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教案设计_《望岳》教学过程【实用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14《望岳》教案设计_《望岳》教学过程【实用5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我给大家分享的“《望岳》教案设计_《望岳》教学过程【实用5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望岳》教案设计《望岳》教学过程【第一篇】教学目标:a、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b、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c、理解并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教学重点:a、重点字词的含义;b、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教学难点:a、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学准备:ppt、道具教学程序:2/141、“五岳”导入。2、欣赏泰山景色并描绘泰山。1、指名简介作者。师补充要点:杜甫人称“诗圣”;与“诗仙”李白齐名,世称“李杜”。2、背景:应试落第。1、听范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节奏。2、全体学生齐读。1、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内容。2.、速抢答,字词解释。师:诗题叫《望岳》,杜甫实际上望到了哪些景象?1、首联“岱宗”两句。●这是什么修辞手法?——设问。●字词解释,梳理大意。重点:“岱宗”、“夫如何”、“夫”、“齐鲁”、“青”、“未了”。●指导概括并板书:远望青翠苍郁、绵延不绝。●齐读。2、“造化”两句。●字词:“造化”、“神秀”、“钟”、“阴”、“阳”、“割”。●指导概括并板书:近望神奇秀丽、巍峨高大。板书——“近望”3、“荡胸”两句。3/14●字词:“荡胸”、“决眦”“入”●看ppt图片,演示“决眦入归鸟”。●指导概括并板书:细望云涌云翻、鸟儿归巢1、泰山如此绵延不尽,如此神奇秀丽,如此巍峨高大,杜甫看了心潮澎湃,他情不自禁地产生了一个愿望。杜甫的愿望是什么?——一览众山小。2、“会当”两句释义。3、抒发了杜甫怎样的情感?讨论后明确: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4、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启示。1、完成填空: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思想感情。讨论后明确: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和远大抱负。1、字词解释抄2遍。2、抄写原诗并翻译。板书:望岳(唐)杜甫----“诗圣”首联:远望绵延不绝、树木苍翠颔联:近望神奇秀丽、巍峨高大4/14颈联:细望云涌云翻、鸟儿归巢尾联:不畏艰难俯视一切《望岳》教案设计《望岳》教学过程【第二篇】1.学习《望岳》这首诗,朗读、背诵这首诗词。2.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1.重点:(l)朗读、背诵这首诗词。(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2.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一、三分钟演讲。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说说你对杜甫的了解。三、学习《望岳》。1.作家作品简介。杜甫诗现存1400多首,这些诗真实、深刻的反映了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落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展现出广阔的生活画面,成为唐代社会的形象的历史,历来被称为诗史。他的诗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2.分组学习,学生合作探究。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有什么值得探究的问题?5/143.全班进行交流,学生评析诗句。4.背诵指导。四、意境的赏析。分组写赏析短文,堂上交流。五、作业。1.默写这首诗。2.完成掌握语文的有关练习。《望岳》教案设计《望岳》教学过程【第三篇】1.能借助拼音读通古诗,知道作者。2.能初步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3.能背诵古诗。