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行为的控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章不安全行为的控制4.1人的行为控制4.2个体心理与不安全行为4.3事故频发倾向理论4.4群集行为与群集事故4.5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途径重点掌握:莱文的行为模式行为理论(需要层次论、双因素论、期望理论、动机—报偿—满足模型)个体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事故频发倾向理论(理解)群集流动理论(计算)4.1人的行为控制一、人的行为原理生物学原理、心理学原理SOR莱文的SOR模式需要欲望紧张不舒服刺激(原因)目标行为日本的鹤田根据上述模型,提出了事故发生的模型为:A=f(p.e)——人与环境(1)内因人:人的信息处理过程的特征(2)外因环境:生产作业条件、作业性质、机械设备特性及其稳定性或变化性等二、行为科学的基本原理行为科学是研究工业企业中人的行为规律、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改善对人的管理,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门科学。行为科学起源于本世纪20年代,一般都以著名的霍桑实验作为最早在工业中深入研究人的行为的标志。行为科学家综合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生产过程中人的行为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行为科学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如工资福利、工作条件、聘任保障、人际关系等激励因素:工作的成就、绩效的认可或奖励、工作职责的加强、对未来的期望等弗洛姆的期望理论激励力=目标效价×期望概率激励力—指调动积极性发挥内部潜力目标效价—指个人对某一行为成果价值的主观评价期望概率—指个人对行为导致成果的可能性大小即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大小劳勒和波特的动机—报偿—满足模型在期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完善的激励模式。他们认为,努力取决于报偿的价值、报偿的几率和个人认为需要的能力。人们对任务的知觉和个人能力也对其有影响。内在:——激励因素外在:——保健因素三、安全行为的产生皮特森认为职工能否实行安全行为取决于如下两个因素:①是否有从事该项工作的能力;②是否有高水准的动机。4.2个体心理与不安全行为一、个体心理特征与不安全行为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稳定地、经常地表现出来的能力、性格、气质等心理特征的总和。1.能力——安全教育、技术和特殊工种培训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得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特种作业2.性格性格是人对事物的态度或行为方面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个性心理的核心。3.气质气质主要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点。它包括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强度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外向型或内向型)等。培根: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郁抑质4种类型:(1)胆汁质(2)多血质(3)粘液质(4)抑郁质二、非理智行为1.侥幸心理2.省能心理3.逆反心理4.凑兴心理三、生活变化单位论4.3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一、事故频发倾向理论1919年由英国M.Greenwood提出,指个别人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1.泊松分布当发生事故的概率不存在着个体差异时,即不存在着事故频发倾向者时,一定时期内事故发生次数服从泊松分布。在这种情况下,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工厂里的生产条件、机械设备方面的问题以及一些其它偶然因素引起的。2.偏倚分布少数有精神或心理缺陷的人3.非均等分布当工厂中存在许多特别容易发生事故的人时,发生不同次数的人数分布服从非均等分布,即每个人发生事故的概率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的因素引起的。1939年,法默和查姆勃明确提出了事故频发倾向的概念,认为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国外文献介绍:事故频发倾向者往往有如下的性格特征:①感情冲动,容易兴奋;②脾气暴躁;③厌倦工作,没有耐心;④慌慌张张,不沉着;⑤动作生硬而工作效率低;⑥喜怒无常,感情多变;⑦理解能力低,判断和思考能力差;⑧极度喜悦和悲伤;⑨缺乏自制力;⑩处理问题轻率、冒失;⑩运动神经迟钝,动作不灵活。二、事故遭遇倾向事故遭遇倾向(AccidentLiability)是指某些人员在某些生产作业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倾向。个人因素生产作业条件工龄、工作经验、熟练程度三、关于事故频发倾向理论许多研究结果证明,事故频发倾向者并不存在。(1)当每个人发生事故的概率相等且概率极小时,一定时期内发生事故次数服从泊松分布。Piosson的概念常用于描述单位时间、单位平面或单位空间中罕见“质点”总数的随机分布规律。罕见事件的发生数为X,则X服从Piosson分布。记为:XP()。X的发生概率P(X):Piosson分布的总体均数为Piosson分布的均数和方差相等。=2uXeXPXX!)(Piosson分布的条件由于Piosson分布是二项分布的特例,所以,二项分布的三个条件也就是Piosson分布的适用条件。另外,单位时间、面积或容积、人群中观察事件的分布应该均匀,才符合Piosson分布。Piosson分布的图形(2)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某一段时间里发生事故次数多的人,在以后的时间里往往发生事故次数不再多了,并非永远是事故频发倾向者。(3)根据事故频发倾向理论,防止事故的重要措施是人员选择(Screen)。但是许多研究表明,把事故发生次数多的工人调离后,企业的事故发生率并没有降低。物4.4群集行为与群集事故事故案例北京密云灯会踩踏事故37重庆家乐福踩踏事故2007一、群集的一般行为特征1.步行参数步速、步幅和步数人群密度群集流动系数:描述群众通过某一空间断面的流动情况,它等于单位时间内单位空间宽度通过的人数。步行速度、群集密度和流动系数之间的关系:其中表示自然状态下的群众步速。0vvNvN0v2.步行时的行为特征1)右侧通行2)左转弯3)抄近路4)按原路返回二、群集行为与伤害事故一是在发生火灾、爆炸等意外事故及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如何组织群众安全地疏散、避难;一是在群众性的活动中防止发生由于拥挤等造成的践踏等伤害事故。1.成拱现象——13人/m22.异向群集流不同方向来的群集相互冲突、相互阻塞,也有相对前进的两股群集流狭路相逢的情况(对抗群集流)。异向群集流之间的相互冲突,很容易发生践踏伤害事故。3.异质群集流当群集中的人以不同的步速向相同方向前进时,群集中人发生连串的跌倒和践踏,酿成严重的伤害事故。异质群集流的事故发生可能性取决于群集中人员构成、步速的情况、行进方向是否一致、耐受群集压力差的人多少等因素。①不确切的消息、谣言的流传;②小道消息或谣言,引起群集中多数人的不安,可能产生新的谣言,群集的密度增加;4.群集中的恐慌③相互拥挤,人们失去理智而感情用事;④少数人由于不安及恐慌,涕哭悲呜或出现冲动性行动、狂躁行动;⑤以少数人的狂躁行动为导火线群集全体都狂躁起来,呈现总体崩溃的局面原则地说,可以从下面3个方向来采取对策:①避免进入恐慌状态;②尽量缩短恐慌状态;③尽量结束恐慌状态,恢复正常状态。三、群集流动理论把向一个方向连续步行的群集称做群集流。P1.集结群集人数自疏散开始时刻(t=0)起到T时刻为止,到达P点的集结群集人数为101()()nTiiyNtBtdt2.流出群集人数到时刻t为止经P点流出群集人数,包括疏散初期通过的人数和T0时刻以后出现定常流后通过的群集人数。02001()()()''nTiiyNtBtdtTTNB3.滞留群集人数到时刻T在P点的滞留群集人数为01201()()()''nTiTiyyNtBtdtTTNB4.疏散结束时间群集全部流出出口为疏散结束,于是疏散结束时间为00011()()''nTeiiTQNtBtdtTNB

1 / 5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