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曹刿论战教案_曹刿论战教案两课时最新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42023年曹刿论战教案_曹刿论战教案两课时最新4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网友分享的“2023年曹刿论战教案_曹刿论战教案两课时最新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曹刿论战免费教案曹刿论战教案两课时【第一篇】《曹刿论战》是单元中的一个重点目。它通过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生动地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2、掌握曹刿的战略、战术和民本思想。3、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4、学习曹刿的爱国精神。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掌握曹刿的战略、战术和民本思想。诵读法。2课时。第一课时2/24〖主要任务〗指导朗读,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教学步骤〗一、简介《左传》和长勺之战1、关于《左传》,在书下注释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做如下补充介绍:《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2、长勺之战背景简介:公元前682年,齐国国君公孙无知被杀,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争夺君位。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但最后却是公子小白取得了君位,他就是后来的齐桓公。齐桓公对鲁庄公怀恨在心,即位后便两次发兵攻鲁,本文所记述的便是齐鲁两国间的第二次战争──长勺之战。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掌握字音。刿(guì)鄙(bǐ)孚(fú)间(jiàn)夫(fú)靡(mǐ)2、同学齐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教师可依照以下几个梯度指导朗读:⑴读准字音;⑵掌握节奏;⑶注意语调。3/24节奏举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语调举例: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小惠未曹刿论战免费教案曹刿论战教案两课时【第二篇】我今天所说课的目是《曹刿论战》,它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材第六册的第1课文。新大纲对文言文的学习阅读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背诵一定量的文言文。2、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了解古代社会,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精彩段落,简明完整地记录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史实。这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赞扬了曹刿热爱祖国,关心国事的精神及其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此文在新教材中编入第六册第六单元第1课文,从编者意图来看,显然出于以下几点考虑:1、通过此文去引导学生关注古代历史上的经典战例,从而继承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本课精当剪裁,短小精4/24悍,和第二课《陈涉世家》,第三课《出事表》相比,放在第一课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认识和吸收积淀古代文化。2、教材单独组元,意在指导学生单元集中比较,比较中让学生初步了解古今词义既有发展变化,又有继承、联系的特点。3、教材注意到第六册的特殊地位,作为开,它是对前面五册的总结,又是对前面文言文知识基础的升华与发展。对今后高中阶段语文能力与习惯的培养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班作为毕业班中的普通班,语文基础相对比较差,特别体现在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因此对曹刿这个人物形象及其意义的把握应循序渐进,有浅入深,适当取舍。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此文的教学目标确立为:1、借助工具书用自学的能力及圈点批注的方法掌握文言词语、句式。2、把握人物对话,探究人物思想观点。3、从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重点是目标1、2。课文2、3段对于表达中心来说是本文的难点。“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本文是短精品,内容丰富。字词句方面,根据学生已经学过的基础文言和课文注解,大致能理解。因此能以一得引多得的自学辅导设计进行5/24教学,使学生认识精品,喜欢精品,在理解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并联系实际,有所启发。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起来。为了提高课堂效率,采用投影、小黑板、地图等媒体手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该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一)导入新课联系当今世界、国防、军事建设导入课文,同时板书“齐鲁长勺之战”,并点明战争的性质“以弱胜强”。(导语深入浅出,简明而有启发性,符合这课文的风格。)二)学生自学1、通读全文1指导学生不看课文注释,初读全文,把不懂的字、词、句标出。2对照注释,再读全文,标出不懂的地方,并写入课堂笔记。3学生各自翻检词典,自己解决课堂笔记中的问题。4学生相互质疑,释疑。2、点拨、交流1教师发印好的材料给学生阅读,在学生阅读材料的时候,教师出示小黑板,补充注解。6/24(材料是有关古代文化知识的,一是有关“肉食者”,二是有关“战车”,三是“齐鲁长勺之战示意图”。)2师生交流小黑板的注解:伐―请―下视其辙―下,视其辙战―登轼而望之―登,轼而望之3、朗读训练1教师领读2学生自读3集体齐读4检查朗读,师并作纠正4、总结本课内容5、作业布置1、学生填写课本上练习三、四,并对照订正,师适当检查,点拨。2熟读课文(以上为第一课时)三)深入理解1、提问:同学们对词语解释还有什么问题?(提问的目的一是自然过渡,二是复习交流巩固。)2、翻译理解课文:1同桌右边的同学逐句翻译第一段给左边的同学听,再请左边的同学逐句翻译后2段给右边的同学听,相互提意见,力求释词准确通畅。7/242老师指导一个讨论小组,然后请其中一位同学上讲台翻译。(这种形式从动嘴到动脑,气氛热烈,每个学生都投入了活动,很好地锻炼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3、老师简述课文三段的段意。并讲述参与战争的三个主要人物,同时让学生去思考这三个人物中谁是英雄人物。(答案一目了然,曹刿。)4、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投影讨论题:1课文写他怎样成为英雄的呢?