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4月24日安全管理講座主講人:張建偉第一節安全生產方針的意義及形成方針:概括起來就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意義:必須在安全之狀況下生產.安全生產方針第二節怎樣貫徹安全生產方針1.一切人員,特別是企業領導,必須十分重視安全工作,要將其放在第一的位置上.2.凡是新建,改建,擴建的工礦企業和革新挖潛項目,都必須有保証安全生產和消除有毒有害物質的設施.3.在日常工作中,企業的各級領導在管生產的同時,必須負責管安全工作,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的時候,也必須同時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安全工作,並要把安全工作放到首位.4.加強安全管理,要通過安全檢查,安全預測和安全評價及時只別和預知危險源,並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控制危險源,預防事故與職業病的發生,做到預防為主.安全生產方針事故致因理論事故是違背人的意志而發生的意外事件.5.1931年美國的海因時希(W.H.Heinrich)在工業事故預防一書中提出如下理論:6.工業生產過程中人員傷亡往往是處於一系列因果連鎖之末端的事故的結果,而常常起因於人的不安全行為或(和)機械,物質(統稱物)的不安全狀態.7.人的不安全行為是大多數工業事故產生的原因.8.由於不安全行為而受到傷害的人,幾乎重復了300次以上沒有造成傷害的同樣事故.換言之,人員在受到傷害之前,已經數百次面臨來自物的方面的危險.第一節概述9.在工業事故中,人員受到傷害的嚴重程度具有隨機性質,大多數情況下,人員在事故發生時可以免遭傷害.10.人員產生不安全行為的主要原因有:1.不正確的態度;2.缺乏知識或操作不熟練;3.身體狀況不佳;4.物的不安全狀態及物理的不良環境(這些奈因是制定預防不安全行為的措施的依據).11.防止工業事故的4種有效的方法是:1.工程技術方面的改進;2.對人員的說服教育;3.人員調整;4.懲戒.12.防止事故的方法與企業生產管理,成本管理及質量管理的方法類似.第一節概述事故致因理論事故致因理論13.企業領導者有進行安全工作的能力,並且能把握進行安全工作的時機,因而應該承擔預防事故工作的責任.14.專業安全人員及車間幹部,班組長是預防事故的關鍵,他們工作得好壞對能否做好預防事故工作有重要影響.15.除了人道主義之外,下面兩種強有力的經濟因素也是促進企業安全工作的動力:1.安全的企業生產效率高,不安全的企業秤效率低;2.事故后用於賠償及醫療費用的直接經濟損失,只不過占事故總經濟損失的五分之一.該理論曾被稱做“工業安全公理”(AxiomsofIndustrialSafety),得到世界上許多國家廣大安全工作者的贊同,作為他們從事安全工作的理論基礎.第一節概述事故致因理論第二節事故因果連鎖理論社會環境遺傳不安全行為不安全狀態人的缺點事故傷害社會環境遺傳不安全行為不安全狀態人的缺點事故傷害事故致因理論比例1:29:300海因里希調查5000多件傷害事故后發現,在同一個人發生的330起同種事故中,300起事故沒有造成傷害,29起引起輕微傷害,1起造成了嚴重傷害.即嚴重傷害,輕微傷害和沒有傷害的事故件數之比為1:29:300第三節事故發生頻率與傷害嚴重度事故致因理論2913007000..000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不安全行為的控制非理智行為指那些“明知有危險卻仍然去做”的行為.大多數的違章操作都屬於非理智行為,在引起工業事故的不安全行為中占有較大比例.1.僥幸心理2.省能心理3.逆反心理4.湊興心理一.非理智行為產生的心理原因不安全行為的控制傷害事故是一種不概率事件,一次或多次不安全行為不一定會導致傷害.於是,一些職工根據采取不安全行為也沒有受到傷害的經驗,認為自己運氣好,不會出事故,或者得出了“這種行為不會引起事故”的結論.針對職工存在的僥幸心理,應該通過安全教育使他們懂得“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的道理,自覺地遵守安全規程.1.僥幸必理不安全行為的控制人總是希望以最小的能量消耗取得最大的工作效果,這是人類在長期生活中形成的一種心理習慣.省能心理表現為嫌麻煩,怕費勁,圖方便,或者得過且過的惰性心理.