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管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公共安全危机管理第一编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处置第一章群体性事件的处置概述一.群体性事件的概念与构成群体性事件,是指聚众共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二.群体性事件的构成1.必须有引发者和参与者2.主观方面具有目的性3.事件环境具有特定性4.事件必须要造成一定的危害结果三.群体性事件的种类1.性质分:政治性,社会性,经济性,涉外性2.范围分:(1)人数较多的非法集会、游行、示威活动;(2)集会、游行、示威和集体上访活动中出现的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或者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3)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罢工;罢课、罢市;(4)非法组织和邪教等组织的较大规模集会活动;(5)聚众围堵、冲击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重要警卫目标、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枢纽、外国驻华使领馆以及其他要害部位或者单位;(6)聚众堵塞公共交通枢纽、交通干线,破坏公共交通秩序或者非法占据公共场所;(7)在大型体育比赛、文娱、商贸、庆典等活动中出现的聚众滋事或者骚乱;(8)聚众哄抢国家仓库、重点工程物资以及其他公私财产;(9)较大规模的聚众械斗;(10)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的其他群体性行为。四.群体性事件的特征1.社会性2.突发性3.层次性4.互动性5.危害性五.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原因1.政治因素2.经济利益3.社会问题4.文化差异5.民族与宗教第二章外国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原则1.及时6.高效2.精干7.合法3.快捷8.科学4.协同9.经济5.安全10.适度第三章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原则处置群体性事件要在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处置。一般坚持以下五项基本原则:1、依法处置的原则;2、团结教育大多数的原则;3、“三慎用”原则---慎用警力,慎用武器警械,慎用强制措施。4、“三可三不可”原则---可散不可聚,可顺不可激,可解不可结。5、“三解决”原则---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单位内部。一、群体性事件的初期处置初期处置的中心任务是及时发现,快速应对。(一)及时获取群体性事件的信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一是群众的报警;二是上级的通报、指令;三是有关单位的转告或报告;四是各种秘密力量的反映;五是担负现场初期处置任务的人员观察发现。▲核实信息的内容:1、最早提供信息的人的基本情况;2、群体性事件目前的状况;3、群体性事件主体的构成、规模,引发的状态;4、群体性事件现场环境状况;5、现场围观群众情况;6、现在的危害后果及发展趋势等。▲信息核实的方法:1、派出先遣人员或先遣队到达现场实地观察了解;2、详细询问提供信息的单位或个人;3、向现场附近的有关单位进行查问;4、利用监控设备观察;5、利用直升飞机侦查核实。1、快速准备的内容:(二)快速进行准备▲指挥员紧急会议:一是对群体性事件的情况及其趋势作出分析判断、统一认识;二是明确上级的意图并对所担负任务进行分工;三是对队伍的组合进行部署;四是制定出初步的处置方案。