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_小学数学教案【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18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_小学数学教案【4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优质的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小学数学教案【第一篇】经入学以来一个月的观察,我发现,班上的学生,大部分都能够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独自进行分类,一些基础较好、领悟力较高的孩子已能够根据事物的功用(个别的功能和用途,如可以吃)进行分类。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教学重点:在单一标准的分类活动中,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在不同标准的分类活动中,由于学生已经学会了分类的基本方法,所以重点是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分类标准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2/18活性。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确,在单一标准下的分类结果是既定的,不可改变的。而不同标准的分类,由于标准的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1.学生能否独自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2.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自己提出分类依据。本单元计划课时数:4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计划课时授课日期单一标准的分类让学生初步体会分类的意义1节不同标准的分类学会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培养思维的灵活性1节练习课通过充分练习,熟练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1节单元测试及分析检测本单元的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查漏补缺1节合计4节第一节《单一标准的分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2.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3/18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2.教学难点:能够体会到单一标准下的分类结果是既定的,不可改变的。三、预计教学时间:1节四、教学活动(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分类。老师用课件展示出一家商场里面,货架上的商品摆放情况。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通过看课件,使学生明确商场物品有很多种。引导学生说出,商场是把一样的物品放在了一起。(二)新知学习明确分类课件展示:(文具柜台第一层是文具盒;第二层是练习本;第三层是笔。一位售货员正在往柜台里分类摆放文具。)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售货员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了一起。揭示概念:像售货员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板书课题)一、巩固发展,体验分类1.完成“做一做”的题目。(1)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4/18(2)小组活动,组内互相交流是怎样分的,体验分类的方法。通过分一分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作用。(3)汇报交流。教师在巡视中指导,同时注意学生中分类的不同方法。2.完成练习六第1至3题。(1)第1题,启发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并说一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2)第2题,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启发说出:4辆车是同一类的。(3)第3题,教师说明题意,学生互相交流,使学生明确其中一个与其他三个不是同类。第二节《不同标准的分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2.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分类标准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2.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确,由于标准的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三、预计教学时间:1节四、教学活动5/18(一)课前教具的准备:预先把数学书第39页的“做一做”进行了改编,并用彩色卡纸做成水果卡片。把原来同一形状都是同一底色的(如三角形都是绿色的),改为同一形状,底色却不同的(如三角形有绿色、红色和黄色,另两种形状也各有三种颜色)。并把制作的卡片放在1个大信封里,让小组长保管。(二)新知学习主动探索,实践操作(学习不同标准分类)1.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把水果卡片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多次分类,从而使分类过程不断地细化,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同一类物品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然后再通过分铅笔等其它物品,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不同标准分类的方法。2.动手分水果卡片,初步体会到不同标准分类。(分类前,老师应先提出具体的要求):(1)分类前,每位同学先自己独立思考一下想好你将怎样分,是按什么分的?想好后再小组动手交流。(2)当一个同学在发表他的想法时,其他同学要静静地听,等他讲完后再讲讲自己的想法或对他的话进行补充。(3)分好后,上来给大家汇报的小组,请选好自己组的介绍员,还要有一个同学配合拿卡片。3.再次实践,巩固不同标准分类的方法。师:现在我们再来动手分一分桌面上的铅笔,这一次我们按照不同的标准分一分,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学生操6/18作,教师巡视。)学生操作完后,教师统计分的方法,并请方法最多的小组上来汇报。4.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分类,我们又一次体会到了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是各有用途的。5、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分类师: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处处接触到分类,你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看过或接触过分类?(学生自己汇报,教师适当追问:是按什么分,有什么好处。)(三)巩固练习基础练习1、在水果的下面画“○”2.在会游泳的动物下面画“√”3.把同类的圈起来。提高练习1、把不一样的划去。2.把不同类的涂上红色。3.想一想,有几种分法?拓展练习1.圈一圈,把下面的饼干分成三类。2.想一想,有几种分法?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小学数学教案【第二篇】7/181.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复习巩固小数的读、写及其大小比较,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2.