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案【汇集10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3大班社会教案【汇集10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比较优质的教案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大班社会教案【第一篇】1、让幼儿了解风筝的起源。2、鼓励幼儿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表述自己的情感。3、让幼儿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1、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风筝,并把场地布置成风筝展。2、风筝幻灯片、音乐。一、请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风筝。1、幼儿和教师走进活动室欣赏风筝展。教师:孩子们,这儿是我们大家制作的风筝,我们一起来看一看。2、幼儿介绍自己和爸爸妈妈制作风筝的情况。(教师先请大家说出自己喜欢那一只风筝,再请风筝的制作者介绍自己和爸爸妈妈制作风筝的一些情况,增强幼儿的自豪感。)二、让幼儿了解风筝的起源。1、教师出示龙形风筝的幻灯片。教师提问:这是什么样的风筝?(龙形风筝)龙代表什么?2/23(代表中国)教师:没错,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风筝就诞生在我们中国,是我们的祖先发明创造的。2、故事《风筝的起源》教师讲故事《风筝的起源》后,提问:是谁发明了风筝是在很久很久。教师小结:风筝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叫墨子的人发明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三、幼儿欣赏风筝的幻灯片。1、教师:很多年过去了,到了现在,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喜欢到大自然里放风筝。你们有放过风筝吗?老师这里有一些风筝图片,一来欣赏一下。2、幼儿欣赏风筝图片。图一:蝴蝶风筝。教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蝴蝶风筝?(五颜六色的、好看的……)它的形状左右是一样的,有什么特点?(对称)是的,这是一只五颜六色的对称的蝴蝶风筝。图二:鱼形风筝。教师:这只风筝上有什么?(可爱的胖娃娃抱着一条红鲤鱼、荷叶、荷花……)人们在制作风筝时为什么会画上这样的图案?教师:这是一只具有年画特点的风筝。红鲤鱼在我们中国代表着吉祥、富裕,人们把对生活的美好愿望画在风筝上,是希望年年有余,日子过的一天比一天好。图三:小狗风筝。教师:这只风筝是有几只小狗组成的?3/23(三只)这种象糖葫芦一样由几只串在一起的叫串形风筝。图四:夜光风筝。教师:这只风筝很特别,上面有什么?(一亮一亮的小灯)这叫夜光风筝。它适合在白天放还是晚上放?(晚上)为什么?图五:最大的风筝。教师:这只风筝长不长?这是世界上最长的风筝,有3500米长,这样的风筝一个人能放起来吗?(不能)怎么办?(需要很多人帮忙、合作、团结)那我们平时做事情想把事情做得更好也要这么样?(齐心协力、图六:最小的风筝。教师:看见风筝在哪了吗?这是世界上最小的风筝,只有零点几厘米长,比我们平时用的硬币还要小。教师:你们知道吗,世界上最长的风筝和最小的风筝是谁做出来的?都是咱中国人制造的,你觉得中国人怎么样?(聪明、能干……)作为一名中国人你有何感想?(骄傲、自豪……)是的,我也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大班社会教案【第二篇】1.知道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是国家领导人办公的地方。2.了解北京的名胜风景,有向往北京的情感。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4/231.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北京的录像带或图片。2.《我爱北京天安门》的音乐。3.中国行政区图一幅。1.寻找地图上首都的位置,引发了解北京的兴趣。指地图上打☆的地方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为什么这个地方要打星符号,它表示什么意思?2.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为什么要在北京上打☆?什么叫首都?北京是哪个国家的首都?你知道北京是什么样的?引导去过北京的幼儿讲述见闻,教师出示有关图片,并补充介绍(天安门、长城、颐和园、故宫等)。小结: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有许多的名胜风景,是人们向往的地方。