”的原则;•公正公开的原则;•分级管理的原则。•二、事故调查常用的技术和方法:•1、事故树分析法;•2、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方法;•3、变更分析方法。•1)确定问题;•2)对照相关规定和标准;•3)发生那些变化、发生时间、地点、程度;•4)变化的因素、特点、特征;•5)变化的原因;•6)针对原因的应采取的措施。第三章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分析•基本要求:检验应考人员对事故调查取证有关规定的熟悉程度;检验应考人员对事故原因分析有关规定的掌握程度;第一节事故调查取证一、熟悉事故调查取证一般原则;二、掌握事故勘察、调查取证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调查取证原则就是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认真负责。本节围绕实现以上原则如何进行事故调查取证。•第一要保护好现场,认真标记,做必要的拍照和记录,以便证明。•第二要收集必要的物证,做好标记和记录,并保持原状。•第三要对收集与事故相关的有关情况,不安全状况,不安全行为。•第四要同事故有关人员进行交谈,并做详细笔录。第二节事故的原因分析•一、掌握事故直接原因、间接原因的分析方法;二、掌握事故的致因理论。•事故直接原因•引起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过程中,要弄清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首先要找到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才能确定事故的其他原因,对症下药,消除事故隐患。•事故直接原因是指发生事故在时间上最接近的原因,又可分为物的原因和人的原因,通常要有能量和动作。国家标准GB/6442-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规定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国家标准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附录中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国家标准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附录中的不安全行为)为事故的直接原因。•事故间接原因•事故间接原因是引发事故发生的原因,也叫二次原因。书中介绍了不同的方法。总结为技术的原因、教育的原因、身体的原因、精神的原因、管理的原因。间接原因的范围很宽,简单可以概括为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管理工作有漏洞或不到位。管理工作范围很宽,制度建设、培训教育、合理组织、监督管理、安全投入等。•起因物•导致事故或事故发生的物体或物质。人们在利用各种能量或物质做功以实现预定的目的。在利用能量的同时的必须有效控制能量,使物质按照人们的需要运动或做功。一旦失去控制,就会发生违背人们预愿的事情,造成事故发生。如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等。•致害物•直接导致人员伤害的物体。•不安全状态•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物质或环境条件。•不安全行为•违反安全规则或安全原则,使事故有可能或有机会发生的人的行为。第四章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理与整改措施基本要求:检验应考人员对事故责任的划分原则、程序,对有关管理规定的熟悉程度;检验应考人员对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的熟悉程度;检验应考人员对制定整改和预防措施熟悉程度。第一节事故性质的认定•一、熟悉事故性质认定的原则和程序;二、掌握安全生产伤亡事故的分析方法和事故性质的认定方法。事故性质认定的原则和程序:•依据国家法规和标准:分析规则、分类标准、34号令、75号令;•程序是:•事故类型分析;•事故原因分析;•事故性质分析(自然、技术、责任)•事故责任分析;•事故经济损失分析。•伤亡事故的性质认定方法:•1、按照事故调查的事实;•2、按照组织管理及技术原因追究造成不安全状态的责任者;•3、按照有关技术和管理规定,追究不安全行为的人的责任;•4、根据事故后果和责任者的实际情况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第二节事故责任的划分一、了解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以及安全生产法、国家和部门发布的有关内容;二、熟悉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认定和处理的依据;三、掌握事故处理意见的形成方法及格式;•责任事故按照责任者与事故的关系又分为:直接责任、主要责任者、领导责任者。•直接责任者:是指其行为与事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的人员。•主要责任者:是指对事故的发生起主要作用的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即为事故的直接责任者或主要责任者。•(1)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冒险作业造成事故的;•(2)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或操作规程造成事故的;•(3)违反劳动纪律、擅自开动设备或擅自更改、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装置和设备造成事故的。•领导责任者:指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书中对领导责任者进行了分析。•处理意见的形成方法及格式:•首先要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分清事故的责任,提出事故防范措施;•然后根据事故调查的结论,对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规章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事故处理直接涉及到责任人的利益,因此要在大量事实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事故因素的各种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找准事故的真正原因、确定事故性质,明确事故责任人。第三节事故教训熟悉典型案例的事故教训和事故的总结。1、是否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2、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3、事故建立了合理的安全技术措置;4、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是否执行;5、安全培训教育是否到位;6、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是否到位;7、安全投入是否到位;8、是否有官僚和腐败行为;9、是否有应急预案。第四节整改与措施一、熟悉安全生产事故整改的主要技术、管理、教育培训措施;二、掌握事故整改意见的提出、整改措施分析与制定、整改计划的编制与实施。•按照事故致因理论,事故是不安全状态和不安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