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于加快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简称“两新”产业),是我县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是经济新常态下抢占发展制高点、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为加快引进培育和推进我县“两新”产业发展,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省委十届五次六次、XX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坚持创新驱动、科学发展,自觉而坚定地把引进培育“两新”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一号工程”,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集聚,壮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配套,强化政策支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加速形成一批彰显XX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工业大县建设。二、发展目标到20XX年,我县“两新”产业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标准,建设一批能力强、机制活、服务优的创新研发平台,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和创新活力的企业集群。力争通过五年发展,高端工装印染基地初具规模,涪城麦冬全国农业科技产业园基本建成,生物医药、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三大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户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40%,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达到30户以上,占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40%。加快构建特色产业园区,进一步加强对全县工业集中发展区的规划统筹,积极引导有产业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园中园”建设,着力规划建设“两新”产业专业化特色园区。芦溪工业集中发展区努力争取并建成中物院军民融合产业园,配套发展食品加工产业。沿涪江流域加快建成生物医药等生物产业带,配套发展能源化工产业。两江工业集中区做大做强纺织服装产业园,并配套发展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产业。四、发展方向坚持以创新带动为核心、以集群发展为基础,注重引进和培育两手抓。按照市工业重点产业布局规划,结合我县产业基础现状,着力打造高端工装印染基地、麦冬科技产业园,壮大生物医药、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三大产业集群,促进我县产业全面升级。(一)打造高端印染基地充分发挥我县印染行业人才、技术、装备优势和XX佳联、XX佳禧公司省级产业联盟龙头企业的优势,瞄准替代进口和军工需求,强化与中国纺织协会、省纺织科研所、XX纺织学院等单位的合作,积极改造提升、引进培育,建成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工装印染基地。完善配套体系,扶持佳联、佳禧等优势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一批中小企业沿链发展,力争到20XX年印染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0亿元以上。(二)建成涪城麦冬产业园组建涪城麦冬产业化推进机构,整合科技、农业、食药监、卫生、工业等方面的政策,以花园镇“涪城村”为核心,规划建设2平方公里麦冬产业园,积极推进涪城麦冬全国农业科技产业园申报和建设工作,规范统一生产、加工、产品标准,与三九药业、广药集团等全国知名中成药制造企业合作建设GAP基地,组织申报麦冬药食同源。引进有实力企业以麦冬为原料进行食品或药品系列深度开发,实现麦冬从种植到产品全套产业链集群发展。(三)壮大三大产业集群2.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我县纺织服装产业完整产业链的比较优势,对接《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XX行动纲要》,做好互联网+规划设计。依托XX佳联印染省级技术中心、工装产业联盟平台,在产业链各个环节有针对性的引进一批企业,做大纺织服装产业总量、做优质量,培育XX企业自主品牌。督促XX纺织公司制定淘汰落后设备计划;支持佳满源公司加快推进新型气流纺、无梭特阔高档家纺面料项目、宏宇纺织公司改扩建6720头气流纺生产线及无梭特阔高档家纺面料生产线项目、恒昌制衣年产600万件新型、特种服装生产线技改项目。3.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依托我县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抓好米枣、藤椒、核桃等独具地方特色“专精特新”产品开发。挖掘潼川豆豉中华老字号品牌价植,开发旅游产品;大力支持上海梅林新上2万吨肉类罐头及火腿肠项目;鼓励神龙粮油创新开发食用油新产品;整合XX小酒厂,选择1个品牌大力扶持,在口感、质量上取得新突破,扩大国内、省内市场占有率。支持通宇农业利用中科院老专家基地,通过电子商务线上线下销售,迅速占领菌类食用油市场。五、工作重点围绕发展方向和总体目标,重点实施五大工程:(一)产业项目招引工程。进一步整合招商力量,落实招引责任,提高招商实效。切实做好产业规划、项目包装,按照“一产一策”制定扶持政策,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领军企业、重点央企,锁定目标客户精准对接,充分利用科博会、西博会等投资活动平台,分产业开展系列专题招商活动,确保每季成功签约一批。坚持“全程服务、服务全程”理念,做好签约项目跟踪服务、要素保障,确保项目尽早履约、尽早投产、尽早达效。力争每年引进“两新”产业投资2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以上。(县投促局、科技工信局,工业园区、相关乡镇)(二)传统产业升级工程。着力政策扶持、要素保障,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工艺、装备,加快实施一批传统纺织服装企业、食品加工企业、机械加工企业的产品创新和技术改造工程。鼓励企业引进关键人才、转化研发成果,使用新工艺、开发新产品,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力争每年改造升级5户以上,推进我县工业的转型升级。(县科技工信局、发改局、工业园区,相关镇乡)(三)龙头企业培育工程。着力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生物医药、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行业的龙头企业,力争到20XX年,培育10亿级企业1个、5亿级企业1个、亿元级企业20个,带动我县“两新”产业集群发展。(县科技工信局、工业园区,相关镇乡)(四)科技专项扶持工程。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一批工程技术中心、技术创新联盟,力争到20XX年市以上技术中心达到15家,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0%以上。