录音,幻灯片一课时一、学习《营州歌》1.出示古诗,听录音2.简介作者高适3.小组学习1读通全诗2理解诗意4.大组交流1指名朗读2理解诗意:6/14营州少年从小就习惯了茫茫的原野和丛林,旷阔的原野孕育了他们粗旷豪迈的性情。在城外的郊野上,时时可以见到他们穿着毛茸茸的狐皮袍子,骑在骏马上奔驰猎射的矫健身影。这种崇尚通武的精神真让人叹服。听说,他们个个好酒量,千钟万杯也修想灌醉他们,而且,十岁的孩子,就都会骑马奔驰了。这可真叫我们中原人感到惊奇,甚至不可思议了。5、朗读,试背二、学习《望岳》1.听录音2.自由朗读,理解意思3.诗意:号称五岳之首的泰山究竟是什么样的?告诉你,在整个齐鲁大地,你都可以看到他清脆的山影,雄伟绵延的山势。正是由于大自然的偏爱,才使泰山集中了神奇秀丽的景色。日光照射下的山峰拔地参天,使山北和山南像黑夜和白天那么分明。望着层层缭绕的云气,不禁使我胸怀激荡。我睁大眼睛,久久地望着这迷人的景色,甚至连黄昏时归巢的鸟儿也尽入眼帘。啊,总有一天,我要登上泰山最高的山顶,去领略那眼底的群山变得低矮、渺小师的雄伟景象。4.对照诗意,朗读理解,尝试背诵5.积累:你还学过哪些杜甫的诗三、布置作业:背诵古诗7/14《望岳》教案设计《望岳》教学过程【第四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作者杜甫生平及相关的文学常识,学会从意象入手,分析意境进而体会诗歌艺术特色,提高鉴赏能力。2、能力目标(过程及方法目标):通过诗歌赏析——明义——抓意象——析意境四步骤的方法理解诗歌,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鉴赏古诗的能力。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体会杜甫诗歌中包含的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通过欣赏诗歌,让学生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1、教学重点:体会诗人借物抒发的不同情感,学会意象—意境—诗情的鉴赏方法。2、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诗歌赏析四步法,学会通过此方法鉴赏诗歌。一、导入了解诗人公元七一二年正月,春天的脚步,缓缓移到伊洛河的下游,在黄河南岸巩县城东的瑶湾村,一个新的生命伴随哭声而降临。他的父母,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个普普通通的幼儿,将会成为照耀中国诗坛的一颗万古璀璨的巨星。他就是杜甫。8/14今天,就让我们与杜甫同行,去聆听他笔端流淌的心声。二、讲授诗歌鉴赏1、《望岳》背景介绍二十多岁的杜甫,曾壮游齐赵,广交朋友,游历山川。听,泰山脚下,年轻的诗人正浅吟低唱:(出示投影)策马扬鞭,我徜徉于齐鲁广阔的天地间。看桃吐丹霞,看柳垂金线;看这如黛青山涨满了我的眼帘。强盛的大唐帝国,如日中天,正如我意气风发的青春年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我不懈的追求和梦想!2、一读《望岳》(齐),望到什么?如果你就是诗人杜甫,正徜徉于齐鲁广阔的天地间,望见泰山,诗兴大发,不禁脱口而出:“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请同学们用你认为合适的方式,吟诵《望岳》吧。请一位同学诵读《望岳》,其他同学展开想象,站在杜甫的角度,想一想,杜甫望到了什么?(出示投影)投影:1、朗读《望岳》,想一想杜甫望到了什么?拿起笔来,在书上圈点勾画。(学生思考)(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设问)总结:看来杜甫不但望到了云层、归鸟等景物,还望到了泰山的雄浑高大和神奇秀美。(同时出示幻灯)3、二读《望岳》(散),体会心情那么,望到如此壮阔景象的年轻的诗人,心情会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大声的自由朗读2—3遍,体会一下吧。(学生自9/14由朗读2)下面哪位同学来说说,我们在朗读时应读出怎样的情感?(学生回答)讲解位置二:我们来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引导:“凌绝顶”是什么意思?你有“凌绝顶”的经历吗?能想象一下“一览众山小”时的心情吗?诗人到底是否登上了泰山山顶?“会当”是什么意思?试读一下这句好吗?)孔子曾说过:登泰山而小天下。可见,“小”的不仅是众山,“小”的还有天下,可见泰山之高峻。我们知道,泰山是五岳之首,雄伟高峻。杜甫此次并未登上泰山之巅,但这两句诗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表达了诗人定要登上人生顶峰的远大理想。4、三读《望岳》(散),融入情感下面让我们把刚才同学们交流时的提到的情感,融入到你的朗读中,再来放声朗读《望岳》。