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汇集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汇集4篇】古人云:勤耕必有收获,为了更好地完成下一次工作,我们通常需要撰写报告。而在写报告时,我们需注意报告的对象,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报告。那么,优秀的报告究竟是怎样的呢?三一刀客编辑精心分享的“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汇集4篇】”,期望我的观点能够帮助您以更全面的视角看待问题!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篇【第一篇】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组织我们**了龚全珍先进事迹报告会,国保大队又组织大队民警进一步学***全珍的先进事迹,通过学习,使自己看到了榜样的力量,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明确了努力的方向。1、向龚全珍学习,坚定党员理想信念。龚全珍老人作为开国将军夫人,又是一位有着60年党龄的老党员,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坚定信仰的典范,这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淡泊名利、一心为公”的精神,是将军夫人永恒的坚守。从战场到田间地头,到课堂,一辈子支持农村建设是她不变的追求。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坚守心中的信念,专心工作,是她的朴素之举。喊几句口号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要像龚全珍老人这样,数十年如一日,非一般力量能够达到。即使在离休之后,龚全珍老人亦坚持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倾力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开办“龚全珍工作室”,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从青春岁月到耄耋之年,她为广大群众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这每一件当地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就是她受到人们尊敬和爱戴的原因。与龚全珍老人相比,自己的差距太大。龚全珍1937年参加工作,1949年入党。91岁的她仍然坚持理想信念,为党和人民努力奋斗。而自己才59岁,就精神懈怠,无所事事,消极等待。自己一定要把龚全珍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作为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鲜活教材,像龚全珍同志那样,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政治本色,践行党的宗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2、向龚全珍学习,扎实工作。龚全珍老人1957年跟随丈夫甘祖昌将军回到了江西莲花县老家,扎根山区当“农民”。龚全珍在家里呆不住。“在新疆我是老师,到了莲花我还可以去教书。”她步行25公里到县文教局联系工作,被分配在九都中学任教。这所学校条件很差,只有三位老师,但她一点也不讨厌。第二天,她搬到学校,帮助丈夫和孩子们每个周末缝补衣服和做家务。真正感受到甘将军对家乡乡愁的龚全珍,开始把真挚的爱奉献给这片红土。1961年,县文教局安排龚全珍在老家担任南皮小学校长,在老家呆了13年。后来,她被调到离家不远的甘家小学当校长,仍然是老样子,在学校里吃住,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龚全珍一直在江西省莲花县献身教育和爱心。她坚守着革命前辈优良传统,更孜孜不倦地将其传播到青少年中间。龚全珍同志心系党的事业,情系青少年,在离休以后,毫不犹豫地投入关心下一代事业,她忠诚敬业,为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付出了大量心血。龚全珍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她的事迹生动地回答了为什么入党和作为一名党员要为党干些什么的问题,一个党员无论担任什么职务,无论在什么地方工作,都要牢记党的宗旨,积极实践党的宗旨。公安机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肩负着捍卫党的执政地位、捍卫改革发展稳定成果、捍卫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使命,自己一定要以龚全珍为榜样,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与信念,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为高新区的平安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三、向龚全珍学习,有一份热发一分光。