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通用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通用5篇】经过整理,三一刀客网友为您呈上“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通用5篇】”。上课前准备好课堂用到教案课件很重要,撰写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都要做的事。教案是学生学习的指南和参考。我们会不断地整理出优质的内容为您呈现!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第一篇】活动思路:中班孩子动手能力明显增强了许多,他们对于事物的好奇心强了,喜欢追根问底,喜欢动手去试一试。《纲要》中将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作为领域目标,我们要做的就是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尝试。而《点点和小黑》的故事给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探索氛围,我们班的孩子极富爱心,在这样的情境下他们很乐意去尝试把生活中常见物品变长进而营救动物朋友。因为受年龄限制,他们可能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这需要教师的引导与鼓励。在活动中通过问题与办法数量多少的比较,加重了对孩子的情感教育,帮助他们初步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活动目标:1、根据问题探索变长的方法,有解决问题的信心。2、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3、在尝试过程中感受帮助朋友的快乐,能积极参与活动。活动准备:1、黑板上贴一棵大树。2、小树枝一根,插塑、绳子、纸条、毛线、吸管、橡皮筋、胶水、回形针、扭扭棒若干。3、两只小蚂蚁,问号。活动过程:1、故事导入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这是个带问号的故事。1教师讲述故事开头,理解词语树梢2思考第一个问题:点点和小黑可能看到了什么美丽的美景?2、尝试把各种材料变长,营救小蚂蚁点点。1继续讲述故事创设情境,提出第二个问题:点点一小心掉了下去,危急时刻身边的材料就可能帮到朋友,你们能把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变长吗?2探索变长的方法,引导孩子说出变长的方法。3集体分享变长的方法。师:你用了什么方法变长的?教师小结:有的材料可以用拧呀自己可以变长,有的材料要借助工具才能变长。4出示第三个问题:你们一共用了多少个办法呀?总结:只要你愿意想、愿意去试一试,办法总比问题多。3、尝试不借助工具把纸条变长,结束活动。1师:你用什么方法把纸条变长了?2如果只有一张报纸你能把它变长吗?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第二篇】【活动目标】1、探究、发现各种形状的纸片在快速转动时都会呈现出圆形。2、在讨论、记录、交流中积累和提升有关转动的经验。3、乐意针对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究,体验愉快的情绪和探究的乐趣。【活动准备】1、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纸片(中心有小孔)、可制作陀螺的塑料小棒、蜡笔等各若干。2、实物投影仪。3、猜测记录表人手一张。【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激发探究兴趣。1、投影展示各种图形,幼儿观察讲述都有哪些图形和我们玩转陀螺的游戏。2、请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什么形状的纸片比较适合做陀螺。二、在做做、玩玩中发现圆形的纸片在转动时也是圆形的。1、提出制作与观察的要求:先选一张圆形的纸片把它做成陀螺玩一玩,看看它转动起来是怎样的。2、幼儿制作、玩耍陀螺,引导幼儿观察陀螺转动起来是怎样的。3、请幼儿说一说陀螺转动起来是怎样的。三、在猜猜、试试、说说中发现不同形状的纸片在快速转动时都呈现出圆形。1、出示记录表,介绍记录方法:“问号”表示想一想,“小手”表示试一试,把我们的猜想画在问号下面,等一会儿把尝试后的结果画在小手下面。2、让幼儿猜一猜三角形、椭圆形、正方形的纸片转动起来是什么形状的,并把自己的猜想记录在表格中。3、个别介绍自己的猜想。4、实验验证并记录结果。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不同形状的纸片在快速转动时是什么形状的,并把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5、表达与讲述。一方面请猜想与实验结果一致的幼儿进行交流,()另一方面特意请刚才猜想错误的幼儿到上面来展示自己的验证结果,从而帮助幼儿自我建构正确的知识。6、结合幼儿的讲述,教师简单小结。【活动延伸】1、请幼儿去活动区试试其他的物体在快速转动时,形状会发生什么变化。2、在纸片上涂上美丽的颜色,在区域中观察、感知陀螺转动后色彩的变化。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第三篇】【活动目标】1、通过认识各种塑料制品,了解其特性,知道塑料制品用途广泛。