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技资源与生产要素紧密衔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力争每年转化科技成果20项以上,不断提升科技对“两新”产业加快发展的创新驱动力。(县科技工信局、工业园区、相关镇乡)(五)产业配套工程。加速完善工业园区生活配套设施,着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加快孵化器、加速器建设,着力催生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整合太极天诚、台沃科技、剑门泵业检验检测设备,建设行业开放性检测平台,争创省级以上检验检测中心。支持金融机构创新服务产品,为科技企业、风险投资机构、科技专营机构搭建对接合作平台。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科技信息咨询、知识产权代理、科技成果鉴定、技术合同交易登记等服务。为“两新”产业发展搭建专业服务平台,创造良好环境。(县科技工信局、食药工质局、工业园区,相关乡镇)五、保障措施(一)着力规划引领。遵循“集群发展、垂直整合”思路,两江工业集中园区、芦溪工业集中区、潼川镇、北坝镇等重点工业集中区,要按照“两新”产业发展要求,严格执行全县“两新”产业发展规划,为“两新”产业发展提供足够的布局空间。(县科技工信局、县发改局、县投促局、工业园区,相关乡镇)(二)完善扶持政策。集成国家、省、XX科技城享受的先行先试政策,配套完善我县支持“两新”产业的具体政策措施,构筑推动发展的政策洼地。1.县财政金融支持政策。(1)设立“两新”产业发展基金。支持由宏达公司、北宸公司、银行和民间资本组建不低于3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支持重大招商、创新基础能力建设、产业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投融资体系建设和人才培育引进等。(县金融办、财政局、人民银行、科技工信局)(1)支持“两新”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创新“两新”产业集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模式,鼓励龙头企业领建“两新”产业专业孵化器、质量认证、测试检测、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对“两新”产业专业孵化器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用,对多层厂房货梯报市级有关部门按照实际购买价格20%给予补助,对取得国家认证的公共服务平台报市级有关部门给予100万元奖励,取得省级认证的公共服务平台报市级有关部门给予50万元奖励。(2)鼓励引进“两新”产业企业和项目。一是对引进新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土地款)1000万元以上的“两新”产业项目,自经营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按企业实际缴纳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的50%给予等额奖励;自获利年起第一年和第二年,按企业实际缴纳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额给予奖励,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给予奖励。奖励资金由受益财政列支,重点支持企业生产经营、项目建设、招才引智。二是对科技人才带“两新”产业项目或技术来XX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且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在项目建成投产后,经有关部门认定,给企业创办人一次性10万元奖励;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给企业创办人一次性30万元奖励。三是鼓励“两新”产业龙头企业按规划布局,沿产业链自主招商,龙头企业自主招商的项目,在用地上优先予以保障;对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土地款)3亿元以上的“两新”产业企业,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给予优惠扶持政策,同时成立由市领导牵头,项目所在地政府、市级相关部门组成的项目推进小组,实行全程跟踪服务。(3)加快孵化培育“两新”产业企业。一是支持入孵企业,“两新”产业企业对口入住“两新”产业专业孵化器,入孵企业从入住起两年内可免费使用100平方米面积以内的办公场地和标准厂房,超过的面积,租金按标准减半收取。入孵企业依法缴纳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按国家政策规定,属于上缴中央和省的部分,按收费标准的下限收取;属于市、县收取的行政性收费、事业性收费按收费标准下限收取后,由收益财政按照收取费用的50%奖励企业。二是培育企业做大做强。对新入规的“两新”产业企业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产值首次过亿元的一次性给予20万元奖励;产值首次上10亿元台阶的一次性给予50万元奖励,奖励资金由市级财政和企业所在地财政各承担50%。3.加快人才引进培育。加快人才培育体系建设,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为提升“两新”产业提供才智保障。建立人才激励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加速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企业和科技创新团队。实施更加柔性的引才、用才措施,为各类人才在生活上提供更多便利、在工作上提供更大舞台、在经济上提供更多实惠、在政治上给予更多荣誉。建立健全政府支持下的产业人才培养机制,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培养方式,鼓励、支持乐安职中、北坝职中为我县开展“委托式”“订单式”培训,由财政部门按规定给予职工技能培训补贴,加速培养一批实用人才。(县人才办、县人社局、县财政局)4.强化产业项目支持。(1)年度建设用地指标向“两新”产业倾斜,“两新”产业用地指标不低于当年工业用地指标的60%。引进“两新”产业企业的用地及配套设施用地,优先接受用地预审、报批、安排用地指标。属经营性产业用地的,出让起始(拍)价按照土地所在区域的同用途不低于基准地价的70%确定。凡围绕“两新”产业项目实施技改扩能和提挡升级的企业,在用地及配套设施用地上均享受同等待遇。(2)对引进“两新”产业企业的用电、用气在计划指标上重点倾斜,优先安排,重点保障;新增用电、增容等要求,实施客户经理制,开展“一对一”服务,在5个工作日内予以安排。三是工业园区、相关乡镇要为引进的“两新”产业企业提供项目备案、核准、环评、安评、用地规划、工商登记等全程代办服务。(县政务中心、县国土局、县住建局、工业园区,相关乡镇)(三)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两新”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县科技工局,负责“两新”产业规划编制、项目包装、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及要素保障等工作。县级有关部门要结合单位职能职责,制定和完善支持“两新”产业发展的配套措施,认真落实好各项工作举措。县目督办要将“两新”产业的发展情况作为工业园区、相关乡镇、部门及单位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建立考核指标体系,提高考核分值权重。县委、县政府将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总结经验、鼓励先进、激励后进,推动“两新”产业加快发展。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