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序言..........................................................................iii壹、前言.......................................................................1貳、台灣的新安全環境...............................................7一、9.11後的全球安全環境........................................9二、東亞安全情勢的發展...............................................14三、全球化的影響與衝擊...............................................22四、台灣內部轉型的挑戰與價值、機會、優勢...........25參、國家安全的內外在威脅.....................................33一、中國軍事崛起的威脅.........................................35二、台灣周邊海域的威脅.........................................44三、中國外交封鎖的威脅.........................................49四、財經安全的威脅................................................53五、人口結構安全的威脅.........................................60六、族群關係、國家認同與信賴危機的威脅............63七、國土安全、疫災與生物恐怖攻擊及重大基礎設施的威脅..............................68i八、資訊安全的威脅................................................72九、中國對我三戰及其內部危機的威脅....................77肆、國家安全策略.....................................................85一、加速國防轉型,建立質精量適之國防武力.........87二、維護海洋利益,經略藍色國土...........................93三、以「民主」、「和平」、「人道」、「互利」為訴求,推動靈活的多元外交...100四、強化永續發展且富競爭力之經濟體..................107五、制定因應新環境的人口與移民政策..................121六、落實「族群多元、國家一體」目標,重建社會信賴關係...................................127七、復育國土,整合災害防救體系,強化危機管理機制...................................130八、構築資訊時代的資訊安全體系.........................133九、建立兩岸和平穩定的互動架構.........................137伍、結語...................................................................149民主台灣永續發展..............................................151ii序言近年來,「國家安全」的憂患意識在政治民主化與社會自由化的過程中逐漸地模糊,甚至由於政黨間的競爭與對立,使得「國家安全」甚至被某些人士賦予負面的意涵。然而,維護人民之生命財產安全、堅持民主自由的價值與生活方式、捍衛國家主權的尊嚴,是憲法賦予總統與政府的使命與職責。「國家安全」絕對不等同於任何特定政權、統治權力與地位的延續,而是攸關全民的福祉與安危。國家安全絕對是超越黨派意義的,國家安全必須成為全民共同的語言。從這個角度來看,國家安全會議出版這本我們國家第一份由政府提出的《國家安全報告》,詳細地向國人同胞說明政府所認定的國內外安全威脅、及相關的因應對策,意義非常重大。這不但是強化國家安全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之一,更是鞏固並深化台灣民主憲政,樹立了一個新的制度典範。自從9‧11恐怖攻擊之後,「安全威脅」的定義與型態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同時,隨著中國的快速崛起及其軍備的大幅擴張,加深了與鄰近國家戰略矛盾的尖銳化,加上愈來愈激烈的全球化與自由化的競爭對國內政經社會轉型所帶來的各種壓力與挑戰等等,無一不衝擊著台灣的國家安全及未來長遠的發展。面對當前的內外處境,我們認為國家未來的發展應以「民主台灣、永續iii發展」,以及「追求對話、尋求和平」作為兩大戰略主軸,這也是《國家安全報告》撰述的精神所在。為了確保台灣民主自由的價值和生活方式,必須不斷鞏固與深化民主,維繫經濟的繁榮與社會的公義,才得以永續發展。今後全體國人同胞必須針對以下的五個面向團結合作、戮力以赴:(1)確保國家安全—面對傳統的軍事武力威脅,要有足夠的自我防衛能力和全民團結的意志;而對非傳統的安全挑戰,則應有靈活、快速、精準的危機處理能力。(2)深化民主改革—無論是民主方式的政黨輪替、公投、終統,乃至於向人民提出《國家安全報告》,都在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基本權利、落實主權在民的民主原則、體現政府是為人民存在的透明施政。這一系列民主改革的深化都是為了鞏固民主的價值與制度,而未來規劃國家憲政發展宏規大模的憲改更是如此。(3)建立永續經濟—經濟發展是台灣最重要的生存命脈,經濟的永續發展更是天然資源相對匱乏的台灣無可迴避的道路。建構完善的社會安全體系、強化長期競爭力、因應全球化與兩岸經貿的挑戰,則是建立永續經濟必須面對的三大課題。