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进一步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3、教育幼儿不要乱丢塑料制品,防止环境污染。【活动准备】塑料制品及其他物品若干;操作用的三组材料(桌子、水、袋子、蜡烛、塑料管、玻璃片、塑料片、金属调羹、塑料调羹等)。【活动过程】一、认识塑料制品,了解其用途。1、师:老师在桌子上放了许多塑料做的东西,你们来看看是什么,有什么用?2、请幼儿观察后回答。3、小结:这些东西都是塑料做的,我们叫它塑料制品,塑料制品有玩具、有锻炼身体用的体育器械……塑料制品的用途可真多。二、探索了解塑料制品的特性。1、玩塑料制品,初步探索其特性。提问:老师请你们玩一玩、摸一摸、看一看塑料制品,你能发现什么?小结:塑料制品颜色鲜艳,不容易摔破。2、操作,进一步探索其他特性。1提出操作要求,要求幼儿参加每一组的活动。提问:你又发现了塑料制品的哪些秘密?2教师逐步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秘密。第一组:比较玻璃片与塑料片,金属调羹与塑料调羹,玻璃杯与塑料杯的不同。第二组:燃烧小实验。第三组:用不同材料的袋子装水。3幼儿探索后回答。三、游戏看谁找得对1、提出要求:在仓库里找到塑料制品放在桌上,看谁找得对。2、幼儿游戏。3、幼儿一起检验。四、教育幼儿不乱丢塑料制品,爱护环境。1、提问:1塑料制品也有不好的地方,你们知道吗?2塑料制品坏了、旧了怎么办?能不能乱扔?为什么?2、小结。【活动延伸】寻找处理废旧塑料制品的方法。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第四篇】目标:1.知道气球与充气玩具变鼓是因为充入了空气。2.探索充气的多种方法。3.体会与同伴合作才能扎住“气球嘴”的必要性。准备:1.没充气的气球人手一份。2.脚踩式打气筒,各种充气玩具若干。过程:1.气球吃什么。出示充好气的气球和未充气的气球。这个气球圆鼓鼓,胖乎乎,这个气球呢,瘪着肚子,好像没吃过饭。教师手拿未充气的气球,引出《气球爱吃什么》。气球喜欢吃饼干、馒头、糖果吗?气球吃什么,才能鼓起来,变的胖胖的呢?2.我帮气球吃空气。空气有个怪脾气,很喜欢从气球的肚子里溜出来。怎么样让气球吃的饱饱的,又不让空气溜掉?教师示范吹气球,用嘴给气球充气,以及如何扎住“气球嘴”,不让空气溜走。幼儿每人一只气球,用嘴给气球充气,让气球很快“胖”起来。为了不让空气溜走,幼儿主动寻找合作伙伴,扎住“气球嘴”。3.充气玩具吃空气。出示充气玩具。气球还有很多朋友,也和气球一样喜欢吃空气。我们也来帮帮他们,让他们也吃得圆鼓鼓、胖乎乎的。幼儿自由结伴给充气玩具吹气,摸一摸充满空气后胖乎乎的“身体状态”。幼儿玩一玩这些充气玩具。教学反思: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知道空气能够使气球和充气玩具变鼓。在活动的第一环节中,引用了简短的小故事,让小朋友形象地了解了气球变鼓的原因是空气的充入。在讨论:怎样不让空气溜走时,小朋友能够积极地发挥想像,并联系平时的生活经验,说出了很多的办法:有的借助不同的材料来绑住气球,有的说把气球嘴打个结。如何扎住“气球嘴”,不让空气从气球里溜走,是这个活动的难点,小朋友还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所以我在他们给气球充气后,然后帮助他们把气球嘴扎好。我借鉴了课后的建议,在活动中鼓励幼儿用肢体来表演气球慢慢变鼓的样子。小朋友对这个环节很喜欢,都用丰富的体态表现出瘪气球、气球吃了空气鼓鼓的样子,他们玩的很开心。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第五篇】设计意图:把废旧可乐瓶和纸制圆锥体进行巧妙的组合,变成一个能飞上天的小火箭,这种活动对于好奇、好问的中班幼儿来说,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设计者正是利用这种吸引力,来激发幼儿强烈的探索欲望和探索兴趣。整个教学活动渗透着幼儿主动学习、发现学习的理念,充分体现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参与者这样一种和谐的师幼互动关系。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探索小火箭上天的原因。2、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的精神。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1)小火箭人手一个(大可乐瓶上盖一个纸做的圆锥体)。2)在活动室柱子或墙面上做好不同高度的标记。2、经验准备:幼儿对空气已有初步的认识与了解。活动过程:1、探索小火箭上天的方法。1)提供可乐瓶及纸制圆锥体,让幼儿自由尝试小火箭上天的方法。提问:你用什么方法使小火箭上天?2)幼儿演示小火箭上天的各种方法。提问: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3)幼儿验证性实验。(同时用双手重重地拍打可乐瓶两侧,小火箭就会飞上天。)2、探索小火箭上天的原因。1)提问:为什么我们拍瓶子小火箭就能飞起来?到底是谁把小火箭送上天的?2)幼儿盖上瓶盖,再用力拍瓶子。提问:小火箭还能飞起来吗?为什么?3、竞赛游戏:火箭发射要求幼儿以柱子或墙面上不同高度的标记为参照物,比比谁的小火箭飞得高。1)分组轮流进行火箭发射。2)每组的胜者再进行比赛。四、延伸活动:提问:为什么有的小火箭飞得高,有的小火箭飞得低呢?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