2008年奥运会也将在这儿举行。中外许多朋友都会来这里参观、访问、学习。3.欣赏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激发向往北京的情感。歌曲里唱了些什么?你想去北京吗?为什么?活动建议:餐前或餐后等日常活动时间,欣赏与学习诗歌。1.能结合自己的经历大方、连贯地讲述北京的风貌。2.知道首都的含义。让幼儿进一步巩固、加深对北京名胜的了解,培养幼儿的5/23爱祖国的意识。在幼儿讲述环节,幼儿还需要教师的提示和指导,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大班社会教案【第三篇】1、知道10月1日是我们国家的国庆节。2、初步了解我国建国以来取得的重要成就。3、激发幼儿做中国人的自豪感。1、开国大典、祖国新貌、大阅兵的记录片片段。2、手工材料:彩色皱纸、浆糊、剪刀等供制作、布置环境用。1、引导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氛,知道国庆节。师:这几天我们的周围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鲜花、彩旗?为什么很多地方都挂上了五星红旗?师:国庆节是几月几日?这是个什么节日?人们在这个节日里会举行一些什活动?我们为什么要过国庆节?2、组织幼儿观看影片,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国庆节的意义。⑴观看开国大典片段,教师边看边讲。⑵观看祖国新貌和大阅兵片段。让幼儿了解我国建国后取得的重大成就,武器装备的更新,国防科技的发展,激发幼儿做中国人的自豪感。⑶提问:影片里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有哪些新式的武器?有了新式的武器可以怎样?6/23⑷教师进行小结: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纪念日,称为国庆节。每年国庆节祖国各地都要组织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来展示新中国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3、组织幼儿为国庆节制作装饰物。大班社会教案【第四篇】每一个“我”不仅是一个独特的“我”,而且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我”。对于幼儿来说,发现自己的变化,知道自己长大了,可以帮助他们增强责任意识、树立自信心;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人。随着自我意识的悄然增长,他们惊奇地发现自己在变化、在长大。当遇到困难时,他们学着自己去面对和克服困难;当发现问题时,他们学着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同伴之间发生了争执,他们学着理解和关心他人。作为一个大班哥哥姐姐,自己是怎样成长的呢?自己究竟有什么本领呢?别人又有哪些长处呢?对于即将升人小学的现状又要做哪些准备呢?为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利用不同时期的照片和衣物等物品的变化感受自己的成长过程,引导幼儿深入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并能够树立新的成长目标。1、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进一步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2、区别自己和别人的不同,敢于大胆地评价自我,正确地看待自我,增强自信心。7/231、物质准备:幼儿照片两张:一张小婴儿时的、一张现在的照片,纸、彩笔、剪刀、胶棒等美工材料。2、经验准备:活动前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小时候的影集、用品、衣服等;请家长给幼儿讲述小时的趣闻及趣事。重点:幼儿在活动中能发现自己的成长变化,通过展示自己的本领自己评价自己,说出自己最突出的优点和今后的目标,并能完整地表达出来。一、不一样的我1、猜猜这是谁?教师出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请幼儿猜一猜这是谁?与幼儿一起谈论,从中发现教师的变化,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2、照片配对游戏。1排列照片,提出问题。教师将幼儿小时候的照片在白板上面上、下各排一列,上方一列为“小时的我”,在下方一列为“现在的我”。当幼儿看到把他们小时的照片贴到白板上时个个都兴奋异常,因为事先有保密的协议,所以他们睁大眼睛、闭紧嘴巴紧盯着教师,贴到自己照片的小朋友不露声色地看看别人,显得很得意的样子。教师:请小朋友找一找、配一配哪两张照片是同一个人?2幼儿操作游戏。