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防范——主讲人:王琳琳介绍护理安全隐患及其防范措施什么是护理安全?护理安全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那么怎样排除护理不安全隐患,确保护理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护理工作是医院服务工作的末端,护士与病人交流,接触的机会最多,时间最长,加之护理工作的繁忙、琐碎及操作的重复性,存在着诸多的不安全因素,因而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的机会就多。有研究表明,近一半的护理差错事故是由于不严格执行三查八制度造成的。出现差错的人员并非全是纪律涣散、责任心不强者,有相当一部分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工作者。所以说,造成护士出现差错的原因主要与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物质因素和环境因素有着密切关系。一、护理因素1、工作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淡薄。作为服务性行业,应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绝对不能对病人或家属提出的问题,回答简单或者不予理睬。案例:病员,女,76岁。咳嗽、憋气及发热2个月入院。初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并发感染,肺心病及肺气肿。入院后由护士甲为其静脉输液。甲在患者右臂肘上3厘米处扎上止血带,当完成静脉穿刺固定钟头后,由于病人的衣袖滑下来将止血带盖住,所以忘记解下止血带。随后甲要去给自己的孩子喂奶,交护理员乙继续完成医嘱。乙先静脉推注药液,然后接上输液管进行补液。在输液过程中,病人多次提出手臂疼及滴速太慢”等,乙认为疼痛是由于药液刺激静脉所致,并且解释说:“因为病情的原因,静脉点滴的速度不宜过快。经过6个小时,输完了500毫升液体,由护士丙取下输液针头,发现局部轻度肿胀,以为是少量液体外渗所致理静脉穿刺9个半小时后,因病员局部疼痛而做热敷时,家属才发现止血带还扎着,于是立解下来并报告护理员乙,乙查看后嘱继续热敷,但并未报告医生。分析:本案是一起以违反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为主要原因的医疗责任事故。案中的护士甲严重违反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规程,在完成静脉穿刺之后,未能及时松解止血带,是造成病人肢体坏死及全身中毒感染致死的主要原因。同时,护士甲对本该由自己完成的输液任务交给并无输液知识和经验的护理员乙去完成,也是对工作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所以护士甲理应承担主要责任。护士员乙由于技术水平和医学知识有限,对于病人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手臂疼、滴速慢”等现象不能正确理解,未能想到其不正常的疼痛和滴速慢是因血液回流障碍所致,因而也就没有想到去查看一下右上肢有无受压迫之处,致使血带在穿刺后9个半小时才被发现。另外,护理员乙发现止血带忘解时间已长达9个半小时,且已出现水泡时,仍未对此事引起注意,未向医生报告此事,使病人又延误10个小时。所以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重视病人的主诉,一定要做到手勤、腿勤,不管病人有什么问题,我们都要去看一看,问一问,落实一下。2、查对制度是护理工作的核心你们工作岗位中,在这里我送大家一句话,查对制度不只是要做,还要做到位,最重要的是形成习惯。这样就不会发生护理安全事件。什么是三查八对制度,我想我们在坐的每一位都能说出来,但是你是不是真的做到了,即使你做到了有没有形成习惯,这才是至关重要的。并不是危言耸听,在做的每一位恐怕都没有形成习惯,有的甚至根本做不到。我们都知道为病人做治疗是要核对床号姓名,并且要两种以上的核对方法,这件事我们大家每天都在做并且看似很简单,但是由此产生的护理安全隐患也最多。再就是药物的查对,我们都知道要查对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效期、有没有异物、药品质量等。但是可以说没有一个护士能真正做的经他手的每一瓶、每一支药都按要求核对。案例:无锡某医院两岁患儿输液,输液过程中出现寒战继而出现面色苍白,青灰,当班护士立即给以停止输液、吸氧,静脉推注地塞米松,由于抢救时忙乱,误将抢救车内的阿托品当地塞米松给予推注。