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_教案【汇集4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_教案【汇集4篇】”,欢迎大家参考下载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第一篇】北风席卷大地,冻僵的白草被风折断,胡地的天空八月就飞舞茫茫大雪。好像一夜里忽然刮起了春风,千万棵树上的积雪如梨花盛开。本来让人心生寒意的严冬,在诗人的笔下,却显得如此富有生机!那梢头的片片积雪哪里是雪,分明是簇簇相拥的梨花啊!诗人送别朋友归京,本是让人难以割舍的离愁别绪,但作者知道: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今日一别,明年开春定会重逢,既是这样,为什么不能好好地为即将到来的春天高歌呢!1.认识10个生字,会写如官等8个生字。注意如在虚宫格呈现的形状为左梯形。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知道诗人的情感,知道冬天来了,春天就不会远了。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幻灯片、课件或古筝曲2/19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你会背哪些古诗?(指名随意背诵古诗20首)你们已经会背这么多古诗了,真了不起。那么,老师写两个字看看谁认识。(板书:岑参(加拼音)。学生随教师多读几遍。(简介作者)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善于描写冬天的美景,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后人对他文章中的两句诗偏爱不舍。想知道是哪两句吗?现在就让我们与岑参一路同行,去体会他诗中的意境吧。(板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齐读课题。[用送组词:送别、送行]这首诗就是一首送别诗,现在就听老师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请你把它圈起来。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读音。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1.边利用拼音自读古诗,边画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读得连贯。2.检查自读情况,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四、理解诗句、熟读成诵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2.你是怎样记住折、梨的?(生汇报识字方法。)点拨:(1)梨是形声字;他它能组什么词?(2)折是翘舌音,也是多音字,还念shé;与拆区别;生3/19书空。[板书:折:zhé(打折)shé(折本)]3.说一说:诗中写什么时间的景色?又写了哪些景物?你是从哪句话读懂的?点拨:(1)冬天的风是什么样的?(幻灯出示:北风声)(2)播放风声,想象说话:你眼前出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3)白雪皑皑,北风呼啸,看到这样的一幅场景,你有什么感受?(出示雪景图)(4)好朋友要远行,但不久的将来你们还会重逢,你有什么样的感受?5结合每一句进行朗读指导、训练。4.配乐诵读全诗。(个人读、评价读、小组比赛读)5.背诵诗句。(男女生比赛读、背)五、再现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官、送、归、折、胡、如、树、梨2.认读、组词,用送行说话。3.观察送、官、折、树的结构,并说一说它们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4.重点指导树、如、归。如在虚宫格呈现的形状为左梯形。女要写得伸展,口要写得小些。树是左中右结构的字,要把中间的又写得小一点,捺要变点。4/19归字结构左窄右宽。左边是一笔竖一笔撇,右边是倒山,最后一笔不出头。5.学生描红、临摹。六、交流资料、扩展朗读自古以来,人们都有各自喜爱和赞美的季节。古代诗人除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外,还写了很多赞美冬天的诗句,下面我们一起去回顾一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七、课后作业、扩展活动积累赞美冬天的诗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第二篇】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2、对诗歌语言推敲品味,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1、领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2、通过对诗歌意境的艺术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1、反复吟咏诵读,要求当堂背诵这五首诗歌。2、采用点拨式疏通大意,不必面面俱到,着重讲一两个可以提挚全诗的词,着重讲诗人的思想感情。3、教学时数:1课时。4、教具:多媒体计算机、自制课件。5/191、早就听说我们班的同学很了不起,博学强记,能背不少的古诗词,上课前老师组织同学们做个小游戏,一分钟古诗词句子背诵,看谁记得多,背的多。请每组老师右手边的同学背,左手边的同学数。请准备好,开始!(计时)统计背诵的数量。请以热烈的掌声鼓励我们班上的背诵小明星。(老师送你一个小礼物,热烈的掌声)2、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代诗歌。这些诗歌语言精练和谐,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能使人沉浸在诗的节奏和音乐美之中,给人一种陶醉,一种享受。我们今天在一起欣赏《诗词五首》中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节课要求同学们理解,背诵这首诗,同学们有信心吗?声音大一点,自信心强一些!(板书)岑参3、解题。1请了解岑参的同学给同学们介绍一下。2读过边塞诗的同学们介绍一下唐代边塞诗。(投影作者简介及边塞诗)1诗中的“歌”表明此诗体裁为在诗中的“歌”、“行”、“体”2此诗为诗人在新轮台幕府的送友人所写。(一)一读:掌握节奏,领略音乐美要求:读准字音,掌握朗读古诗的节奏使学生领略诗歌的音乐美。6/191学生自由朗读。2正字音,抽学生(投影)。3明节奏(投影)。4学生试读(左手边同学读给右手边同学听)。5教师范读(配乐)。6处理内容疑难。(二)二读再现形象,把握感情要求:再现诗中形象,理清思路,找出抒情发展线索,理解感情。1、朗读指导朗读时要身临其境进行想象和联想,使脑海中出现一幅幅动人的画面。1学生读,抽学生谈画面。2学生读投影展示画面。3学生默读,理思路,找线索。2、提示:全诗写什么景,叙什么时,可分几个场面,各有什么特点?a、送别前:八月飞雪送寒图,情奇激奋。b、饯别时:军营饯别奇寒图,哀怨低沉。c、临别时:东门惜别惆怅图,孤寂凄凉。d、送别后:别后雪池思乡图,惆怅。4思考全诗表达的感情诗人以夸张的笔法,气势磅礴地写出边塞的景色,抒发了7/19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三)三读:紧扣词语,体味意境,探索特色1学生谈自己喜欢的句子,说理由。2教师出示赏析“忽……”投影。3学生举例赏析。