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进国企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及优势转化探析2024/X/XX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国有企业改革作出新的重大部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新征程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也对国企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牢记“国企姓党”,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以高质量党建加快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实际行动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切实把高质量党建转化为国企的综合发展优势,有效提升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一、坚持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体系深度融合,推动党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政治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落实到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方面,就是使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完善。“现代”主要体现在公司治理的现代化,“特”是要求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形成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机制。一是着力提升党管企业的政治站位。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一以贯之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这一重大政治原则,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生产力”的意识,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自觉站在党的立场上、全体人民的立场上思考谋划工作,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按规定进行党务、企务公开,保障职工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不断强化党委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确保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就体现在哪里。防止和纠正只讲经济效益、忽视政治和社会责任的错误观念,坚决反对借口同国际接轨把党的领导和党建工作同生产经营对立起来,虚化弱化边缘化甚至否定党的领导和党建工作的错误做法。二是切实巩固党组织的“法定地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的要求,把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进一步确立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健全完善与战略目标一致、与发展模式匹配、与经营管理机制协调的党建制度体系,推动党的主张和重大决策转化为企业的战略目标,将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各方面,坚持国有资本在哪里,党的建设就要跟进到哪里,始终做到党的建设和国有企业改革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党的工作同步开展,实现体制对接、机制对接、制度对接和工作对接的“四同步四对接”。三是科学界定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把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企业治理结构之中,协调发挥好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董事会“定战略、做决策、防风险”和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的作用。明确各治理主体议事原则、决策重点和授权清单,依法落实和维护董事会行使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利。选聘一批国有企业负责人及专业人才任职外部董事,并原则上占多数。全面建立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的管理制度,依法明确授权原则、管理机制、事项范围、权限条件,确保党委会发挥领导作用、董事会发挥决策作用、经理层发挥执行作用,各治理主体不缺位、不越位,不相互替代、不各自为政,实现党组织决策程序与其他治理主体决策程序的科学衔接。四是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治理架构。除按规定党组织书记担任董事长外,应适当提高党委委员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以及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人员进入党组织委员会的比例和范围。公司董事、监事、经理层和总会计师等高级管理人员中的党员,凡符合党组织委员会任职条件的,也可以按照程序进入党组织领导班子。进入董事会的党组织委员会委员和党员要按党组织对重大事项前置研究的决定在董事会发表意见,进入经理层的党委成员和党员也要落实党组织对重大事项前置研究的决定在经理层发表意见,确保党组织作用在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都能得到有效发挥。二、坚持党的组织建设与服务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凸显党建政治引领,将党建工作融入、延伸、拓展到深化改革、生产经营、精细管理等各环节全过程,做到阵地同步建设、活动同步开展、监管同步进行,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一是融入主责主业发挥核心领导功能。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党建工作与主责主业紧密融合。国企党委前置讨论紧紧聚焦改革方向和发展大局,促进董事会、经理层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主动对接国家经济带战略布局、重大产业布局、区域发展规划等,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聚焦发展实体经济,突出主业、做强主业,担当国有企业作为现代产业链“链长”的责任使命,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融入工作场域健全组织建强堡垒。坚持支部建到车间班组、工程项目、服务窗口,特别是要关注国企境外分支机构、“僵尸企业”、破产企业、委托(过渡)管理、合资参股和混合所有制企业、临时组建企业的党组织建设,视情成立联合党支部、流动党员党支部、临时党支部,扩大党的基层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防止它们成为党建工作的盲区。三是融入使命任务砥砺先锋力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组织动员优势,强化党委领导力、支部战斗力和干部执行力,持续打造党建工作创新品牌,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尤其是应急工程中设立党员责任区、先锋岗,成立党员突击队、项目攻坚队带头攻坚,深化“党建+”创新实践,注重把经营骨干、技术能手、青年专家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推进党建带工建带团建。注重运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和新媒体平台,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围绕科研生产经营难点重点,组织开展劳动竞赛等活动,争当生产经营的能手、创新创业的模范、提高效益的标兵、服务群众的先锋。四是融入敏感事项强化监督效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拓展监督途径,统筹用好纪检监察、巡视巡察、财务、审计、内控等各类监督手段,形成监督合力。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等“关键少数”的监督,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等重点部门、关键岗位和权力机构的监督,突出“三重一大”决策、工程招投标、改制重组、产权变更和交易等重点环节的监督,严肃查处侵吞挥霍国有资产等违纪违法问题。三、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与市场化选人用人深度融合,推动党的管理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现代企业,人才是第一资源。党和人才之间的有机融合是发挥好管理优势。必须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市场经济规律和干部人才成长规律,结合企业特点着力培养讲政治、懂经营、会管理的干部人才队伍,培养、引进、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形成开拓创新的人才优势。一是坚持政治标准立足兴企有为选人用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是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骨干,肩负着经营管理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责任,政治合格是第一标准。要坚持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标准,加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围绕企业功能定位、主责主业、发展战略,选拔有战略思维、专业能力的干部。着眼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统筹抓好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综合利用各类激励手段,引进留住用好关键岗位人才,加大培养锻炼力度。二是全面实施企业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以固定任期制关系为基础,对经理层成员的任期、职责范围、考核内容与方式、薪酬兑现、退出机制等进行契约化的约定,通过契约化管理实现人员“能上能下”,以刚性考核实现“能进能出”,以业绩目标实现“能增能减”。按照“党管干部原则、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管理”的要求,推开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强化业绩导向,激发经理层成员的活力和创造力。三是聚焦加快世界一流企业创建激活创新动能。围绕世界一流创建示范、管理提升、价值创造、品牌引领行动培育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引导企业各类人才聚焦产业薄弱环节,围绕关键“卡脖子”问题,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构建容错试错机制,激发企业家弘扬敢冒风险、敢于创新、担当负责的企业家精神。四、坚持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与构建企业文化深度融合,推动党的思想优势转化为价值优势思想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必须把思想政治建设同生产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企业精神培育、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在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忧、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一是注重用党的创新理论为企业文化铸魂正向。严格落实党委会“第一议题”,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经济建设大局和中心任务、企业发展战略组织好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突出国企的两个“一以贯之”的政治方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导向、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此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工作重点和实际举措,把理论武装的功能作用发挥于企业改革发展决策前、落实在执行中、渗透到管理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建设一流企业,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二是注重用核心价值观为企业文化夯基固本。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共同认可并遵循的价值观,是企业重要的软实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亥心价值观引领企业文化建设,树立“党建就是最好的企业文化”,以世界一流为追求的企业文化积淀,引导推动干部职工对标一流、追求卓越。大力倡导“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共产党人价值观,加强企业核心价值塑造,推动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企业员工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引领,唐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加强对企业文化精神的培育和塑造,激发迈进新征程、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三是注重用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文化赋能增效。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在强化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注重在1企业愿景、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经营理念中总结提炼企业文化精神。坚持把党性党风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企业精神教育融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弘扬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利用报刊网、新媒体等媒介广泛宣传,增强企业文化的舆论感召力、教育引导力。四是注重用企业家精神为企业文化凝心聚力。要坚持以企业家精神驱动企业文化创新,注重在文化建设中彰显爱国情怀、弘扬工匠精神、担当社会责任、勇于开拓创新,不断凝聚兴企强企的智慧和力量,教育引导国企和广大职工在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上作出示范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