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教案优秀教学设计3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沁园春雪教案优秀教学设计3篇2024/X/XX沁园春雪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感情充沛地吟诵,当堂背诵。理解诗人的壮志豪情。【教学前奏】欣赏歌曲《沁园春•雪》,了解作者(做成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1、介绍词的知识。2、介绍“诗言志”的观点。范读。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初步体会这首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说说听完朗读后的总体感受。二、分析上阕1、刚才同学们得出的结论是:这首词传达出了作者的豪迈之情;虽然上阕侧重写景,但我们可以感受到这里的景与作者的豪迈之情是相匹配的。清初的王夫之曾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清末的王国维也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对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写景是抒情的基础。在此,作者所写景物的特点奠定了抒情的基调。所以,我们应该来探究一下,上阕所写景物的总体特征是什么。2、朗读上阕,请大家思考:为什么这里的“北方雪景”会留给我们如此壮美的印象呢?(选景视野开阔:千里、万里、长城内外、大河上下;意象雄伟:长城、黄河、山峦;注入了诗人的豪情壮志:欲与天公试比高。)(教学难点)3、理解“意象”与“传情”的关系。补充一:“表情达意的惟一方式,便是找出‘意之象’,即一组物象,一个情境,一连串事件,这些都会是表达某种特别情意的方式。如此一来,这些诉诸感官经验的外在事物出现时,某种特别情意便马上给唤引出来。”──艾略特补充二: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或古诗词中一些常用的意象为例,分析意象对表情达意的作用。目的:说明诗是意象的组合,不同的意象用以抒发不同的情感。提示:我们在前面也已经提过选景与传情相匹配的原则,同学们可以想一想,作者在这里选取的与豪迈之情匹配的意象的共同特征是什么?提示:请学生解释“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教师讲解:“山舞”起三句,看似写景,实写斗志。毛泽东自注本词: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中国人民几千年来饱受封建专制统治的压迫,但从来没有停止过抗争,我们读毛泽东写于长征途中的《十六字令》,可以更真切地体会到共产党人不屈服于自然艰险和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的精神。让我们一起读一下这三句,要读出共产党人的这种斗志与气魄。4、现在,让我们再来想像一下当时的现实情况。站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黄土高坡上,北风凛冽,严寒扑面,我们会有什么感觉?讲解:我们会感觉到大自然的威压,柳宗元的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很传神地写出了这一点。那么毛泽东笔下的雪景为何如此壮丽?为什么北风凛冽、严寒霜雪反而使他豪情勃发呢?这与一个人的什么有关?(难点)讲解:毛泽东最与众不同的是什么?他是一个普通的诗人吗?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他的诗词因此也不同凡响,充满豪情壮志。古人云,诗的高下在意境,而意境的高下,又取决于人的品格的高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还告诉我们,在毛泽东等人的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围堵,历经千难万险,终于胜利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所以,面对这漫天风雪,他想到的是雪后初晴,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的迷人景致。提问:老师为什么说是“想”?写雪后美景象征了毛泽东对什么的预见?是对中国革命光明前景的预见,表现了革命领袖的高瞻远瞩和乐观精神。(难点)三、分析下阕1、但伟人的遐想并未由此止步,而是飞越时空,思接千载。请同学们朗读下阕,思考:他还想到了什么?下阕的联想是怎样和上阕的写景衔接的?2、这些诗句中,有哪些是对历史上的英雄豪杰的评价?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对历史英雄的评价。(难点:对“文采”“风骚”的理解,见注解。)这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用武力征服了天下,正所谓“马上得天下”;但在经济、文化、政治方面的成就,就让人扼腕叹息了。3、为什么作者要列举这些英雄人物并作评价?(与“今朝”的“风流人物”对比。)联系上文,应该如何理解“风流人物”?(能文能武的杰出人物才是真正的英雄。)再联系写作背景,对“风流人物”的理解还可以更具体吗?(学生可能回答:注解中提到的“人民大众”,毛泽东,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他们领导的人民军队。)4、讲解:长征……(略)四、朗读、背诵1、让我们再次朗读整首词,要求读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人民、对人民军队、对革命者的赞美之情。一边朗读一边欣赏毛泽东《沁园春•雪》手迹。2、全体起立,背诵。沁园春雪教案优秀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1.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内容,领略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把握词写景和议论的特点。