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2024年国培2.0教学设计方案_春天来了教学设计方案【汇编4篇】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2024年国培2.0教学设计方案_春天来了教学设计方案【汇编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国培2.0教学设计方案春天来了教学设计方案【第一篇】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品味积累文章精美语言。2、过程与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散步》是1清新优美的散文,作者在选材上颇具特色。作者深深懂得“一滴水可以辉映太阳的光辉”的道理,精心选材,以小见大,文章只是选取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来写,就表现了一个重大主题: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有传统在新的时代的得到了发扬光大。结合实际生活,体会身边的亲情,培养尊老爱幼的人文素养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2/151、读准字音2、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3、用一句话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4、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能换个角度为本文再拟一个题目,并说说理由吗?(一)朗读铺垫1、指名学生范读2、学生自主评价,总结朗读要领。3、学生相互挑战读4、教师范读片段,学生评价。(二)学法指引①教师示范,提问题,学生解答②教师引导学法“问题探究法”(三)、深入探究①学生分组探究学习②全班集体交流交流引导的重点:a、理解主题,感悟亲情b、感悟积累精美语言1、比较阅读: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交流读文章《三代》,与课文比较,哪个故事更感动你?说说你的理由。在生活中,你觉得自己应该怎样做到尊老爱幼。2、说说你知道的关于尊老爱幼的故事、成语、谚语、俗3/15语、歌曲、诗歌、美文。谈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国培2.0教学设计方案春天来了教学设计方案【第二篇】1.初步了解江南水乡小镇早晨特有的美景以及小镇的发展变化,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2.继续学习抓重点词句理解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把文中的生动优美的句子划出来,细细品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运用抓重点词句理解第1、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并抓住文中具体的语句来体会、感悟。(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俗话说的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春天是美好的,早晨的时光是宝贵的。今天,我们来学习1新课文。板书1:18.小镇的早晨(读课题《小镇的早晨》)镇请读准翘舌音、前鼻音(学生跟读、正音)(二)自学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思考这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写了小镇早晨的哪些特点?刚才同学们都有感情地朗读了课文,谁能来说说小镇早晨4/15的美表现在哪3个方面呢?(恬静、热闹、紧张)谁能将这三句话组成一句话?(三)学习第1自然段。师朗读第一自然段。重点来理解惊醒唤醒这两个词,将这两个词交换位置又会怎样?让学生来再次理解这两个词的不同之处。现在让老师来试试朗读这一自然段,你们听听老师读得怎么样?说得好极了,惊醒和唤醒是对比,那我现在把惊醒和唤醒交换一下位置,你来读一读,说说你的想法。(惊醒是一下子被惊醒了,唤醒呢,是轻轻地被唤醒的)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已经知道惊醒和唤醒这么一个对比。木船悠闲的摇撸声唤醒了小镇的早晨,是多么恬静啊!课文还在什么地方向我们展现了小镇的恬静呢?(第2自然段)(四)学习第2自然段。1、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下面让我们来学习第2自然段,请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划出。2、写了哪些景物,用○圈出这个词语,并写在小纸片上。(每人3张)小河5/15小船石桥2、检查。那谁知道这句话在这段中是什么句?(总起中心句)这样的段式叫什么段式?(总分)这里又有哪些景物,我请同学把你找到的景物贴到黑板上。(一人一个景物)(小河、小船、拱形石桥)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你觉得我们可以抓住哪个词语来理解?(恬静)恬静是什么意思?(安静)既然恬静就是安静的意思,那么我索性将课文中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这句话改成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行不行?(不行)既然你们说不行,那么从这段文字中,除了安静,你们还感受到什么?请同学们朗读这一自然段,找找这段中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的静。恬静地读一读、想一想你从中读出了什么感受?读好后与同桌讨论、交流。3、讨论、学习反馈,体会情境。我请同学来说说,你读出了什么是静的?㈠河水穿过小镇,小河是静的。a.淡淡的霞光下,宽宽的河面闪烁着片片银鳞;河水净的得透明,犹如一条碧绿的带子,静静地穿过小镇。6/15你从哪些词看出小河恬静的美?你为什么选这些词?抓住净、透明、带子、淡淡的、碧绿结合插图来理解恬静。a淡淡的写出了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霞光是很柔的,万物好象都蒙上了一层薄纱。多美啊!b河水银鳞,使你想到什么?它本来指鱼身上的长满的小小的会发光的薄片,在这里我们作者说小河在淡淡的霞光下,闪烁着一片一片的闪光的鳞片,多美啊!c.多干净的河水,透过这透明的河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想象说话)现在,你就在小镇的河边,你会怎么说?e轻轻地说明了河水流动时是多么的平静啊!静得仿佛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指名读,齐读。)㈡小船是静的。b.①沿街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哪些词看出船很多?(停、各式各样、一只紧挨着一只)在这么的小船中,最醒目的是什么船?(乌篷船)②一些油光发亮的物品乌篷船,翘起尖尖的船头,显得格外醒目。(指名读,齐读,背读)③这么多的船,怎么会给人恬静的感觉呢?好好读读、想想,哪个词写出了小船也是静的?(停)7/15㈢石桥是静的。两座拱形石桥遥遥相对,坐落在小镇两头,不时有一叶叶小舟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又在河上轻轻飘过。你读懂了什么?