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论文:珠海市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研究摘要:本文针对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结合现场安全管理经验,就如何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和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进行探索和研究。本文提出通过强化建设单位安全管理责任、完善“平安卡”制度、加强施工企业安全文化以及建议政府提供免费安全教育培训四项措施来加强和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关键词:施工安全;安全管理;平安卡;建筑安全文化1引言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今后10年内珠海市的基础建设、技术改造、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保持在一个较高速的发展水平,随着国家、省、市重点工程项目的陆续开工建设,将给建筑市场带来历史上重要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建筑安全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建筑领域施工安全生产现状,分析探讨了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2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现状由于行业特点、从业人员素质、文化观念、社会发展水平等原因,建筑业已成为安全生产高危行业之一。建筑业的死亡人数仅次于交通死亡人数。3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政治、经济、技术和文化等发展水平所限,目前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具体如下:3.1政府安全监督管理体制方面政府监督存在人力少、范围广的先天不足;政府主管部门对“施工安全是一门科学”的认识不足,对施工安全内在规律及特点研究不深入,注重形式、流于表面;实际监督管理中过分注重条款的执行,而忽视对具体情况和实际问题的研究等制约着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的因素。3.2人员培训方面目前,珠海市建筑行业整体素质不高。绝大数为农民工,这些工人大多文化水平低,安全防护意识和操作技能差职业技能培训远远不够;同时,全行业技术、管理人员偏少,而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更少,还达不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需要。尽管政府和企业已经在对人员培训方面下不少功夫,但是在培训体制、培训计划、培训方式、考核标准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提高。而对于异地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险、社会福利、子女上学等问题也急需相关单位解决。专门对全市的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技术和安全技能的培训但是在培训的内容和培训的规模远远未能满足建筑市场的需求。3.3企业安全管理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主要放在国有企业,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成分和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部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不足、现场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护装备落后、配备不足、基础薄弱;部分企业违背客观规律、一味强调工程进度,蛮干甚至乱干,抱有侥幸心理的现象相当普遍;还有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取消或减少安全生产经费投入;另外“挂靠”、以包代管、转包等违法行为屡禁不绝也是造成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3.4施工安全预警和评估方面预防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中的事故,是实现施工安全的基本保障。目前珠海市还缺乏施工安全危险预警和评估方面的行之有效的机制。通过对一些施工中已发生事故的分析、评价,能给事故预警带来有效的借鉴作用,但有些企业为了避免处罚,隐报、瞒报安全事故信息,使得整个行业的安全生产信息流通不畅。对已发生事故缺少认真、深入和科学的分析、研究;缺少安全信息,使得一定时期的施工安全预警和评估方面的工作停滞不前。4加强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及建议4.1落实建设单位安全管理责任的对策建议由于建筑业市场的不规范和恶性竞争,建设单位处于绝对强势地位,对工程建设的参与各方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然而,政绩工程的压力和唯利是图的诱惑,促使建设单位常常肆意压缩工期,无视安全技术措施的保障能力和落实程度。例如,工程招标中建设单位往往压低中标价格,或强迫中标单位垫资承包,导致安全管理、安全防护费用难以落实。当然,建设单位也可以利用其强势地位,通过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大幅度提高建筑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因此,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促进建设单位承担更多的安全责任:(1)约束和监督建设单位的违规行为,降低建设单位对建筑安全生产的负面影响。例如,建立工程项目的合理工期与合理标底指导制度,严禁建设单位突破合理工期和合理标底;鼓励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建设单位的违规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确保建设单位按时足额支付安全费用;建立对建设单位及其负责人的安全责任追究制度。(2)强化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与安全意识,发挥建设单位对建筑安全生产的推动作用。例如,要求建设单位在项目正式启动前强调安全管理并将其作为合同的一部分;在施工中对承包商的安全计划进行审核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设立安全机构或专人监督承包商的安全生产,并要求对项目所有员工进行足够的安全培训;按照法律法规与合同约定按时向承包商支付安全费用并监督其正确使用等。(3)对于公共工程的建设,政府有必要也有能力要求建设单位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尤其是安全生产责任。