二、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领略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胸怀、思想感情。四、教学程序:1.导入:由毛主席的嗜好导入。板书课题。教法、学法:激发好奇心,形成期待心理。2.明确任务:学生归纳学习任务,教师帮助确定。投影出示。3.导学过程:A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2.学生边听边想。1从气魄上,整首词给你怎样的印象?找出最能体现这一点的词语。明确: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雄伟的景物,最能反映北国风貌。2内容。将上下阕内容各用一个字概括。板书:上阕物————江山下阕人————英雄江山和英雄之间有什么联系?请用书中的一个词语概括。(引)江山为何令英雄崇敬?面对大好河山,英雄是何姿态?师生分析:上阕绘雪景之娇,纵横千万里,下阕论古今英雄,上下五千年。因此:3表达方式:上阕:描写下阕:议论抒情3讲解过渡句的作用教法、学法:教师范读,学生听、思考,教师放映宇航员拍摄的长城、山脉照片,精讲点拨,感知形象。B.文章又如何描写?怎样议论?1.指名读上阕。1毛主席不仅会写诗作词,还会画画。他大笔一挥,展示给我们几幅画面?明确:三幅。一位同学读原句,另三名同学说说想到的画面。提问:主席是怎样用笔的?回答:先总写,再具体写,后小结。先实写,后虚写。板书体现。女生齐读上阕。教法、学乏:体味意境。2质疑:“望”的位置在哪里?何以有这样的气魄?3你怎么看出后三句是虚写?从“望”到“看”,视觉上有变化吗?2.读下阕。1诗人评说历史人物,贯穿一个“惜”字。“惜”从何来?2谁是风流人物?明确: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插入对毛主席其人、时代背景的介绍。男生齐读下阕。出示人民大会堂巨幅国画,配乐,放录音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教师讲述。探索感情。C.深化拓展:现在,你对“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有新的感受吗?举例深入体会。D.比较体验:《沁园春.长沙》哪一句最震撼人心?出示题板。E.总结:鉴赏诗词的思路。F.再品词的意境。放录音。作业。总体回顾,发散思维。展开联想,鼓励求异:你由雪想到了什么?板书设计:总实上阕物——江山分描写总虚沁园春雪评古议论下阕人——英雄赞今抒情沁园春雪教案优秀教学设计3教学重点1、朗读并背诵这首词。2、把握词的基本内容。教学难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检测背诵二、出示目标1、背诵下阕2、指导学生通过写景议论去正确而充分地理解课文所包含的深刻内容和强烈感情,体会生动、形象、凝练的诗歌语言。三、自学自测(一)朗读下阕(二)自测1、提问: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了哪些内容?明确: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提问:上下阕是如何过度连贯起来的?明确:“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承上启下,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受;“折腰”本来是鞠躬、倾倒的意思,这里有赞颂、赞美的意思,而它比“赞美”程度更深,感受情更强烈,更能体现出无数英雄为祖国的壮丽山河而倾倒之情。3、提问:“引”也是个领字,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他们有什么共性?明确: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是无数英雄中的佼佼者,都是雄才大略,战功赫赫,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4、提问:对于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请找出这个词。明确:“惜”(品味“惜”字的丰富含义。第一,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是英雄人物,同时也就肯定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第二,委婉的批评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欠缺。第三,他们的不足是由于时代、阶级局限造成;第四,表现了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5、讨论:谁是真正的英雄?明确: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人,应该是人民群众,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还应该是诗人的自况。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他们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这是全词的主旨所在。6、提问: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明确: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7、找出全词点明主旨的句子明确:“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由评论历史人物落到赞扬当代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使全词的思想境界达到了高峰,点明了主题。四、讨论答疑五、小结六、当堂达标1、背诵全词2、这首词的层次与思路这首词,上阕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阕转入(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写景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深化。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