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数学植树问题教案设计_数学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实用4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分享的“数学植树问题教案设计_数学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实用4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数学植树问题教案设计数学植树问题教学设计【第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06页例1。1、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步认识植树问题,理解并掌握在一条直线上“两端都栽”的情况下,间隔数和棵树之间的关系。2、在理解间隔数和棵树规律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两端都栽”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探究新知,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2、经历和体验“数形结合”、“化繁为简”的解题策略和数学方法。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221、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决心。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究出植树问题中两端都栽时,间隔数和棵树之间的关系,抽象出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把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同化为“植树问题”,运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1、师:同学们一定喜欢玩猜谜语吧?(课件出示):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谜底:手)谁能很快说出谜底?(生口答)。师:你思维真敏捷。2、师:同学们,伸出你的左手,仔细观察,你能看到数字几?3、认识间隔、间隔数。(预设1:数字5,5个手指;数字4,4个手指缝。)师:你观察得真认真!师:(课件出示)手指间的空隙,在数学上我们叫做间隔。(板书:间隔。)一只手上有四个间隔,我们就说它的间隔数是4。(板书:“间隔”后加“数”)(预设2:生:有5数字5,5个手指头;有数字4,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师:你懂得真多,能告诉大家什么叫做间隔吗?3/22生口答,师出示手的图片,板书“间隔”和“间隔数”。)4、认识生活中的“间隔”。师:生活中间隔无处不在。(课件出示:人民大会堂柱子、路灯杆、摆花盆、钟声等),师边放课件边叙述说明。师: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间隔?生充分交流5、揭示并板书课题。师:像这样有间隔现象存在的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板书:植树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有关植树问题的知识。(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题目信息:一条新修的公路,全长1000米,在它的一侧种树(两端都栽),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要栽多少棵?2、理解题意。1、从题目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2、理解题意。师:解决问题时,要善于抓住关键词或句子,分析题意。你认为哪些词是比较重要的?题目中,“两端都栽”是什么意思?师:既然有“两端都栽”的情况,就有“两端都不栽”的情况,也有“只在一端栽”的情况。(课件演示:两端都栽,两端都不栽,一端栽一端不栽三种情况。)今天我们重点研究两端都栽的情况。3、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一共要栽多少棵?4/22(指名生答)4、提出验证。a:师:到底哪个结论是正确的呢?我们怎么来验证一下?b:生尝试寻求方法。生:可以画一画图。师:你的想法非常好,可以用一条线段代表1000米长的公路,画一画图,数一数实际种了多少棵。)5、尝试验证,边叙述边课件演示:因为两端都栽,所以要先在起点栽一棵,然后每隔5米栽一棵,再隔5米再栽一棵,再隔5米再栽一棵……看看一共要栽多少棵。师:现在栽了多少米了?就这样一直栽到1000米处吗?(预设生:太麻烦了,浪费时间)6寻求“化繁为简”的数学方法。师:老师和你们有同感。1000米的路太长了,你觉得路的总长要是多少米好了?生尝试发表自己的想法。(预设生:50米、20米、10米师:我明白同学们的意思了,就是把路的总长换成比较小的数就行了。你们的想法太棒了!)师:在数学研究中,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我们就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即把“大数变成小数”进行研究,这样就可以“化繁为简”,找出规律。(板书:大数——小数,化繁为简)。比如,1000米太长了,我们可以转化成20米栽几棵,从而找5/22出规律。师:老师在电脑上可以画成小树,你们在练习本上,也画成一棵棵小树吗?怎样表示小树比较简单?(预设生:画成小树太麻烦,可以用一个点表示一棵小树比较简单。)师:你的方法真好!用线段图来表示,简单明了。(课件演示:小树变点,成为线段图)(二)、自主探究。1、师:同学们,今天你们就来当一次“小小数学家”,研究一下当总长分别是10米,15米、20米、30米时,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棵数有什么规律。请你们拿出题卡,认真画出线段图,并结合线段图把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2、生独立填表。3、汇报交流:谁把你的结果向大家展示一下?(师:谁和他的结果一样请举手?师:看来大家都做得非常认真!)师:为了便于大家观察,我把表格展示在大屏幕上。4、师:(边课件演示边引导)仔细回忆刚才画线段图填表的过程,认真分析这几组数据,能否说出总长、间隔、间隔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课件表格下出示:总长o间隔=间隔数)间隔数与棵数之间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课件表格下出示:间隔数o()=棵数)。那么,当两端都栽时,如果知道全长和间隔,怎样求出棵6/22数?5、学生独立思考,充分交流。结合生答,师完成板书:总长÷间隔=间隔数,间隔数+1=棵树。6、师:如果不画线段图,你能说出总长是50米时,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吗?学生口述答案。师:你真了不起!(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1、出示前面的例题。师:利用刚才我们发现的两端都栽时,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你能找到这道题的正确结果吗?2、生找出正确解法。3师:200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加1?(200表示间隔数,因为间隔数加一等于棵树,所以要加一。)(师:你讲得太棒了!老师真心佩服你!)4、师:以后再遇到生活中类似于“两端都栽”的实际问题时,就可以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进行解决。小练笔:运动会上,在一条长200米的笔直跑道的一侧插彩旗(两端都插),每隔10米插一面,一共要插多少面彩旗?