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杨桃教案【范例4篇】接下来我们将为您提供与“画杨桃教案【范例4篇】”相关的所有信息,本文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请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决策。新加入的教师需要准备好上课会用到的教案和课件,每位教师都应该认真设计教案和课件。教案是完整教学过程的基础。画杨桃教案【第一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初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杨桃的实物或图片多媒体1、(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板书:杨桃)2、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杨桃?师小结:杨桃基本上是椭圆形的,大多数有五条棱。在我国华南地区经常能见到这种果实。今天,我们要学习1篇与杨桃有关的课文(板书:画杨桃)3、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1、自由读一遍课文,把生字新词多读几遍。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3)读生字新词所在的句子,结合词句和生活实际了解字义、词义。3、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词语(带音节),重点强调叮嘱:词义,近义词。严肃:肃的笔顺,做出严肃的表情。审视:读句子,结合句子理解词义。给“审”选字义。教诲:近义词“诲”右边的“每”还可以加上什么偏旁?是什么字,怎样组词?“确、度”还可以组什么词?(2)抢读不带音节的新词。(3)认读词1、自由读课文,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用一句话说一说。(学生说)3、选出你认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1)“我”画杨桃。(2)“我”在图画课上画杨桃。(3)“我”在图画课上画杨桃,把它画成了五角星。(4)“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受到同学们的嘲笑,却得到老师的肯定。1、比一比,组词。晌()诲()幅()响()梅()福()2、先组词,再照样子写几组。丁()角()申()叮()确()审()3、提出不懂的问题。6、画杨桃zhǔ叮嘱严肃审视教诲1、抄写生字。2、继续读课文。3、按课后练习继续预习课文。画杨桃教案【第二篇】教材分析:《画杨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1课。本课教育学生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爸爸和老师的话所蕴含的道理。看问题、做事情要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通过预习和初读课文,基本能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即爸爸和老师的话),再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情景观看,在读中理解本文所蕴含的道理就比较容易。本班学生有不少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的孩子,而且各小组长组织能力较强,能帮助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积极挖掘教材,利用实物(木瓜)进行辅助教学,借助多媒体等有效的教学手段,解决教学重点、难点,发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部分词语含义,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3.朗读课文,背诵爸爸和老师说的话,理解其含义。教学重点难点:1.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教学生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教学准备:木瓜的实物、杨桃模型与挂图、大屏幕ppt课件课前预习:1.根据课题,初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当你们看到11课《画杨桃》这个题目时,会产生什么想法呢?课文是写谁画杨桃?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画?怎样画的?画得像不像?2.划出文中的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记忆。3.熟读课文,解疑设疑。这篇课文的作者就将杨桃画成了五角星,不仅没有受到批评,反而得到了肯定,这是为什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特地从超市里买了一个木瓜,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孩子画画特别好,下面就找几个同学来口头“说画”,也可以用手大体画一下所看到的木瓜的样子。1.出示木瓜的实物(把木瓜横着放),分三个方向找学生“说画”。小明(左侧代表,木瓜小头朝向):圆圆的,中间一个圆点。(该学生看到的是木瓜的把那一端)小亮(中间代表,木瓜正面)椭圆形,左端头大右端头小。小红(右侧代表,木瓜大头朝向)圆圆的,中间一个就和五角星差不多的东西。(该生看到的是木瓜顶)2.老师提出问题:都是这个木瓜,他们所“说的画”为什么差别那么大呢?(引导学生:因为他们所在的观察位置不一样)3、教师分别找几个不太相信的同学,让他们到三个不同的位置观察木瓜的形状,进行验证。4、得出结论:同一个事物,观察者所在的位置不一样,他们所描绘的就不一样。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知道文章写的是一件什么事。1.听电子书包中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讨论:“我”(作者)照实把杨桃画成像五角星可笑吗?2.注意仔细听“我”、“同学们”及“老师”说话时不同的语气、语调,并注意生字的发音。3.自由读课文。4.小组合作探究: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写的是“我”小学一次图画课上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5.以问促读,理清文章脉络。(1)课文哪些段落是写在一次图画课上发生这件事的?(从第2自然段到倒数第2自然段)(这是文章描写最细致的部分,即文章的重点部分)(2)开头第1自然段,写的是什么?(讲父亲怎样教“我”学画。)(这是文章的第1部分)(3)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什么?(讲父亲和老师的话使“我”一生受用。)(这是文章的第3部分。)小结:通过上面的阅读和练习,我们清楚地知道这篇文章由三部分构成,且属“总——分——总”式结构。第2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三、细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解词。