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红色《通知书》发放范围针对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缺位,安全关键项目出现失控,技术管理存在较大漏洞,规章管理滞后,设备质量存在严重隐患等问题的责任车间科室发放红色《通知书》进行安全问责。B1、上级安全工作部署未推进落实,技术文电未细化执行。B2、下发的业务性文件没有按要求日期传达落实,安全强化措施未落实执行。B3、制订的业务性文件违反部局规定。用语不规范,让人产生歧义。B4、车间、科室负责人对业务性文件没有批注意见。B5、非正常或天气不良作业未执行有关规定及措施。B6、发生安全问题不及时按程序报告和反馈。发现危及行车安全的问题,不正确处理和及时汇报。发生非正常情况,作业人员未采取应急措施或采取措施不当。B7、对下级或有关人员反映的危及安全的问题,不采取措施,仍盲目指挥。B8、站场封闭不严、封堵措施不力,发生闲杂人员扒车。B9、在枕木头、轨道、车底下、车端和站台边坐、立、闲谈、休息、避雨或乘凉。在道心、枕木头上行走。B10、横越线路或通过道口,未执行一站、二看、三通过。在行进的机车车辆前抢越。钻越未设防护的列车(车列)。B11、在电化区段违规攀登机车、车辆顶部、应断电而未断电作业的。B12、列车运行或调车作业中超速上下车、以车代步。B13、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未认真分析,没有采取措施、整治不力。B14、上一道作业程序疏漏,延误影响下一程序作业,产生不良后果。B15、未按规定和要求对设备进行检查和违章使用设备。B16、工作推拖抹赖、扯皮推诿延误工作、生产,造成不良后果。B17、非正常、特殊要求、重点作业前未按规定得到批准、同意、汇报、配合,擅自(盲目)进行作业。B18、作业人员未按规定下道避车或下道迟缓。B19、高空(处)作业时,作业人员未按规定佩带安全带或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和露天工作场所遇有六级以上大风时未停止作业及工具材料随意丢掷;安全带未按规定定期检验。B20、安全监管检查职责不落实,该发现的隐患没有发现或对发现隐患整改监督不力。B21、行车安全监控(监测)设备、装置、设施未按规定开机、使用。B22、作业组织不当、准备安排不周,产生不良影响或列检作业发生责任晚点。B23、低职代高职作业或擅自让非本职人员代替作业。指使非专职人员代替必须由专职人员进行的作业(工作)。B24、设备发生故障,未按规定处置使问题升级或造成不良影响。B25、错发、错传、错交、漏传、漏交调度命令或安全重要信息。B26、未按规定使用防护用品(具)及绝缘工具。B27、应设专人防护而未设或防护人员未按规定防护。B28、防护距离不足20米时,未按规定及时办理锁闭道岔手续。B29、未按规定采取防护措施或设置、使用防护器具及防护信号。B30、未按要求对合资、地方铁路、专用铁路、铁路专用线进行安全监管。B31、各种机械动力设备带病、超负荷、超使用范围、超周期运用。B32、使用电器应装或应使用漏电保护器而未装未使用的。B33、违反上级临时性或季节性措施及要求。B34、在生产、工作中不服从领导,违反指挥和命令。B35、各种高低压配电柜电器、线路存在严重隐患。B36、扫雪人员未及时出动或组织不力,探测设备清扫不良。B37、采购部门未按规定渠道采购配件、物品。B38、未按规定发放或擅自延长劳动保护用品使用期限。B39、重点安全问题,分析处理不认真,分析情况未按时上报。B40、未按规定参加安委会或安全例会,对存在的安全问题未认真分析、研究方案,制定对策。B41、从事生产岗位工作的在职工人,未经培训考核或考核不合格上岗;“三新人员”未按规定签定师徒合同上岗;主要行车岗位人员未完成脱产培训计划。B42、简化标准作业程序和工艺或漏项,重要程序和工艺2项、一般程序和工艺5项及以上。B43、工作人员当班离岗、串岗,岗上聚众聊天或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B44、工作人员违反规定,在岗位上打盹睡觉、听广播、看电视、看闲书、报刊、玩游戏。B45、未执行请销假制度,干部应在岗却不在岗,安全包保人员未按要求到位。B46、应急管理组织、制度、预案不健全。