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绩观自我剖析材料集聚3篇2024/X/XX篇1政绩观自我剖析材料按照行业党员干部政绩观专题教育安排,围绕“树立什么样政绩观”“依靠谁实现政绩”“为谁建立政绩”“怎样实现政绩”“追求什么政绩”等内容,对照中央、国家局要求和省局(公司)决策部署,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严肃认真进行个人检视剖析。现将检视剖析情况予以报告。一、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对照检视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情况。持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行业决策部署坚定自觉,在自己分管的工作中坚持从实际出发,严格按规则办事,没有“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存在。二是对照检视政绩观错位情况。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勇于担当,积极进取;能够紧密团结在市局(公司)党委领导下,自觉依靠干部职工,依靠分管团队,努力提升工作水平,提升服务职工群众、保障机关有效运转水平,没有居功自傲的思想倾向,不存在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存在问题:一是工作作风仍需改进。主要体现在从严治党责任压力传导不够,分管部门的党建责任落实与市局(公司)党委的整体部署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体现在对分管工作安排部署多,指导督导、服务协调还有跟进不及时、不到位的方面。二是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还需提升。正值各项工作紧张繁忙之际,自己积极转换角色、适应岗位,注重熟悉分管业务、了解掌握情况、关注工作进展,但下到基层检查调研解决问题少,与同志们谈心交流、沟通思想、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少,与职工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三是对照检视行业高质量发展落实情况。能够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负责做好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市局(公司)党委决策部署在分管领域的贯彻落实,为全市系统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服务保障作用,同时积极建言献策,精诚团结,助力全市系统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一是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从严治党发现问题的主动性还有欠缺。二是推进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还需提升。主要体现在日常监督缺乏有效形式,发挥监督作用的及时性、精准性还不足,履行监督责任的能效性还不强。二、原因剖析一是政治理论学习还有差距。政治理论学习的系统性、深入性还不足,特别是对全面从严治党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的研究把握还不深入,学以致用思路还不宽、办法还不多,导致用党的政治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的能力还不强。二是正确政绩观的树立还有差距。对自身的宗旨信念要求不高,没有时刻站在职工群众的立场上,把职工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最高衡量标准,做好本职工作,服务职工群众。三是工作作风还有差距。主要是自我要求还不够严格,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现象在自己身上仍未根除,履行职责还不扎实不细致,存在浮而不入、大而化之的问题。三、下一步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针对存在问题,将以这次行业党员干部政绩观专题教育为契机,有的放矢狠抓整改落实,努力促进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一是锲而不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针对理论学习上的差距,积极参加集体学习,完善个人学习,坚持全面系统学、持续跟进学、联系实际学,持续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心走深走实,不断提升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用党的创新政治理论成果,指导推进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水平。二是坚定不移践行勤勉为民政绩观。时刻以“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哲学三问和“入党为什么、当官干什么、身后留什么”三个基本思考深刻反思自省,进一步树牢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践行群众路线。严格落实班子成员下基层调研和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坚持每月下基层调研工作1次以上,改进调研质量,提高调研实效,指导促进工作,及时帮助基层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热情服务职工群众。三是驰而不息改进工作作风。坚决克服自身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对分管部门、分管领域工作全程参与、全程负责,加强指导、跟进督导。以上个人检视剖析和整改措施,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篇2政绩观自我剖析材料政绩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德才素质在工作实践中的综合体现。追求什么样的政绩,为谁树政绩,怎样树政绩,是衡量农村基层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当前,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承担着全面建设小康农村社会重任,能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至关重要。本文尝试对他们的政绩观进行初浅探讨和剖析,对如何树立科学政绩观提出建议。一、存在问题1、对农村工作认识存在片面观点,求稳不求活,造成农村发展滞缓。部分农村基层领导干部认为当前农村工作稳定压倒一切,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是头等大事,只要不出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是有政绩。开拓性地做农村工作,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既然如此,不如不干,捂住摊子,得过且过,守住一时,保全一生,寻机脱身。他们将农村稳定与发展的关系生硬地割裂开来,抓住了稳定,丢掉了发展,没能看出农村的稳定是发展中的稳定,发展是稳定中的发展,从而造成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迟缓,甚至停滞不前。2、不尊重农村客观现实条件,急功近利,损害农村长远发展利益。一些农村基层领导干部为在任期内出政绩、受表彰、获提拔,就不尊重农村发展客观规律,不顾农村现实条件,不管农村资源的承受力,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发展口号和指标,追求眼前的政绩。同时,极端地喜欢“看得见的”政绩,蔑视“潜在的”政绩,重视近期效果,轻视长远利益。一切为自己个人创造政绩,绝不为他人工作打基础。为在短期出效果、出成绩,宁可过量地牺牲资源,追求经济增长数字,造成“一任的政绩,几任的包袱”。3、对农村发展存在盲目性,依个人好恶,人为地割裂农村发展链。