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实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實驗室安全衛生管理實務簡介化學實驗室中,存在著各種化學物質如:爆炸性、腐蝕性、易燃性、氧化性…等,而化學實驗室之工作者其直接或間接的接觸到各種化學藥品是無法避免的,而且身處第一線作業環境,直接曝露於這些危害因子中,稍一不慎,即可能產生慢性疾病或造成傷亡,因而應預防化學災害之發生。預防化學災害發生,首先是認識災害的存在,亦即辨認化學物質之特性,建立危害通識制度,並針對化學物質之危害性,在其儲存及作業等環境中對其安全設施,操作程序及實驗方法等方面,藉由良好管理與控制,將化學物質的危害降到最低。化學實驗室安全衛生分析國內近年來實驗室發生的災害案例,包括有因誤食或盜用化學藥品誤食、盜用、外洩等引發之中毒事故、誤觸高電壓設備造成之感電事故、酒精不慎潑灑引發意外爆炸、誤倒廢棄溶劑引起之爆炸事件及地震導致藥品櫃倒塌引發之火災等,歸納原因可分為三大類,一為化學品管理不當、二為機械或儀器走火及天災三大原因,其中化學品管理不當又包含:化學品儲放不當、化學品操作不當、化學品運送不當和化學品廢棄不當四個部分,而化學品管理不當即佔38%的高比例,如圖1所示。因此,為了提升整個實驗過程的安全性,對於實驗室(實習場所)可能存在的危害因子,實有了解的必要性。在實驗室中有許多潛在的危害因子,諸如玻璃器皿、切割工具、毒性化學物質、放射性物質、接地絕緣不良等,都是常見的致危害因子,其中有關化學品的管理部分,已在第八章中討論過,此處就不再重複說明,現下就實驗環境、儀器設備、供氣系統、用電安全及廢棄物等可能引起的危害及其防範措施等逐一加以介紹。實驗室環境化學相關實驗室(實習場所)的環境危害因子包括工作空間、空氣品質、溫度及溼度、採光及照明等項目,以下依序說明。溫度與濕度環境實驗室(實習場所)溫度及濕度適當與否,不但對於工作人員舒適性及精密儀器使用壽命及精密度影響甚鉅,實驗室(實習場所)一旦由於反應而釋放出熱能,成為高溫作業場所時,在實驗室內作實驗的師生體熱無法藉由正常的管道適時排至體外時,便會造成體熱蓄積於體內的現象。此時若不利用其他的方式排除體熱,或減少熱蓄積,則易引起”熱疾病”。至於所謂的(空氣)濕度為空氣中水蒸氣含量,一般稱為絕對濕度(AbsoluteHumidity),由於空氣溫度的高低會直接影響水蒸氣的含量,因此在考慮濕度對人體熱蓄積之影響時,需同時考慮空氣溫度之高低。例如:熱作業環境空氣中的絕對溼度高於人體皮膚表面溼度時,則人體熱量不易藉由汗水之蒸發而排至體外;反之空氣中的絕對溼度很低,則人體汗水會不斷的蒸發,而造成內水分及電解質的流失,若無法適時補充,則會造成熱疾病的發生。常見的熱疾病包括熱中暑、熱衰竭、熱痙攣、及熱暈厥等,其中尤以熱中暑最危險,若不緊急作適當的處理會有死亡之虞。除此之外,熱疾病亦可能造成意外事故發生率之增加,由此可見熱危害的嚴重性。通風所謂的排氣通風係指藉由自然和機械方式,將空氣供給某處或從某處將空氣排放出的過程。通風之目的在於防止空氣污染物、熱、微生物在工作場所積留造成不舒適或危害,並避免粉塵、燻煙在密閉空間累積產生爆炸或火災之危險。通常通風排氣分全面性與局部性兩種。全面性通風(整體換氣)係將室內的空氣藉由自然或機械通風方式排出室外或將室外新鮮空氣引入室內的設施,其目的是為了安全、舒適。依勞工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309條規定,勞工經常作業之室內作業場所,除設備及自地面算起高度超過四公尺以上之空間不計外,每一勞工原則上應有十立方公尺以上的空間,即是為避免因擁擠而造成之二氧化碳中毒危害。再者,勞工作業環境測定實施辦法中亦規定:設置有中央管理方式之空氣調節設備之建築物室內作業場所必須每六個月測定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一次以上,亦是相同之目的。但實驗室(實習場所)若是使用窗型冷氣時,要調在「換氣」的狀態,以免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持續增加,使人昏昏欲睡。