救援队管理制度不健全,机具保养不良,工具、材料不齐全,未按规定定期召开会议和组织模拟演练。B47、事故救援、故障抢修出动迟缓超过规定时间或救援、抢修不当扩大事态。B48、应探伤配件未探或漏探。B49、进入检修库不带安全帽的。B50、货车“六防”措施落实不到位或未落实。放行技术不良车或漏检车辆故障上线运行。B51、因组织不当、材料供应不及时、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残车。B52、作业车列无防护信号,脱轨器插撤不落实相关规定。B53、列检作业人员未按规定的作业性质、作业方式,严重简化作业范围和质量标准,检车不跨轨、不钻入、不蹲身、不到位,严重漏检漏修。B54、经列检技检作业后的列车同一车辆存在3件质量问题,同一列车车辆质量问题10件。B55、防跳止销丢失或失效未采取措施。关门车记载不清或闸瓦未按规定更换。B56、制动软管起泡、磨损未更换或尾部制动软管(无列尾)未按规定吊起。制动软管连接器垫圈反装。B57、车辆端、侧、中、枕、牵引梁裂纹或车体倾斜、外涨超限未处理。B58、探伤、吊索具等设备开工前未按要求进行性能试验或设备使用性能不达标。B59、A类设备因故障等原因停机3天以上未修复。B60、起重吊索具未按规定检修或探伤。B61、修竣车各部配合尺寸超限,配件漏装、错装。B62、钩缓、轮对、轴承、制动梁、制动阀等车辆关键部件,未按工艺要求检修。B63、电器设备及其它危险处所未进行有效防护,安全警示,存在安全隐患。B64、车辆检车、检修作业人员未按列车、单车制动机试验范围和质量标准规定进行试验。B65、车辆配件超过寿命使用期限、应淘汰报废、无资质厂家生产以及明令禁止使用的配件又装车使用。B66、未按技术要求录入HMIS。B67、轨道车作业时违反操作规定,停轮时未按规定停留。B68、按规定应防溜而未执行防溜措施。B69、段内线路道岔未按规定擦拭保养。B70、岗位作业指导书修订不及时或缺、漏项不具指导性。B71、配件未按规定抽检、抽验。B72、经检修后的车辆各圆销、开口销漏装、忘劈;旁承间隙超限未处理;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触头间隙超限未处理;脱轨自动制动装置拉环与车轴间隙超限未处理。B73、发现危及行车安全的情况,有关人员未呼、未答、未报告。B74、车辆检查仪器、红外线测温仪等重要检测仪器失效或检修过期。B75、处理电器故障(220V以上)作业时应设防护而未设防护标志或无人防护。B76、车辆进行电焊作业,未按规定搭设地线。B77、未按规定执行三级交验。B78、检修良好配件裂纹、磨耗、变质、变形、超限。B79、起落车未执行安全防护措施,猛起猛落;起落车没有安全防护。B80、探伤设备仪表、计量器具损坏或超过校验日期。B81、车辆人员处理制动故障后,列车未发出前,忘恢复折角塞门、截断塞门等制动系统各塞门开通位置。B82、脱轨器、试风装置、AEI系统、“5T”设备等重要行车设备因人为因素造成作用不良、设备失修。B83、事故(行车设备故障)调查出动迟缓,信息反馈不及时,数据不准确,隐瞒事故真相。B84、隐瞒设备故障不积极进行处理。B85、天车、悬臂吊、平衡吊作业时,在吊起的工件下方进行作业没有或不落实安全防护措施。B86、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无证操作。B87、电动单双梁起重机无限位装置或作用不良B88、一张“车统-22B、22D、51C”或一班“车统-14”、探伤记录和探伤机性能校验记录等重要的车辆原始记录错填、漏填、涂改。B89、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存在火灾隐患或险情。B90、定检车辆在质保期内出现返修故障。B91、货车制动梁端轴探伤、检修工艺质量标准不符合规定。B92、列检人员在处理制动故障时,未按规定关闭截断塞门或未排尽副风缸余风时。B93、错传、漏传、漏报重要信息、各类数据造成后果。B94、未按规定期限保存监控文件、数据等资料。B95、对车辆专用设备未按相关规定检查,存在设备故障而未及时处理。B96、设备检修标准、自检自修制度未落实。B97、设备使用中违反《车辆部门安全技术规程》。B98、锅炉、压力容器安全阀未按规定排污、试喷。B99、锅炉除尘设备作用不良。B100、未按规定使用、管理环保设施。B101、特种、动力设备安全附件不齐全、作用不良或超校验期使用。B102、轮对、轴承、缓冲器等压装机压力表超校验期使用。