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到了新的地方工作,不愿深入基层群众搞调查研究,对当地的资源状况、产业发展水平、发展潜力等实际情况了解不多、不准、不透;对前任留下来的“家产”不屑一顾,搞“一个艄公一道河”;不了解、不顾及当地群众的生产习惯和生产技术水平,不尊重当地群众的致富想法,仅凭个人好恶和意愿,从主观上出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人为地、强制性地破坏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连贯性。从表面上看,有时确实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因为此一时、彼一时地改变发展政策,没有形成完整的农村发展链,最终将一无所成。4、对农村基层工作的不准,心浮气躁,追名逐利。个别农村基层领导干部把工作岗位当作人生的“跳板”,一事当前,总是计算个人得失,让群众利益、集体利益为个人利益让路;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热衷于搞花架子,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借以引起上级领导重视。报喜不报忧,掩盖矛盾和问题,置群众利益于不顾,虚张声势,对经济发展指标“注水”造假,搞攀比浮夸,搞“数字政绩”。二、原因分析1、干部世界观存在问题。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就决定了什么样的政绩观。个别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凡事从个人利益出发,一切为个人升迁做打算,谋取更高的职位只是了攫取更大的权力,而不是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以这种思想为基础产生的政绩观,势必偏离正确的轨道。2、干部政绩考核存在缺陷。考核指标设计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过于偏重经济发展内容,而精神文明和社会事业建设等只占很小的份额;考核内容比较随意,缺乏科学依据,使基层干部大部分工作,都是围绕着领导人的注意力在转;考核项目过于繁杂、笼统,考核方法简单死板,效率低下。3、政绩与选任存在脱节。干部政绩考核与选拔任用没有很好地衔接起来,往往是奖惩干部凭政绩,而选任干部却让年龄、资格、学历等成为决定因素,政绩成了可有可无的因素。这样,政绩归政绩,使用归使用,两者互不相干,便产生了政绩无用论。还有一种情况是极端尊重政绩,绝对凭政绩大小选任干部,造成频频出现“数字”政绩、虚假政绩。4、基层干部调整频繁。原先,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任期比较短,三年一届,不利于干部在基层领导岗位上作长远打算,不利于长期扎根一个地方工作。干部任期也比较随意,部分干部未能完全严格按届任职,届中调整过于频繁,使基层干部产生在现有岗位上产生过一天算一天的想法,甚至产生坐以待“提”的思想,认为只有时间一到,位置自然前挪。三、对策思考1、加强宗旨教育,解决“为谁树政绩”问题。为群众谋利益,为群众创政绩,应是每个基层领导干部的终身追求。农村基层领导干部树政绩,归根到底是要在农村基层忠实实践党的宗旨,当好农民群众的公仆,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要加强基层领导干部党的宗旨教育,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落实到创造工作成绩的实践中去。通过加强宗旨教育,引导和帮助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通过加强宗旨教育,真正让让基层干部明白检验政绩的标准是看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让基层干部进一步体察民意,凝聚民心,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研究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上,放在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紧迫问题上,在亲民、为民、富民实践中树立政绩。2、普及科学发展观,解决“树怎样的政绩”问题。真正的政绩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促进农村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绩,是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实绩。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要积极向农村基层干部普及科学发展教育,采取培训、座谈、宣传等途径,让基层干部真正了解和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深刻内涵及相互联系。通过普及科学发展观,教育基层干部正确解决好开拓进取与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关系、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的关系、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把促进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坚持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努力创造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绩。3、促进作风转变,解决“靠什么树政绩”问题。政绩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干出来的。农村基层干部要带头开展市委提出的“转变作风年”活动,身体力行,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始终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希望解决的事情做起,建立为群众所拥护的政绩。要注重四种转变,即领导职能要由“集中指令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变,领导决策要由“拍脑袋型”向民主化、科学化转变,领导方法由主要依靠行政推动向依靠法制引导转变,领导作风要由“唯上”、“唯虚”向求实创新转变。要坚决克服一切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坚持从农村发展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工作做到农民群众的心坎上。要善于与农民群众打交道,做到懂农村、交农友、办实事,自觉地把自己与农村、农民融为一体,用好的作风创造出让农民群众拥护和满意的政绩。4、改进考核机制,解决“如何考评政绩”问题。政绩考核是基层干部从政行为的“指挥棒”。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要以科学的政绩考核机制作为制度保障。干部政绩考核应做到“四看”:一看干部政绩的“保质期”。既要考察当前政绩,又要注重考察前几年,甚至曾经工作过的地方,通过回访复查,看政绩的保质期和后续效果;对当前的政绩,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看它对一个地方今后发展的影响。二看干部在创造政绩过程中的能动性。看形成政绩的内因,主要看干部的主观努力、工作态度和创新精神;看形成政绩的外因,区别在不同工作基础上创造政绩的大小。三看群众对干部政绩的满意度。坚持走群众路线,让群众有真正的发言权,真实分析政绩的“含金量”,剔除虚假政绩。四看干部在集体政绩中的贡献率。摆正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既不搞“政绩大锅饭”,也不搞“政绩垄断”,具体区分好个人在其中是起决策、主导作用,还是起参谋、执行作用,实事求是了判断个人在集体政绩中的贡献份额,恰如其分地给予评价。篇3政绩观自我剖析材料按照《局(公司)党员干部政绩观专题教育工作方案》要求,围绕对党员领导干部的五个方面要求即“树什么样的政绩”“依靠谁实现政绩”“为谁建立政绩”“怎样实现政绩”“追求什么政绩”等问题进行了以下的自我剖析。一、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