举送别诗: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不断积累,多多采撷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佳词丽名,能够出口成诵。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第三篇】1、学习本诗抓“奇”写“雪”,以“雪”衬“别”的写法。2、体会本诗送友时的无限惆怅的感情。重点:学习本诗抓“奇”写“雪”,以“雪”衬“别”的写法。难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成就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录音、课件(第1—8句)送别前(八月飞雪苦寒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第9—14句)饯别时(军营饯别奇寒图)气势雄伟想象奇特(风雪送友图)(第15—16句)临别时(东门惜别惆8/19怅图)寓情于景浪漫色彩(第17—18句)送别后(雪地伫立思乡图)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作者)二、解题,作者及作品介绍“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雪中)送别诗。判官,官名,节度使一类官员的僚属。这首诗是岑参第二次到西北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时写的。武某可能是其前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七言古体诗。诗题中的“歌”表明这首诗的'体裁是古诗中的“歌行”体(如杜甫《兵车行》、《丽人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岑参中年两度出塞,因为这一特殊的生活经历,使他很擅长写边塞诗。他的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征。他的诗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宏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形式丰富多样,尤其擅长于写七言歌行。其诗与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无人不识君。”)齐名,并称“高岑”。三、师生共同研读课文(一)一读9/19要求:读准字音,掌握朗读古诗的节奏,使学生领略诗歌的音乐美;结合注释理解词义,尝试口头翻译。1、指名学生朗读2、正字音:裘衾薄着瀚阑饮羌掣3、明节奏:节奏可分音调的节奏和意义的节奏两种。音调的节奏,常以两个字音为一拍,注意声音上的整齐。七言诗一般为四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意义的节奏是按诗句的语义来划分,它比音调的节奏显得更为重要,我们在划分节奏时,一般以意义的节奏为依据。如: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4、教师范读5、学生齐读(二)二读要求:再现诗中形象,理清思路,找出诗中抒情发展的线索,沟通学生、读物和作者之间的思想感情。1、朗读指导朗读时,要身临其境进行联想、想象,使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2、学生默读,理思路讨论〖明确〗:全诗共18句,根据文题可分为咏雪和送别两个层次。前10句为一层:从不同侧面咏雪。后8句为第二层:写送别。10/19第一大层又可分为三小层:前四句写西北边境奇丽的雪景,先写雪前肃杀可怕的景象,后写雪后美景;第5—8句从帐外写到帐内,写军营之中将士的苦寒生活;第9、10两句从帐内写到帐外,描写广阔沙漠和万里愁云,为饯行场面作铺垫。这一层,作者开从大处落笔,总写塞外狂风飞雪;又从小处着眼,细写寒冷难熬程度;最后又回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自然地引出送行离别的苦楚之情。第二大层又可分为两小层:第11—14句写宴请归客,并描写宴后送客出辕门时大雪奇寒的景象;第15—18句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3、学生默读,找线索。我们过去读过的许多文章,往往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请同学们举例说明:《七根火柴》以“七根火柴”为线索安排情节;《我的老师》以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的感情为线索;《白杨礼赞》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作为抒情的线索。本诗也有一条线索。讨论〖明确〗:本诗以“雪”这一景物为抒情发展的线索。“雪”共出现四次,组成四个画面:第一次——送别前的“飞雪”,在读者面前呈现“八月飞11/19雪苦寒图”;第二次——中军置酒饯别时的“纷纷暮雪”,在读者面前呈现“军营饯别奇寒图”;第三次——临别时“雪满天山路”,在读者面前呈现“东门惜别惆怅图”;第四次——送别后,“雪上空留马行处”,在读者面前呈现“雪地伫立思乡图”。4、小结:全诗以雪为抒情线索,描绘了一幅塞外风雪送客图。诗的开头从“飞雪”入手,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幅戍边将士苦寒的情景,接着,诗人以形象的笔触,描绘了西北边塞一幅愁云惨淡的风雪送客图。诗人寓情于景,含蓄地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第四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五首诗歌。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能力。1、熟读并背诵诗歌。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内涵。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12/19《饮酒(其五)》一、导入由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导入二、诵读理解1、反复诵读《饮酒》,注意读出诗人清高、自得的感情。2、作家作品简介:3、解读诗歌:(通过课堂讨论,师生共同研讨诗歌)⑴这首诗还有没有不能理解的字词?⑵“结庐在人境”和“而无车马喧”不是矛盾了吗?⑶“此中有真意”的“真意”是作者什么样的意?⑷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⑸这首诗歌你最喜欢哪几句?为什么?明确:⑴:①喧:吵闹的声音。②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③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④辨:说⑤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⑵:不矛盾,因为“车马”是达官贵人奔走于仕途的喧嚣,而诗人归隐田园,虽没离开“人境”,但心情舒适,志趣高远自然不受搅扰。⑶:人的自然本性。⑷:表达了诗人厌恶官场的虚伪、黑暗,从自然中悟出人生的真意,获得恬静的心境的思想感情。《行路难》13/19一、导入李白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比,希望能成就一番伟业,但世事艰难,他二十四岁“仗剑去国”漂泊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由人引见做了供奉翰林,其间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