空調設備要定時清洗濾網、保養及維護,以保持良好狀況。局部排氣係指將空氣污染物於發生源附近即予捕集而排至室外之通風系統。局不排氣系統不像整體換氣是引進室外空氣以稀釋室內有害物濃度,但卻使污染物擴散及全實驗室(實習場所),而是以最短路徑、最有效、最快速的方式將污染物排除,故較優於整體換氣。如實驗室(實習場所)使用或處置勞工安全衛生法令所列管的化學物質,則經由局部排氣裝置排除有害污染物後,空氣中有害污染物的濃度需降至勞工作業環境空氣中有害物容許濃度標準以下,否則此裝置之設置仍屬無效。儀器設備之管理實驗室(實習場所)的儀器設備可分為一般性儀器設備及勞工安全衛生法(以下簡稱勞安法)所定之危險性機械設備兩大類。危險性機械部分包括固定式起重機、移動式起重機、人字臂起重桿、升降機、營建用提昇機、吊籠及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者;危險性設備則包括鍋爐、壓例容器、高壓氣體特定設備、高壓氣體容器及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者。此等機械設備必須經由檢查機構或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代行檢查機構檢查合格方能使用;至於一般性的儀器設備及器具常見者有玻璃器皿、離心機、局部排氣裝置(抽氣櫃)、乾燥設備(oven)、空氣壓縮機、滅菌鍋、藥品櫃、高壓氣體鋼瓶及各種分析儀器等。(a)玻璃器皿1、處理玻璃棒、試管及汲取管(Pipette)時,尖銳端可用火烤鈍,避免刺傷或割傷。2、選擇大小適中的玻璃器材,接合處若需要可使用水或甘油潤滑。3、玻璃器材若有任何裂縫或破損應摒棄不用,因其無法承受正常壓力或溫度。4、丟棄之破裂玻璃應避免以手直接撿取,若屬污染者則應先消毒後再行丟棄。(b)離心機械1、使用離心機時,應確保離心機維持水平及平衡、確保連鎖停止裝置正常及接地完全。2、離心機用之試管儘可能使用不易破裂材質,對於內含致病源或毒性化學物者,應採用附瓶蓋之專用試管,以避免氣溶膠之飛散。(c)藥品櫃1、實驗室(實習場所)地震時最怕藥品櫃傾倒,容器破裂而導致火災爆炸之發生(如八十八年一場六級的地震引燃的大火也讓中正大學實驗室付之一炬),為避免此類問題發生,可將藥品櫃固定於牆壁或屋頂並隨時保持上鎖,防止傾倒。2、藥品櫃內之藥品需分類貯存,此外不相容的藥品不要放在同一藥品櫃中。3、如果有藥品並未被放置在藥品櫃時,其擺放位置更要放低,且須防止有東西掉下來擊中容器。(d)固定及標示1、局部排氣裝置(抽氣櫃)有時在地震較強時也會傾倒,須妥善固定。2、儀器設備可在桌邊加凸緣,或以固定式角架加以固定。3、實驗用的各種架高之台架、固定架亦應固定於強度足夠之牆面。4、訂定各種儀器設備之標準操作流程(SOP)。5、儀器設備定期之維護、檢查與作業檢點。高壓氣體鋼瓶之管理(一)使用管理為防止高壓氣體鋼瓶所產生的爆炸危害,使用者必須嚴格遵守下面的規定:1、應使用檢驗合格之鋼瓶。2、使用前應先確認減壓閥調整在「關」的位置,才可以打開原閥調整欲使用之壓力。3、打開氧氣鋼瓶閥前必須先清除附近的引火材料。例如用來覆蓋噴嘴的塑膠蓋即須完全排除。4、發現減壓器壓力計有漏氣或指示不良時,應立即更換。5、高壓氣體鋼瓶的指示壓力在1~2kg/cm2時,應即時更換。(二)貯存管理1、應儲放於乾燥、通風良好處,並避免日光直射。2、貯存場所應有適當之警戒標示,並嚴禁煙火。3、貯存周圍二公尺內不得放置易燃物品。4、可燃性氣體、毒性氣體及氧氣之鋼瓶,應分開貯存。5、氣體鋼瓶無論空滿,應以鐵鍊、支架固定穩當;平時不用時或搬運時取下調壓表,栓上瓶蓋,同樣須固定放存放地點或推車。目前實驗室雖然已將大多數的鋼瓶加以固定,但許多建築物的隔間牆只是輕隔間,牆面以石膏板為主,沒有足夠的強度固定鋼瓶架,釘於牆面之固定釘可能會被拉出,須多點固定或另設鋼鐵架台以確保安全。用電安全為預防電氣災害的發生,簡單的說,至少要做到以下兩大點:一、實驗室使用的電氣設備應具有清楚的標示。標示可以固定在設備的外部明顯的位置,或是不需使用工具即可開啟的門或護蓋上,但是必須使得打開門或護蓋即可明顯的看見標示,且此門或護蓋必須是設備整體的一部份,不使用工具無法將其移除。二、電氣設備應具備安全裝置。