遥遥相对的石桥,(看图)它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静静地坐落在小镇的两头。多静啊!这半圆形的桥洞使我们想到了半月形,多美啊!(一叶叶,悄悄,轻轻,飘,都写出了小舟的轻巧与恬静。)指导示范朗读,指名读,学生评。多静的石桥,多轻巧的小舟,你能把它读出来吗?读得多静啊!想把它记住吗?(背读。)d.刚才我们游览了小镇,知道小镇非常恬静。如果让你给恬静的小镇配上一段音乐,你会选择怎样的?(准备不同的音乐,听了以后让学生选择)播放音乐,齐读朗读第二自然段。多恬静的小镇,多美的小镇,想把这样美的景色记在心中吗?试着背一背。指名背,试背。现在,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中,向大家介绍这恬静的小镇。(五)小结。小镇的早晨,有淡淡的霞光,净得透明的小河,有趣而悠闲的乌篷船,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让我们知道了小镇的恬静。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第3、4自然段,小镇早晨的紧张和热闹这两个特点。8/15(六)布置作业。1、用恬静写一句话;2、摘抄第1、2自然段中你喜欢的句子。18.小镇的早晨霞光(淡淡的)恬静小河(静静的)小船(尖尖的)石桥(半月形的)国培2.0教学设计方案春天来了教学设计方案【第三篇】《搭石》这课文描绘了一幅幅乡间人筑就和谐、动人的画面: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岸边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了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两画意;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若是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在学生们的齐声呼唤中,在听课老师热情的掌声中,王玲湘老师结束了她四十分钟的讲课──《搭石》。9/15听完课后,留在我心头的热乎却远远没有因为欢呼、掌声的渐行远去而消逝,她已深深地印在我一个年青老师的心底。对王老师这一堂课的评价,人民出版社网站的论坛上已经有很多了,我先没去看,就想让自己先想想自己对这堂的解读,之后写出的东西也算是对王老师的敬畏。对这堂课,就让我先冒昧地改用课堂上王老师统领全课堂的“文眼词句”谈谈我对课的整体感觉,那真可谓是──《搭石》,构建了新课程背景下的和谐课堂。师:(出示图片,配乐)文章的作者刘章爷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回过家乡。但当他静心闲坐,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在家乡的一幕幕,浮现出的不仅是家乡那优美的风景──连绵起伏的山峦,郁郁葱葱的树木,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以及散落在小溪边的风情民居,但让作者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在开课时一段优美音乐的配乐下,加之王老师入情的课堂引领辞,在每一个听课学生面前勾勒出一幅乡间恬淡、闲适的画面,以及文章的“主角”──小溪上的搭石。那一幅画面深深地吸引着听课的每一个孩子,他们很快便就融入到了课堂当中,有了很强的欲望──想去刘章爷爷家乡看看的欲望,想去读读文本的欲望,想去了解自己可能先前从未见过的乡村世界──小溪上的搭石的欲望。开之景,就像小溪的源头活水,浸润了每一个孩子的心田。10/15有了源头,便有了源源不断的溪水,也就汇就了那涓涓小溪。顺流而下,王老师紧扣“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让学生初读课文,并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说什么是搭石。通过对比,学生感受到了有了这不起眼的搭石,给当地人们带来很大的便利。课堂由此逐层深入,恬静的溪水流向深潭……师:你们说得都不错,和作家心是相通的。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写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板书)师:想不想一起去欣赏这道风景呢?让我们跟随着作家,跟随着家乡的人们一块去走走搭石吧。请大家静静地默读2-4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围绕课文第二自然段中的“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让学生细细品读咀嚼。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如流水般顺畅、自然。在一系列的学法指导中,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乡村人淳朴的民风、民情。师:搭石是怎样一道风景呢?生:我找的是“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师点击课件)……11/15师: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生1:就是很有秩序,配合得很好。师:这是从字面上理解。生2:就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师:你联系上下文理解了。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指一组学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师:没有人踩在别人脚上,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其实没有人指挥,但配合得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生:协调有序)在上述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始终体现着新课程提出的引导者的角色。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由学生主动完成。那道“协调有序”的风景,在初读之后,可能学生只是基于文本,感觉到乡亲们走得很有秩序,至于是一种怎样的情景他们没有一个真切体会。此时老师适时得引导,加入表演读的元素,创造出似“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的课堂朗读呈现,“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使孩子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乡亲们过搭石时的和谐之音。如行云,似轻扶,无形之中体悟朗读带给他们的震撼。这一教学过程,王老师也充分加强了对阅读的学法指导。“这是从字面上理解;你联系上下文理解了;这样的动作就叫12/15做协调有序。”等等,老师甜美轻快的小结之音,深深扎根孩子们的'心田,“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对如何进行文本理解、阅读有了一定的方法积累。斯事虽小,但足见老师的匠心独具。如朵朵浮云,沁人心脾。师:让我们读读课文的3.4自然段,再次去感受走搭石的美。师:展开你们的想象,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假如怀抱着宝宝的妈妈来走搭石──假如──生1:假如胆小的孩子来走搭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