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通用4篇)教案课件的编写对于老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老师们需要在写教案时花一些时间。良好的教案编写是教师规范自己教学表现的重要工具。现在,三一刀客网友为大家推荐的是“数学教案(通用4篇)”,希望这些信息对您的工作有所启发!数学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⑴使同学认识圆环,掌握圆环的特征,掌握计算圆环的面积的方法。⑵通过操作、探索、发现、交流等活动,初步培养同学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发展同学的空间观念和交流能力。⑶通过学习,提高同学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会从数学角度认识世界、解释生活,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学流程:一、说圆环。⑴剪圆环活动。出示一个同心圆环;让同学用一张白纸剪出同样的一个圆环。⑵说剪圆环的过程。让同学介绍剪出圆环的过程,体验大圆中剪掉一个小圆的过程,感受圆环的大小就是大圆面积减小圆面积。二、算圆环。1、教学例10出示例10和图。师问:从题中你获得哪些信息?要计算它的面积,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在小组中说说你的想法。同学汇报和交流方法。同学自主尝试练习。交流解答过程。同学交流(同学作品放在视频投影仪上向全班介绍):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大圆面积-小圆面积;圆环面积的计算步骤,可先算大圆面积,再算小圆面积,最后用减法算圆环面积;全班介绍,教师板书解答的全过程。2、教学“试一试”出示题目和图形,理解题意。同学独立计算。交流解题方法,注意提醒同学半圆的面积必需把整圆的面积除以2。3、教学“练一练”考虑:(1)求涂色局部的面积,需要计算哪些基本图形的面积?(2)计算这些基本图形的面积分别需要哪些条件?(3)第一个图形,两个基本图形有什么练习?第二个图形呢?(4)同学独立完成,并全班交流。反馈时,注意加法求组合图形面积和减法求组合图形的不同。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十九第6题。先说说每个组合需要丈量途中哪些线段的长度?再让同学独立完成。完成后展示同学作业,并交流方法。2、完成练习十九第7题。同学根据图形作出直观的判断,并说说直观判断的方法。师追问:你是怎样想到的?同学通过计算检验所作出的判读。3、完成练习十九第8题。(1)观察图,理解题意。(2)指导分析。4、完成练习十九第9题。师问:你能估计出每种花卉分别所占图形面积的几分之几吗?指导用画出辅导线的方法,来估计每种花卉所占圆形面积的几分之几。同学独立计算每种花卉的种植面积。完成后交方法。四、阅读“你知道吗?,并算一算。五、课堂总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说缓刑的面积可以怎样求?在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需要注意什么?六、作业练习十九第6题、第8题.数学教案【第二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9页。教学目标:1、通过照镜子、欣赏图片等活动,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2、通过观察、实验、表演、动手操作等形式进行探究,进一步感受镜面对称的性质;3、在探究、实验中领略镜面对称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情感。教学重难点: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教具:大镜子一面、小镜子每人一面。教学流程:一、提出学习目标1.欣赏“倒影”,激趣导入出示书中“倒影”图:让学生说出主题图中见到的景色:“山的倒影、树的倒影、房子的倒影、船的倒影、鹅的倒影……”。这些景色美吗?请大家再来看一遍,看看水上景物和水中景物的位置有什么关。生1:反过来了。生2:水上的山好象是往上长的,水下的山好象是往下长了。生3:水中的景物和水上的景物一模一样,可是水中的景物是倒过来的。师:所以,我们就把水中景物叫做水上景物的倒影,其实,平静的水面就是一面平放的大镜子。2.巧用情境,提出问题师:你们在哪里还见到过类似“映在水中山色”的现象。(生:镜子里。)师:你们想知道镜子里有哪些数学吗?先想一想再提出你最想知道的有关镜子里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研究镜面对称。2、提出学习目标1照镜子,做各种动作(有关前后、上下、左右的动作,如往前走往后退、站立蹲下、刷牙等),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说说镜面对称的特点。二、展示学习成果1、小组内展示1学生个人到大镜子前照一照,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2小组归纳本组同学的发现。2、全班展示生1:我看到了镜子里也有一个我。师:你的小眼睛可真亮,可这是怎么回事?镜子里真的还有一个你吗?镜子里的不是真实的你,而是你的“像”。生2:我看到我做什么动作,镜子里的像也做一模一样的动作。生3:我发现我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像也向前走一步;我向后退一步,镜子里的像也向后退一步。生4:我发现我把手举起来,镜子里的像也把手举起来;我把手放下去,镜子里的像也把手放下去。生5:我蹲下,镜中的像也蹲下,我站起来,镜中的像也站起来。生6:我发现我伸出左手,镜子里的像也伸出左手。生7:不对,我伸出左手,镜子里的像伸出的是右手。师:到底是左手还是右手呢?请生7当镜外的人,生6当镜内的像,表演给大家看看好吗?(并请生7边表演边向生6提问。)生7:我伸出的是左手,请问你伸出的是哪只手?生6:是右手。生7:如果我伸出右手呢?生6:我应该伸左手。生7:现在你知道自己错了吗?生6:知道了。三、模拟照镜子,体验特点,完成练习。1、进一步体验镜像的特点。1同桌之间,一个当镜子外的人,一个当镜子里的像,开始表演吧。(学生站起来自由地表演。)2、总结镜像的特点(前后、上下——不变)(左右——变)。3.完成练习第69页做一做和第71页第5题。四、拓展练习。师:人在镜子前是这样变化的,那么其他东西呢?请在纸上写一写或画一画你喜欢的东西,并用小镜子照一照,看看有什么变化?学生自由写或画,再用小镜子照,发现特点。全班交流反馈:生1:我在纸上写了2、3、4这几个数字,在镜子里是反过来的。生2:我写了“数学”两个字,在镜子里也是反过来的。生3:我写了“b”,在镜子里变成了“d”;我写了“p”,在镜子里变成了“q”,也是反过来的。数学教案【第三篇】学科数学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体会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特点,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的能力。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运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1.口算。40×20300×810×7050×8070×5063×109×200400×6教师用出示题目,让学生快速说出得数,随机抽取几题指名学生说说口算方法。2.根据13×2=26,快速说出以下算式的得数。130×213×200130×20二、基本练习1.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2题。出示题目,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指名上台板演,说说计算方法,展示正确的书写格式及得数。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3题。