電氣設備的安全裝置依據危害類型、設備之操作型態、使用環境之不同,而有不同的設計與安裝方式,如接地裝置、電源自動切斷或遮斷裝置、過電流保護器、絕熱被覆、火焰偵測器、自動滅火系統、通風排煙系統等裝置與系統之裝設,其目的皆在於避免危害的發生。例如民國九十年十一月二日,某高中生因觸碰教室中漏電的冷氣機而觸電死亡即為未做好安全而導致死亡的案例。個人防護具在勞工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二七八至二九一條中,對個人防護具之適用時機,依其作業特性之不同,作了詳盡之規定。而美國環保署將危害分成四個等級,(美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局(OSHA)再依據不同危害狀況建議適用的防護措施),分別為A級危害是指會對人員的呼吸及皮膚造成成立即的危害,B級是當氧氣濃度低於19.5%或有物質會對人體呼吸系統造成立即性傷害,C級為有污染物存在,但不會對曝露之皮膚造成傷害或經由皮膚吸收,D級則為無危害狀態。因此,A級表示作業環境最惡劣,故需要最佳之防護措施以保障人員之安全,依序遞減,D級則表作業環境中沒有污染物或有害物質低於容許濃度,故可以不必要使用防護具。個人防護具(續)(a)個人防護具的種類為了降低實驗室意外災害的發生,除了在治本上做作業環境的改善,培養良好之操作習慣外,在治標上,則須依作業場所之特性,依法配戴適當之個人防護具,因此,個人防護具的使用,則成為保護實驗室工作者的最後一道防線。防護具之配置最好是在實驗室外有一整套配備,以防實驗室無法進入時,依然可以取得防護具,而實驗室內防護具的數量需足夠,最好是以個人專用為原則。(b)個人防護具的選用原則至於選擇個人防護具時的基本原則如下:1、應能有效的保護人員,而將危害因素隔絕。2、針對污染物的型態,包括物理、化學及生物性質,對人體的影響與作業環境的特性,能提供適當的防護。3、須穿戴舒適方便,且不妨礙作業。4、防護具所採用之材質,不會引起人體不良反應,且配戴後不會增加使用者重量負荷。5、符合國家標準(CNS),具相當之強度及耐久性,且維修保養容易。(c)個人防護具的維護與管理1、應設置於通風良好,維持一定的溫、溼度,並避免日光直射之固定地點且須遠離火源。2、定期維修、檢測。3、避免與腐蝕性物質置於同處。4、實驗室管理人員,應熟悉各項防護用具之使用方法、性能及使用限制,並教導實驗人員正確使用。除以上之個人防護具外,實驗室應依其特性而設置緊急淋浴及洗眼設備與急救藥品及器材等。廢棄物管理實驗室廢棄物處理原則大致如下:1、廢棄物應分類處理。2、廢棄物需加以標示。3、廢棄物貯存場所之注意事項。4、廢棄物相容性之考量。生物性實驗室之危害-生物簡介一、生物動物:真核多細胞異營性生物,具複雜的組織器官系統,可藉肌肉縮收來運動,有特化的神經組織來協調身體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可分成草食、肉食與雜食性動物,無光合作用植物:真核生物,多細胞,具多細胞的生殖器官及世代交替,不具運動性、行光合作用,細胞壁由纖維素組成生物簡介(續)二、微生物(1)病毒(VIRUS)病毒的定義和特性:20-300nm(1nm=10-9m)濾過性物質無完整細胞結構核酸+蛋白質外殼絕對寄生體病毒的特徵:病毒不是生命體病毒必須藉傳染存在自然界必須能用宿主細胞的過程製造病毒的成分病毒成皆必須自行組合生物簡介(續)(2)細菌(BACTERIA)細菌之細胞結構:0.5-1μm×2-5μm(1μm=10-6m)、且獨立自主。細菌之型態可分為:球菌(coccus):球菌的直徑約為0.3-1.2μm,單一菌體為球形或卵形桿菌:菌端多圓鈍,菌體呈桿狀,或微彎,長約0.5-10μm,寬約0.2-1.0μm螺旋菌:螺形菌的長約3-50μm生物簡介(續)(3)真菌(FUNGI)•真菌似植物體•缺乏葉綠素•本身酵素分解有機物•包括:黴菌(mold)、酵母菌(yeast)與蕈類(mushrooms)•多細胞或單細胞結構(4)藻類(ALGAE)藻類的分布非常廣,例如在海洋、湖泊、河川、潮溼的土壤上、牆上、花盆外部,都有它的蹤跡。不同的藻群,除葉綠素外,尚各有其特殊的色素

1 / 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