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供参考!1/15《我的早年生活》教学设计实用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我的早年生活》教学设计实用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⑴速读并复述课文,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⑵分析本文的重点语句,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重点的语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3、教育目标: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环境,努力学习,用心感悟生活中深蕴的人间真情。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用具投影仪。课文感知本文充满了作者来自对于苦难生活的深刻体验和独特的好文供参考!2/15感受,作者不仅要表现得是作者关于童年生活中关于第一本书的感人故事,而是与书有关的或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那浓浓的真挚的情感,是上个世纪二三年代遥远乡村荒寒、苍凉的生活境况和作者对生活那份独特的感受。课前二分钟简介《死魂灵》。(体会果戈理独特的幽默风格,感受讽刺文学的魅力)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由《我的第一本书》的悬念导入,作者是一位著名的作家,看完题目,我们会想到些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文章的题目)(要求学生速读课文)设疑:作者为什么要饱含深情的描绘自己求学来用过的第一本书?作者创作的目的在于什么?识记重点字词: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二、复述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组织同学复述这“第一本书”的故事,探讨下面的问题: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可以作怎样的理解?好文供参考!3/15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3、情感丰沛是本文的主要的特色,本文除了赞美了父子之间的深情,还赞美了哪些人间真情?请加以概括,并进行简要的分析。父子情、师生情、同学情、生活趣味。三、揣摩与感悟1、完成研讨与练习二。2、朗读文中描写父亲为“我”抄写、装订课本的段落(3~8自然段)。问题探究:1、父亲看见我的课本,为什么会显得那样的愁苦?2、父亲听见“我”的解释,为什么只是“深深叹着气”,而且说“元贞比你有出息”?四、拓展与延伸1、阅读训练:⑴选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你用简明的话语加以概括。⑵请你猜一猜,父亲为什么没有揍我?其中蕴含着父亲的什么感情?⑶文中的“居然”去掉好不好?为什么?⑷请你想象一下,“我”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送给元贞的时候,两个人可能会有怎样的对话?请你用“我”的口吻写一段话,表现出我当时的感受。好文供参考!4/15⑸选文中最后写道“还应当回过头来说说我的第一本书,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还值得我们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为什么说“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2、课文中的人物,除了“我”和“父亲”外,还有同学二黄毛、乔元贞和老师“弄不成”。这三个人的言行写得不多,却让人难忘。请你在课文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虚构一个小故事(如《二黄毛故事》)。五、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将课堂拓展口头练习整理一下,写成短文。课后记本文重在调动学生的情感储备,由于年代相隔比较的久远,学生对与文章内容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我注重从第二自然段的分析使学生能够整体的感知文章的创作背景,在与学生合作探究本文的思想感情的过程中,我注重从本文的情感特色入手,注意用情感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熟读全文,简要复述故事内容;2、自主阅读,合作学习,进一步体会文中独特的思想内好文供参考!5/15涵和情感蕴含;3、品味重点语句,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学重点1、学会复述课文内容;2、自主阅读、合作学习,进一步体会文中独特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教学难点品味重点语句,培养学生语感。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的一生都离不开书,从小到大,同学们已读过不少书。想一想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在你的记忆中,哪一本书给你的印象最为深刻?(学生讲述)记不太清自己读过的第一本书,这很正常,因为没有一个难忘的故事。但是,作者牛汉的第一本书却让他久久难忘,为什么?因为那本书承载了一段感人故事。几十年后,走过迢迢的征途,饱尝人生的甘苦,回首往事,发现那挥之不去的记忆,却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我们曾学过他的诗好文供参考!6/15《华南虎》。二、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2、疏解疑难字词,读准字音,弄懂词义:翻来覆去掺(chān)和脊(jǐ)背枉(wǎng)读幽默马鬃(zōng)酷(kù)似磨蹭(cèng)凄惨奥秘3、“我”第一本书是本什么样的书?是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国语课本,让“我”一生难以忘怀的书。三、复述课文1、默读课文,提取主要信息,准备复述:要求:⑴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发生的过程。⑵读音准确,口齿清楚,声音洪亮。⑶语言简练生动,表达流畅自然。2、简要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四、探究体验1、这“第一本书”中,你能看出饱含着哪些情意?(小组交流,互为补充、归类)a、父子之情:父亲温和、善良、负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乐好文供参考!7/15于助人。b、同学、朋友之情:送书给乔元贞;老师不责罚“我”。c、人与狗的情趣。2、作者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的,也是沉重的,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恶劣的学习条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五、品评语言找出你最有感触的话语,说说你独特的体验。(学生发言,允许畅所欲言,体现个性)预设:a、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的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因为童年生活艰苦而沉重。而童年时代与生俱来的好奇、天真和淘气,与人间的温情和友情,使人忘却困苦,带来了“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b、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枉”是“白白地,无价值地,无意义地”的意思。“本”是双关的修辞方法,既指那半本国语课本,更指“我”人生的好文供参考!8/15第一课,人生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六、课堂小结本文是诗人牛汉的1篇散文。