师:请大家默读题目,然后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1、同学们,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看,我们的《小苹果》舞蹈比赛中同样蕴含着植树问题的知识。7/22(课件配图片出示)五二班学生参加《小苹果》舞蹈表演,其中一列纵队全长18米,如果每两个同学之间相距2米,这列队伍一共站了多少人?生独立审题,尝试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生交流方法和思路。2、钟声与钟声之间也有间隔,你能同化成植树问题进行解答吗?(课件出示)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5下,8秒钟敲完。12时敲响12下,敲完需要多长时间?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师:同学们,认真倾听钟声敲响几下?仔细观察它们之间有几个间隔?(课件出示:结合5次钟声,线段图出示四个间隔)(学生结合课件演示,说出:钟声敲响5次,共有4个间隔。)大钟5时敲5下,有4个间隔,共用了几秒钟?由此能求出什么?那么12时敲12下,有几个间隔?敲完用多长时间吗?请同学们尝试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汇报交流,说出思路。3、师:你们真了不起。请到知识城堡一展身手吧。(课件出示)8个同学站成一队,每两个同学之间距离1.5米。这列队伍全长多少米?师:线段图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数学问题。请同学们在8/22练习本上画出线段图,再解答。生汇报交流。生充分交流。师:在今天的探究活动中,我们不仅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两端都栽”的规律,能运用这个规律解决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而且知道了数学研究中“化繁为简”方法,会通过画线段图帮助我们解决数学问题。其实,在植树问题中还有许多知识,比如两端都不栽时、只有一端栽时,或在封闭图形上栽时,棵数分别有什么规律呢?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究。数学植树问题教案设计数学植树问题教学设计【第二篇】本课通过生活中的事例,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接触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等数学探索过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求新知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充分体验探究过程,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17页。“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这个单元的一节内容。和前几册教材一样,主要是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本课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9/22方法,教学时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1、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使学生能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并将这种规律应用到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之中。2、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等方式解决问题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发现不封闭线路上,两端都栽时间隔现象的简单规律。运用规律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的方法。电脑课件、泡沫条、小树模型、表格等等。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初步感知植树方法的多样化师:春天是个植树的好季节,你们知道植树有哪些好处吗?植树原来有这么多的好处啊。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课件出示)兰兰想在门前小路的一侧种上三棵小树苗来美化环境。你们能帮她设计出一种方案吗?10/22请学生上台用课件演示:鼠标移动书苗介绍设计方案学情预设:有的学生在小路两端各栽一棵,中间栽一棵;有的学生把三棵都栽在中间;有的学生从一端栽起,另一端不栽。师示范给一种方案命名,其他方案请学生命名。结论:1两端都栽。2只栽一端。3两端都不栽。(板书)设计意图:将生活中常见的植树问题,整体地呈现出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放手让学生设计方案并冠名,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教学例1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1出示例1:六年级的学生想在全长100米的校园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要准备多少棵小树苗?读完题目,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猜猜看,一共要准备几棵小树苗?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学生在猜想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几种不同的答案,到底哪种答案对呢?留下悬念,引发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11/222学具操作,初步探究到底谁的答案是对的呢?我们先取100米中的一小段20米来研究。小组合作,用学具模拟栽树。思考:两端都栽的时候,应该栽多少棵?学生展示学具,汇报模拟结果。学情预设:学生汇报:每隔5米栽一棵,所以在5米,10米,15米,20米的地方各栽一棵。两端都要栽,所以在0米的地方又栽一棵,一共是5棵。3教学画线段图我们用一条线段来代表20米长的小路,用几个点来代表小树苗。这就是我们经常要用到的线段图,线段图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思考。(课件展示)师:这几个点除了可以代表小树苗,还能代表其他的东西吗?引导学生发现点可以表示很多物体。师:两点间的距离可以用哪个词语来表示呢?(间隔)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间隔,能举些例子吗?刚才在植树中,你们发现了几个间隔(数)呢?是怎么知道的?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是数出来的,可能会说是算出来的……每一种方法教师都予以肯定。设计意图:老师呈现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遇到复杂问题想简单的,从简单问题入手去研究。让学生利用学具模拟实际12/22种树去检验,学生兴趣比较大,做到人人动手实践,丰富了学生的感性材料,并自然过渡引出线段图,为学生顺利发现并总结规律打下了基础。师:同学们在刚才栽树的过程中,还发现了什么?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使学生发现植树时要准备树苗的问题并不能简单地用除法来解决。4感知规律如果让你们来栽树,在这条20米的小路上,要使每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还可以每隔几米栽一棵树?学情预设:学生会提出每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