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设计【最新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52023年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设计【最新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2023年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设计【最新5篇】”,欢迎大家参考下载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设计【第一篇】诵读诗歌,赏析诗中奇异的边塞风光,感受两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学习本诗抓“奇”写“雪”,以“雪”衬“别”的写法。诗歌教学一项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也是学生最不感兴趣的一环。本诗既是一首送别诗又是一首边塞诗,早在本诗之前边塞诗和送别诗早已学习过。故本次教学主要通过朗诵和赏析让学生体会盛唐边塞诗的特点。重点:学习本诗抓“奇”写“雪”,以“雪”衬“别”的写法。难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成就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教学过程2/25(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作者)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诗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二)解题,“白雪歌”即“白雪之歌”,而且写的是边塞的雪景,表明这是一首写景诗,也是一首边塞诗;“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一首(雪中)送别诗。“歌”,表明这首诗的体裁是古诗中的“歌行”体。歌行”是古代汉族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以“歌”命名的:白居易的《长恨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以“行”命名的: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等;以“歌行”命名的:高适的《燕歌行》。(三)朗读1.正字音狐裘qiú锦衾qīn冷难着zhuó阑干lán羌笛qiāng掣chè2.明节奏节奏可分音调的节奏和意义的节奏两种。音调的节奏,常以两个字音为一拍,注意声音上的整齐。3/25七言诗一般为四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意义的节奏是按诗句的语义来划分,它比音调的节奏显得更为重要,我们在划分节奏时,一般以意义的节奏为依据。如: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请学生根据播放的录音划分本诗节奏,并反复诵读。(本诗节奏如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3.入感情万般朗读总关情,所以说读诗最关键是注重情感投入。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情感去朗读全诗呢?(学生讨论、朗诵并点评)朗读指导:1-4句,应用惊奇激奋的语调;5-8句,情调应哀怨低沉;9-14句,宜用孤寂凄凉的语调;15-18句,宜用4/25舒缓的低平语调。(四)赏析杜甫在《渼陂行》中这样写道“岑参兄弟皆好奇”,所谓“奇”就是新奇,岑参用新奇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新奇的心灵感悟世界并将之化为文字流诸于笔端,那么我们所要做的是睁大眼睛来发现本诗中的“奇”。请认真品读诗歌,先运用合理的联想与想像描绘诗句展现的画面,再说说你从诗句中发现了怎样的“奇”。如:“胡天八月即飞雪”一句描绘了这样的画面:刚到八月份,塞北的天空就飘起了大朵大朵的雪花,狂风卷着雪花,刮得人睁不开眼睛。从中我发现了胡天奇冷,飘雪奇早。学生:默读、讨论并交流自己发现的诗中的“奇”。预设:胡天八月即飞雪——胡天奇冷,飘雪奇早。千树万树梨花开——雪花其繁,雪花奇美。瀚海阑干百丈冰——瀚海奇阔,结冰奇厚。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胡天奇冷,将士奇苦。愁云惨淡万里凝——愁云奇多,彤云奇密。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风威奇大,雪天奇冷。去时雪满天山路——路雪奇厚,担忧奇多。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山路奇迂,情义奇5/25深此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重点分析三处难点: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此与东方虬《春雪》“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进行比较,引导学生体会岑参的乐观主义情怀和浪漫主义思想。2.“胡琴琵琶与羌笛”,补充资料如下:“毡帐胡琴出塞曲,兰塘越棹(zhào)弄潮声。”——白居易《池边即事》“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绩《凉州词》“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乐器都是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因而“胡琴琵琶与羌笛”一句不是简单地道明饯别宴会上繁弦急管的场面,而是含义深刻,既点明送别的地点是塞外又能轻易勾起人的思乡之情。3.诗中为什么大力渲染天气的“奇”寒?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设计【第二篇】6/2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著名诗人岑参的代表作,写于他第二次出塞阶段。诗人以敏锐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军营送别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的爱国热情以及战友之间的真挚友谊。作为初中阶段为数不多的边塞诗,《白雪歌》值得我们细读。1、丰富的内容诗歌开,作者即通过北风猛、飘雪早、结冰厚、愁云多等景象表现了天气的酷寒,又大笔描绘了壮丽的雪景,表现了奇特的异域风光;在寒冷的天气下,“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细节描写折射出戍边生活的艰苦;“胡琴琵琶与羌笛”,那繁弦急管的场面,又让我们感受到军营中别样的欢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遥望朋友的背影,在山回路转中渐行渐远,只留下深深浅浅的马蹄印……言有尽而意无穷,诗人心绪惹人遐思。可以说,作者既大笔勾连了壮阔的雪景,又细笔描绘了酷寒的军营生活;既渲染了热烈的宴饮,又刻画了依依的惜别,诗歌内容异常丰富。2、丰厚的结构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分析这首诗的结构:一是从内容的角度,将诗歌分为两个部分,即咏雪和送别。