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粮食安全的内涵_评估方法及保障措施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32卷第1期2010年1月2010,32(1):35-41ResourcesScienceVol.32,No.1Jan.,2010文章编号:1007-7588(2010)01-0035-07区域粮食安全的内涵、评估方法及保障措施马树庆1,王琪2(1.吉林省气象台,长春130062;2.吉林省气象研究所,长春130062)摘要:区域粮食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组成部分,其定义和内涵存在鲜明的时代和地域差异,从保证当地经济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大局来看,粮食调出省份也存在粮食安全问题。文章阐述不同时代和地域粮食安全,以吉林省为例,定义粮食大省粮食安全的概念和内涵,指出粮食大省粮食安全内涵的核心不是解决吃饭问题,而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保证全国粮食供给的问题,应是以满足生产的不断发展和能够抵御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为目标。文章根据吉林省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现状,把粮食产量及其波动、粮食消耗和贸易、仓储能力等作为主要评估指标,用特尔菲法和权重平均法建立了粮食安全定量评估方法。评估结果表明:80年代前的粮食短缺阶段,吉林省粮食状况是很不安全的;现阶段吉林省多数年份粮食安全度较高,但几个严重干旱年是不安全或较不安全的。评估结果与实际相符。本文最后指出,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一是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二是粮食种植面积变化、农业投入、市场价格和政策。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一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防御干旱等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二是稳定粮食作物面积,加强农业技术开发,完善粮食政策和市场环境。关键字:区域粮食安全;定义和内涵;评估指标和方法;保障措施;吉林省1引言粮食安全是近年国内外都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各国都把保证粮食安全作为国家战略[1]。2006年以来出现的全球范围粮价上涨和粮食短缺对世界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已经引起联合国和世界各国的极度关注[2]。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008年6月联合国粮食安全高峰会议上强调,“要长期关注粮食安全的改善,世界粮食产量到2030年要增加50%,以满足日益上涨的粮食需求”;“要以切实和紧急的措施,遏制粮价上涨,解决粮食危机”。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的40%,粮食安全问题尤为重要,经济学家布郎提出《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我国粮食安全,2008年国务院批准发布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1),明确指出今后10年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一些重要指标,强调“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农业、气象和粮食等相关部门都十分重视粮食的保障和供给,都在不同领域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吉林省位于我国著名的东北玉米带的腹地,是我国重点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全国十几个产粮大县绝大部分在吉林省,目前全省正常年景年产粮食约2700×104t左右,粮食的单产、商品率和人均占有率等指标都位居全国首位,同时粮食生产和加工是吉林省经济支柱产业,因此吉林省粮食的丰欠直接关系到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粮食供给和粮食安全。要保障粮食安全,理论和实践上都需要有一套粮食安全评估指标,即回答什么是粮食安全、如何评估粮食安全程度的问题。近几年国内外关于粮食安全的研究已报道:程亨华等[3]讨论了我国粮食收稿日期:2009-06-18;修订日期:2009-11-20作者简介:马树庆,男,辽宁人,研究员,从事农业气象和农业生态环境研究。E-mail:jlmasq@yahoo.cn1)国务院发改委,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新华社北京2008年11月13日电.第32卷第1期资源科学安全指标问题,姚成胜等[4]用生产与消费差额来评价区域(福建省)食物安全状况,封志明等从土地资源承载力角度探讨粮食安全问题[5]。但目前还没有分区域的、满足不同需求的粮食安全指标,也缺少粮食安全定量评估的技术方法。因此,本文探讨不同时代和地域(粮食调出省份与粮食调入省份)粮食安全的定义和内涵,以吉林省为例,探讨粮食主产省粮食安全等级评估指标和粮食安全评估技术方法,为建立区域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提供科学基础。2粮食安全的时代性和区域性2.1不同时代的粮食安全概念广义而言,粮食安全是具有粮食生产和供给的基本能力,不出现严重的粮食短缺或粮食危机。粮食安全的定义实际上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和时代差异,即不同国家、地区和不同年代有不同的定义和内涵。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联合国粮食安全协议中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定义是:“保证在世界上随时向民众提供足够的粮食,以避免发生严重的粮食短缺”[6],是基于生存条件的、低层次的粮食安全。1996年联合国对粮食安全又做如下定义:“让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享有充足的粮食,过上健康的生活”。前者是让世界上任何人都有饭吃,后者是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保证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到和买得起基本的食品,都能得到维持健康生活所必须的粮食”。这是基于“小康”条件的中等层次的粮食安全。后来人们又将粮食安全概括为:保证粮食的产与销、供与求、丰与欠的动态平衡,保证每个居民能摄取足够的食物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6]。开始强调粮食供销平衡及防御突发事件,并强调营养问题,在吃得饱和吃得好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这是基于营养需求和人粮平衡条件下的较高水平的粮食安全。可见,粮食安全的定义和内涵是随着时间和经济发展而动态变化的。普遍意义上的粮食安全有3个基本内涵,一是保证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总量够食用;二是有通过进出口调剂和库存吞吐能力,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市场粮食供求平衡,并能应对重大灾害等突发事件;三是保证低收入人口也有饭吃。