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教授王XX(2024年1月13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统总结我们党百年自身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指导新时代党的建设,鲜明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新时代党的建设和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一个系统科学、内涵丰富的理论体系,标注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高度。一、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提出及背景(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提出2023年6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是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全党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心聚力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这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总结新时代十年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重大成就,以“十三个坚持”集中概括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主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突出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主线,提出一系列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引我们党成功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提出的背景马克思、恩格斯说:“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如今我们处于什么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所以,我们要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提出的背景,就必须和新时代联系起来。使命使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句话如今我们耳熟能详,但当我第一次读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时,对使命的认知才变得如此清晰和明确。党的十八大报告概括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复兴之路》展览,强调“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这一使命的重要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经过长期实践和探索得来的,并非凭空臆想或人为制造。它随着实践的深入和认知的提升,逐渐发展到了如今的水平。国情国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过去,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当前,这一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新时代的一系列主要任务,深度剖析了存在的问题,阐明了矛盾转化的原因,以及我们所面临的突出难题,并探讨了如何有效破解这些问题。世情世情是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挑战,不确定因素增多。总的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挑战和矛盾的时代。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可以说是最好的时代,但也是矛盾冲突激烈的时代,甚至可以说是新的动荡期。但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形势有一个总的判断: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从我们的目标来看,立足于中国,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17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马克思所指明的那个时代,在今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天这个世界在过去的基础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也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我国正处于近代以来的最佳发展时期,而世界也正处于马克思所描述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这两个变局是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的。对于我们今天所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作出了判断,而且不断深化对这个大变局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这个大变局的特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均衡,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紧相连。”这些都说明中国离不开世界,而现在世界也离不开中国。我们如何理解这个变与不变?这是我们对时代的认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在变化演进的面前,我们如何紧紧盯住我们的目标办好自己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判断:“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这里用了五个“新”来描述。那么应该怎么做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两个需要”: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因此,我们需要有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我们要讲斗争。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提到了“伟大斗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十九大又提到了“四个伟大”,其中就包括“伟大斗争”。因为我们已经走向世界,不确定难预料因素不断增加。在这个时候,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出“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的声音。我们要对“变”持一种态度,即要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依靠顽强的斗争打开事业发展的新天地,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我们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个时候,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关键在党”的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将这些细化并落地实施,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过去,革命与战争曾是时代的主题,后来我们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的理念。如今,世界再次面临大变局,但这其实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矛盾运动的正常现象,马克思对此有过深入的解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有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应对方案。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和研究这个问题,无论是各国人民还是政党、政治组织。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因素非常复杂,但人类总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这个过程可能曲折,但前途一定是光明的。党情党情是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最突出的标识和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已经明确提出,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这些考验都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同时,我们党自身也面临一些危险,如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这些危险都非常艰巨和严峻。因此,从党的十八大之后,我们展开了全面从严治党行动。到了党的十九大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能因为打了一个胜仗就收兵。这十年,我们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肯定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的显著成效。这些都为我们继续前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供了重要保证。然而,我们也意识到,一系列长期积累和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即使我们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习近平总书记仍然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和2018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都提到了党的十八大之前存在的问题,并明确表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的二十大更是首次列出了存在的9个方面的问题,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全面从严治党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于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等作了系统的总结。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个方面,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是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全面”: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两个全面”,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来推动“两个全面”,这就是面对当时的情况拿出来的招儿、开出的药方。在“两个全面”当中,一是提出了党的建设的八个方面的工作;二是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并对这一理念进行深化和发展。全面从严治党从2014年起成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工作的核心创新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具体要求来推动其实践落地。回顾历史,自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来,我们党始终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至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时,全面从严治党被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由习近平总书记作了系统阐述,明确全面从严治党核心就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这一过程中,理论与实践不断互动和统一,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原则和目的是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历经党的十九大和党的二十大的概括提炼,并在全国组织工作中得到整体体现。在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十年历程。他指出,“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十年间,我们“刹住了一些多年未刹住的歪风邪气,解决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顽瘴痼疾,清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了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没有这一革命性的锻造,我们无法拥有今天这样高度团结、坚强有力的党,也无法建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党群关系。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不仅在于过去的十年,更在于其对未来党的建设的影响。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前进,确保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这个总结不仅是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肯定,也是对新时代十年党的建设工作的总结。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标识和重大举措,其主题和主线与党的建设是贯通一体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厉整治“四风”,发挥巡视利剑作用,“打虎”“拍蝇”“猎狐”,管党治党实现从宽松软到严紧硬的深刻转变,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面貌焕然一新。(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形成的时间线党的十八大以后,面对党内存在的严重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并发表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经过五年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的二十大是在迈上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提出“两个全面”的战略任务,进一步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党的二十大后,2023年6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