龚全珍这位平凡朴素而有着坚定信念,充满活力的长者,发扬着甘将军“联系群众,一心为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宝贵精神,至今还依然活跃在老百姓中间,关心社区的和谐发展,帮助身边的困难群体,关爱下一代的教育成长,倡导新风文明。人们尊敬她,爱她,深深感受到她的人格魅力。为营造和谐温馨的社区发展环境,传承甘将军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优秀传统,调动社区党员和群众创先争优,xx年,琴亭镇金城社区筹建“龚全珍工作室”,邀请她担任辅导员,她愉快地答应。自从当上社区辅导员以来,他每年都给琴亭镇的党员和积极分子上党课。在辅导党员干部和社区居民的同时,龚全珍还经常深入到中小学校,为青少年作革命传统的教育报告,讲述老红军的优良传统,模范人物的事迹等,关心青少年和思想、学***活,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他还向琴亭教育**协会捐款1000元,每月从工资中拿出500元,捐出科普读物供社区青少年阅读。“龚全珍工作室”建立以来,龚全珍共组织开展讲党课、参观活动、思想辅导、走访慰问等30余次,参与学***活动人次650余人,让社区党员和居民接受了生动的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为构建和谐温馨社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离休后,龚全珍自己日子过得很节俭,衣着朴素,粗茶淡饭,从不乱花钱。但对帮助他人,却尽其所能,热心帮助。龚全珍经常帮助社区居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和思想、生产、生活困难家庭。社区居民贺丙才想创业,走上致富之路。然而,贺丙才在创业的过程中总是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动摇了他创业的坚定理念。在了解到情况后,龚全珍主动与其开展谈心和思想辅导,增强了他的信心,最终,贺丙才克服了困难,并担任社区支部副书记,在龚全珍的影响下,贺丙才牵线搭桥,帮助近十名社区居民创业致富。社区困难居民彭云娥,体弱多病,家境困难,龚全珍主动与其结对帮扶,并多次上门与其谈心,送去慰问品,并勉励她战胜困难,在她的鼓励下,彭云娥生活非常开心,并参加社区门球队,带领数十名社区居民开展门球比赛活动。在龚全珍的帮助下,贫困居民彭秋泽从事家庭炊具的维修业务,逐步过上了安全幸福的生活。社区青年朱洪峰、周春燕、龚全珍经常关心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经常送她们去学习,帮助她们克服困难,树立生活信心。她不仅亲自动手,还告诉女儿甘公荣,父亲一辈子都在为人民做好事,应该向他学习。他的女儿甘公荣继承和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经常深入社区贫困居民。龚全珍认为:祖昌留给她的最大财富是精神财富,心里总是装着大家,回乡当农民以来,用自己工资建设农村,有生之年一定要将这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下去。龚全珍既是开国将军夫人,同时,又是社区和谐发展的一份子,她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街坊邻舍。在家里,龚全珍始终坚持看报、看新闻、写日记,努力营造社区学习文化的良好氛围。她和邻居们互相照顾,和睦相处,形成了彬彬有礼、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的公民道德。同时,龚全珍热爱保健养生,懂得顺应春夏秋冬四时变化,按照自然规律养护好身体,天气晴好时,约邻舍去一枝枪广场散步,与邻居一起锻炼身体,倡导健康科学的生活,营造了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龚全珍淡泊俭朴了一辈子、情注教育了一辈子、无私奉献了一辈子,如今她已九十高龄,然而,她关注社会、帮助他人的脚步没有丝毫放缓,自己一定要以龚全珍为榜样,在即将到来的老年生活中奉献余热,真正做到有一份热发一分光。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篇【第二篇】“没有国,哪来的家,有了大国,才有千千万万个小家”。这是一个朴实的道理,陆兰军,一名普通的边远山区的国防哨兵,一名坚守着22年国界碑的战士,他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着这样一个道理,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信仰和追求,践行了一名戍守边疆民兵的奉献精神,书写了一名国防哨兵保家卫国的忠诚情怀。“为国奉献不是豪言壮语,而是脚踏实地,不是一时冲动,而是郑重选择”。这是一句朴实而庄严,豪情实在的心底话。陆兰军人的实际行动告诉人们,他用22年的青春捍卫了国家的尊严,诠释了他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责任。就是这22年风雨,让一位热血青年成长为一个保家卫国的忠诚卫士,保卫着国家领土的安危,守护着身后数以万计的小家。22年来,海拔670多米的尖峰哨所、海拔公里的边防巡防线、26块边防碑、100多双破旧的放鞋这些看似平凡的数字,隐藏着无数感人的故事。