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主要内容•前言•一、我国粮食安全取得的成就•二、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三、保障粮食安全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四、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任务•五、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政策和措施前言•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食物供给日益丰富,供需基本平衡。•但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粮食安全的基础比较脆弱。•从今后发展趋势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我国粮食的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前言•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坚持立足于基本靠国内保障粮食供给,加大政策和投入支持力度,严格保护耕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粮食流通体系、加强粮食宏观调控,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纲要在总结近10年我国粮食安全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分析今后一个时期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2008年至2020年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主要任务及相应政策措施,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食宏观调控工作的重要依据•本纲要中的粮食,主要指谷物(包括小麦、稻谷、玉米等)、豆类和薯类;食物,指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禽、蛋、奶及水产品。•规划期为2008-2020年。一、我国粮食安全取得的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生产,较好地解决了人民吃饭问题,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近年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居民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实现了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保证了居民食物消费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粮食的基本需求。一、我国粮食安全取得的成就•近10年来,我国粮食自给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200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5016亿公斤,人均占有量380公斤,人均消费量388公斤。•居民膳食结构不断改善,食物消费日趋多样,口粮消费逐步减少,肉、禽、蛋、奶、水产品及食用植物油等消费逐步增加,营养水平不断提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测算,2002年我国居民人均每日食物热值、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基本稳定•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迈上了新台阶,粮食进入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食物供给水平不断提高。•1996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6.9亿亩,产量突破5000亿公斤,其中谷物超过4500亿公斤。•“九五”期间,粮食产量基本保持在5000亿公斤水平。•1998年以后,由于连年丰收,库存逐年增加,市场粮价下跌,加之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减少。•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降至14.9亿亩,比1998年减少2.16亿亩;粮食产量由1998年5123亿公斤降至4307亿公斤,减产816亿公斤,主要是稻谷、小麦和玉米等谷物减产。•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保护耕地、按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粮食、减免税收、建立直接补贴制度、加大投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2007年,粮食播种面积恢复到15.86亿亩,比2003年增加0.96亿亩;产量达到5016亿公斤,比2003年增产709亿公斤。其中,谷物面积12.9亿亩,增加1.36亿亩;产量4563亿公斤,增产820亿公斤。•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1996-2006年,全国新增有效灌溉面积近1亿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近1.5亿亩,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4.6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13个百分点,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粮食单产水平显著提高,2007年全国粮食平均亩产316.2公斤,其中谷物亩产355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粮食品质结构不断优化,优质小麦、水稻种植比重分别达到55%和69%。•在保证粮食生产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其他食物供给日益丰富。•与1995年相比,2007年肉类产品人均占有量52公斤,增加8.5公斤,其中牛羊肉所占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禽蛋人均占有量19公斤,增加5.2公斤;牛奶人均占有量26.7公斤,增加近22公斤;水产品人均占有量36公斤,增加16公斤左右。(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1998年以来,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国家积极稳妥地推进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建立,粮食收购市场和收购价格全面放开,市场机制配置粮食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初步形成,现货交易进一步活跃,期货交易稳步发展。国有粮食企业全面推向市场,“老人、老粮、老账”历史包袱基本解决,在粮食收购中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粮食市场主体趋向多元化,规模化、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增强。(三)粮食安全政策支持体系初步建立•公布实施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建立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取消农业四税(农业税、除烟叶外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和屠宰税),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政策,初步建立了发展粮食生产专项补贴机制和对农民收入补贴机制。•对稻谷、小麦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了对种粮农民的保护机制,市场粮价基本稳定。•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农业投入倾斜力度,初步建立了稳定的农业和粮食生产投入增长机制。•调整中央财政对粮食风险基金的补助比例,实施对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四)粮食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完善•完善粮食省长负责制,进一步强化省级人民政府在粮食生产和流通方面的责任。