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第二课时说课稿_曹刿论战教案两课时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0曹刿论战第二课时说课稿_曹刿论战教案两课时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分享的“曹刿论战第二课时说课稿_曹刿论战教案两课时5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曹刿论战第二课时说课稿曹刿论战教案两课时【第一篇】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此次说课的课题是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曹刿论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等九个方面对《曹刿论战》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说教材《曹刿论战》是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2古文。《曹刿论战》虽是1记叙战争的短文,但此文的重点不是记叙战争的经过,而是重点描写曹刿的“论战”。本文结构严谨,线索分明,剪裁得体,意蕴深广,其语言简练概括,重点突出,寓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是《左传》的经典目之一。说学情本课设置在八年级上册,在学此课时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短古文,也具备了初步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但由于学生所掌握2/20知识有限,加之首次接触文言议论文,学习本文还有一定的困难。针对此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我把重点放在“问题导引,疏通文意;反复品读,体会作者思想”上,不在文体阅读上做文章。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结合文言文的体裁特征及新课标对初中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我将本文教学目标设定为:知识与能力:了解《左传》的有关文学常识,掌握文中关键词语及精彩句子的含义,积累文言知识。过程与方法:讨论探究本文以“论战”为中心,剪裁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学习文章中所刻画人物的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并学习曹刿身上的爱国主义思想。说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文中关键词语及精彩句子的含义,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剪裁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2、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分析曹刿及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说教法本课教学我主要采用启发式讲解法和问题导引法。对于文言文,学生底子相对薄弱,有部分较晦涩的文言词语我采用讲解法直接点拨;还有些内容可以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及整体感受来完成,对于此部分内容我通过启发唤起学生的认知;对于课3/20文内容的理解,我采用问题导引法,设置问题层层导引,让学生们在问题中阅读,这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学习古文的兴趣,还能有效地梳理文章叙述线索、客观分析人物形象。说学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学生通过以下方式学习本文:1、诵读法。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学习文言文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这也是由文言文的时代距离特点所决定的。在诵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深入文意,体味文言的音韵美,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自然而然达到背诵的程度。诵读法的运用便于学生们找准语感,体会语言特色,理解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2、讨论法。课堂讨论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学习活动。不仅能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刺激思考,集思广益,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同时交流方法与心得,这是达到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诵读课文二、复习关于《左传》的文学常识、文中关键词语及精彩句子的含义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2、关键词语1词语释义4/20肉食者鄙(鄙陋,目光短浅)小惠未遍(遍及、普遍)弗敢加也,必以信(虚夸,谎报)(诚实)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使人信服)(赐福、保佑)公将鼓之(动词,击鼓)既克(战胜)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倒下)2一字多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所以)曹刿论战第二课时说课稿曹刿论战教案两课时【第二篇】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单元中《曹刿论战》与《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的主要内容这两课在本单元中处于重要的地位,重要的文言知识点非常多,并且这两课中人物形象和观点态度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合并在一起重点复习经过九上和九下12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初步具备自主阅读课外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是文言知识不够系统,对文言文中考考点的把握不够全面,课内外知识迁移的能力不高,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据中考考点制定以下复习目标:1、准确默写文言名句2、识记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5/20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基本用法2、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分析综合:归纳主要内容,概括观点态度1、评价作品的思想能内容和作者的观点2、鉴赏作品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由此确定本堂课的复习目标及重难点:知识目标:识记文言名句和重点词语的含义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文言句式在文中的基本用法并能够准确翻译句子(重点)2、分析归纳文章主要内容,概括观点态度(重难点)情感目标:感受古代明君贤臣为了国家大事敢于进谏、从谏如流的精神,激发爱国情感(难点)一、重点词语:(识记、理解)1、通假字2、词类活用3、古今异义词4、一词多义二、语句翻译(理解、综合)特殊句式(根据句式,翻译重点句子)判断句:省略句:6/20倒装句:被动句:一、新课导入:有位专家曾大打过这样一个比方:汉语言学习好比一棵树,文言文学习是这棵大树的根须,现代文学史茂密的树叶文言文的学习对于汉语言学习的重要性一目了然,今天我们来上一堂关于文言文复习课二、课前案反馈:师明确要求每一小组交流的每一版块知识点,明了后上黑板展示,其他同学在组内继续交流其他知识点,等黑板上的同学写完之后,同学们可以把黑板上的精华及时补充课前案,如果有不同点,可以及时补充,若有疑难点,可以向出示本版块知识点的小组请教如果都明确了,可以迅速识记三、巩固检测利用多媒体展示三个包含所有知识点的文言句子,考查同学们的翻译情况1、小惠未徧,神弗福也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学生们在翻译的过程中注意咯知识点的落实,并回顾翻译的原则与方法在落实翻译的原则与放法的同时,突破本课的难点四、强化训练7/20出示涵盖这两课知识点的中考题,让学生