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的主题,是职工身心健康、安全和效益的保障。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安全问题正愈来愈多的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与重视,作为我们企业,安全就是形象,安全就是发展,安全就是需要,安全就是效益。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保证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提高和改善员工家庭生活质量,促进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要搞好安全工作,首要的前提与任务,就是要不断的提高所有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对安全基本概念做以下叙述:3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4安全生产基础知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是指: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的状况即:人不受伤害,物不受损失。5安全生产“五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安全生产“五要素”是指(1)安全文化,即安全意识,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支配人们行为是否安全的思想;(2)安全法制,即安全生产法规和安全生产执法;(3)安全责任,主要指搞好安全生产的责任心;(4)安全科技,是指安全生产科学与技术;(5)安全投入,保证安全生产必须的经费。安全生产“五要素”既相对独立,又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相辅相成甚至互为条件。6事故特征(1)事故的因果性。即某一现象作为另一现象发生的依据的两种现象之关联性。(2)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从本质上讲,伤亡事故属于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随机事件。(3)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和预测性人在生产活动中所经过的时间和空间中不安全的隐患是潜在的,条件成熟时在特有的时间场所就会显现为事故。因此,既要抓本质安全,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设计图纸上;又要抓安全教育,使人认识到在生产过程中潜在的事故隐患,及时加以排除,以保证安全生产。事故是可以预测的。7我国(安全色)国家标准中采用了红蓝黄绿四种颜色为安全色,这四种颜色分别代表什么?国家标准GB6527.2—86《安全色使用守则》规定了四种传递安全信息的安全色:红色表示禁止、危险;黄色表示警告、注意;蓝色表示指令、遵守;绿色表示通行、安全。在民爆行业正确使用安全色,可以使人员能够迅速发现或分辨安全标志,及时得到提醒,以防止事故、危害发生。8安全生产基础知识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明确公司各级负责人、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各职能部门和每位员工在生产活动中应负的安全职责。我们应该做到: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协调一致全员参与9安全生产基础知识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方针:安全生产,预防为主。原则: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核心:实现安全生产的“五同时”五同时: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时候,必须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1、纵向到底。2、横向到边。10安全生产基础知识之安全检查安全检查的类型:1、定期安全生产检查2、经常性安全检查3、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安全检查4、专向安全检查5、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6、不定期的职工代表巡视安全检查11安全检查的内容(六查)从面向被检查的对象来说,安全检查的内容,主要是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现场、查隐患、查事故处理。(1)查思想在查隐患,努力发现不安全因素的同时,应注意检查企业领导的思想路线,检查他们对安全生产是否认识正确;是否把员工的安全健康放在了第一位;特别对各项安全生产法规以及安全生产方针的贯彻执行情况,更应严格检查。(2)查管理、查制度安全生产检查也是对企业安全管理上的大检查。检查企业领导是否把安全生产工作摆上议事日程;“五同时”的要求是否得到落实;企业各职能部门在各自业务范围内是否对安全生产负责;安全专职机构是否健全;工人群众是否参与安全生产的管理活动;改善劳动条件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是否按年度编制和执行;安全技术措施费用是否按规定提取和使用;“三同时”的要求是否得到落实等。此外,还要检查企业的安全教育制度,如新工人入厂的“三级教育”制度,特种作业人员和调换工种工人的培训教育制度,以及各工种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等。12(3)查现场、查隐患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主要以查现场、查隐患为主,深入生产现场工地,检查企业的劳动条件、生产设备、以及相应的安全卫生设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4)查事故处理检查企业对工伤事故是否及时报告、认真调查、严肃处理;在检查中,发现未按“四不放过”的要求草率处理的事故,要重新处理,从中找出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在开展安全检查工作中,各企业可根据各自的情况和季节特点,做到每次检查的内容有所侧重,突出重点,真正收到较好的效果。13安全生产基础知识之安全检查检查方法:1、常规检查(经验检查)2、安全检查表法:事先把系统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确定检查项目,并编制成表的一种方法。3、仪器检查法工作程序:1、安全检查准备:确定人员、标准、内容、仪器、检查表等2、安全检查实施:访谈、查阅文件及记录现场观察仪器测量等3、通过分析做出判断4、及时做出决定进行处理5、整改落实14安全漫画15安全漫画16安全生产基础知识之安全培训四种人员的安全培训:1、新员工:新员工必须进行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厂级内容:安全生产基本知识;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劳动纪律;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事故案例等。由专职安全员讲解。车间级内容:本车间安全生产状况和规章制度,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等。由车间安全员或车间主任讲解班组级内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生产设备、安全装置、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等。