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有企业政治监督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政治监督。围绕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为开展政治监督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因此,国有企业要通过强有力的政治监督,坚决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国有企业纪委和纪检机构必须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强化政治监督首要职责,监督推动各级党组织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到实处;要按照党中央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首先要从政治上看,做到心怀“国之大者”,紧密结合企业实际,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切实发挥“监督保障功能、促进完善发展”作用;要把握“两个维护”根本任务,以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为目标,通过优化“三项抓手”、深化“五项落点”、创新“四项机制”,构建多方位、高效能的政治监督体系,从而督促各级党组织履行好管党治党、强基固本的政治责任,以政治监督新成效切实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保障“十四五”规划落地实施,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支撑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一、构建国有企业政治监督体系的重要意义(一)增强“两个维护”政治自觉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一开始就把解决党内各种问题高度概括到党的政治建设上来,强调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不能只讲腐败问题、不讲政治问题;党的十九大首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摆在首位;党的二十大强调,要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国有企业作为党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方向,以践行“两个维护”为根本任务,将政治监督这个纪检工作的根本职责做实做细,推动各级党组织坚决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新发展理念和打赢“三大攻坚战”、减税降费、“新基建”“六稳”“六保”、“碳达峰、碳中和”、推进国有企业创新发展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精准落实。(二)实现国有企业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提出了“六个力量”要求,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目标定位。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着力强“根”固“魂”,增强政治引领,通过政治监督使各项工作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取得良好实际效果。同时,通过政治监督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执行力,促进形成系统完备、权责明确、运转流畅的现代管理体系和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党的领导与企业治理高度统一、有机融合,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大国重器”“顶梁柱”作用。(三)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必然要求良好的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应有之义,是做好各方面工作的坚实基础,对企业改革发展有正向推动作用。国有企业具有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等特征。在“十四五”期间,将有5G基建、特高压、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多个领域的项目投资建设,经济活动频繁,廉洁风险凸显。因此,必须通过建立有效的政治监督体系,推动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坚决纠正不正之风,治“病树”、拔“烂树”,不断激浊扬清,让歪风邪气无容身之所,为企业行稳致远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二、构建国有企业政治监督体系的建议(一)优化“三项抓手”,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1.优化“两个责任”清单。梳理完善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纪委监督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等党内法规,结合企业实际,优化“两个责任”清单。一是针对党委主体责任,从管理结构、责任内容等方面进行明确。在管理结构方面,明确各级党组织集体责任、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责任、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在责任内容方面,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方面细化完善;强化主动担当之责、教育管理之责、检查考核之责、责任追究之责等。二是针对纪委监督责任,从监督对象、监督内容方面予以明确。在监督对象方面,突出关键少数;在监督内容方面,履行协助和监督职责;加强和改进监督的形式、途径、方式,充分发挥“监督的监督”职能作用,凸显纪委的监督主体、执纪主体、问责主体、管理主体。2.优化巡视巡察效能。党的二十大指出,要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因此,要坚守政治巡视巡察定位不动摇,按照“三个聚焦”“四个落实”要求,围绕被巡视巡察党组织职责使命,紧盯影响政治生态突出问题和矛盾问题多的单位,综合运用常规巡视巡察、专项巡视巡察、提级巡视巡察、交叉巡视巡察和“回头看”等方式,打好巡视巡察“组合拳”,分层分类推进,精准引导、深度扫描各单位政治生态,及时发现、报告问题并推动解决问题。同时,要加快推进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坚持常态化督导和管控;全面梳理问题,在政治建设、纠治四风、党建管理、组织人事、工程建设、产业管理等各专业和领域编制典型案例,进一步深化成果运用。3.优化“监督工具箱”。一是优化监督检查工作程序。深入剖析“监督的监督”工作机理,优化监督检查流程,明确编制方案、学习宣传贯彻、收集整理文件资料、开展监督检查、编制监督报告、督促整改落实“六步”程序法,确定各个工作环节主要任务。二是完善监督检查工作方法。