•完善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体制,确立粮食经营企业最低库存制度,增强了国家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加强粮食进出口品种调剂,促进了粮食供需总量平衡。•粮食产销区合作关系得到发展。国家粮食应急保障机制初步建立。•公布施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依法管粮取得重要进展。•粮食仓储和物流设施条件有所改善,从1998年至2003年,利用国债资金建设国家储备粮新增库容527亿公斤,粮食物流“四散化”(散装、散卸、散存、散运)变革开始起步。二、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形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粮食生产逐步恢复,但继续稳定增产的难度加大;•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出现逆差,大豆和棉花进口量逐年扩大;•主要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从中长期发展趋势看,受人口、耕地、水资源、气候、能源、国际市场等因素变化影响,上述趋势难以逆转,我国粮食和食物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一)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粮食需求总量继续增长。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89公斤,粮食需求总量达到5250亿公斤;到2020年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95公斤,需求总量5725亿公斤。•粮食消费结构升级。口粮消费减少,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居民口粮消费总量2585亿kg,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49%。•到2020年口粮消费总量2475亿公斤,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43%。•饲料用粮需求增加,据预测,到2010年饲料用粮需求总量为1870亿公斤,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36%;到2020年将达到2355亿公斤,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41%。•工业用粮需求趋于平缓。•食用植物油消费继续增加。据预测,2010年我国居民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17.8公斤,消费需求总量2410万吨;2020年人均消费量20公斤,消费需求总量将达到2900万吨。(二)耕地数量逐年减少•受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和非农建设占用等影响,耕地资源逐年减少。•据调查,2007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8.26亿亩,比1996年减少1.25亿亩,年均减少1100万亩。•目前,全国人均耕地面积1.38亩,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18.0018.2018.4018.6018.8019.0019.2019.4019.60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5.184.884.384.113.653.383.233.052.742.692.612.572.552.532.522.882.852.632.11.81.611.491.371.391.321.261.231.221.211.20123456194919521956196519701975198019851992199620002004200520062007人均土地人均耕地•山东省人均土地及耕地面积变化•受干旱、陡坡、瘠薄、洪涝、盐碱等多种因素影响,质量相对较差的中低产田约占2/3。•土地沙化、土壤退化、“三废”污染等问题严重。•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耕地仍将继续减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日趋匮乏,今后扩大粮食播种面积的空间极为有限。(三)水资源短缺矛盾凸现•目前,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为2200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8%,每年农业生产缺水200多亿立方米,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水土资源很不匹配。•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矛盾更加突出。•东北和黄淮海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53%,商品粮占全国的66%,但黑龙江三江平原和华北平原很多地区超采地下水灌溉,三江平原近10年来地下水位平均下降2-3米,部分区域下降3-5米,华北平原已形成9万多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地下水开采漏斗区(包括浅层地下水和深层承压水)。•此外,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严重,不利气象因素较多,北方地区降水持续偏少,干旱化趋势严重。•今后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我国旱涝灾害特别是干旱缺水状况呈加重趋势,可能会给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将对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四)供需区域性矛盾突出•粮食生产重心北移。2007年13个粮食主产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其中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7个北方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1991年的36.2%提高到2007年的43.5%。•南方粮食生产总量下降。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6个南方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由1991年的36%下降到2007年的31.6%。主销区粮食产需缺口逐年扩大。•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7个主销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已由1991年的12.2%下降到2007年的6.3%;•产需缺口由2003年485亿公斤扩大到2007年550亿公斤左右。•西部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较差、土地贫瘠,粮食生产水平较低,存在供需缺口。(五)品种结构性矛盾加剧•小麦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但品种优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大米在居民口粮消费中约占60%,且比重还在逐步提高,但南方地区水田不断减少,水稻种植面积大幅下降,恢复和稳定生产的难度很大,稻谷供需总量将长期偏紧。•玉米供需关系趋紧。•大豆生产徘徊不前,进口依存度逐年提高。•北方种植大豆、南方种植油菜籽比较效益低,生产缩减。•粮食品种间(如东北大豆、玉米、水稻)争地及粮食作物与油料、棉花、烤烟等经济作物之间的争地矛盾将长期存在。(六)种粮比较效益偏低•近年来,由于化肥、农药、农用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人工成本上升,农民种粮成本大幅增加,农业比较效益下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一半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农业劳动力呈现结构性紧缺,一些地区粮食生产出现“副业化”的趋势。•与进城务工和种植经济作物相比,种粮效益明显偏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难度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