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保卫战的教案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大江保卫战的教案4篇为满足您的要求,笔者已经准备好了1篇“大江保卫战的教案4篇”,文中信息仅供参考查看。教案课件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每位教师都应该按要求准备教案和课件。教案是教学创新的必要手段。大江保卫战的教案【第一篇】一、复习旧知,见画面,悟危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2——大江保卫战。课文中的一些词语你还能读准吗?读词语的时候,如果能读出这个词语的画面来那就更好了!出示: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肆虐的洪水汹涌的激流日夜兼程来回穿梭奋然跳水筑起人墙猛拔铁钉扯下布条捆个结实扛起麻包劈波斩浪飞向树梢飞向房屋飞向电杆自己先练练;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谁来读第一组?指名读。预设:读得好:能告诉我,在你面前,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读得不好:读词语啊,要边读边想象,比如读到肆虐的洪水,我们眼前就应该看到洪水毫不顾忌地在奔腾、在咆哮、在翻滚,永不停止。谁再来读读?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几个词语写什么的?(大江洪水泛滥、当时情况危急),课文也有一段文字描写大江万分危急,让我们来看一下: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老师觉得这段文字也可以这样描写:1998年的夏天下着一场接着一场的大暴雨,奔腾不息的长江就像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武汉和九江都在告急?自己读读这两段话,想想意思有没有改变?读着读着,你觉得什么变了?(语气变了、气氛紧张了、给人感觉很危急)有的时候,词语的意思能让我们感到情况的危急,但是适当的表达形式也能让我们感受当时的情形。像这段话短句的连续运用,就能充分让我们感受到当时情况的万分紧急。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来体会体会。第二组词语谁来读?第三组词语谁来读?第四组词语谁来读?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第二组和第三组是人民子弟兵什么壮举?(预设:抢救大提)第四组呢?(勇救群众)这几幅画面就是出现在1998年大江保卫战中的场景。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你觉得这是一场怎样的保卫战?(气壮山河、惊心动魄??)是啊,这是一场在1998年夏天打响的战斗。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那个让人记忆犹新的夏天。同学们,课文中有一副对联是写了人民子弟兵在这场保卫战中的真实写照,还记得吗?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二、倾听声音,见铁汉,悟真情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亲临抗洪抢险的第一线,用我们的耳去倾听、用我们的心感受。请同学默读课文的二到四自然段,思考。在这段文字中我们耳旁除了充斥风声雨声和涛声,你还听到什么声音?读读、划划、想想。(一)预设:△队长的命令声:上!你觉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简短而有力的命令声(干脆利落、很有气势。)战士们听到了吗?引导学生关注:“顿时”“一条长龙”虽然是一个人的声音,但在震耳的风雨声中却依然清晰地响在每个人的耳旁,很有气势。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战士的喊声:——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狂风撕咬、暴雨肆虐、巨浪滔天,这一切在子弟兵眼里怎么样?战士们的喊声中喊出了什么?(自信乐观豪情无畏)板书:豪情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声音吗?——(惊天动地的、是气壮山河的、是激动人心的、声势浩大的??我们一起来喊喊:——同学们,世界上有的声音可以用耳朵听到,有的声音是要用心才能听到,再仔细读读这部分内容,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战士们的心声:——大堤,保住大堤!这声音是一个人的吗?(不是,是四百多名解放军官兵的声音、是人民群众的声音,这声音同样是??——(震耳欲聋、气壮山河、惊天动地??)让我们一起来喊出战士们的心声——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保住的仅仅是大堤吗?(是人民的生命安全、是人民的财产)☆正是有了这样的信念,引读——官兵们??全然不顾。全然不顾:知道什么意思吗?同学们,他们没有顾及的是什么?暴风中的雨水——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劳累的汗水——扛着沉重的沙包来回穿梭划破脚趾的血水——索性赤脚、自己的安危那么他们顾及的又是什么呢?(抓紧时间、抢救人员、不让人民的生命、财产受损)☆正是有了这样的信念,引读——他们一个个??一道人墙。同学们,这是一道怎样的墙啊?(坚不可摧冲不垮铜墙铁壁??)是的,这是一道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子弟兵筑成的墙,是一群铁汉筑成的墙啊!他们之所以奋然跳入水中,能筑成一道钢铁般的人墙,是因为他们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这样的心声同样震撼着我们!这句话中,你知道战士们心里装的是谁啊?这是一份怎样的情?(军民鱼水深情)这种情让我们感动、敬佩!板书:豪情真情亲情情情感人大江保卫战的教案【第二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2、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三、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1、多媒体课件2、组织学生上网查阅98年抗洪救灾的背景材料,以及抗洪救灾中涌现的可歌可泣感人故事。四、主要板书大堤抢险(面)英雄大江保卫战铁汉本色(点)↓勇救群众(面)铭记五、教学过程教学要点: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揭题:同学们,1998年夏天接连不断的大暴雨使滚滚长江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沿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齐读课题)2、在这场保卫战中发生了许多动人事迹,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哪些感人事迹已经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堤抢险、铁汉本色、勇救群众)二、学习大堤抢险1、让我们先回到九江赛城湖的大堤(看抢险录象)看了录象,你最想说什么?2、是呀,子弟兵为了抗洪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那么课文是怎么具体描写的呢?3、请大家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圈出最让你感动的词语,并在旁边写上让你感动的理由。