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备考策略研究精编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好文供参考!1/35高考生物备考策略研究精编5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高考生物备考策略研究精编5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高考生物备考策略研究12018年生物备考策略(1)善用教材,建立生命观念,构建知识系统“题在教材外,理在教材内。”高考试题年年新,但变化的只是选择的素材、创设的情境、解答问题的思路,而答案总能在教材内找到。所以,教材是最重要的复习备考资料。而有些同学以教辅资料为主要学习资料,把教材束之高阁,真是舍本逐末。对于教材,建议在以下几下面下功夫:1、对照考纲研读教材《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是高考的指南。考什么、如何考,《考试大纲》上都有明确的说明。这就要求考生针对《考试大纲》的内容,逐条过关。如对于《考试大纲》中的每一知识条目,都要能准确说出、写出其要点。如有疑问,必须阅读教村,从源头上扫除知识死角。有的同学将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包括表述概念、原理、好文供参考!2/35观点的主题词、短语或短句,摘抄下来,经常背记。这种方法可以借鉴。高考评卷中,阅卷者往往是根据考生答案中是否有切合的关键词、句来计分的。得分点一般是生物学的名词术语。对于教材的重要概念,除了牢记,更需要理解,高考往往是考你对概念的理解。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理解了概念?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判断:概念输入:明确概念的要点,能将这个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联系起来。概念输出:能用文字、图表、模型等不同的方式表述概念。概念迁移:能将概念用于新的情境,描述和解释生命世界,解决具体的生物学问题。2、构建概念体系结构决定功能。零散的概念只有形成了合理的体系,才能在考试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建议在复习的过程中利用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学习工具,自主梳理教材的概念体系,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在建构概念图与思维导图时,建议大家:一是自主建构。很多资料中也有类似的“知识结构图”。那些图所显示的是制作者对知识之间关系的理解。如果学生们只是依样画葫芦地抄抄、背背,毫无意义。如同给孩子一个银行卡,但不告知密码,孩子没法使用。自己建构的概念图,需要时才能自动提取。二是主题明确。每一幅图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纳入图中的好文供参考!3/35概念都应与主题有直接的联系。三是逻辑合理。概念图与思维导图不是概念的简单堆砌,要求概念之间要有合理的逻辑联系,而不是牵强附会地拉扯到一块。四是规范简约。图应合乎相应的规范。如纳入图中的概念需要有层级、条理,概念与概念之间要有阐明其关系的联结词等。图示应力求语言精炼、图形简约,太复杂的图示不便于存储。五是循序渐进。可以先做一个概念的(如下图1),再做一节、一章教材内容的概念图,然后做一个复习专题的、一个模块的(如下图2),甚至是整个生物学课程的概念整合图。3、建立生命观念生命观念是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而成,是以回答生命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问题建立的系统化的概念为基础,抽象出来的关于生命本质的观点、思想。它是能够统领组成生命的物质,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一系列思想、观点。生命观念主要包括三大观念群:系统观、进化观、生态观(见下表)。用生命观念统领所学知识,会使我们对生物学的理解更加深刻。4、研读教材中平时不太注意的内容如教材的章节引言、小结,旁栏、章节后的习题等。经验告诉我们,有些高考题就是从这些内容中取材的。好文供参考!4/35(2)重视教材实验,提高实验设计能力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一直是高考的热门考点。今年高考题多题都涉及教材实验和相关实验设计,其中更有一题,要求考生写出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是对考生探究实验能力的全方位考查。