文章不是那种轻飘飘的浪漫的抒情,而是来自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他通过对自己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以及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生命乐趣。七、布置作业1、认真朗读课文;2、完成《语文作业本》;3、任选课文中的一个人物,在课文所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合理发挥想像,虚构一个小故事(如《二黄毛的故事》),不少于500字。《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识记重点字词,复述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3、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教学重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课前准备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牛汉的资料,好文供参考!9/15一开阔视野,增加材料积累。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感知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谁都离不开书。想一想,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请学生说说,并谈谈阅读感受)不少同学对自己的第一本书已经记不清了,那是因为我们的第一本书没有什么故事。但诗人牛汉对自己的第一本书却永志难忘。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牛汉去了解,看围绕着第一本书演绎了怎样的故事,在体味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把握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二、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生字词的情况。2、默读课文,感知内容,复述课文:a、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发生的过程。b、读音准确,口齿清楚,声音洪亮。c、语言简练生动,表达自然流畅。3、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好文供参考!10/15a、说说“我的第一本书”的含义。b、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呢?三、研读与赏析深深打动我们的不仅仅是关于第一本书的故事,而且是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述,以饱含热泪的笔触向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感人肺腑的画面,以及由书引发的父子之情、同学朋友之情以及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这些深刻的内容,又是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的。下面我们再细细研读文章,体会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2、当父亲听说我把那一半书给了同学时,为什么“深深叹着气”?“我”的父亲是怎样的父亲?3、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4、作者的第一本书为什么“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四、拓展延伸“我”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送给元贞的时候,两人会有怎样的对话?请你想象一下,然后揣摩人物的心理,对一段话。五、作业好文供参考!11/151、熟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根据课文所提供的资料,发挥你的想象,虚构一个“二黄毛的故事”。课后记本文饱含真情,虽然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却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能够给学生极大的人生启示。《我的家》教案4一、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句子介绍自己父母的工作,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对自己的爱护。2、引导幼儿围绕“我的家”这一话题进行谈话,培养幼儿安静地听同伴谈话,和轮流谈话的习惯。3、让幼儿初步体会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知道关心家人,爱护家人。二、活动准备:1、实物玩具:小猫。2、每个幼儿一张“全家福”照片。3、录音机磁带录有《世上只有妈妈好》、《让爱住我家》、投影机、照相机(请一名老师帮忙拍照)。4、主题墙:一幅画有别墅的画。5、让幼儿回家了解父母的工作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与好文供参考!12/15平时在家主要做些什么事。三、活动过程: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1)放录音《世上只有妈妈好》,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表演动作。(2)请个别幼儿讲一讲“家里有谁”要求语句完整。师: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好妈妈,我们和妈妈相亲相爱,在我们的家里除了妈妈还有谁?谁能告诉老师?教师利用实物投影,让幼儿看着照片讲,教师重复幼儿的话,练习说话的完整性。(有……有……还有……)(3)请小朋友拿照片,互相交谈“照片上有谁?”师:大家一定也想说说自己的家。好!拿好照片,给自己旁边的好朋友说说“照片上有谁?”要求用(有……有……还有……)说一句完整的话。(4)了解、丰富词汇“全家福”的含义。刚才,小朋友们介绍的很好。谁知道一家人在一起拍的照片叫什么?(丰富词汇“全家福”)拿出几张全家福请幼儿猜:“这是谁家的全家福?”2、引导幼儿围绕话题交谈,集体讨论,要求声音响亮地表述。(1)老师出示玩具小猫。师:看!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客人小猫咪咪。。咪咪与大家打个招呼。大家好!小朋友怎么好文供参考!13/15说?(幼儿回答)师:它很能干,能大胆地说出爸爸妈妈的工作?老师以小动物的语气回答问题:听!小朋友我叫咪咪,我的爸爸在学校当老师,妈妈在医院当医生。(2)教师提问请幼儿回答。A、小猫咪咪说:“小朋友们你们能告诉我,你们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请幼儿回答。B小猫咪咪说:“小朋友们真能干。谁还能告诉我,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家做些什么事?”请个别幼儿上台讲给大家听,对于讲得好的小朋友,可以让他抱抱亲亲小猫咪咪。(3)幼儿完整讲述。师:现在老师要请一位非常能干的小朋友拿着自己的照片到前面来,告诉大家:“你家有谁?爸爸妈妈的工作是什么?他们经常在家做什么事?”3、拓展谈话范围。师:你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吗?为什么?幼儿A:我喜欢我的爸爸妈妈,他们给我买好吃的还有漂亮的衣服。B:我喜欢我的爸爸妈妈,我生病了他们带我上医院。情感教育:引导幼儿对自己的家人说一句“甜甜话”。(1)小结提问,引出话题好文供参考!14/15师:刚才小朋友说了自己爸爸妈妈的工作以及在家经常做的一些事情,还说非常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那其他小朋友喜欢爸爸妈妈吗?(幼儿回答)教师小结:小朋友都很喜欢爸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