由於省能心理做祟,操作者可能省略了必要的操作步驟或不使用必要的安全裝置而引起事故.在進行工程設計,制定操作規程時要充分考慮職工由於省能心理而采取不安全行為問題.在日常安全管理中要利用教育,強制手段防止職工為了省能而產生不安全行為.2.省能心理不安全行為的控制在一些情況下個別人在好胜心,好奇心,求知欲,偏見或對抗情緒等方面心理狀態下,產生與常態心理相對抗的心理狀態,偏偏去做不該做的事情,產生不安全行為.3.逆反心理不安全行為的控制湊興心理是人在社會群體中產生的種人際關系的心理反映,多發生在精力旺盛,能量有剩餘而又缺乏經驗的青年人身上.他們從湊興中得到心理滿足,或消耗剩餘的精力.湊興心理往往導致非理智行為.4.湊興心理不安全行為的控制實際上導致不安全的心理因素很多,很復雜.在安全工作中要及時掌握職工的心理狀態,經過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自覺地避免不安全行為.不安全行為的控制1.自衛感2.人道感3.榮譽感4.責任感5.自尊心6.從眾性7.競爭性8.希望出頭露面9.邏輯思考力10.希望得到精神和物質獎勵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途徑一.建立與維持對安全工作的興趣自衛感即害怕個人被傷害.這是個性心理特征中最強烈且較普遍的一種特性.例如,一個下意識怕被傷害的工人,如能引起注意安全的興趣,則可使其對機器作適當的防護而站在一個安全的位置.對智能發展不足的人而言,這往往是唯一能成功利用的特性.再如,親朋,父兄中有人曾因工傷事故而傷亡的青年工人,往往自衛的心理較重,人道感也較強.1.自衛感(一)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途徑借自衛感來建立與維持興趣的方法有:•描述傷害的后果,但不應使用太恐怖的方法;•要講碰傷手腳引起感染的惡果,並指出微小傷害會嚴重地損壞健康;•可用強烈的對比法,比較強健而富活力的人與受傷害者之間的工作能力及生活興趣的差距;•可以利用海報,板報,講演,電影,幻燈,電視等形式進行宣傳.自衛感(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途徑自衛感(三)假如有一個輕視個人安全但有榮譽感的魯莽漢,對具有這種心理特征的人過分強調自衛,反而會促使其逞能,更易任意將自己暴露於危險之中;若對其強調集體的榮譽,將有利於動員他努力於防止傷亡事故.當然,熱心於安全生產的人,並非是有強烈自衛心的怕死者.出於責任感,人道感,有自衛心的人也常有舍己為人,忘我地去搶救受傷人員的事例.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途徑2.人道感人道感即希望為他人服務.人道主義是類廣泛具有的本質,具有共產主義道德的人比人道主義有更高的境界,對工人受傷害,應有強烈的階級同情心.人道感最好發揮於工人尚未置身於危險以前.當然,重視急救,強調拯救生命及避免災害擴大,以及利用事故頻率的數字,更易喚起有人道感的人合作.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途徑3.榮譽感榮譽感即希望與人合作,關心集體的榮譽.當工人具有健全的榮譽心時,可用下列方法來建立和維持其對安全工作的興趣.1.告訴工人,發生工傷事故將影響班組/企業的安全記錄;有榮譽心的人為保持本工作部門的安全記錄,不會產生不安全行為.2.有榮譽心的人喜歡支持上級,並遵守安全規程.對此類人不必過分強調與群從合作的好處,而應強調不合作是不榮譽的.3.告訴工人不安全行為不公易於發生事故,而且也減少產品數量和降低產品質量,[不會增加國家經費開支.這對調動有榮譽感的人的安全生產積極性是有利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途徑4.責任感責任感即能認清自己所盡義務的心理特征.大多數人不論對自己或他人都有某種程度的責任感,責任感也是一種易於利用以引起安全興趣的特征.可以增加有責任感的人在安全生產工作中所負的責任;也可用指派工作的方法以發展其興趣.例如,先派其當安全网成員,或令其負責安全指導之類的宣傳工作等等.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途徑5.自尊心自尊心即希望得到自我滿足與受到贊賞.自尊心來自於對自己工作價值的認識與報償.稱贊其工作良好,即表揚,乃是引起自尊心的一種刺激.也可用展覽圖表或統計數字來顯示職工安全努力的成果,或頒發將狀或獎金給表現良好的個人或集體.