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陋室铭教学反思_陋室铭教案2课时教案最新4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陋室铭教学反思陋室铭教案2课时教案【第一篇】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关键字:名:有名,著名。灵:有灵气(显得灵异)句译: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神仙就有名了。水不在于有多深,有了蛟龙就有了灵气。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关键字:斯:这。惟:只。馨:原指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句译:这是一间简陋的房子,只要我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关键字:入:可译为“映入”。句译:绿色苔痕爬上台阶,青青草色映入门帘。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关键字:鸿儒:大儒。鸿:大。儒:读书人。“鸿儒”此2/11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白丁:原指平民百姓,此指没有学问的人。句译:在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而品德高尚的人,与我往来的没有没有学问的人。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关键字:调:弹奏。素:朴素的,不加装饰的。金经:泛指佛经。句译:在这里我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关键字:丝竹:泛指音乐。乱:使……乱,扰乱。案牍:官府的公文。劳:使……劳累。形:身体。句译: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我的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我的身体劳累。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关键字:云:说。句译:(我的陋室)就像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1.作者是唐朝的刘禹锡。铭,古代的一种文体。2.全文以“惟吾德馨”统领,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山不在高……惟吾德馨”):以山水作类比,点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第二部分(“苔痕……劳形”)从居室环境、来往客人和日常生活三方面来写陋室及陋室生活,具体表现主人的“德3/11馨”,揭示“德馨”的内涵:——环境清幽自然,反映主人宁静淡泊的心境;交往之客博学而德高,反映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日常生活悠然闲适,充分反映了陋室主人安贫乐道的思想和不与权贵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第三部分(“南阳……何陋之有”):以古贤人的旧居作类比,引用孔子语,点明“陋室不陋”,表明自己“君子”之志。首尾呼应3.中心归纳: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美,抒发自己安贫乐道,不与权贵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陋室铭教学反思陋室铭教案2课时教案【第二篇】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准确识记重点文言实词,翻译课文。2、把握文章结构,深入了解文章内容。情感目标3、能明确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4、发表自己的感悟,确立自己的人生志趣追求。翻译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深入理解短文的寓意,能与作者进行对话。多媒体课件张扬师生个性,强调朗读品位、渗透学法指导,重视合作讨论。打造美读、美教的课堂模式。4/11一、故事导入营造美1、讲述刘禹锡被欺写陋室铭的故事。2、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二、初读课文感知美读韵文最好从朗读入手,大家先仔细看视频,并在难读难写的字标注一下,注意听准字音,注意句子的语气语调。1、明确朗读的要求技巧。2、初步掌握词句的意思。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注解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三、译读课文通内容学生合作翻译全文,提示:1借助注释,读出疑点2注意字句,翻译课文四、细读句子鉴赏美我们再来细细分析下课文,我问大家一些问题。(也可由学生提问,老师补充问题,引导大家挖掘课文内涵。)1、大家说说,这铭文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呢?那大家可以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表达作者写作目的的语言么?文章是怎么样引出“德馨”的呢?前两句是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2、韵文从哪些方面体现作者的“德馨”呢?3、作者已经从那三方面说明了陋室不陋,又为什么写“南阳……,西蜀……”?有什么作用?(用类比的方法从而突出5/11陋室不陋)4、最后一句孔子的话是什么意思?(用“何陋之有?”反问,言外之意是“不陋”与文章开头相呼应,更好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精神,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根据大家发言整理成板书:设喻引题山水喻陋室仙龙喻德馨环境清幽(景)陋室不陋交往高雅(友)生活恬适(趣)古贤自喻反问点题五、巧取雅称创造美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转眼间就要和刘禹锡说再见了,离别在即,你不想留下点什么纪念吗?老师有个建议,你可以给刘禹锡的陋室起一个雅称,比如──清心斋;也可以给刘禹锡送一块匾额,比如──室陋德馨。起名时要说说根据。启发学生把自己读到的东西表达出来。结合自己的观察,如电视里看到的、外出时观察的宅名,给刘禹锡的陋室拟个合适的雅称。六、对话作者表现美时间真快,不想说再见,也得再见了。老师建议大家这样和刘禹锡话别,以“刘公,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说一段心6/11里话。学生思考后说话。七、课后练习巩固美1、将“刘公,我想对你说……”整理成1随笔。2、背诵全文给你的父母听。陋室铭教学反思陋室铭教案2课时教案【第三篇】1、掌握作者。2、掌握本课实词重点语句。3、能顺畅的翻译课文。4、能用原文回答问题。5、背诵课文。同目标2、3、4。一、以《酬乐天扬州席上出逢见赠》导入,学生介绍作者。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官接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二、出示学习目标三、检查预习1.读准字音2.朗读课文,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7/11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朗读等。3.四、学生分小组进入网络完成学习任务。1、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有仙则名:著名。有龙则灵:灵异。斯是陋室:这。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苔痕上阶绿:长到。草色入帘青:映入。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往来无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管弦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何陋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装句,有什么简陋的呢?2、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3、提问:“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4、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8/11写陋室幽雅恬静的自然环境。5、提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6、提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7、提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8、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四、完成课堂反馈陋室铭教学反思陋室铭教案2课时教案【第四篇】1。积累文中“名、馨、鸿儒、白丁、劳、形”等重要的文言词语的含义,通过疏通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朗读出美感并能熟读成诵。9/112。通过品读,结合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理解作者身居陋室却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尚品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志趣追求。通过品读,结合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理解作者身居陋室却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尚品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志趣追求。ppt内容分析:《陋室铭》是古代铭文中的名,以其立意鲜明、构思巧妙、韵味深长而脍炙人口。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人贵有精神”,刘禹锡借此文自述其志,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出自己虽身居陋室却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尚品德。七年级的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而且本文幅短小,注释详尽,那么对于学生朗读和对内容理解方面的教学指导就变得尤其重要。同时,结合这一单元的主题,在感受和理解作者虽身居陋室却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尚品德的基础上,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志趣追求。另外这铭文之所能历来被人称颂,也有其文章的美感之所在,在教学中,通过品读体会文章之美并读出美感,也是学生容易忽视的学习要点。一、情景引入背景故事导入并介绍作者。10/11[设计说明]:背景故事的导入,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对作者的了解,使学生能够知人论世。二、整体感知1。什么是“铭”?“铭”这一文体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明确: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如座右铭、墓志铭等。特点:幅短小,句式较短,两句相对,押韵有韵律,多用对偶等[设计说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让学生结合课文去感受“铭”这一文体的特点。三、重点读析1。请结合文中具体的语句,用“走进陋室,我仿佛看到了的画面”说一句话。明确:用优美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说出“苔痕上阶绿……无案牍之劳形”所描绘出的画面。[设计说明]:能够在正确翻译描写陋室生活的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语言的美化和陋室生活场景的想象,并在这个过程中落实关键词。2。设置情景:在知县老爷和刘禹锡的对话中感受陋室不陋。明确:在品读中感受刘禹锡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同时让学生了解陋室“陋”与“不陋”的关键取决于谁住在里面,点明“惟吾德馨”是本文的中心句。[设计说明]:在具体的场景中,通过知县和刘禹锡对话感11/11受陋室的“陋”与“不陋”。四、拓展迁移介绍刘禹锡的经历,结合之前所学的刘禹锡的作品,分析刘禹锡的理想是不是就这样在陋室中弹着素琴悠闲自在地过一辈子呢?明确:刘禹锡是一位有着安贫乐道的积极生活态度的人,也是一位志存高远之人。[设计说明]:通过纵向贯穿所学的知识,更好的了解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