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鱼我所欲也教案两课时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鱼我所欲也教案两课时【第一篇】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一书在宋朝时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经典。孟子思想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学习本文字句的同时,对孟子的思想体系略作剖析,这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鱼我所欲也》一文主要是议论。其论证方法,学生不易掌握,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那些表述其观点的语句和他常用的术语加以分析,讲深讲透,并以此来剖析他的“舍生取义”的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教学过程中还应加强朗读,使学生加深体会文章的内容和文章的气势,从而体现孟子善于论辩的特点。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1.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2.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2/19理解作者的观点。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1.诵读法这是文言文教学最实用的教法,可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如墨读、齐读、跳读、精读、美读等。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熏陶。2.质疑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自己不懂的地方提问,或对文章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就沦证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胆质疑。鼓励学生自主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3.鉴赏法一、导入解题作者情况介绍,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查找的资料来完成,教师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课件,向大家展示。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3/19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7。《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辨认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二、整体感知1.朗读。1)在自由散读的基础上抽读(4名左右),抽读学生可任意选取文段朗读,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并作好点评准备。2)朗读点评(由学生完成,教师点拨、引导即可)。(点评着重强调咬字、语气、节奏、断句等几个方面,注意突出演讲式朗读的特点。)3)全班根据以上朗读点评的要点,齐声朗读课文。2.串译课文,了解大意。(学生相互交流预习成果,对于小组内共同出现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3.熟悉课文,概括文意。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自由朗读课文,并用最简洁的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要求学生根据前面所学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积累的有关议论文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4/191.课文的论点是什么?结合课后练习,思考你赞同哪一种说法,为什么?2.为了阐明观点,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找出来,大家交流。3.课文导语说“文中孟子对于‘义’的论说,对于今人仍不无启迪”,想想你从课文中得到了哪些启迪,整理思路并与小组同学交流。说明:以上问题采取小组内自主、合作的方式完成,小组内每个同学承担一道思考题,思考结果交由小组讨论,组长记录讨论结果,并由中心发言人汇报讨论成果。四、自主质疑,探究学习此环节主要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意识,要求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质疑问难,提出有一定创新价值的问题,教师可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问题,由学生小组探讨,全班交流。说明:这个环节,学生质疑提问应提前布置,由学生在课前完成,上课前提交问题即可。另,学生的提问,教师也可给予一定的启发、点拨,注意问题的质量。问题:1.课文中“本心”指人的天性,那么从全文看,作者认为人应该具有怎样的天性呢?按照你的理解,人的天性除课文所指外,还应该有哪些?不妨说说。——-————学生自由发言。2.能否为课文补充一、二个现实材料,以突出论点。5/19—————(学生自由补充。)五、朗读背诵,积累巩固课堂背诵,可采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完成。例如:运用幻灯,打出相应的译句,由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原文进行诵读,记忆;学生相互间提问背诵,教师抽查背诵等。六、布置作业:1.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学生回家查阅,并同课文进行阅读比较,看看它们各自表现出怎样的价值取向。2.查阅“嗟来之食”的故事,与课文比较,看看内容上有哪些不同,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虽然这节课没有按照我预定的教学计划进行,也让我着实感受到了语文教学中面临的尴尬局面,但我庆幸,最终的教育效果还是好的。我在想,语文的教学并不只是单纯的语文知识的教学,而是要灵活的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灵活的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接轨,能学有所用。作为教师,如果不断的唤醒这群孩子的良知,对于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成型该有不小的帮助。鱼我所欲也教案两课时【第二篇】1、体会文章的中心论点。2、论证方法。3、体会语言特点。三课时。第一课时6/19一、导语孟子(约公元前372至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推崇并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世称亚圣。作品有《孟子》7。