写出了他怎样的性格?2曹刿能发挥他的远谋,有所建树,似乎应该加上重要的哪一条?你对之有什么启发?3你对鲁君是怎样看的呢?谈谈自己的认识,体会。5、师生交流,归纳总结。1曹刿是个有远谋的人,在长勺之战中表现了他的战略思想和指挥才能,他认为战争要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拥护,他认为战争中要抓准战机。他是一个典型的军事家。2曹刿有所建树,重要的一条是爱国精神。(交流、讨论能激发学生的个性兴趣,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的形成。)6、齐背课文四)拓展训练(要求谈自己的一点体会,自己的发现。)8/24小黑板揭示练习题:1从《曹刿论战》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从《曹刿论战》谈“民不可失,机不再来”。3从《曹刿论战》谈鲁庄公鄙乎。五)作业布置1、完成书后练习一、二2、背诵课文附一:有关“肉食者”(略)附二:有关“战车”(略)附三:有关“齐鲁长勺之战示意图”附四:板书设计第一课时:齐鲁长勺之战弱国战胜强国伐―下视其辙―下,视其辙遍偏(piān)战―登轼而望之―登,轼而望之孚(fú)夫(fú)请―肉食者/鄙牺牲/玉/帛可/以/一战遂/逐/齐师惧/有伏焉第二课时:齐鲁长勺之战乡人曹刿公爱国9/24英雄远谋战略思想指挥才能(取信于民)(抓住战机)军事曹刿论战免费教案曹刿论战教案两课时【第三篇】1、认识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战前必须做好政准备――取信于民的道理,在作指挥上,必须重视士气、详察敌情、正确运用战略战术,善于掌握有利战机。2、了解作者及《左传》的有关常识3、掌握文中重点实虚词的含义及用法4、了解本文以“论战”为中心,裁剪得当的写作手法5、分析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的形象教学目的及要求:1、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2、熟读课文。1、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2、熟读课文。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古今中外,军事家纵横捭阖、层出不穷,从创作《孙子兵法》的孙武到编著《孙膑兵法》的孙膑,从“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的曹操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10/24诸葛亮,从“不世出”的拿破仑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的毛泽东……这些名字,我们耳熟能详,可今天,我们要走进一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老百姓――曹刿,他不是国君,却创造了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他不是军中大将,却有着主动请缨亲临沙场智慧的风范,他无愧于“平民军事家”的称号。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了解背景春秋初期,齐襄公政令无常,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分别逃到鲁国和莒国,齐襄公被杀后,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取王位,他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公子纠也在鲁国军队的护送下,回国抢夺王位,但被齐桓公打败。鲁庄公十年,齐桓公借口鲁国曾帮助过公子纠,举兵攻鲁,弱小的鲁国在长勺打败了入侵的齐国。相传鲁国史官左丘明在《左传》中解释了《春秋》记载的这次著名的“长勺之战”。下面我们了解《左传》。2、关于《左传》《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下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3、给出重点字词,引导学生自读理解课文。1、重点字注音:guìmóujiànbózhéjiémǐ11/24刿谋间帛辙竭靡(2)、重点词解释:齐师伐我――军队;又何间焉――参与;肉食者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衣食所安――养;小惠未�獭�―同“遍”,遍及、普遍;牺牲玉帛――指猪牛羊等祭祀品;神弗福也――赐福、保佑;小大之狱――案件;忠之属也――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可以一战――可以凭借;公将鼓之――击鼓;公将驰之――驱车(追赶);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故克之――战胜。3重点句式及词语:1、判断句式:①忠之属也。②夫战,勇气也。③夫大国,难测也。4、古今异义的实词:古义今义间:参与隔开,不连接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为正义事业而舍弃生命狱:案件监狱可以:两个词,意为“可以凭借”一个词,表示可能或12/24许可5、重点句翻译: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何以战?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7、忠之属也,可以一战。8、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4、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5、整体感知文章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记录了曹刿与鲁庄公在战前、战中、战后有关战争问题的讨论,即:第一段:战前(论战前的准备)第二段:战中(叙战争的过程)第三段:战后(论战生的原因)三:学生再读课文四:布置作业:查找关于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1、了解本文以“论战”为中心,裁剪得当的写作手法2、分析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的形象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3/241、长勺之战――以少胜多,以弱胜强2、主要内容第一段:战前(论战前的准备)第二段:战中(叙战争的过程)第三段:战后(论战生的原因)二、演角色,品人物,释疑难师:大家已基本疏通了文意,我想由大家推荐两个同学来分别扮演鲁庄公和曹刿,将文中人物的对话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演一场课本剧。(学生推荐了三名女同学分别扮演同乡人、鲁庄公和曹刿。)师:这讲台既是鲁庄公的.王宫,又是战斗时所乘的战车。这场课本剧分三个片断:请问――参战――释疑,每个片断我先说几句旁白,你们就开始演。(三名学生开始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师:请同学们评一评这两位同学的表演。学生老师共同评论。教师设置问题提问:1、弱小的鲁国为什么呢取得战斗的胜利?(学生讨论,教师巡回)学生回答1战争前做好准备2战争中捉住时机14/242、针对学生的第1个答案,师问:在战前,鲁庄公针对曹刿的“何以战”提出了几个条件?学生回答:三个(“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师问:曹刿认同哪一个条件?曹刿为什么仅凭鲁庄公提出的第三个条件,就肯定能与齐军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