建议在实验复习中,关注以下方面:1、动手做,积累经验,培养技能有些时候,考实验就是考操作,如果没有亲自动手做过,缺乏实践的体验,凭想象、靠背记往往难以做出正确的答案。2、剖析教材实验,领悟科学方法,力求举一反三教材实验是生物探究史上的经典实验,高考实验设计题都可以在教材实验中找到其原理和方法。对于教材的许多实验,复习中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如:实验的原理是什么?实验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实验假设是什么?预期的结果是什么?实验变量是什么?有无对照?如何设计实验对照?如何记录实验数据?实验结果是什么?实验结论是什么?如何由实验结果推导实验结论的?可以改进吗?这样层层剖析,让自己明白实验是如何做的,为什么这样做,还可以怎么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悟实验中的科学原理、科学方法、研究思路,才可能举一反三运用于新的情境中。(3)科学刷题,养成良好习惯,提高解题能力根据个人多年高考阅卷的经验,考试中学生的错误可以分好文供参考!5/35成三大类:看不懂题目、想不清思路、写不好答案。为什么会这样?个人认为,产生错误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良好的解题习惯;对概念、原理没有透彻理解;缺乏有效的训练。提出下列建议:1、掌握解题策略以非选择题为例,解题过程包括三个步骤:提取信息——读题。就是要弄清题目考的是什么。理解题目所给信息的具体含义。有时需将图表转换成文字,有时需挖掘出题目中的隐含信息。处理信息——构思怎样解答题目。包括四个要点:建立题干信息与问题间的联系;建立信息与所学的联系,进行答题内容定位,确定思考范围;把握题干信息的引导与指向,了解题干所给信息的目的和作用;把握题干与小题以及不同小题间的信息关联和逻辑。表达信息——写出答案。要求:按问题要求进行回答;用所学概念和原理进行回答,也就是说,用生物学语言去表述;表达时要准确建立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在高三的训练中,要训练自己按部就班的解题习惯,确保每个环节都已清楚,再写出答案。答写方向一般是:某种因果关系;某种方法的名称;实验结果;由事实得出的结论;某种操作或变化过程;不同事实的联系;对事实、现象的解释或说明。2、整理错题好文供参考!6/35很多优秀的学生都要准备一个错题本。对于每一道错题,要找出错误的根源,并及时纠正。错在哪里、更正哪里。如果是因对某一概念、原理理解不清,应该将正确的理解写在相应位置;是推理错误,就该写出正确的推理过程;如有一般规律,可以进行总结。这样,不断地避免错误,最终就会走向成功。3、规范答题规范答题是高考生物获取高分的重要前提,很多考生以为答案“接近”就行,殊不知答规范才能得分或得高分。备考复习过程中,考生要加强规范化的训练,以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提高得分率。首先,要规范书写。不只是汉字,也包括如元素符号、表达结果的数字等。其次,需按考试要求答题。如要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用黑色碳素笔书写。答题时,笔墨浓点,字迹清晰,字距适当,不要太挤,以免扫描图像不清晰。不能超框答题。答案必须写在指定位置。把甲题的答案错写在乙题答题框,不能得分。再次,要遵循学科规范。如用生物学专业术语答题(规范的生物学名词术语不能写错字、别字,也不能多写字、少写字,还不能改变字序),如实验设计应符合对照实验的基本原则,所绘制的图形需合乎生物学的要求,如能量流动图是逐渐递减的,遗传图解有特殊的符号系统,食物网中各食物链需用箭头连接,细胞结构中各部分的形态、大小与结构均需反映其特点,细胞分裂图染色体与染色单体的表示方法等。好文供参考!7/35另外,答题要把握四个原则:回答基本概念时宜“小”不宜“大”、回答基本结构时宜“细”不宜“粗”、回答基本功能时宜“多”不宜“少”、回答生理过程时宜“近”不宜“远”。答案要保持四性:准确性、科学性、完整性、简洁性。4、控制做题的数量与难度高考不考资料上的现题,考的是考生没有见过的新题,期望通过多做题猜正高考试题是不切实际的。做题的目的是检查自己对所学的内容是否达到了高考的要求,所以,不要让自己困死在题海中。而高考生物命题的原则是试卷在具有较好区分度的前提下,以中等难度题为主,不出现让考生无从下手的偏题、怪题;用命题层次减少0分,得分点设置适应不同考生,让不同层次的考生得到相应的分数。同时,高考试卷中,如果是非选择题,不论多难的题,总有一两个小题是容易题;或者说,是送分题。所以,在备考的解题训练中,不要在难题上耗费太多的时间与精力。高考生物备考策略研究22017年高考政治试题体现高考内容改革精神,通过适当的试题立意、素材选择、情景建构和问题设置,突出学科基础知识、关键能力的考查,充分发挥了引导中学教学的积极作用。好文供参考!8/35认真分析高考试题变化和呈现出来的新特点,明确对中学政治课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的影响及对策,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新课题。