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鱼我所欲也教案3课时【精选4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鱼我所欲也教案3课时【精选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鱼我所欲也教案3课时【第一篇】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3、学习本文对人生的正确抉择。4、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学习本文对人生的正确抉择。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箪(dān)蹴(cù)苟得(ɡǒu)不屑(xiè)2、阅读全文,对照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1、家作品简介:《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山东)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主张“法先王”。其言论和行2/19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2、解题: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理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重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一书文笔的特点。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和重音,要读得流畅,朗朗上口,读出语言的气势和感情。2、请学生翻译第一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得兼:同时得到。有甚于:比……更重要。如使:假如,假使。由是:按照这种方法。是故:因此,由此可见。非独:不仅仅。勿丧:不丧失本心。3、请学生翻译第二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豆:古代盛饭或其它食品的器皿3/19蹴尔:用脚践踏着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4、请学生翻译第三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万钟:钟,古代的一种计量器名,六斛四斗为一钟。本词是指很厚的俸禄。何加:有什幺益处。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以前。全句:从前为了礼义宁死也不接受。是亦不可以已乎:是,此、这的意思。已,停止、放弃。5、请学生翻译整课文。6、再次朗读课文。1、通假字1辟通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2辩通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3得通德,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4与通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5乡通向,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2、一词多义为:为宫室之美(为了,介词)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得:故不为苟得也(得到)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感激)是:非独贤者有是心(此、这)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4/19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呼尔而与之(给予)3、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1、完成课内练习二2、熟读课文,并背诵。1、朗读课文,熟读成诵。2、思考课后练习一、二、三题。:上节课,我们已经翻译了全文,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主题和写作特色。1、全班朗读课文。2、提问: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幺作用?讨论并归纳: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生取义。这里运用了模拟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3、提问:“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4、提问:“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5、提问:“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幺?6、提问:“非独贤者有是心”“是心”指什幺?7、提问:为什幺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讨论并归纳: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丧失善心(天性、5/19天良)8、提问:我们学过《谈骨气》,文中有一个论据,说是古代有一个不接受不敬的施舍,最后饿死。这个论据与课文第二段用的是同一个典故。请用最简练的一句话概括这个典故。归纳:贫者不受嗟来之食。9、提问:为什幺高官厚禄诱惑不了?试举例说明。10、提问:文中说得了“万钟”是为了什幺?11、提问:作者认为这种作法如何?12、提问: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幺样的人,斥责了什幺样的人?13、提问:课文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义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14、提问:第三段运用了什幺句式、有什幺好处?(归纳:排比句式,加强语气)本文阐明了义重于剩,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题。2、背诵课文。3、完成练习册。6/19鱼我所欲也教案3课时【第二篇】[教学目的]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教学重难点]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教学时数]两教时第一课时《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山东)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主张“法先王”。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孟子》一书,《汉书·艺文志》著录11,现存7,跟《论语》一样,也是用语录体写的,但体式有所不同,有些章论述当代的某些重要问题,幅比较长,论证也很充分,已经具有议论文的规模,不过仍在章首冠以“孟子曰”一语,《鱼我所欲也》即属于这一类。孟子长于言辞,在辩论中经常设譬,以小喻大,逻辑性很强,有极大的说服力;其文气势磅礴,笔带锋7/19芒,又富于鼓动性,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解题: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理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重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一书文笔的特点。1、朗读课文,注意读音节奏重音,要读得流畅,朗朗上口,读出语言的气势和感情。2、请学生翻译第一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得兼:同时得到。有甚于:比……更重要。如使:假如,假使。由是:按照这种方法。是故:因此,由此可见。非独:不仅仅。勿丧:不丧失本心。3、请学生翻译第二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豆:古代盛饭或其它食品的器皿蹴尔:用脚践踏着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4、请学生翻译第三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8/19万钟:钟,古代的一种计量器名,六斛四斗为一钟。本词是指很厚的俸禄。何加:有什幺益处。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以前。全句:从前为了礼义宁死也不接受。是亦不可以已乎:是,此、这的意思。已,停止、放弃。5、请学生翻译整课文。6、再次朗读课文。1、通假字1辟通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2辩通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3得通德,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4与通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5乡通向,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2、一词多义为:为宫室之美(为了,介词)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得:故不为苟得也(得到)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感激)是:非独贤者有是心(此、这)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呼尔而与之(给予)3、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9/191、完成课内练习二2、熟读课文,并背诵。第二课时1、朗读课文,熟读成诵。2、思考课后练习一、二、三题。上节课,我们已经翻译了全文,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主题和写作特色。分析讨论课文第一段,提出论点,分析论证。1.前面我们说过,《孟子》的文章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这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参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解说:要求引原文答,教师可适当点拔。回答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第一、二节的内容进行质疑,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或相互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明确:提出“生与义不可得兼,则舍生取义”的论点后,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10/19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最后,文章陡然一转,“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总之,这段文章是说,能做到“舍生取义”是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3。这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明确: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排比。通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11/19气势和论辩力量。4、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明确:1).用类比论证法提出论点。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2).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显出两类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则失去本心。第一部分中用假设的推理,第二部分中用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作对比,然后得出结论,使读者心悦诚服、3)、总结:第一段首先用喻证法提出论点,然后进行分析论证,运用推理的方法,分辨证、假设、因果三个层次进行说理,逻辑严密,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最后用层进式作结。全段紧紧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证。在我们将要写的议论文写作中,要学习这些论证方法和段的结构形式。作文题:浅谈义与利。还可回顾借鉴一下前些时大学生关于“义大于利”还是“利大于义”的电视辩论大赛。质疑。附板书:第一段:提出论点,分析论证。〈1〉起始:提出论点:舍生取义。①设喻:所欲→鱼、熊掌→取熊掌②引出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