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大学生《文明论概略》读后感通用3篇【参阅】此篇优质文档“大学生《文明论概略》读后感通用3篇”由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大学生《文明论概略》读后感1《论我国之独立》是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中的最后一章,谈论的是日本当时所面临的真正困难----对外关系,以及日本如何独立的问题。下面就以我的理解来论述一下这一章的主题思想以及我的感想。从文中可知当时的日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文明落后于西洋,日本学者把其原因归咎于旧的风气。故而废藩置县,诸侯降为华族,武士降为平民,广开言路,登用人才。这些措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等级制度不再森严。日本国民以为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贫穷,致使社会变成了钱之所向,天下无敌的社会。日本国民的精神也随之有所懈怠。也有有识之士明白此时日本不应该休息。所以部分学者开始办学育人,印书刊于世。但这只是一厢情愿罢了,国民已然麻木,这些措施不见显著功效。这必然引起了学者与政府的反思,但他们将这种情况的出现归咎于“人心不古”。故而就出现了皇学派主张国体论,洋学家主张推行耶稣教,汉学家则主张实行尧舜之道的现象。都试图致力于维系人心,统一思想,以保卫日2/6本的独立。但是这些都没有收到成效,所以说这些都不能实质上改变当时日本的国情,使之独立。读完这本书我感觉福泽谕吉是一个逻辑思维很强的人,他论述每个问题的时候都很有条理并且逻辑感很强。从原因、目的、手段、结果各方面论述,环环相扣,很能说服读者。就从他对解决日本人心不古这一例子来说。“凡是讨论事物,首先要弄清楚事物的名义和性质,然后才能找到处理的方法。”这句话作者在文中强调了很多遍。当时日本政令推行无碍,人民并非无智,官吏并非愚昧而营私,就好像日本只是人心不古而已,但是作者却透过这些现象看到了事物的本质。那就是当时日本的对外关系困难。在当下每个人都知道弱国无外交这一道理,那为什么日本当时自知文明落后于西洋,却看不透自己外交困难且存在被西洋侵略压迫的现实呢?我认为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毕竟当时的日本国民没有经历过世界大战的洗礼,也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信息网络,都还天真的以为国与国之间是友好和平的,也可能根本就没想过国与国之间的平等问题。福泽谕吉也认识到了这一问题。所以说当时的日本国民目光短浅甚至说是不开化的民族也不为过。大学生《文明论概略》读后感2《文明论概略》是日本学者福泽谕吉于1876年(明治83/6年)出版的,最近有朋友推荐我看。我本来以为,100多年前的人写的书,已经早已过时,没什么看的。但当我从第一页读起时,就深为作者的见识所震惊。不错,正是1876年的书,所以才让我震惊无比。因为这本书只要稍微改改年代,你认为是几年前出的也完全可以。作者的见识深远,远超当时的时代!福泽谕吉不愧为大学者。本书旁征博引,对历史,尤其是我国历史,分析得相当深刻。日本明治一代的文人,普遍精通中国历史,这也是我国千年以来的影响。福泽对我国历史和人物的看法,在我看来相当新鲜,我知道这是我孤陋寡闻的缘故。而且福泽的书深入浅出,极为生动,想想我读的其他日本学者的书一般也是这样,这大概是日本学者的普遍特点吧。当然,本书也不是没有缺点。在我看来,一个大缺点是不够系统,随意发挥。其实《文明论概略》这本书的思想比较简单,但就是谈古论今,洋洋洒洒,所以篇幅就大了(其实也不大,不到200页),这也是日本人写书的通病。比如日本现代战略家、被誉为东方德鲁克的大前研一,目前已出书100多本,大部分都是聊天性质,在我看来最多10本就够了。当然,福泽的书还是精炼得多。不过其中间谈智德的几章,明显不够系统,似乎作者想把他的所有观点都表达出来。我后来想通了:因为当时毕竟是1876年,作者需要对日本人启蒙,所以讲了很多现在看来似乎是很简单的道理。但是,想想当时我国的同时代人: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翁同龢们在干什么,他们的见识如何,很明显,高下立判。4/6例如,洋务派的最高见识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之洞提),后来被作为纲领。