他长于说理,善用比喻,纵横捭阖,妙趣横生,在中国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鱼我所欲也》就体现了他的写作风格和特点。二、学生朗读课文三、注意有关字词1、故患有所不辟也。通避2、万钟不辩礼仪而受之。通辨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恩惠、感激的意思。4、乡为身死而不受。通向,从前之意。四、笔译这课文五、对艰难字词句进行解释第二课时一、学生齐读课文二、学生散读课文三、点名学生翻译课文,对不妥之处详加解释四、学生散读课文争取成诵第三课时1、本文是1议论性文章,它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舍生取义7/192、作者是怎么样提出中心论点的?文章用鱼和熊掌等比喻提出中心论点的。3、作者是如何论证的?文章用鱼和熊掌等比喻提出中心论点,由有甚于生,有甚于死引出不为苟得不避祸患来,这是从正面论述;由莫甚于生莫甚于死引出何不为也这是从正面论述。结论是世上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有比死亡更让人讨厌的东西(义和不义)。后又从反面论证见利忘义是丧失人的本心。4、写作特色:⑴善用比喻。①运用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中心论点②用行不吃呼尔,乞不受蹴尔比喻守义不辱。运用比喻使讲述的道理明白易懂,深入浅出。⑵运用对比。鱼与熊掌生与死义与不义向与今等通对比鲜明,使中心论点舍生取义鲜明突出。既然能为义而舍生,那么在接受比生命更轻的高官厚禄,甚至是一箪食,一豆羹的时候要辩解是不是合乎礼义。⑶孟子的礼义是封建君臣之礼,封建君臣之义,应批判地继承,现在的礼义已经赋予了新的含义。如陈毅取义成仁今日事。⑷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5、结构图示:熊掌生所欲不苟得有甚于生义8/19╱正面→→舍鱼死虽恶所不避有甚于死不义生取义╲反面:向(为身死而不受)受不义之万钟无益今(为宫室、妻妾、穷乏者)更不可鱼我所欲也教案两课时【第三篇】1、熟练掌握本文的词、句翻译。2、掌握本文的论点、论证方法等有关内容。小组合作、教师点拨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来复习一下《鱼我所欲也》,复习前先让同学们看一下近几年中考题涉及到的本课内容,通过这些中考试题你感觉学习本课我们应该掌握哪些内容?中考导航(一)金华市xx年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故患有所不避也(2)贤者也勿丧耳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9/193、文中以“舍鱼而取熊掌”这一生活常理为喻有什么作用?4、古往今来,有许多“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请你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他的事迹。(二)xx年安徽省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听意思。(1)故不为苟得也苟:__________________(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_____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摘录文中能体现主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通过这两个中考试题,你感觉复习本课我们应掌握哪些内容?知识梳理(1)熟练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2)正确翻译文章中的重点语句(3)正确把握本文的论点和论证方法等内容。一、背诵课文具体要求10/19:请同学利用5分钟的时间,背诵课文,注意以下重点句。(1)生,____________,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非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是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同学们准确默写以上三个句子。检查方式:同桌互改。二、重点词具体要求:请同学用10分钟的时间,根据课下小注熟练背诵以下重点词一段:欲得舍苟患避如使由是生是故非独贤者勿丧二段:豆呼尔蹴尔不屑三段:万钟何加得向是已本心温馨提示:请同学们注意区分“苟”和“生”的翻译,同时注意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的重点词。检查方式:(1)同桌互检(2)快速反应三、重点句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11/19◆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4、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5、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6、所识穷乏者得我?◆7、是亦不可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8、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四、内容分析具体要求:请同学们在翻译的过程中注意译出重点词,同时注意评议的表述。检查方式:(1)组长检查;(2)同桌一题。1、《鱼所欲也》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名______字______,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________________,后世常以“_______________”并称。(写)2、本文的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语__________________。相关链接: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它出现的位置一般在标题,开头、结尾。3、本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证明论点的,请举例说明。相关链接12/19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作用:举例论证:列举了____________事例,证明______________增强文章的说服力。道理论证:引用_______________的言论,证明____________具有权威性,论证有________力。对比论证:证明________________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鲜明深刻。比喻论证: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_______________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4、(1)举出能证明选文观点的两个具体事例;(2)举出能证明选文观点的相关言论。鱼我所欲也教案两课时【第四篇】1、积累一些实词、虚词,正确翻译课文。2、本文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气势,加强朗读和背诵。3、理解作者的观点,结合实际生活赋予它们以新的内涵。1、体会语气,练习朗读,背诵课文。2、理解文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