尽管条件艰苦、工作艰辛、与家人聚少离多,陆兰军在偏远的中越边境线上,伴着风雨和寂寞,在高山上的哨所坚守了22年。22年前,这棵小树长成了参天大树,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陆兰军的意志和信念变得更加坚定。这个哨所离家只有一公里,但他只能经常路过而不能留下来。他知道自己的责任。22年来,他从未缺席过边境巡逻队。他已经穿了100多双松脱鞋和鞋底,走了5万多公里,由于多年的过度劳累和肌肉萎缩,他的腿患上了风湿病。现在陆兰军的腿一大一小所有这些他感到的是光荣和自豪,他说国土不能有任何闪失,他心里装下了大家,对得起祖国和人民。但他知道自古忠孝难两全,说对妻子、儿女和家庭充满愧疚,如果有机会一定补偿他们…….今天看来,这些看似普通的人是可以见面的,却很难做到的,这正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应该具备的素质。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这段时间,涌现出的先进党员先进事迹先进典型,各阶层党员都奋勇争先学习,我认为陆兰军的先进事迹尤为值得我们党员去学习,我们党员不但要学习他的先进事迹,更要学习他的先进精神,一种乐于奉献,爱国爱家的精神。陆兰军经历的二十二载,哨所里满载着他保家卫国的精神,那是一个多么沉重的誓言;满载着他保家卫国的精神,那是一个多么沉甸甸的硕果,他已顾不上年迈的父母,顾不上自家的农活,顾不上日夜翘首企盼的妻子,更顾不上年幼的儿女、年迈的父母,也许就是这一时的承诺,就足以让他奋斗终生。我们每个岗位只有不同的分工。要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义务,以岗位要求为己任,以信念为先,忠于责任。我们要学习陆兰军同志坚持信念、牢记使命、热爱祖国、立功的崇高精神。身为一名公务人员,我们坚守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了解群众的需求,要一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到无怨无悔,做群众满意的人民公仆。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篇【第三篇】核潜艇是大国重器,于无声处壮国威;核电则是战略性高科技产业,事关国计民生。和平运用核能,将核能服务于社会,是彭士禄的毕生心愿。他曾说,自己一辈子干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中国发展核电,究竟该走哪种技术路线?上世纪70年代,熔盐堆方案和压水堆方案如何取舍,一时成为争论的焦点。经过科学论证和调研,彭士禄力排众议,提出应采用国际上技术成熟的压水堆并充分利用我国刚建成的陆上模式堆技术经验及其工业配套设施,容量可暂定为30万千瓦。压水堆方案很快得到认可。这一方案也为我国核电走“以压水堆为主的技术路线”起到了关键作用,使我国核电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回顾彭士禄的一生,像这样“敢于拍板”的事例不胜枚举。“时间很紧,总要有人拍板,不能无休无止地讨论呀!”彭士禄曾对其他科研人员说,“做实验用数据说话,最后我来签字。对了,成就归大家;错了,我来负责。”虽然经常“拍板”,但工作中的彭士禄却丝毫没有领导的“架子”。他曾说:“凡工程技术大事必须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中有数,一点儿也不能马虎。但人总不完美,对事物总有几分模糊。这时就要不耻下问、调查研究、收集信息,通过试验等来搞清楚。”1983年,彭士禄被任命为我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总指挥,为我国核电事业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1988年,彭士禄又担任核电秦山联营公司董事长,成功实现了我国核电由原型堆到商用堆的重大跨越。几十年来,我国核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从自主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到建设秦山、大亚湾等一批先进核电站,再到自主研发三代核电“华龙一号”……以彭士禄为代表的核工业人,用自己的韶华与汗水,赋予国家自立、民族自强以无穷的力量。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篇【第四篇】几周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正悄悄席卷着全国,人们还沉醉在立即步入新年的喜悦中。我和你们坐在餐桌前,一起谈论着春节的计划――一起吃饺子,一起看春晚,一起放烟花。心里窃喜:这一次,你们心里的天平偏向了我,而非病人。虽然这样的想法有些自私,但是,过年,可能是我们为数不多的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我不用为作业而烦恼,你们也不用为工作而操劳。电话响了,你们只说临时加班,便将我“送”到了舅舅家。看着你们的平静中带着一丝焦虑的面孔,我心里不知为何有了一丝的不安。我不断地对自己说:加班,对都是医生的你们来说,再正常不过了,也许你们是想为病人站好去去年的最后一岗,相信团圆饭一定如期而至。五天前――大年三十。我默默地坐在窗前,望着小区进入的每一辆车。直到团圆的饭菜上了桌,还是未见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