交流: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顿时出现了1学生抓住闻讯赶到顿时等词体会战士们救援速度非常快。灾情就是命令,部队官兵一听到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立即赶到,救援速度多快呀!让我们一起读!2长龙在句中指的是什么?在这篇课文中,还有什么地方也写到了龙,请你找出来读一读。在这个句子中又是把什么比作巨龙呢?课文两次写到不同的龙,你有什么话想说?3你想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我们的子弟兵呢?出示:()的子弟兵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来回穿梭全然不顾保住大堤大江保卫战的教案【第三篇】一、说教材《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22课。文章真实地记叙了1998年解放军几十万官兵英勇抗洪的动人情景。是一幅融情、理于一体的文章。课文可分为三个版块:险情危急、保卫大堤、救护群众。学习这篇文章,主要是让学生感悟遭遇洪水侵袭时,人民解放军为保卫大堤和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主要设计了这样的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2、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读,感悟人民子弟兵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3、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学习和借鉴“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背诵,理解和积累课文的语言,感悟人民子弟兵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教学难点:引导学习和借鉴课文“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二、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多数都没有经历1998年的那场世纪洪水,没有这方面的情感体验。这是1篇简洁的通讯报道,如果仅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就难以让学生仅仅依靠文本实现情景的再现,从而完全投入进去,进而影响理解的深度。三、说教法1.以情激情,进入文本。要使学生很快的进入一定的情境中,那么教师首先得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因此,在上课初始,出示长江水系“告急”示意图(实)和千军万马会战长江的画面(虚);在讲到人民子弟兵抗洪时,则播放相关视频。这都是为使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渲染课堂氛围。在乐曲和视频的基础上,配以老师深情并茂的导入语和朗读,就更加容易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震撼,使他们走进文本中。通过老师的一番过渡,可以看到学生在朗读中肯定是较有感情的。2.以读激情,品味课文。古今有多少名句格言都是说朗读的重要,比如“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等,而现今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也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从中可见朗读的重要。在学习本课时,为了让学生在反复的读中品味感情,又使其不感厌烦。我运用了多种朗读的方法,比如:范读、指名读、齐读、自由阅读等。在本课中,第二与第四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比较多的进行朗读。比如在第二自然段中,让学生感悟人民子弟兵保大堤的情景。让学生自由朗读,找出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惊心动魄。学生一边读时,脑海中就有一个简单的形象存在;接着指名学生交流,让学生读读自己所划的文字,再说说。此时,脑海中的形象是更加清晰了。另外,教师进行了范读。从老师的朗读声中,学生的感情又进一步得到了升华。在一些关键句子上,采用了是引读,生接读的方法,并反复地进行朗读。这样的强化朗读,使得学生不易遗忘。说教学程序:一、情景导入1、媒体映示:长江水系“告急”示意图(实)和千军万马会战长江的画面(虚)2、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二、品读第二段(一)、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2——5节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人子弟兵在大江保卫战中的动人事迹,主要写了那几个典型事迹呢?2、师生交流归纳A、大堤抢险B、铁汉本色C、勇救群众(相机板书)(二)、细读品味1、品读第2节:大堤抢险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节,用“”画出当时环境险恶的一句话。2、出示“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指导读。3、面对险恶的环境,战士们表现怎样?用“”画出有关语句。4媒体出示:抢险场面录像5出示句子“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2、自读第4节铁汉本色1媒体出示黄晓文户扛沙包的特写照片,指导观察。2学生自由读课文,引导用自己的语言介绍黄晓文的典型事迹。3教师谈话:是的,在这个难忘的夏季,在这难忘的日日夜夜、分分秒秒,像连长黄晓文这样的感人事迹还有很多很多,这些典型事迹,都浓缩在后面的省略号中。4出示句子:“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的感人事迹啊!”指导反复读句,感悟解放军官兵个个都是铮铮铁汉。3、品味写法1默读2-4节,思考:第2节和第4节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2引导讨论第二节着力描写人物众多的群体场面,以突出大决战的惊心动魄、气壮山河。让我们看到群体的英雄精神面貌,这是“面”的描写。而第四节则着力刻画黄晓文的行为表现,以一个点带动一个面。这是“点”的描写,两节点面结合,相得益彰。3这两节是如何连接的呢?提示读第三节(过渡节)4、品读取第五节:勇救群众1过渡:在这场谅心动魄的大决战中,人民子弟兵除了保卫江堤,还要救护遇险群众,这方面感人的事迹也是数不胜数。2自由放声朗读第五节(音乐)3教师语音渲染,指导朗读感悟。三、品读第三段过渡:大江,永远铭记着这段特殊的日子——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这历史的瞬间,更铭记着我们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他们舍生忘死、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1、学生齐读课文第六节。2、让我们全体起立,向他们致以少先队员最崇高的敬礼(学生起立)3、媒体播放歌曲《为了谁》。四、作业设计:课后搜集有关人民子弟兵抗洪抢险的文章,认真读一读。板书设计:大江保卫战(气壮山河)大堤抢险(面)铁汉本色(点)英勇!人民子弟兵!勇救群众(面)大江保卫战的教案【第四篇】《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真实的记叙了1998年解放军几十万官兵英勇抗洪的动人情景。是一幅融情、理于一体的文章。课文可分为三个版块:险情危急、保卫大堤、救护群众。作为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