前十句绘雪景,后八句抒别情。所写的雪景,为送别作了很好的铺垫,营造了氛围。二是从空间转化的角度,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视角在不断7/25地变化。具体表现在:外——内——外——内——外,这五次镜头的转化,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由地面写到空中,又由空中写到地面,立体地表现了边塞的奇景和诗人复杂的感情。3、丰盈的情感岑参所处时代,正值大唐盛世,国家的强盛自然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力量。诗人有理想、有追求,热爱生活,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因此,在这首诗里,我们既感受到诗人送别友人那淡淡的惆怅,更能感受到他将绵长的思乡情与戍边卫国的苦乐观统一起来,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昂扬奋发的精神,这就是“大唐气象”。因此:虽然天气奇寒,但诗人的心是热的,所以他眼里的雪景奇美;虽然戍边奇苦,但将士们的信念异常坚定,所以他们的宴饮奇欢;虽然道路奇曲,但那凝望的眼睛折射出的情义奇深;也正因为如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的送别,才哀而不伤,多了几分雄浑的色彩。4、丰美的手法美在用词凝练。例如“胡天八月即飞雪”,“飞”,有气势,写活了大雪纷纷扬扬、白茫茫一片的壮美景象。美在比喻新奇。在作者的想象中,那晶莹剔透的雪花变成了暗香盈袖的梨花,塞外茫茫的大雪与芬芳灿烂的江南春色产生了美妙的连接。这样新奇的比喻,穿越了时空,使人几乎忘记了奇寒,从内心生发出一种温暖,与作者一道沉浸在审美的愉悦中。8/25美在愁乐烘托。“百丈冰”、“万里凝”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天气寒冷之至。环境是严酷的,但是,战地自有战地的欢乐。在主帅的帐营中摆开筵席,开怀畅饮,且歌且舞。“胡琴”“琵琶”“羌笛”这些乐器出现在送行的酒宴上,为此次的饯别增添了异域风情,渲染了欢腾的气氛,为诗歌增添了豪壮的色彩。美在色彩映衬。“风掣红旗冻不翻”,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十分绚丽。这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正是将士的象征。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美在留白艺术。诗歌的结尾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无声的画面来表现。那渐行渐远的背影,那凝望背影的眼神,无不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一)诵读导入1.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背几首古诗。老师起头,同学们接着背。“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从军行》)“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凉州词》)2.师:这三首诗都是边塞诗、七言绝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首边塞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其中的“歌”就是这首诗的体裁,叫做“歌行体”。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重要题材,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9/25容,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反映戍边的艰辛,抒发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基调昂扬,体裁兼善。(设计意图:经典名作的教学需要充分的铺垫,让学生有一定的感知以后,再进入文本的学习。因此上课伊始,教师带领学生背诵边塞诗,介绍相关的知识,目的就是为下面的学习活动预热,埋下伏笔。)(二)学习活动一:美读1.美在准确师:请同学们注意下列词语的读音(ppt出示)即飞雪(jí)散入珠帘(sàn)锦衾(qīn)薄(bó)冷难着(zhuó)掣(chè)2.美在急缓师:对于一首七言古诗,我们常常采用2/2/3的节奏来朗读。在这首诗中,有些句子我们可以采用4/3的节奏来读。比如前4句,描写的景象比较突然,让人惊叹,我们就可以这样读(师范读):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但是,结尾四句,镜头越拉越远,路也悠悠,情也悠悠,我们就可以读得舒缓一些、甚至一字一顿,余味悠长(师范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0/253.美在抑扬师:我们再来尝试一下。前四句,我们把“折”、“雪”、“来”、“开”读得明亮一些,昂扬一些(即升调)。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较一下: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幕”、“薄”、“控”、“着”读得短促一些,压抑一些(即降调)。(设计意图:诗歌教学离不开朗读。在这个教学环节,教师给学生以一定的方法指导,带领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美、抑扬美、轻重美,进而初步体会诗歌的层次美、情感美。在诵读中,将学生带到文本,引入意境,进入初步的赏析中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设计【第三篇】教师:泰山,五岳之尊。大家生活在泰山脚下,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曾有不少诗人对泰山进行过歌咏,你能说出一首这样的诗吗?好,一起朗诵杜甫的《望岳》吧。学生:齐诵《望岳》。教师:杜甫有一位比他小三岁的好朋友,叫岑参,他是一位著名的边塞诗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他的诗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板书:课题、作者)。11/25教师:学诗首先要读诗,大家以前是如何读诗的呢?今天我们丰富一下读诗的方式,可以个人读、合作读;可以诵读、演读、唱读。当然大家还可以创设自己喜欢的其他方式。大家开始准备吧。学生:自由读诗,小组交流,准备展示。教师:我们请同学到台前展示一下。学生:展示各种形式的“读”。1、简说诗中之“奇”教师:边塞诗的特色之一是描绘边塞奇异风光。岑参作为唐代边塞诗人,他的突出特点就是“好奇”。杜甫曾说“岑参兄弟皆好奇”(幻灯)。他用好奇的眼睛观察世界,他用好奇的心灵感悟世界,并把它们化作涓涓文字流淌于笔端。这样,我们透过他绮丽的文字就可以读到边塞那奇异的风光和异域的情调了。请大家再读诗歌,说一说你从诗句中发现了怎样的“奇”。学生:默读,说发现的“奇”。预设:胡天八月即飞雪——胡天奇冷,飘雪奇早。千树万树梨花开——雪花其繁,雪花奇美。瀚海阑干百丈冰——瀚海奇阔,结冰奇厚。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胡天奇冷,将士奇苦。愁云惨淡万里凝——愁云奇多,彤云奇密。12/25纷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