体验中考题型共三题前两个题难度较小,重点让学生交流第三题,让学生说出做题的凭据这一题考查的是多义词“之”的用法,是学生的易混点,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师相机引导归纳做此类题的方法五、人物形象分析(一)、学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要能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幻灯片出示问题:归纳总结《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明君贤臣的共同之处,分析比较曹刿与邹忌、鲁庄公与齐威王的不同之处学生自主完成,让两个学生分别回答,其他学生归纳总结其要点并分析做这类题的方法1、人物事迹(概述)2、事迹体现人物精神风貌(从文中概括)3、抒写人生感悟、人生启示(多方面)(二)、强化训练出示往年关于本课的中考题:从选文中看,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请你从中概括出一条对我们的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建议(3分)(锻炼学生系统回答问题的能力,并实现枪案目标的升华)六、迁移训练刚才做的都是往年的课内的中考题,对课内的知识掌握的不错,但是有课内到课外知识迁移的能力如何呢?那么我们就8/20又设计了一组课内与课外的文言文对比阅读题,来培养学生的显性迁移能力,培养知识迁移意识重点讲第三题古文今译和第四题,进一步落实本课难点和情感目标,其中包含古今异义词地方、多义词所以与判断句但是,这类题是前几年潍坊的中考题型,从去年开始,潍坊对文言文的考查加大了难度,考1纯课外文言文阅读这时,学生由比较阅读的显性迁移转为隐性迁移时,能力又会如何呢?所以我们又设计了1纯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学生的隐性迁移能力我们重点讲解易混点多义词“之”,再次落实上面讲到的方法,还有第三题,落实情感目标另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课外迁移能力,我们又设计了两课外拓展阅读,内容上密切联系本节课所讲内容,进一步落实情感目标;题型上仍是中考题型,落实能力目标,尤其是难点古文今译和易混点一词多义,再次落实课上复习到的方法与技巧曹刿论战第二课时说课稿曹刿论战教案两课时【第三篇】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曹刿论战》,这一课是语文版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七单元27课。是1记事文言文。本单元选了3记事文言文,单元教学要求:学生利用学习现代记事文掌握的有关知识,形成的有关能力来帮助学习文言记事文。我所带的班级已经经过一年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初9/20步感知文言文的表达习惯,尤其对文言文的句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常用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也有一定的积累。而本课文着重叙述曹刿分析战争取得胜利的因素。虽然课文字词句与现代汉语有较大的差别,但文章以人物谈话为主,又有一定的情节性,所以内容上不难理解。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并结合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理解词句的意思,疏通文意。2、诵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3、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叙述结构,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教学的难点是:分析人物形象及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新基础教育提出:“教学设计应使语文课堂成为开放性的课堂,要打破教师的垄断控制,应该由书本世界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开放,打通课堂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使语文课堂成为关怀学生个体生命的课堂,关注教学进程中学生瞬间的感受和变化着的情绪,关注学生语言中每个闪光点和障碍点。”王荣生教授也曾提出:“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帮助学生学,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选择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就是组织学生学的活动,教学流程就是学的活动充分展开,努力营造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基于以上的理念,对于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1、课题导入,激发学习兴趣。2、初读课文,疏通文意。3、再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10/204、研读文本,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5、迁移拓展。在学习本课之前,要求学生充分预习,要求在朗读上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并结合课文注解大致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的第一环节由课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是:题目《曹刿论战》中“论”是什么意思?经过讨论明确是分析,论述的意思。那么“论战”指的是什么呢?由此进入第二个教学环节。第二个环节是通过自由朗读课文,分析讨论文章中曹刿分析论述了什么?这是贯穿本课的一个纲要信号。学生讨论后明确文章主要是论述作战如何取得胜利。战前是要取信于民,在战争过程中要善于抓住作战时机。学生在讨论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带出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如“间”“鄙”“安”“遍”“牺牲”“加”“狱”“虽”“以”“属”等。老师与同学一起共同讨论,进一步明确这些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在这个环节的学习中,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和记忆常用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对特殊句式的理解和把握。这样的学习避免了脱离文本枯燥的理解字词,并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是思考并讨论“曹刿是如何论述的?”这是一个比较大话题。我考虑到学生可能不知如何下手,我将这个问题分解为两个子信号:一是曹刿在论述作战条件时是怎样一步步达到自己的意图的?而在这个过程中鲁庄公又是如何表现的?在曹刿与鲁庄公的一问一答中,每一步都有他特殊11/20的用意,并且收到预期的效果。在曹刿的引导下鲁庄公明白了必须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才是取得战胜齐军的政治保障。这个问题也将曹刿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形象,卓越的军事才能显现出来。从鲁庄公的思想变化中也可以看出鲁庄公并非前文提到的“鄙”,而是一个明君,是一个任人唯贤,善于采纳别人意见的君主。另一个子信号是:作战中如何能取得胜利?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进行分析讨论。。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曹刿帮助鲁庄公选择反击时机在“彼竭我盈”之时,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用实际行动让鲁庄公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在完成这个环节后,教学难点也得到了解决。理解曹刿和鲁庄公的形象应该是水到渠成的。并进一步由学生总结文章塑造曹刿和鲁庄公形象的方法。如通过正面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结合侧面描写的方法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的第四个环节是讨论文章的详略安排。这是1叙事性的文章,详略的安排非常分明,那么文章是如何安排详略的呢?为什么详写作战前的准备,而略写战争的经过?这是一个值得争议的问题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