有自尊心的人,在給與其部分管理責任時,往往會有特別積極的表現.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途徑6.從眾性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途徑從眾性即害怕被人認為與眾不同.有從眾性心理的人竭誠地願意遵守安全規程和安全習慣.對具有這種特性的人,可利用制訂標準(公布大多數人都能接受的標準);采用比較法(指出違反勞動紀律和安全規程為大家所不齒),強調系統和規律性(如定時上油,更換工具,定期如開安全會議)以及指出違反安全法規會脫離群眾等方法周動其安全興趣.競爭性即希望與人競爭.這種人在有人與其競爭時,往往比單獨工作時有幹勁;在與別人比較時,他的興趣公認乎在於證明自己的優越性.對此種特性的人,可多提供給他安全競賽的機會,可確定有競爭性的安全目標,如安全行車若幹公里,幾百天或幾年無事故等.7.競爭性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途徑•對這種人可加重其安全工作的責任,如指派作群人安全監督崗;令其管理個體防護器材;在安全互檢中,指定其作組長呈評定人員等等.8.希望出頭露面9.邏輯思考力,即理解的特殊能力•這種人往往以“明查秋毫”自負,好做公正的結論,如果以事實和數據為基礎,進行事故分析,可引起此種人對安全的興趣以修正其不安全的行為;也可安排其在安全組織中擔任一定職務,用以發揮其思考力的特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途徑通常許多人希望得到精神上,經濟上或其他形式的鼓勵.因此,當工人在安全工作方面有突出表現時,可給與表揚或酬勞(如發獎金,獎狀,給贈品,或指派有關安全活動的任務),以建立其對安全的興趣.要把精神鼓勵與物質獎勵結合起來.10.希望得到精神和物質獎勵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途徑二.作業標準化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途徑1)應該明確規定操作步驟.程序2)不應該給操作者增加精神負擔3)符合現場實際情況三.安全教育與訓練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途徑1.安全教育的階段2.安全技能訓練人失誤皮特(Peters)定義人失誤為,人的行為明顯偏離預定的.要求的或希望的標準,它導致不希望的時間拖延.困難.問題.麻煩.誤動作.意外事件或事故.里格比(Rigby)認為,所謂人失誤,是指人的行為的結果超出了某種可接受的界限.換言之,人伯誤是指人在生產操作過程中,實際實現的功能與被要求的功能之間的偏差,其結果可能以某種形式給系統帶來不良的影響.一.人失誤的定義1.按人失誤原因分類1)隨機失誤2)系統失誤3)偶發失誤二.人失誤的分類人失誤1.簡單化2.依賴性3.選擇性4.經難事與熟練5.簡單推斷6.粗枝大葉,走馬觀花三.信息處理過程中的人失誤傾向人失誤四.信息處理過程中人失誤表現及其產生原因人失誤A沒有正確提供和傳達作業信息1)沒有提供,傳達信息;2)信息的內容不明確或被誤解;3)位置或傳達的方法不適當,不能一目了然;4)環境條件不完善或受到環境的幹擾(如黑暗和噪聲等)B識別,確認的錯誤B1沒有感覺輸入1)正在聽或看其它事物;2)感覺器官被遮擋(如帶墨鏡,耳罩);3)感覺器官性能下降(老花眼,疲勞,困倦)四.信息處理過程中人失誤表現及其產生原因人失誤B2感覺錯誤1)對長度,形狀,距離,高度,速度及文字的閱讀等感覺錯誤;2)錯覺;3)議表讀數及文字讀錯B3辨認錯誤1)形狀和顏色相似的物品並列;2)記憶錯誤,記錯了事物的性質或名稱B4漏識1)不懂得提供的信息(知識與經驗不足);2)時間緊迫,心慌失措,沒有注意到提供的信息;3)正在注意和思考其它問題;4)從事厭倦的單調作業或因疲勞而心不在焉四.信息處理過程中人失誤表現及其產生原因人失誤B5沒確認1)自以為是,未予確認;2)認為同伴已經確認,而未加過問C判斷,決策失誤C1判斷失誤1)記憶錯誤,用錯了分析問題的理論和方法;2)過去雖知道但一時未想起來,繼續以原來的習慣試做事;3)有過類似的經驗,不以為然,輕率從事;4)情況復雜,千頭萬緒,頭腦混亂;5)重復單調作業,因疲勞而頭腦模糊C2判斷決策缺陷,忘記1)時間緊迫,狀態嚴峻,無思考餘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