请幼儿将“小时的我”和“现在的我”连线,做成照片配8/23对。孩子们的意见五花八门,急得照片的主人跺着脚喊:“不是!不是!错了!这(那)个才是我!”。教师:为什么错了?小朋友的变化在哪里?3幼儿讲述自己的变化。根据连线请幼儿讲述自己小时候和现在有哪些不同?如长高了、变重了、力气大了、跑得快了、会做简单的事情……幼儿1:这是我刚生下来的照片,妈妈说我很乖每天吃完奶就睡觉:这是现在的我,我在公园里照的。教师:你小时候好胖,跟现在的你不太一样,小朋友你们还发现果果跟以前有哪儿不一样吗?幼儿2:她的头发长长了,她的眼睛大了。幼儿3:她的手和脚都比以前大了。幼儿4:她的身体长高了,她快6岁了,有力气了,还能自己做事了呢。4幼儿自我评价。请幼儿在展示自己的本领后来评价自己,说出自己最突出的优点和不足。3、制作成长画册。引导幼儿根据活动的谈论内容来制作自己的成长画册,活动结束后张贴到主题墙上。突出体现了教育的渐进性、发展性与整体性。活动形式鲜明,具有创新性,体现了教师巧妙的构思。从照片配对游戏的设计与开展,到用品展台的创设与参观,无不吸引着幼儿主动9/23参与,同时能够充分地引发幼儿思考与讨论,层层递进地使幼儿从外表到内在全面地认识到自己的成长,从而客观地评价自己,树立自信心。大班社会教案【第五篇】新年快到了,各班老师都剪了很多漂亮的窗花装饰教室,这些美丽的窗花不仅给教室增添了节日的喜气,而且很多孩子特别感兴趣的问“老师这些窗花真漂亮,是怎么剪出来的。”“老师为什么要贴这些东西在教室里。”剪纸蕴含这对新年的祝福。所以,我想设计以剪纸为主题的活动。1、初步了解关于剪纸的一些知识,欣赏剪纸的多样性,感受剪纸的美。2、感受中国民间艺术的魅力,萌发民族自豪感。3、了解剪纸的工具和材料,尝试剪简单的窗花。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让幼儿了解剪纸的一些基本知识,注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试着自己动手操作。1、让家长协助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剪纸、图片或者相关书籍。2、教师准备关于剪纸由来的相关故事。3、剪刀、红线等制作材料。一、观察剪纸窗花10/231、老师讲述故事《剪纸的传说》,激发幼儿兴趣。2、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哪里有中国特有的艺术品,小朋友猜猜是什么呀?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了解剪纸1、刚刚小朋友们看了那么多漂亮的窗花剪纸,它们都是用纸剪的。你们想想它们都有些什么图案?都是用什么颜色的纸剪的?(和和美美、年年有余、鱼跃龙门、十二生肖等。都是用红色、黄色的纸来剪的。)2、那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要用这些颜色吗?因为红色、黄色看上去都特别的喜庆、美丽,代表着吉祥、如意。3、老师出示剪纸画,谁来说说这些窗花的图案代表什么意思?(幼儿自由讨论)4、你们喜欢剪纸吗?为什么?5、剪纸画不仅漂亮而且又带着美好的祝愿,所以大家都喜欢它。三、动手剪1、你们家里有剪纸画吗?很多地方都有漂亮的剪纸画,那我们现在就来学一学剪纸。2、老师示范讲解3、幼儿尝试简单的剪纸画,老师巡回观察并进行个别指导。四、交流、欣赏幼儿之间相互进行学习剪纸画感受,并欣赏作品。11/23五、延伸活动请家长带孩子到各商场去感受剪纸的魅力,回家后和自己一起动手,装扮自己的小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选择了过年期间常见的剪纸并在新年来临之际作为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在教学时注意对幼儿进行引导和指导。从而培养他们动手的能力和感受人民的心灵手巧,热爱民间艺术。大班社会教案【第六篇】剪纸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艺术手工作品,在很多地方是过节过年不可缺少的装饰材料,但是在新疆却是不非常常见的手工作品,所以我设计了这个活动,让幼儿了解并能初步掌握简单的剪纸技巧,感受剪纸的乐趣,激发幼儿对我们传统手工作品的喜爱。1、初步认识我国的传统艺术手工作品“剪纸”。2、学会制作简单的剪纸。3、感受剪纸作品的美感和剪纸过程中的乐趣,激发幼儿对传统手工艺术的热爱。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1、重点:感受作品的美感和制作过程的乐趣,激发幼儿对剪纸艺术的热爱。2、难点:学会制作简单的剪纸。12/23过年场景图片课件;剪纸作品的图片课件;教师的剪纸作品若干;小剪刀;彩纸;透明胶带1、教师播放过年场景图片的课件,请幼儿们仔细观察图片中有些什么,然后说一说。2、幼儿说完后教师一一介绍图片中的物品,如灯笼、对联、福字、鞭炮等等,重点引出剪纸。3、问问哪些幼儿见过漂亮的剪纸,如果有请他们说说他们见到的剪纸是什么样的,然后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