iv(4)完善社會公義—經濟的繁榮要全體國人共同努力創造,但全體國人也應該要有機會分享豐碩的經濟繁榮的果實。一個不能落實社會公平與正義、照顧到弱勢群體的社會,是不可能有真正的永續發展,也將為國家安全帶來不穩定的因素。(5)追求公民社會—相互的社會信賴是成熟之民主發展的根基。剛剛展現民主多元的台灣社會需要建立具有公民意識基礎的土地認同與社會共同記憶,重建社會信賴、凝聚命運共同體的一體感。過去半個世紀以來,民主台灣的建立,雖然是以無數民主前輩與先賢的犧牲與奮鬥所換來的;但是台灣的民主轉型是在和平的狀況下實現的。這不但是民主台灣在國際上最令世人印象深刻的成就,也是2300百萬人民最寶貴的資產。今天,在我們內部,不同的政治陣營對國家的認同有所分歧;在國際上,基於國際戰略的因素及各自國家利益的考量,使台灣在全球社群中,不能正常地盡我們的義務,享我們的權利。凡此種種,都使我們的國家安全、國家發展,受到相當的威脅、限制。面對這樣艱難的處境,我們在內部應積極尋求團結,堅持自由、民主、人權的普世價值,並依循民主憲政的原則,凝聚新的國家共同體意識。而對外要加強與世界自由民主陣營的合作、交流,使民主在全球更大的v範圍得到擴展。至於台海情勢,我們堅持台海爭端只能透過和平對話解決,在主權、民主、和平、對等的四大原則之下,展開與對岸的對話、協商,積極建立兩岸穩定的和平互動架構,並且與全球民主社群成員,共同促進中國的民主化,以實現區域的永久和平與繁榮。總統2006.5.20vi壹、前言壹‧前言壹、前言政府是為人民而存在。為了提高施政透明度,凝聚國人對於國家安全的共識,政府有責任告訴人民:當前國家面臨的內外威脅、國家所處的安全環境、政府擇定的戰略目標。如此,政府方能在有限的資源之下,根據對安全情勢的評估、以及對安全威脅來源的認定,擬定國家安全議題優先處理的順序,提出確保國家安全的策略,作為政府在最近期程內施政的指導方針,據此將有限的國家資源作有效的分配與運用,以保障國家的生存與國人的安全。因此,國家安全會議未來將定期,或在國家面臨重大事態時,向國人提出《國家安全報告》。衡諸當前國家面臨的內外處境,我國現階段國家安全的總體戰略目標,應在於確保國家的「主權尊嚴」、「生存安全」與「繁榮發展」,免於受到國內外的威脅、侵犯與破壞。過去長久以來,「國家安全」的概念基本上是以軍事安全為核心。但從上一個世紀70年代、80年代以來,「綜合安全」的概念逐漸受到重視。9‧11之後,這趨勢更加明顯。除了軍事威脅之類傳統安全的議題以外,由於全球化效應帶來經濟、社會與人文環境的巨大變遷,非傳統安全的重要性與日俱增。舉凡經濟、金融、能源、疫病、人口、資訊、國土保育,3§2006國家安全報告§乃至於族群、認同…等議題,莫不逐漸成為國家安全的全新挑戰。概括而言,當前台灣在國家安全上所面臨的威脅和挑戰,主要仍然來自對岸的中國,其次則是全球化與內部變遷的挑戰。在傳統安全方面,我國在主權獨立、民主確保與軍事安全上,承受中國強大的威脅。長期以來,中國聲稱擁有台灣主權,為了遂行其所謂的「統一」目標,硬的部分,威脅對台灣使用武力;軟的部分,通過經濟統戰與三戰攻勢利誘、分化我內部。2005年3月,更由其全國人大通過所謂的《反分裂國家法》,罔顧國際社會的反對,意圖單方面扮演台海問題「仲裁者」的角色,並且進一步明文授權其軍方與行政部門得對台採取戰爭等「非和平方式」之手段,為其武力犯台建立所謂的「法理基礎」。再者,中國挾其綜合國力的提升,全方位推動全球地緣戰略擴張佈局。在此一新形勢下,中國在國際社會上威脅利誘,變本加厲地打壓台灣,封殺我國際生存空間,對我國的主權尊嚴、國際地位、以及平等參與國際社會的基本權利,構成持續而嚴重的威脅。在非傳統安全方面,全球化浪潮帶來經濟﹑社會與人文環境的巨大變遷,國家安全面臨的威脅已擴及經濟、社會、環境、以及文化等領域。其中有些是內4壹、前言發性的,來自國內本身的問題;有些是外發性的,源於全球化浪潮下國際互動所產生的影響,甚至是中國有計畫的滲透破壞。經濟安全、資訊安全、國土環境安全、能源安全、疫病安全與社群安全等非傳統安全議題,已逐漸成為我們的新安全挑戰。未來在處理國家安全議題時,如果忽略非傳統安全的潛在威脅,輕則導致經濟環境、社會秩序與生活條件的持續惡化,重者危及國家長期的生存發展與競爭力。面對國家安全威脅來源益趨多元的情勢,本報告將從「綜合安全」的角度,就當前台灣所處之安全環境,以及威脅國家安全的內外情勢,進行界定、釐清與評估;並以國家永續發展為戰略目標,考量內外環境及資源有限等現實條件,提出政府在最近期程之內必須採取之因應對策。衷心希望第一份《國家安全報告》的發表,能夠幫助國人對國家內外安全情勢及政府相關施政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也期盼朝野政黨及社會輿論在國家安全議題上能夠凝聚共識。我們認為,有關國家安全的議題與對策仍有許多可以討論、精進的空間,畢竟,這是一個開始,而不是一個結束。5貳、台灣的新安全環境貳‧台灣的新安全環境§2006國家安全報告§台灣位處東亞第一島鏈的重要地緣戰略位置。東亞的戰略形勢本來就極為敏感,身處其中的台灣,不可避免地要隨著不斷變化的區域安全形勢,特別是中國崛起、日本追求國家正常化等因素,而直接面對日益複雜的台海、區域、以及全球等三個層面的安全課題。身為海洋國家的台灣,及其所在的位置,我們的國家安全策略,無可避免且很大程度地要受到外在環境的牽動;再者,在全球化及內部民主化的內外衝擊之下,近年來台灣內部的政治、經濟及社會形勢,歷經了結構性的變遷,同時也具體影響著我們國家安全策略的選擇。因此,我們有必要優先釐清台灣在新世紀所面對的內外安全環境。8貳、台灣的新安全環境一、9.11後的全球安全環境二十世紀90年代,全球最大的變局莫過於冷戰的結束。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強國,俄羅斯﹑歐盟﹑日本﹑中國及印度也因各自不同的條件成為區域性強權,構成「一超多強」的全球戰略格局。美國意圖以其強大的國力為後盾,重塑美國主導的世界新秩序,但法﹑德﹑俄﹑中等國不願見這種傾向單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