B103、电子风表未进行定期校验或误差超限。B104、列车试验器未定期校验或作用不良。B105、“5T”及AEI设备专用计算机装用与工作无关的程序。B106、“5T”及AEI轨边设备检修时未按规定防护。B107、“5T”设备值班员人为责任造成漏报,或涂改销毁原始记录。B108、热轴信息反馈错误或错误信息反馈后接受人员未予纠正。B109、区间红外线探轴温测站设备临时发生故障后,未按要求监视列车通过红外线轴温探测站时的车辆运行状态。B110、经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设备检测,预报的轴承未按规定进行诊断、处理。B111、因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设备停机,已通知列检现场触手检查轴承而未触手检查。B112、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预报区间强热及以上、列检所在地微热及以上,无检查处理、信息反馈、原因分析等情况。B113、经红外线预报而甩车处理的热轴车辆,未执行反馈制度。B114、违反“5T”系统探测故障预报、跟踪、复核、反馈“等相关制度的。B115、发生5T及AEI设备故障,依据《太原北车辆段5T及AEI设备无故障运行考核实施办法》定责问题。B116、发生施工安全问题,依据《太原北车辆段既有线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考核办法》定责的B类问题。B200、路局有明文规定的,或检查人员发现在安全生产中存在严重违章、违纪和安全隐患的问题,可签发红色《通知书》。三、黄色《通知书》发放范围针对在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违反作业纪律和程序,技术管理短板,设备质量不达标等问题的责任车间、科室发放黄色《通知书》进行安全问责。C1、作业前未按规定做好检查、试验、准备工作。C2、作业中师徒分离或指示未经考试合格的徒工单干。C3、私拉、乱接电线或违规使用电器。C4、作业中未按工艺标准检修、探测,发生漏检、漏修、漏探。C5、设备检修不到位、质量不达标。C6、新设备、新工艺上马时未及时制定安全措施。C7、作业前不按规定联系、确认,作业中接打手机。C8、列检作业人员执行自控、互控、他控,整队出发、列队归所,联劳协作制度不到位。C9、应配置消防器材场所未配置或位置不当、数量不足、过期失效、未定期检测。C10、各种机械设备、工具、量具、仪表带病、超负荷、超使用范围、超周期运转。C11、有害作业无防尘防毒设备、设施或故障损坏未及时修复,作业中未使用防尘防毒设备、设施。C12、各种电器柜、高低压配电室内放置杂物及各类易燃物。C13、各类设备不完整或失修,发生惯性故障,未及时处理得以控制。C14、各种安全分析系统、监控系统故障停用,数据未进行收集、分析,数据丢失、内容不全。C15、发生安全问题后,汇报虚假信息、错误信息。C16、操作人员对设备未进行维护保养,对自检自修范围的工作未进行处理。C17、设备无技术资料、操作规程、检测标准。C18、未按规定要求组织职工学习或学习无记录、有弄虚作假现象。C19、工作场所滞留闲杂人员。C20、规定应加锁、施封的场所或设备而未实施。C21、作业人员未按规定持证上岗、操作。C22、登高作业时未检查确认状态良好,作业中思想不集中,高空(处)作业无人监护,或监护不到位。C23、有害作业未使用防尘防毒设备、设施。C24、备品短缺、失效,未及时通知补充和更换。C25、行车设备标志或警示不全。C26、未按规定填写、签认各种生产台帐、安全管理记录或漏项、错误。C27、未执行平行作业、呼唤应答、互对信号、互检等互控制度。C28、作业人员利用工作电台(电话)谈论与工作无关的内容。C29、轨道作业车出库前及入库后未按规定对车况进行检查。C30、架车作业未呼唤应答。C31、未按规定进行安全教育考试,考试内容针对性不强C32、在有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未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C33、区间处理故障车超过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