由班组长讲解2、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人员进行相应的车间、班组级安全教育。17安全生产基础知识之安全培训3、特种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范围:电工、焊工、切割工、起重机械作业人员、驾驶员、登高作业人员、锅炉工、压力容器操作工制冷作业人员、爆破人员等培训要求:a、上岗前必须接受专门机构培训,取证上岗b、接受相关作业人员再培训。c、接受相应工作单位及车间、班组安全教育4、外来人员:1、接受专门人员的带领或管理。2、穿戴好劳防用品。3、特种作业必须持证,并到相关部门备案。4、遵守厂规厂纪及本单位规章制度。18安全生产基础知识之防火正确选用灭火剂:1、水。不能用于带电、与水反应,热熔物、油类。2、泡沫灭火剂。不能用于带电、忌水忌酸物等。3、干粉灭火剂。对精密仪器容易造成污染。4、二氧化碳灭火剂。容易窒息,容易制冷。5、蒸汽。不能用于带电,遇水反应物等。19安全生产基础知识之事故预防(跌落预防)a)保持工作区域的过道畅通,尤其是紧急疏散通道,不得堆放无关杂物和封闭;b)湿滑的地面及时清理积水,雨雪天气过后及时清除道路积水,积雪;c)地毯、毡垫,地板革等铺地材料防止卷边、褶皱、撕裂,如不能使用则应及时更换。d)尽量不在高于头部的位置摆放重物,取拿时应平行搬取。e)高空作业人员应在作业下方设置警戒人员或标志,作业工具和物品放置稳妥避免掉落。20安全生产基础知识之事故预防(安全标志)安全警示标志GB2894-1999《安全标志》GB13495-92《消防安全标志》禁止标志:白底黑字图案,红色轮廓线,如禁止吸烟、禁止通行、禁止合闸等;指令标志:蓝底白色图案,如必须戴防护眼镜、必须戴安全帽等;警告标志:黄底黑色图案,黑色轮廓线,如当心爆炸、当心坠落、当心触电等;提示标志:绿底/红底白色图例或文字,如紧急出口、灭火器等。其他提示标志:根据需要用文字表述的工作警示,如设备在运行,小心有电等。21安全生产基础知识之事故预防(工作纪律)a)严格按照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作业;b)工作场所不得嬉戏打闹,无紧急情况不得急速奔跑;c)不属于自己岗位的设备仪器不得操作,不乱按任何阀门,电钮和开关;d)各种设备,工具和其他生产资料不用于与生产无关的用途;e)非经允许不进入他人作业区域。身体感到不适或精神状态较差一定报告主管领导!上班严禁喝酒!!!2223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工作场所需要牢记:三不伤害原则:不伤害自己首先保护自己的安全和健康不伤害他人时刻关心你的工作伙伴和他人的安全与健康不被他人伤害纵容他人的不安全行为也许伤害的就是你自己24安全生产基础知识之事故处理(原则篇)事故现场人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采取如下的抢救措施:a、关闭事故现场的气源、电源、物料阀门和其他设备开关;b、通知现场其他人员撤离,并设置警戒带或标志,阻止无关人员进入;c、搜寻事故伤亡人员,将伤员搬移至安全地带,必要时采取急救措施;d、拨打公司内部报警电话和救助电话119、120等;e、其他的应急措施。注意:救助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救护知识,救护时必须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如事故情况不明或事故超出自身救护能力,则应等待专业人员前来,不可擅自行动。25安全生产基础知识之事故处理事故处理三不放过原则:事故的原因没查清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广大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以下的行为将受到严肃处理,触犯法律的将依法追究:安全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迟延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忽视安全生产、违反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违章指挥、玩忽职守或者发现事故隐患而不采取有效措施以致造成安全事故。26安全生产基础知识之事故预防(您的义务)安全生产我们必须承担的义务有:1、遵章守法,服从管理;2、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知识与技能;3、正确穿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4、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和处理。27(一)机械产生的危害包括两大类:1、一类是机械本身导致的危害,如夹挤、碾压、剪切、切割、缠绕或卷入、戳扎或刺伤、飞出物打击、高压流体喷射、碰撞或跌落等危害;2、另一类是非机械危害,包括电气危害(如电击伤)、温度危害(灼伤和冷冻)、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离和非电离辐射危害因加工或使用各种危险材料和物质产生的危害、未履行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而产生的危害等。机械安全28(二)机械危害产生的原因1、运动的危险因素2、静止的危险因素293、其他危险因素3031电击接触的防护电击的防护措施:主要有绝缘、采用安全电压、屏护与电气安全间距和采用电气安全用具、保护接地、保护零和工作接地32抢救电击者脱离电源中的注意事项电击急救的具体要求应做到八字原则:迅速、现场、准确、坚持。同时应根据伤情需要,迅速联系医疗部门救治。抢救电击者脱离电源的注意事项救护人员不得采用金属和其他潮湿的物品作为救护工具;未采取任何绝缘措施时,救护人员不得直接触及电击者的皮肤或潮湿衣服;在使电击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员最好一只手操作,以防自身电击;当电击者站立或位于高处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电击者脱离电源后摔跌;夜晚发生电击事故时吗,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以利于救护。视电击者受害程度,可第一时间采取心肺复苏救护,如畅通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按压33火灾扑救1、扑救火灾的一般原则(1)报警早,损失小(2)边报警,边扑救(3)先控制,后灭火(4)先救人,后救物(5)防中毒,防窒息(6)听指挥,莫惊慌总之,要按照积极抢救人命,及时控制火势,迅速扑灭火灾的基本要求,及时、正确、有效地扑救火灾。34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火源。灭火都是为了破坏已经产生的燃烧条件,只要能去掉一个燃烧条件,火即可熄灭。根据这个基本道理,人们在灭火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基本方法:(1)隔离法:将着火的地方或物体与其周围的可燃物隔离或移开,燃烧就会因为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实际运用时,如将靠近火源的可燃、易燃、助燃的物品搬走;把着火的物件移到安全的地方;关闭电源、可燃气体、液体管道阀门,中止和减少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域;拆除与燃烧着火物毗邻的易燃建筑物等。(2)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的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实际运用时,如用石棉毯、湿麻袋、湿棉被、湿毛巾被、黄沙、泡沫等不燃或难燃物质覆盖在燃烧物上;用水蒸气或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灌注容器设备;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