▲组织动员:包括人员挑选,情况介绍,交代任务,明确队伍出发的时间、路线,强调纪律,确定机动力量,激发参战人员的战斗热情等。▲落实后勤保障;▲机动力量的准备。做好交通、通讯、警械、饮食、医疗等后勤保障工作。2、快速准备的基本要求迅速、充分、有条不紊。(三)赶赴现场▲先期处置:1、先遣队在快速准备的同时,可立即挑选业务能力强、身体素质好的人员组成,配备通讯器材,先期赶赴现场。2、后续力量后续力量采取什么形式进入现场位置,取决于群体性事件的发展状况和现场环境。3、机动待命机动力量待命的位置,一般以隐蔽在现场附近,能够迅速进入和撤离现场的地方为宜。4、抢占地形有利地形.是指便于观察全局动态,能够将事件主体与指向目标或冲突各方隔离,切断事件主体与未卷入事件人群的联系;利于建立现场指挥部;利于机动力量隐蔽和出动;利于内外联络;可增强处置队伍机动性的地形。二、群体性事件的中期处置中期处置的任务是:控制局势,平息事态。(一)控制现场控制现场目的:通过显示警力起到震摄的作用,将事件控制在原有范围,不使其蔓延扩大,并通过正面舆论的引导,使事件趋向缓解。▲控制现场一般采取的措施1、设置警戒线,封锁现场一是可以控制事件现场范围,不使之扩大;二是防止和减少外界对事件主体的挑动、鼓励等刺激因素,使事件主体与外界不会形成消极互动;三是使事件主体与被冲击目标脱离接触,保证被冲击目标生命财产和首脑要害部位安全;四是使事件主体陷于被孤立、被监视的处境,产生畏惧心理,促其分化瓦解,以便相机处置。2、开展宣传教育3、显示警力、造成震慑陈兵耀武,引而不发;在相应地区内高频率的调动警力,高密度的进行武装巡逻,形成强大震慑力,使闹事人群畏缩,瓦解。4、疏散围观人群5、命令解散或强行驱散责令解散;限时离开现场;强行驱散。强行驱散时经过批准,可以使用高压水枪,催泪弹等非杀伤性武器。6、及时解救被围人员一是采取恰当措施缓和气氛、巧妙周旋,控制事态发展,排除各种可能刺激事件的因素;二是积极做好强行解救前的准备工作,一旦其他方法不能奏效,则进行强行解救;三是做好打击现行违法犯罪的准备。7、收缴、扣押械斗凶器和哄抢的财物8、对卷入事件的外国人作出初步处置9、使用警械武器使用杀伤性武器时、要切实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不到万不得以不能轻易开枪,尤其不要误伤无辜群众。10、注意保护自我,避免意外损害(二)保卫首脑要害部位1、在首脑要害部位周围划定警戒线,设置警戒标志;2、采取宣传动员和强制措施,使事件主体脱离首脑要害部位,保持安全距离;3、加强机动巡逻,及时发现和阻拦企图冲入首脑要害部位的闹事者;4、加强预备队、防止事件恶化和事件主体扩充;5、对在首脑要害部位内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经警告不听制止的,要果断使用警械武器,强行制止。(三)制止严重危害行为1、集中优势警力。2、抓获现行违法犯罪人员。3、对不听制止,继续实施犯罪活动的,可以按规定使用警械武器,并及时报告使用情况和处置效果。4、对参与械斗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要政治攻势与强行制止相结合。5、对实施犯罪行为后逃跑的,要组织追捕。(四)平息群体性事件的心理攻势1、瓦解事件主体内部的凝聚力;2、制造强大声势的外部环境,影响事件主体的心理定势;3、强化对事件主体的行为控制,防止消极互动。(五)展开调查1、维持现场周边治安秩序(1)现场执勤人员协助交警疏导行人车辆。(2)加强场外治安巡逻,及时处置各种偶发问题。(3)设置多层维持秩序控制圈。2、开展调查(1)调查的内容包括事件起因,事件主体,规模、类型和表现形式,防范措施,危害结果,发展趋势等。(2)调查的方法1、访问法2、讯问法3.查证法(3)调查的要求真实、准确、完整、统一、简明。3、积极对话,排解矛盾(1)同群体性事件中的核心人员对话(2)参与处置的各部门密切协作,排解矛盾三、群体性事件的后期处置后期处置的主要任务:打击处理,防止再集结(一)群体性事件已经平息的条件1、事件引发、扩大的因素已消除2、事件主体已解体3、事件现场完全置于警方的控制之下(二)区别对待、依法处理1、对于不明真相和一般卷入事件且有过某些错误言行的人的处理2、对于确属无理取闹、滋事生非,劝告无效的处理3、进行打、砸、抢、烧等暴力活动的首要分子,进行反动宣传煽动,或从事破坏活动的敌对分子以及在事件中趁机进行打、砸、烧、杀等行为的犯罪分子,必须依法从重从快惩处,决不心慈手软。