能够结合具体情境,提出可以用小数加减计算的问题,并列出正确的加减算式。3.能够利用小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具体的应用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学完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初步认识了小数并会进行简单的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练习课教学。在练习中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复习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及其计算,重点放在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上,看学生是否能把学过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同时,应注意学生进行小数的大小比较及其计算的策略。我校是一所民办学校,学生基本上来源于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但这些家庭的大部分孩子又因为父母的“忙”而缺乏家庭所给予的学习上的必要辅导。作为一所民办学校,从20xx年开始课改实验,学生都比较喜欢上数学课。学生能灵活地思考问题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动手能力有所提高。(一)活动一:看一看,比一比1.师:新的学期我们又拥有了许多新的课本,又可以学到许多新的知识,这学期学校又发了哪些新书呢?拿出来看一看。8/182.一本数学书的价钱是多少元?也就是几元几角几分呢?其余书的单价你知道吗?同桌互相介绍一下。3.老师手中有一本科技书,它的价钱是多少?你能在你的新书中找一本比科技书贵的书吗?再找一本比科技书便宜的书。(让学生说明比较的理由。)4.小组合作:一名同学拿出一本书,其余同学分别找比它便宜或比它贵的书。(二)活动二:想一想,算一算1.师:在这些新书中,哪本书最贵,哪本书最便宜?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以下两个问题:(1)这两本书相差多少元?(2)这两本书一共多少元?2.让学生对以上两个问题独立列式计算。3.全班交流:你认为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小数加减时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4.根据这些新书的价格,你还能提出有关小数加减计算的问题吗?(小组合作,每组提出两个问题,独立列式解答。)(三)活动三:综合练习1.写一写、读一读10元2元5角5角2角2分5元2分元元元2.在○里填上“>”“<”或“=”9/187.8元○9.0元0.6元○1.2元10.00元○10元6.08元○6.05元0.??60元○0.59元3.68元○4.2元3.解决问题(1)小明的爸爸身高是1.80米,妈妈身高是1.60米,小明的爸爸比妈妈高多少米?(2)一本《数学伴你成长》3.20元,老师带10元钱准备买两本《数学伴你成长》,钱够吗?4.实践活动跟爸爸妈妈一起经历一次购物活动,保留收银小票,看一看收银小票,与爸爸、妈妈交流一下收银小票的每一项表示什么。本节练习课的教学是在新学期的第二周进行的,在教学时我利用学生对新书还有强烈的兴趣这一资源,创设了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复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复习小数的意义、读、写、大小比较及计算,而且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参与知识应用的过程,在应用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都比较高,能够采用不同的方式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也能清晰地表达出小数点要对齐的道理,较好地达到预期的目标。只是在综合练习中,我感到有些平淡,学生也比较安静,我想如果能够在这里设计一道综合性的或开放性的题目,学生也许会更感兴趣一些,效果会更好一些。本节课为第一单元的练习课,杨老师设计了一个具体的学10/18习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通过比较书的价格复习小数大小的比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通过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复习小数的加减法,并且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小学数学教案【第三篇】二年级备课组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经历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初步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简单乘法算式的积。2、使学生经历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个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并通过观察、操作、分析的交流等活动,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1、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2、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2课时认识乘法11/18教材第1-2页。第3页想想做做。1、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例题图,学生准备小棒等。:三段式一、铺引出示算式:第一组第二组7+83+36+4+35+5+57+2+6+14+4+4+41+3+4+5+22+2+2+2+2学生按要求口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提问:1.这两组题都是加法,但是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一组每道题的加数不相同,第二组的每道题的加数都相同)2.像第二组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加法,我们叫它“求相同加数的和”.第1题3+3,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3相加,这就是2个3.第2题5+5+5,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5相加,这就是12/183个5.第3题4+4+4+4,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4相加,由学生说出4个4.第4题2+2+2+2+2,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2相加,由学生说出5个2.二、探究1.教学例题。教师提问如何列算式?用加法算:2+2+2=6你写出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相同加数是几,几个2连加.教师叙述: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有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叫做乘法.(板书课题:乘法初步认识)介绍乘号及算式写法和读法:乘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一样,也有一个运算符号叫乘号,乘号的写法是左斜右斜“×”.教师同时板书,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乘号像什么(像汉语拼音中的×).怎样写乘法算式呢?先看一看相同加数是几,相同加数是2,就写在乘号的前面,再数一数是几个2连加,把相同加数的个数3写在乘号的后面,2×3表示3个2连加,3个2得6,因此算式是2×3=6,读作2乘以3等于6.学生独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