但福泽谕吉在书中对此观点进行了批判(但他当时并不知道这一点,这个口号也是洋务派后期提出的,福泽批判的是只学表面,不从根本上改变)。当然,福泽后来逐渐支持日本的侵略扩张,甚至脱亚入欧,晚年认为日本民族很优秀,所以理应统治别人,就相当过分了。很伤我中华民族的感情。但如果就事论事,我觉得这本书很好。从本书中可以看出:日本的强大绝不是偶然的。在读《文明论概略》时,我同时阅读了我国台湾现代学者许倬云先生写的《历史大脉络》。因为福泽的书已经初步站在了全人类的角度思考问题(但仍以日本为主,民族意识强烈,但在那个时代有相当的全人类意识,我觉得已经殊为不易了),那么100多年后我国学者的书又如何呢?我很有兴趣。而且我很佩服许倬云先生,他少年残疾,但自强不息,很有历史天赋,再加上是台湾学者,所以我就更有兴趣了。《历史大脉络》这本书的特点是谈了很多台湾以及大陆的历史,所以明显是写给台湾和大陆人看的。让我对很多过去我不知道的事情有了很多了解。不过凭心而论,我觉得本书可能谈的面太广,所以很多观点和论断有待商榷。当然也可能是我个人见识浅薄,还不能充分理解作者的观点吧。总之,《历史大脉络》让我了解了很多新鲜的知识,作者的见识宏远,最后是站在全人类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也让我很有收获。5/6大学生《文明论概略》读后感3福泽谕吉(1834—1901)是日本近代的重要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他出身于德川末期下级武士家庭,深受封建压迫,深刻体会到封建制度的腐朽;同时,他又目击当时日本在列强的环伺欺凌之下,国家独立受到严重威胁。在内忧外患的处境里,福泽立志与封建体制作斗争,并以谋求国家独立富强为己任。他早岁游历欧美,受近代科学和西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很深,回国以后,他极力介绍西方国家的状况,传播自由平等之说,以倡导民权,促进“文明开化”,并鼓励日本人学习科学,兴办企业,发扬独立自主的精神,以争取日本民族的独立。福泽毕生从事教育和著述工作,对于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福泽的著译很多,共有六十余种。《文明论概略》和《劝学篇》是他的两部代表性著作,两书均作于明治八年(1875年),当时畅销全国,在知识界有很大影响。《文明论概略》一书共十章,书中阐述了文明的涵义,讨论了智德对人民和国家的重要意义,分析了西洋文明和日本文明的来源。在书的最后,福泽谕吉认为日本必须向西方学习,这样才能使日本获得真正的独立,这正是福泽著书所要达到的目的。福泽谕吉认为文明一词至大至广,无所不包,从工商企业、科学技术到政治制度、文学艺术和道德智慧等,举凡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都被他包括在文明这一概念中。福泽谕吉重视从文明的进退得失来衡量世间万物的利弊。他笔下的6/6文明总是与一个国家的历史及发展状况联系在一起的。他把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必经的阶段:野蛮、半开化和文明。这三个阶段是从先到后的,在文明程度上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这是总的趋势。文明程度又是相对的,在他所处的时代,西洋文明较之于日本、中国的文明,就是高级的、先进的、优秀的,虽然西洋文明存在着很多缺陷,但这是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日本要发展,就必须效法西方。这种效法不应该是全盘效法。福泽谕吉认为日本与西方差异太大,向西方学习也必须按照本国的风土人情来加以取舍,但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学习西方内在的文明,即文明的精神。福泽谕吉还具体论述了文明的内涵。他区别了文明和简单的物质丰裕。他不以衣食无忧为人生的目的,在考察文明时,他注重从精神的进步、智德的发展来讨论。文明不是衣食无忧,不是毫无秩序的自由自在,不是依赖于他人而获得智德,也不是拥有自由和智德的大众对国家社会漠不关心。福泽谕吉说:“文明就是指人的安乐和精神的进步。但是人的安乐和精神的进步是依靠人的智德而取得的。因此归根到蒂,文明可以说是人类智德的进步。”德智兼备的人才配得上称为文明人。一个国家的文明状况,从支配这个国家的风气可以看出,这种风气就是人民的智德,这种风气构成了历史中的不同时期的时势。国家的富强与贫弱、文明与愚昧,与人民的智德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