2.2我国及粮食调入、调出省分的粮食安全内涵国家粮食安全建立在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础上,要从战略的角度体现主权、民生及经济发展。国家粮食安全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要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机制。我国目前已经解决了全体国民的吃饭问题,并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社会迈进。因此,现阶段我国的粮食安全标准层次较高,可定义为:有足够的粮食生产能力、储备能力和市场供应能力,以满足全体国民的食用和粮食经济的健康发展,并能抵御战争和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我国的粮食安全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国家应掌握粮食的主动权,对粮食生产、储备、进出口和一级市场保持有效的控制力,以应对战争和灾害;二是保护和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基本自给,满足国民生活需求,满足粮食加工和食品企业的发展,使粮食经济健康发展;三是要保护粮食生产者的粮食生产积极性,保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避免粮食总量波动过大而造成粮食价格的较大波动。有人认为粮食安全还包括粮食卫生,作者认为有必要,但本文不作讨论。区域和分省粮食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组成部分,因此也值得关注。我国幅员辽阔,农业自然资源、粮食生产能力和人均粮食占有量地域差异很大[7],其粮食供求关系存在十分明显的区域和省际差异[8],其粮食安全的定义和内涵是不同的。农业资源不足、粮食不能自给的省份现阶段的粮食安全应该是:保证有一定的粮食生产能力和库存,建立比较畅通的粮食调入途径,满足民众在正常和有区域农业灾害的条件下能得到基本的粮食供给。其核心是满足基本的粮食需要,不强调粮食经济发展和国家粮食储备,是最基本层次上的或小康式的粮食安全。而象吉林省这样的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粮食加工、粮食对外贸易和畜牧业是该省的支柱产业,可以说,没有粮食生产就没有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因而这类省份粮食安全是基于社会需求、当地经济发展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条件下的高层次的粮食安全。本文定义现阶段此类地区粮食安全为:具有较强的粮食生产能力和储备能力,在满足本省的群众生活、粮食加工企业和本省社会经济发展对粮食的需求的同时,基本满足国内、国际市场对当地粮食的需求和国家战备需要,能够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在保持省内外粮食市场供求动态平衡和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中发挥重要作用。其粮食安全的核心不是吃饭问题,也不是小康问题,而是保证全省粮食经济发展和部分地保证全国粮食供给的问题,既不能因为当地粮食产量的重大波动引起本省经济指标下滑和粮食市场供求失362010年1月马树庆等:区域粮食安全的内涵、评估方法及保障措施衡,同时也不至于由于粮食过剩导致粮价下滑、农民收入下降等情况发生。这并不是普遍意义上的粮食安全,是把本省粮食安全作为当地经济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条件。因此,尽管吉林省等粮食大省目前粮食生产和储备能力都比较强,但也不意味着该省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了,仍然要有保证粮食安全的战略措施和应急措施。3粮食安全评价3.1评价指标3.1.1粮食安全评价常用指标国内外粮食安全指标一般包括粮食生产总量、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产量波动系数、粮食库存安全系数、粮食外贸依存系数、粮食市场情况和贫困人口温饱情况等。其中:(1)粮食生产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是粮食安全的基础。具有关报道,我国的红线(安全下限)指标是年生产总量4.9×108t和人均400kg,我国《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1)指出,2010年这两个指标的安全底线分别是5.0×108t和389kg,到2020年为5.4×108t和395kg.(2)粮食产量波动系数(α),表示粮食生产水平或粮食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其表达式为:(1)式中Yt表示t年的实际粮食产量;Ft表示t年的趋势产量,用粮食产量时间序列计算得到。现阶段我国的α值一般在3%~6%[3]。(3)粮食库存安全系数(β),是衡量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战争的粮食供应能力的指标,即在重大自然灾害和战争的条件下,也能保证群众生活、社会生产和战争需要。其表达式为:(2)式中St表示t年粮食结转库存量;Ct+1表示t+1年预计粮食总消费量。现阶段我国的β值一般保持在20%左右,一般不低于18%。(4)粮食外贸依存系数(x),是假定年度内粮食缺口完全由进口来弥补条件下,进口粮食总量占粮食总需求量的比例,即:(3)式中Gt表示弥补粮食缺口的粮食进口量;Ct表示t年粮食总需求量。我国近几年的x值为4%~6%左右[3],《国家粮食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指出,今后我国粮食自给率应稳定在95%以上1)。粮食市场情况和贫困人口温饱情况主要依靠国家市场和救济政策,一般是定性的估算。3.1.2吉林省粮食安全指标吉林省粮食安全有其特殊的定义和内涵,其安全指标也有鲜明的特点。根据国内外指标及本省实际,评估该省粮食安全时主要考虑以下指标:(1)粮食总产量。该指标指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和大豆的总产量,用来衡量全省粮食总生产量。其影响因素有耕地面积和粮食单产,粮食单产又与气候、病虫害、农业生产投入和农业生产技术有关系。近阶段吉林省粮食生产量约在2700×104t左右。(2)粮食稳产系数(b)。它是衡量产量稳定程度的指标,b=1-a/100。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条件、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等灾害的危害程度及防灾能力,进而与农业基础建设有关系。要强调的是,这一稳产指标反映的是粮食波动的幅度,因此粮食丰、欠的贡献是一样的,即对于稳产指标而言,大丰收和大减产一样,都是不好的,表明抗灾能力不足,粮食生产发展不够健康。计算表明,目前阶段吉林省粮食稳产系数在一般在0.85以上,多数年分在0.9左右。全国是在0.96左右,地域范围越大,产量稳定度越高。(3)人均粮食占有量。该指标取决于人口和粮食总产量。吉林省现阶段人均占用粮食910kg左右,是全国的2倍。吉林省粮食产量年增长率约平均为2%,人口增长率为1.61‰,因此人均粮食占有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4)粮食存贮量系数。为了抵御重大自然灾害和战争,我国目前库存系数定为20%左右[3]。吉林省是粮食生产大省,并承担备战备荒的任务,因此粮食库存系数一般要大于20%,但从市场经济发展而言,并不是越大越好。(5)粮食商品率。该指标是指外售(含出口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