凝练监督检查策略,形成工作汇报、谈心谈话、调阅资料、现场察看、座谈交流、“四不两直”检查、调研访谈、客户回访、调阅数据、会商共享(巡视巡察、审计报告等)、受理举报等11项通用监督检查工具,明确各工具工作要项。三是做实做细监督职责。针对组织体系、工作机制、任务落实、廉洁风险防控等方面开展体系化监督;深化廉洁样本抽检机制建设,打通业务监管与纪检监督通道,实现业务监管与纪检监督有效衔接,更好压紧压实业务部门和单位的主体责任。(二)深化“五项落点”,推动政治监督精准化1.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跟进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建立健全问责机制,保障政治监督有的放矢。紧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下文简称“路线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关于落实路线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相关工作部署、文件要求,企业党委(党组)关于落实路线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举措等3项监督重点,统筹推进日常监督机制、通报报备机制、专项监督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巡察监督机制、定期报告机制等6项监督机制,细化分解具体工作任务,明确问责情形,确保路线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地生根,以实际行动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2.压紧压实作风建设,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纠“四风”树新风是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和政治建设的基础,因此要上升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来看待。一是强化日常监督。坚持“平时常查、节日必查、逢查必报、快查快办”监督机制,建立精准化问题查纠机制;推动各级纪检机构联动开展重要节日监督检查,组织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四不两直”监督检查。二是深化热点监督。推进“酒驾”“醉驾”等违纪违法问题专项整治,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杜绝违纪违法问题发生;开展车辆管理专项监督,严肃查处公车私用、私车公养、车载定位系统长期不在线等问题。三是细化廉洁教育。大力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明确关键节点警示教育、典型案例警示教育、风险说讲警示教育工作;公开通报曝光典型案例,一体推进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四是精准化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约谈。通过开展集体廉政约谈、监督责任约谈,实时了解党员干部责任落实质效和基层政治生态情况。3.推进基层减负赋能,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痼疾。督促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从讲政治高度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治理、严肃查处不敬畏不在乎、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敷衍塞责等困扰基层的突出问题。深化“放管服”改革监督,优化管控模式,进一步放权赋能、服务基层,激发干部员工干事创业激情,提升企业效率效益和核心竞争力。4.严密排查“靠企吃企”,坚决斩断关联企业交易利益链条。首先,开展领导干部及其近亲属经商办企业专项排查工作。做到“两个全面”。一是排查对象覆盖全面,要包含企业本部各部门、所属各单位所有领导干部,退出现职(退二线)领导干部,领导干部近亲属。二是排查内容覆盖全面,要包括个人独资经商办企业,与他人合资、合股、合作、合伙经商办企业,拥有非上市公司(企业)股份,个人从事有偿中介活动,以及在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单位中担任非公司委派的董事、监事或者高管等。组织有关党员干部填报本人及其近亲属经商办企业情况报告表并进行登记汇总。形成电子档案后,与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政府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精准排查各级领导人员及其近亲属经商办企业信息。其次,开展“靠企吃企”专项整治监督。督促各单位建立健全“靠企吃企”专项整治体制机制,成立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整治方案,逐项分解整治任务,层层压实整治责任。一方面,要聚焦“靠企吃企”突出问题,推动开展民企挂靠国企问题整治等相关工作,压实压紧责任;另一方面,要做到新老问题一并解决,既严肃查处高买低卖,搞利益输送等老问题,又严肃查处“影子公司”“影子股东”等新问题。5.严格规范“小微权力”,持续深化低职实权岗位监督。首先,“深研究”确定人员范围。组织各专业人员紧贴实际进行深入研讨,科学研判“小微权力”发端,根据各部门、各单位的性质特点与核心业务,精准界定低职实权岗位和人员,精确划分“低职”范围,准确区分“实权”业务,并根据相关岗位职责深挖廉洁风险。同时,要在主业和集体企业同步开展各项工作。其次,“三个一”强化廉洁自律。督促各党支部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对各单位低职实权岗位人员,开展一次集体约谈提醒、一次集中学习教育、一次身边风险说讲,加大纪律作风建设力度,督促低职实权岗位人员思想上增强纪律意识,行为上自警自律。最后,抓“三序”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低职实权岗位廉洁风险动态更新机制和低职实权岗位“三序”(上岗前、任岗中、离岗后全过程管控等机制,抓常抓长,充分发挥监督治理效能,深化标本兼治,推动各级党组织针对性补齐“小微权力”相关制度短板,更加突出整治微腐败问题。(三)创新“四项机制”,推动政治监督常态化1.政治监督清单化。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树立优先做好政治监督的鲜明导向。从实际出发,确定政治监督的重点任务、重点对象,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执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等各方面举措列入政治监督清单。将政治监督全面融入日常监督,在谋划和推动工作中,更加旗帜鲜明、坚定有力地抓政治监督,更加规范高效地开展政治监督,并加大对同级和下级党组织履行职责、落实部署、开展工作的监督力度。以清单管理推动闭环机制,坚持透过业务看政治,通过监督检查发现业务问题背后的政治风险、政治隐患并及时解决;防止政治监督不力、不到位和泛化、简单化,维护政治监督严肃性、权威性。2.“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表单化。党的二十大指出,要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效。因此,要深入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