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先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找出有联系的两个条件,说说可以先算什么。让学生独立列式,全班交流。3.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4、5题。让学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提问: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学生计算,集体交流算法。三、综合练习1.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提问:你能找出有联系的条件吗?想想它们能算什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评讲时展示不同的解题方法,并指明说说每道算式表示的意义。2.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7题。学生读题,列式解答,集体交流。3.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8题。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看懂图意。提问:要求“买5件大衣一共要多少元?”必须知道什么条件?怎么求?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全班交流。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收获?五、课堂作业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课题:复习第8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通过复习,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教学重点:熟练地掌握口算的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知识系统整理提问:第一单元即将结束,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引入: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系统地整理,复习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二、查漏补缺训练1.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1题。让学生先口算,再说说口算方法。师小结:1两位数乘整十数,计算时先算0前面的数的'乘积。然后数一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一位数分别去乘两位数中的每一位,并注意进位。2.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2题。让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上台板演。教师要通过具体的计算引导学生归纳出:1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数去乘第二个乘数的个位数字,所得积的末位对齐乘数的个位;再用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数去乘第二个乘数的十位数字,所得积的末位对齐乘数的十位。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2引导:计算时,你通常会出现什么样的错误,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3.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3题。指名估算,并引导学生回忆估算的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来算。一般是先找出两个乘数的近似数,再把这两个近似数相乘。将全班分成四大组,每组完成一题,再互相检验,看看和估算的结果是否接近。4.完成教材第16页“复习”第8题。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明确表格填写的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比较,说说发现了什么。5.完成教材第16页“复习”第10题。1出示第一组题,先让学生计算,再组织对比,交流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2出示第二组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对比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3出示第三组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上下两题的联系。6.完成教材第16页“复习”第11题。1出示第一组题,组织学生观察题目,得出规律并填空。归纳规律:当第二个乘数分别是3的1倍、2倍、3倍……时,积分别是111、222、333……2出示第二组题,组织学生观察题目,得出规律并填空。归纳规律:当第二个乘数分别是7的1倍、2倍、3倍……三、综合运用提升1.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4题。出示表格,让学生算一算、填一填,再说说表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得出:单价×数量=总价2.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5题。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读懂题意。引导学生汇报交流:不可能是第一种,第一种是48元,48×19大约是1000元,超过800元,可能是第二种38元的篮球,38×19大约是800元,且低于800元,第三种是28元,28×19大约是600元,不需要付800元,所以是第二种篮球。追问:买篮球一共要用多少元?应找回多少元?3.完成教材第16页“复习”第7题。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并说说要求“电视机多少台”需要先求什么。4.完成教材第17页“复习”第12、13题。让学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引导:先确定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找出有联系的两个条件,想想可以算出什么,再进行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评讲。5.完成教材第17页“复习”第15题。让学生先根据学过的方位知识,弄清图中几处地点的相应位置关系。然后再根据计算的结果在平面图上指一指或画一画。最后全班交流,订正。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课题:有趣的乘法计算第9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特殊数相乘所得得数的规律,并能初步运用这一规律进行一些计算。2.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通过比较,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教学重点:观察并发现数学的秘密,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运用规律。教学难点:能利用所得的规律进行计算。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谈话:同学们,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