(三)消除危害后果,恢复正常秩序1、争取公众配合,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2、抢救伤者,清除隐患3、加强正面宣传,稳定公众情绪3、保持现场控制的延伸态势,防止再集结第二编严重暴力犯罪的处置第一节严重暴力犯罪的概念及处置方略一、严重暴力犯罪的概念及种类(一)概念(二)种类二、严重暴力犯罪的特点三、严重暴力犯罪的处置(一)严重暴力犯罪的处置原则(二)严重暴力犯罪处置的组织实施(三)严重暴力犯罪处置的任务和方法(四)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中处置犯罪的主要措施第二节劫持犯罪的处置一、劫持犯罪的概念及特点(一)概念(二)种类(三)特点二、劫持船(舰)的处置(一)处置方案要周密(二)封锁有关水域(三)组织突击队(四)隐蔽接近(五)强行接近(六)选择攻击时间三、劫持飞机的处置(一)制定周密的解救方案(二)组成快速敏捷的突击小组(三)隐蔽接近四、劫持人质的处置(一)隐蔽型、暴露型劫持人质案件的处置1、秘密进驻事主家2、信息控制3、侦查与技术相结合4、控制犯罪嫌疑人、交款现场5、突审嫌疑人(二)对峙型劫持人质的处置1、攻心为上、立足劝降2、巧计引诱、突然袭击3、因地制宜、隐而待发4、网开一面、后发制敌第三节持枪暴力犯罪的处置一、处置持枪暴力犯罪的基本要求(一)查明情况、制定方案(二)配备武器及必要装备(三)战前动员、鼓舞士气二、突发性枪战的处置(一)迅速隐蔽,抢占制高点(二)宣传喊话(三)掩护接近,紧密配合三、未交火持枪暴力犯罪的处置四、特殊情况下对持枪暴力犯罪的处置五、持枪暴力犯罪处置的善后工作第四节爆炸事件的处置一、爆炸事件的处置措施(一)迅速出动,封锁现场(二)勘察现场,判明性质(三)协调行动,抢救伤员(四)维护秩序,严密布防(五)张网待擒,围攻捕获二、现场排爆(一)常见爆炸装置(二)排爆现场的组织指挥第五节暴狱、劫狱、劫法场的处置一、暴狱的处置(一)准确判断,迅速报警(二)封锁现场,控制局势(三)展开政治攻势,分化瓦解(四)突入临所,平息事态二、劫狱的处置(一)严密布控,防止暴力(二)封锁临区,截断联系(三)控制人犯,注视动态(四)组织捕获三、劫法场的处置(一)加强警戒,防止闲杂人员接近人犯(二)排除障碍,保证押运车辆的进出(三)打首恶,制服犯罪分子第三编治安灾害事故的处置第一节治安灾害事故概述一、治安灾害事故的概念及特征(一)概念(二)特征二、治安灾害事故的种类三、治安灾害事故的预防(一)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消除不良的作业环境(三)事故隐患整改第二节治安灾害事故的处置一、治安灾害事故现场处置的任务和方法(一)治安灾害事故现场处置的任务(二)治安灾害事故现场处置的方法二、火灾事故现场的处置(一)积极灭火,抢救伤员和物资(二)布置警戒,保护现场(三)迅速开展现场访问三、爆炸事故现场的处置(一)保护现场(二)抢救伤员(三)设置警戒线(四)防止二次灾害(五)积极灭火(六)及时开展现场调查四、中毒事故现场的处置(一)现场警戒(二)疏散周围群众(三)寻找毒物,采取措施防中毒(四)及时开展现场调查(五)科学判断,筹措防毒器具五、枪弹事故现场的处置(一)保护现场(二)积极抢救伤员(三)及时开展现场调查(四)扣留责任者及枪支六、挤压伤亡事故现场的处置(一)维护现场秩序,布置现场警戒(二)紧急抢救伤员,排除险情(三)保护事故现场,固定现场痕迹、物证位置(四)指挥疏散现场交通七、放射性事故现场的处置(一)迅速向指挥中心报告事故情况(二)采取应急措施,处置放射性污染(三)保护事故现场(四)协助专门人员做好处置放射性事故的准备工作(五)在安全防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处置工作八、交通事故现场的处置(一)做好现场救护工作(二)划定现场保护范围,保护现场痕迹、物证(三)抓住时机进行现场访问(四)疏导交通(五)做好控制肇事人的工作

1 / 7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