政府应当明确:由于伤害事故导致的社会成本增加与工程项目本身的建设成本同等重要。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尚不能有效促进安全管理的情况下,政府应该通过行政手段,要求公共工程的建设单位(而不仅仅是地方或部门领导)做出表率承担比法定义务更多的安全责任,为其它建设单位起到示范作用,而不是利用政府的权力和影响带头违反安全法规。4.2完善“平安卡”制度的建议绝大部分农民工上岗前未受过较为系统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他们的文化程度是高中以下整体素质较差,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技能、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由于现阶段我市对建筑市场劳务人员没有建立从业准入制度,对农民工进入建筑施工领域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办法,施工一线作业人员违章作业、违规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等“三违”现象十分普遍,从业人员缺乏安全教育培训是造成建筑施工事故多发、突发和伤亡人数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发生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中死亡的人员几乎都是缺乏安全教育培训的农民工。因此,农民工的安全培训和无序的流动是当前安全生产的大敌,是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一大危险源。针对这一情况,各地建设局及时加强组织领导,开展深入细致的工作,率先探索和实施“平安卡”制度并取得成效虽然珠海市建设主管部门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落实“平安卡”制度,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急需解决:(1)“平安卡”培训制度有流于形式的趋势原本要求工人到建筑安全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培训8小时并通过考试才能取得的“平安卡”改由发证机关发试卷给工人做完试题就可获得。这样做的实际情况是项目部管理人员代替工人做试题,然后获得平安卡,工人自己并没有得到任何安全技能知识。(2)现场施工和监理企业对“平安卡”管理不到位。“平安卡”管理制度要求新进场的工人必须持有“平安卡”或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工人进场前要求施工和监理企业对工人持有“平安卡”情况进行审核,但多数情况下施工和监理企业的审查都没有认真履行职责认真审核,从源头上放松了对“平安卡”的管理。(3)主管部门对“平安卡”监督措施不到位。主管部门对“平安卡”的监督大多数都是抽查施工企业的上传数据,到现场时也是抽查纸质资料。假如主管部门真正抽查到每一个工人,“平安卡”制度的落实将会得到更好的实施。4.3加强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建议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依靠制定严格的各种法律法规和制度,依靠严厉追究事故责任等手段,来制约建设各方主体的不安全行为。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强化了对各级领导和企业的处罚和问责的力度,使安全生产受到各级政府和企业空前的重视。但是,各项法律法规仍然“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其根源在于目前被严重扭曲的“事故责任追究”导向的安全文化。尽管人人高喊“安全第一”,但内心里更多的是出于对承担责任的恐惧,而不是对生命的尊重。体现在事故发生前不注重对事故的预防和监督,而在事故发生后关心“责任谁来负”。有关人员为了逃避事故责任,对事故层层隐瞒,甚至阻碍事故的救援和调查的情况比比皆是。要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改进:(1)提高事故调查的水平,确保实事求是地揭示事故原因,理清事故责任。强调法律规定的、工作职责内的责任追究,关注工作过程中的履职情况,避免给所有人员造成过大的压力。如事故发生的原因确与政府监督管理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关,则要严肃处理政府责任人。如事故原因是由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等违章违规等原因造成的,则应重点处理事故责任单位和直接责任人。必须明确的是,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的目的不是为了平衡矛盾、利益和责任,而是为了更好地预防类似的事故发生。(2)着力营造全员参与的以尊重生命为核心的安全文化,强调安全关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要对自己和别人的安全负责的氛围,要使工人发生“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企业管理层必须理解,工人的不安全行为不是他们的错,而是管理层没有尽到管理和培训的责任。一线工人必须理解,他们不但要对自己的安全负责,还需要顾及同事的安全。政府安全监督部门应通过建立各种公开(如工会)和非公开的渠道(如匿名调查和投诉),鼓励企业和建筑工人进行自下而上的监督,激发企业和工人参与安全文化的热情和意识。4.4建议政府提供免费安全教育培训政府主管部门要支持对建筑工人特别是农民工的教育与培训,弥补农村基础教育不足留下的缺憾。教育是安全意识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从对我市施工人员安全教育调查中发现,基层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受教育水平与其安全意识水平直接相关。受教育水平越高的人越容易理解和接受企业的安全管理,从而具有更加积极的安全态度。在这种积极的安全管理态度指引下,其在工作时也就会更加重视自身的行为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由于农村教育长期投入不足,大量的建筑农民工未能完成义务教育。政府主管部门有义务拿出经费为农民工提供免费的基本技能和安全培训,建立建筑业工人的免费安全教育培训机制,指导和帮助农村务工人员实现从“农民”向“工人”的转变。建筑业由于工作场所多变、劳动力密集等特殊原因,工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自己对事物的安全条件作出判断,这时安全教育的影响就显得尤其重要。5结束语安全事故猛于虎,带着如何解决建筑市场存在安全管理责任体制不健全、安全教育培训落后、企业安全文化薄弱、缺乏施工安全预警和评估体系等问题,值得大家进一步研究探讨。参考文献:[1]张仕廉,董勇.建筑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王力争,方东平.中国建筑业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水利水电施工,2007.[3]邱成.安全文化通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