(学生朗读3)5、四读《望岳》(独),望到杜甫(指明学生示范朗读4)在这朗读中,你一定望到了泰山的雄浑高大、神奇秀美;你也一定望到了诗人杜甫的身影,那你望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投影:2、再读《望岳》,你望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学生回答)(可连续请5-6位同学回答。望到了一个意气风发、充满雄心壮志的杜甫。)10/146、过渡到《春望》过渡:诗歌学到这里,我们已然被诗人的雄心壮志、意气风发所感染。但是岁月是无情流逝的,曾经对未来充满向往的杜甫,已四十多岁。此时的他早已远离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潇洒,他曾身陷囹圄,后流亡长安,经历了一场惊天巨变。(出示投影)《春望》背景介绍“渔阳鼙(pí)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史叛军的铁蹄,踏破盛唐的美艳,踏碎西市的牡丹。充斥满眼,是胡人的烧杀抢掠;不绝于耳,是官军节节败退的消息。这还是那个我曾经生活了十年的繁花似锦的长安吗?一读《春望》(散),望到什么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春望》。投影:1、朗读《春望》,想一想杜甫望到了什么?2、你又望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有了《望岳》的学习,这两个问题就请同学们独立自主完成。反复朗读这首诗,在书上把你的认识批注出来。学生独立学习。教师巡视,指导。我发现同学们都已做出了批注,那现在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探究,希望呢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学生回答。杜甫在饱经战乱的长安城的春天,望到了什么?学生会回答:望到了花鸟、国家破败,战争连续不断,亲11/14人分离等。合作读《望岳》《春望》(师生),比较不同《望岳》和《春望》同是“望”,但所望之心境有什么不同?两首诗的风格有什么不同?三、学法总结:在上面这两首诗的学习中,细心的你是否注意到,老师紧扣两个诗题中的“望”字,提出了四个问题来帮助同学们理解感悟诗的内容和感情。我们可以把这种赏析诗歌的方法称为:解题提问法将《望岳》与《春望》放在一起比较赏读,我们感受到了杜甫雄健豪迈和沉郁顿挫两种诗风。这种将两首或几首有关联的诗歌放在一起比较赏析的方法,我们可以称其为:比较赏读法。过渡到《旅夜书怀》不知同学们能否掌握这两种赏析诗歌的方法,下面我们用一首杜甫晚年的诗作实践一下。晚年的杜甫虽然在成都草堂度过了一段相对安定的生活,但大部分时间仍是贫病交加,漂泊于西南,最终病逝于湘江的一条小船上。下面请同学们运用解题提问法和比较赏读法赏析《旅夜书怀》这首诗,完成学案上的问题。(学生自学,讨论,展示)四、课堂总结:正如同学们所说,这首诗中“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两句表现了诗人自伤飘泊之意,但诗中也有“星12/14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壮阔诗句。可见杜甫之品格,穷而愈坚,悲而能壮,在自怨身世之中,仍保持傲岸的气魄与阔大的胸襟。杜甫的一生,是失意的。但他不朽的诗作与其失意的人生共生而长,奏出了盛唐诗坛告别历史舞台之前的最强音。朗读诗歌结束五、作业:1、课外阅读与杜甫有关的文章。2、用本节课所学的鉴赏诗歌的方法,再来鉴赏杜甫的《石壕吏》。六、教后反思:这诗文上完后,总体来讲,学生反映还不错,学生对我国古代诗词名多了一份了解,也对诗歌的形式特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认为:在注重朗读教学的的同时,抓住“望”字,注重整个学习过程的层次性,由易到难,由初步感知到深入探究。这首诗境界壮阔、气势磅礴、抱负远大;在课前,根据教学设计,我有针对性地布置学习预习诗人的经历、感知诗歌的大意。在上课时学生对诗歌内容已经比较熟悉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这种新的诗歌教学方法感觉很新鲜,课堂气氛较好。学生踊跃发言,积极探讨,学有所得,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以下一些问题:一是如何更好地运用重点字词的讲解来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13/14二是如何让学生能自我感知、欣赏诗歌,掌握、运用技巧。总之,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获益匪浅,同时也得到了同仁们的悉心指点,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还应当大胆地进行教学创新,加强合作交流,使语文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望岳》教案设计《望岳》教学过程【第五篇】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