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叮嘱:再三提醒、嘱咐的意思。想当然:指不顾实际情况,只根据自己脑子里的印象下判断。走了样:失去原来的样子。画走了样:画的和本来的样子不同。小结:从这一段可以了解到,作者最初做画的严谨态度是父亲严格要求,多次教诲的结果。2.分角色读读课文的第2部分。(1)选择一名学生读旁白,另外一名学生读同学甲,一名学生读同学乙,其余学生读“大家”的话,教师读“老师”的话。3.指名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一生受用:就是对自己一辈子都有帮助、都有好处。4.抽读生字新词卡片,识记生字。1找生领读生字生词2开火车读3运用“一看二读三动脑,四我们来把炸弹找”的方法记忆生字。4动手写字,强调写字姿势及写字格式。5、关联词造句:“不像……而像……”、“不要……要……”(学生交流)四、小结:1、学生小结:通过初学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找学生进行小结)2、教师小结:在现实生活当中,不管遇到什么问题,要仔细观察,认真去想,实事求是,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不能想当然。五、教学反思:1、在教学中运用实物教学,运用孩子喜欢的画画与“说画”,可以少费很多口舌;通过实物演示,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在今后教学中,要多动脑,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和看问题,让孩子多读、多说、多练,避免走弯路,运用顺口溜巧记字。3、充分发挥小组的合作能力,自主识字,说话,在快乐中合作学习,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即可,避免教师“一言堂”。切忌教师不要讲的太多过细,那样会适得其反。画杨桃教案【第三篇】教学要求:1.教育学生做任何事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不为别人的评论所左右。2.学习本课“壶、蕉、廓、嘻”等11个生字,理解“寂寞、紊描、叮嘱、轮廓、如实、椭圆、尖削、教诲、一丝不苟、面面相觑。和颜悦色”等词语的意思。3.学习掌握阅读的一般步骤:1初读,了解内容,理清思路;2细读,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3熟读,领会中心。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有步骤地读懂课文。2.通过“我”回想起父亲的叮嘱,在写生课上如实地把杨桃画成五角星,老师批评那些嘲笑“我”的同学,并教育大家的事,从而悟出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能歪曲事实的道理。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读题。2.出示实物杨桃,简单介绍。二、自读指导(一)整体感知1.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文中有一句父亲教育我的话。出示:你看见对象是怎样的,就得把它画成怎样,不要想当然,画歪了它的模样。2.理解这句话中的“对象”是指什么?3.父亲说的“想当然“究竟是指什么呢?出示自学课文的步骤,理解父亲的话所包含的深刻含义。1初读,了解内容,理清思路;2细读,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3熟读,领会中心。(二)按三个步骤学习课文1初读,了解内容,理清思路。1.自由朗读,读通课文。2.默读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出示:“我”在初学画画的时候,父亲叮嘱“我”画画要忠实于素描对象。“我”在一次写生课上,想起了父亲的叮嘱,将杨桃如实地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老师看了“我”的画后批评了那些嘲笑我的同学,并教育大家要忠实于写生对象。“我”因此悟出了道理。①对照课文说说主要内容。②这段话共几句?根据四句话概括小标题。板书:学画——画画——评画——悟理3.根据小标题给课文分段。4.概括段落大意。第一段1:“我”初学画画时,父亲要“我”忠实于素描对象。第二段(2-7):在一次图画课上,“我”想起父亲的叮嘱,把所见的杨桃如实地画了下来。第三段(8-26):老师批评了那些对“我”习作嘲笑的同学,并教育大家要忠实于写生对象。第四段(27):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5.小结读懂课文的第一个步骤。2细读,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自学,小组学习,体会中心1.自学。⑴快速熟读课文,用“——”找出父亲教育我的这句话。⑵轻读有关小节,想想父亲的话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要求:先核对找到的语句,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并理解。⑶交流,父亲的话在文中共出现了三次。指名朗读句子。⑷用小标题形式总结出父亲的话分别是在“病休学素描、复课画杨桃、老师评我画”时出现的。(板书)2.小组学习⑴用“——”找出有关语句,想想讲起或想起这句话的原因。⑵交流:第一次:▲抓住“父亲对我的要求很严,要我忠实于素描对象,一丝不苟,从轮廓到光线的明暗层次,都要尽量准确。”▲抓住“忠实于、一丝不苟”来理解父亲说的“对象是怎样的”、“就得把它画成怎样。”第二次:▲抓住“忠实于自己的眼睛和物体的状貌,把自己所见如实地画出来,别人会相信那是杨桃吗?我要不要按自己想象中的模样去画呢?”▲理解“如实地画”就是“按自己所见的状貌去画。”▲朗读:“从我所处的角度看去,那五棱杨桃的轮廓就根本不像杨桃,而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了。”与想象中的形状作比较,让学生再一次理解“想当然”的含义。第三次:▲抓住分析老师的教导:“我们都应该忠实于写生对象,不要惟恐别人说它不像杨桃,而故意画成别人承认的样子。”用曲线划下。出示:父亲说的“看见的对象是怎样的就把它画成怎样”就是老师说的忠实于写生对象;父亲说的“画歪了它的模样”就是老师说的故意画成别人承认的样子。看的角度不同,()也就不一样。因此,当我们看见(),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我们应该()。看到是什么样的就()。五、拓展练习,让学生自己上网查阅自己感兴趣的与课文有关的其他知识。板书设计:23、画杨桃(看的角度不同,样子也就不一样)我教师几个同学(想起父亲的话)认真看、老实画看了看哈哈大笑审视神情严肃和颜悦色相信自己的眼睛!换个角度看问题!课后反思:应该说今天这两节课还是给我带来了快乐,因为它使我有了很强的成就感,我终于敢上自己以前不敢上的“以事述理”的课文了。虽然还存在一些缺陷,但起码在设计和操作上比以前有进步。我觉得自己在这节课做得比较好的是:1、能始终把学生放在学习活动主人的位置上;2、能根据新课程标准创造性的处理教材;3、评价用语比较到位,所以学生能顺着我的思路“走”。需要改进的地方是:1、在质疑的环节中教师应有效引导学生提问有研究价值:以后可以想这样,让学生把自己提出的问题写下来,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归纳出几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2、有些学习活动没有做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