一、试卷形式的变化1.选择题方面基本稳定。全国卷1-3的选择题的数量设置都没有变化,仍然都是12题,但全国卷3涉及到《文化生活》模块的试题由1题增至2题,相应的《生活与哲学》模块的选择题由4题减至3题。三套全国卷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都没有变,仍然保持4+3的数量。2.非选择题变化较大。全国1-2卷设计《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部分的试题数量由1题增至2题。具体表现为38题《经济生活》的情景+两层设问,39题《政治生活》的情景+两层设问,比较明显地增加了情景的数量和设问的数量。全国卷3虽然还是两题,但是模块设问的组合发生了变化:38题是《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组合,39题是《政治生活》与《生活与哲学》的组合。3.综上,从试卷形式上看,非选择的材料分析题部分变化比较大,强化了对情景材料的阅读要求,细化了问题的设置,也增强了对问题内在逻辑性的考查。所以,从备考的角度,一方面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呈现丰富的情景,并且采取手段训练学生对情景材料的解读能力,使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全面地把握情景材料。另一方面,针对相应的课程内容,我们要精心设计具有思维深度和广度而且带好文供参考!9/35有一定逻辑思辨和判断、推理能力的问题(不能是简单的用知识来泛泛回答),通过这样的能让不同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情境中(虚拟情景和现实情景)的问题。二、试题内容方面的变化1.基础知识仍然是试题命制的重要载体,但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基础知识的考查仍然是命题的重要功能之一。《经济生活》部分的“价格与供求”、“财政”、“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汇率变动的影响”、“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对外开放与走出去”,《政治生活》部分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基层群众自治”“我国的外交成果”、“政府职能转变”等一直都是近几年试题命制的主干知识点。但是,在进行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强化了知识的综合性(特别是知识的横向联系)和应用性(在新情景中的演绎化表述)。例如:全国卷1选择14题,就强调了对“gdp”这个概念的应用性考查。全国卷2选择第14题就是要求运用进出口相关知识分析两个图形所展示的信息全国卷2选择地12题,就是综合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等知识。全国卷2选择第16题,就是要求综合运用“政府和基层群众自治”的知识进行逻辑判断和推理。全国卷2选择地17考查使用原有知识对“雄安新区”进行判断分析,全国好文供参考!10/35卷3选择第18题考查使用原有知识对“国家监察委”这个新的情景进行判断分析。2.以问题为导向设计试题,强化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考查,而且突出这个过程中的逻辑思辨和逻辑判断推理能力的考查。面对社会生活纷繁复杂的现实问题,调动和选用恰当的学科知识和既能,提出、分析、解决问题是考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全国卷1第38题,就要求学生发现我国消费品供给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思考我国的生产企业如何应对。全国卷2地38题,要求学生分析玉米价格下降后对市场(各类市场主体、供给与需求、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影响,并分别从政府和种植户的角度思考如何应对。经济、政治部分的对问题考查,也更加突出了归纳型的问题逻辑、事实逻辑和材料逻辑而不是理论逻辑。全国卷1第38题中,学生对消费品供给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就要结合材料归纳出供给方的问题及其逻辑,需求方的以及双方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逻辑关系。学生只有先把这个问题逻辑搞清楚了,解决问题的逻辑路径规划了,才能调用相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