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研究报告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网友帮大家分享的“个人研究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个人研究报告【第一篇】一、问题的提出我们都有各自的姓氏,我姓“冯”,有时我会冒出关于自己姓氏的问题:为什么会有“冯”这个姓?“冯”姓的人口从全国来说多吗?历史上姓“冯”的名人有哪些?由此我扎入了探索的海洋里……二、研究方法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三、资料整理(1)“冯”姓的诞生(2)“冯”姓人口数据统计(3)历史上姓冯的名人四、研究结论1、“冯”姓诞生:(1)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期。(2)起源于自归姓,为冯简子之后。(3)春秋时期,郑国大夫简子(归姓)被郑简公封于此地,遂以封邑而得氏,为该支冯姓第一人。2、据有关数据统计,冯氏总人口约有861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64%。3、冯姓是一个颇为古老的姓氏,在历史上也是人才辈出。历史上冯氏名人在各领域闪烁着璀璨的光芒,他们或许是威震一方的大将军,或许是创造出很多流传于后世作品的大文豪。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我要沿着祖先的足迹,学习和继承祖先的文化瑰宝,将其发扬光大!个人研究报告【第二篇】一、问题的提出:我姓毛,我对自己的姓非常自豪,因为开国领袖毛泽东就姓毛,但是我对我的姓感到疑惑,毛姓是怎么来的?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对自己的姓展开了研究。二、研究方法1、查阅书籍和报刊。2、询问身边的人。3、通过网络查询。4、其他方法。三、整理资料四、研究结论1、毛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06位,至20xx年毛姓总人口约25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2%。在全国主要集中于浙江、四川、河南三省大约占毛姓总人口的28%。2、毛姓名人有很多: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门下食客毛遂(有个重要典故毛遂自荐)、唐朝画家毛嵩、明朝画家毛世纪、清朝文学家毛先舒、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导人毛泽东。活动二:汉字的演变过程。活动三:制作汉字印章。汉字是迄今为止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者,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汉字是我国的瑰宝,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它!个人研究报告【第三篇】众所周知,大学生如今已成为消费市场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据相关媒体报道,市场研究公司捷孚凯(GfK)日前对外发布了一份《大学生校园群体个人电脑消费者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的大学生对MacBook的忠诚度最高,其次是戴尔和华硕。据悉这份报告对来自中国31个省份和直辖市的各大高校的7000多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而在品牌忠诚度这项调查上,苹果笔记本在GfK列出的9个品牌中排名第一!品牌忠诚度指的是各品牌的`用户下一台笔记本仍计划购买该品牌的比例。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生群里中,苹果笔记本的品牌忠诚度是最高的,达到了52%,紧随其后的是戴尔和华硕,成绩分别为35%和34%。如此说来,苹果MacBook不断提升的出货量似乎与中国大学生群体紧密相关!另据报道称,有72%的大学生会选择在入学时购买第一款笔记本,而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倾向于购买苹果的产品。个人研究报告【第四篇】一、问题的提出我们家养了一盆含羞草。我早就听说,含羞草是因害羞而得名的。但是,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呢?我为此做了一次调查。二、调查方法1.从书籍中查找有关资料2.在英特网中查阅有关资料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1.什么是含羞草?含羞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又名知羞草、呼喝草、怕丑草。成簇生长,高可达1米,耐寒性较差,原产美洲热带地区。含羞草花期7月至10月,花色粉红,形如绒球。果实扁圆形。一株高40厘米至60厘米,枝上有刺毛。总叶柄上有羽片2个至4个,呈掌状排列,小叶有14片至48片之多。含羞草的花、叶和荚果均具有较好的观赏效果,成为阳台、室内的盆栽花卉,在庭院等处也能种植。2.分布地区:含羞草原产于南美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对土壤要求不严,喜光,但又能耐半阴。现多做家庭内观赏植物养植。无明显地理分布区分。3.其他特异功能:在强烈的地震发生的几小时前,对外界触觉敏感的含羞草叶会突然萎缩,然后枯萎。在地震多发的日本,正常情况下,含羞草的叶子白天张开,夜晚合闭。如果含羞草叶片出现白天合闭,夜晚张开的反常现象,便是发生地震的先兆。另外,害羞草还可预测灾害性的天气变化,对突发性的反季节性温差、地磁、地电等变化会产生有违常规的生长活动。4.害羞的原因:植物的运动现象,通常是由于细胞内膨压改变所造成的,大部份成熟的植物细胞,都有一个很大的液泡,当液泡内充满水份时,就压迫周围的细胞质,使它紧紧贴向细胞壁,而给予细胞壁一种压力,这就是膨压。膨压使得细胞壁处于绷紧状态。液泡内所含的有机和无机物质,它们的浓度高低,决定渗透压的高低,而渗透压的高低可以决定水分扩散的方向。当液泡浓度增高时,渗透压增加,水份由胞外向胞内扩散而进入液泡,增加细胞的膨压,使细胞鼓胀;反之,细胞则萎缩。这种过程只能造成缓慢的运动,例如气孔的开合等,但是当胞膜的.半透性发生霎时变化时,却也可以引起相当迅速的动作。将氯离子向细胞内,钠、钾等阳离子向细胞外运送,使得胞膜和邻近地区保持一定电位差。当外界刺激超过某一定限度时,这种差异通透性会突然改变,钙离子大量涌进细胞,钾离子却向反方向进行,使膜内电位增高,甚至成为正电位,这种情况叫做去极化。这种情况会传递,当细胞产生去极化现象时,胞膜的差异通透性消失,原来蓄存于液泡内之水份遂在瞬间排出,使细胞失去膨压,变得瘫软。叶柄的数条维管束,在叶枕合成一大管道,便于容纳叶枕排出的水份。当我们碰到含羞草的叶子时,叶枕变得瘫软,小羽片失去叶枕的支持,依次地合拢起来。叶枕的下半部,有一些感受细胞,它们特别容易接受刺激,只要遭到轻微的触动,就会立刻放出水份,使叶柄下垂,造成含羞草的羞态。其它和含羞草同科的合欢,羽片到夜晚也会闭合起来,像是睡觉一样,这都是叶枕内细胞膨压改变的关系。四、结论1、在含羞草叶枕的中心有一个大的维管束,维管束四周充满着具有许多细胞间隙的薄壁组织。当震动传到叶枕时,叶枕的上半部薄壁细胞里的细胞液,被排出到细胞间隙中,使叶枕上半部细胞的膨压降低,而下半部薄壁细胞间隙仍然保持原来的膨压,结果引起小叶片的直立而两个小叶片闭合起来,甚至整个叶子垂下来。含羞草在受到刺激后的0.08秒钟内,叶子就会闭合。受刺激后,传导的速度也是很快的,最高速度每秒钟达10厘米。刺激之后,稍过一段时间,一切又慢慢恢复正常,小叶又展开了,叶柄也竖立起来了。恢复的时间一般为5—10分钟。但是,如果我们继续逗弄,接连不断地刺激它的叶子,它就产生“厌烦”之感,不再发生任何反应。这是因为连续的刺激使得叶枕细胞内的细胞液流失了,不能及时得到补充的缘故。2、含羞草的这种特殊的本领,是有它的一定历史根源的。它的老家在热带南美洲的巴西,那里常有大风大雨。每当第一滴雨打着叶子时,它立即叶片闭合,叶柄下垂,以躲避狂风暴雨对它的伤害。这是它适应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一种适应。另外,含羞草的运动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自卫方式,动物稍一碰它,它就合拢叶子,动物也就不敢再吃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