患儿死亡.某护理部主任对海鲜过敏,到急症室推注葡萄糖酸钙,药刚进一点感觉剧痛,感觉不对劲,把护士刚抽完的空安剖拿过来一看,10%的氯化钾,救了自己一命,也救了护士一命。让查对制度成为一种习惯,不管你有多忙、多累!所以说查对制度是我们护理护理工作的核心,不管你干什么,不管你工作有多忙,查对制度一定一定要做,还要仔细的做,认真的做,让查对制度成为我们工作的一种习惯,这是我今天讲的重点,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都能记住我今天说的这句话:3、执行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不严,在工作中不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案例:某妇产医院新生儿病房,为保暖而将一新生儿暂放暖气旁,护士没有将这一情况记入交班本,交接班时也极其简单。接班护士问:“有事吗?”交班护士答:“没有事。”交接班完成。由于没有巡视病房做床前交接,交班护士忘了暖气旁还放着一新生儿,接班护士也没有逐一检查病人,没有按时观察每一个新生儿。结果直到再次接班才发现了暖气旁的新生儿,此时患儿早已脱水死亡。【评析】交接班是医疗护理工作的已连续实施的一种方式,只有做到交代清楚,才能衔接好医疗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避免出现医疗过失。做好交接班工作,可以保证医疗护理工作连续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特殊情况。如果违反交接班制度,可能对危重或者特殊病人疏于管理而导致医疗过失。本案就是一个典型。不用让我们的制度成为一种摆设,那是我们的护身符。4、思维定势我们的思想往往很容易受思维定势的束缚,有时会在空间、方位、数字上,有一种既定的熟悉,正因为这种定势,会导致我们在护理工作上想当然的处理问题而发生错误。比如,去给病人输液,我们凭习惯走到那个房间的床位,比如是35床,但你会觉得自己很熟悉了,肯定不会错。再者,我们叫病人的姓名,但有些病人并不认真听,以为叫的名字就是他了,并且有些名字的读音很接近,所以一旦是这样就要出错了。案例:2000年4月9日某地东海医学大学附属医院护士所分管的一患儿因其每天有盐酸氨溴索静脉注射,在其休班一天后,此患儿有一推注的口服液需经胃管注入(七种药物,溶解后约5ml),约8点45分给予患儿静脉注入,导致患儿于次日19点29分死亡。这件事件告诉我们工作中千万不能想当然的去工作,觉得应该是这样,一定要看、要查对,药房发出的要不一定都是没有问题的,病床上躺着的不一定是病人,医师的遗嘱不一定都是正确的。5、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医嘱。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从而保护护士合法权益。和我们打交道最多的是医师。有这样一个案例1,江苏市某医院,消化内科夜间以病人腹痛厉害,护士到值班室为医生怎么办,医生说给他打一支杜冷丁,医嘱明早起来再补医嘱,结果大家都知道,病人一会肚子不疼了,再过一会护士去看已经死了,第二天医生反口说我没让她打,因没有处方和医嘱,护士承担所有过错和责任。案例2:以外科手术病人接受输血治疗,结果出院后查处丙肝,追究医院责任,血库记载病人输血6次,而医嘱单是8次,据回忆病人确实只输了6次。后面2次因为没有血,所以没有输,而医师没有及时取消医嘱,护士在整理出院病历时,发现有两次没有签字,手一勤就给签名了。结果认定;输血8次,丙肝为后两次不规范输血所致。所以我们在执行医嘱时一定要认真,按照原则来。体温单问题,一心动过缓病人,护士体温单每天脉搏都在80次左右.为什么,因为没有去测。6、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基础技能的提高。护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严密,技术性很强的独立学科。不管是当前医学的高速发展,还是我们现在的就业环境都要求护理人员必须终身学习,扩大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各种护理基本技能的操作练习,积只有过硬的本领,才能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的同时保护病人安全和自身安全7、加强医院感染及特殊药品管理。严格执行手部卫生管理,关于院感的案例大家在院感培训时都已经了解,在这不再多说。高危险药品不能与普通药物混淆,要使用红色标识,引起注意,特殊药物,要严格按医嘱给药,控制滴数,向患者及家属认真交代注意事项,勿擅自调整滴数,并加强巡视,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药物的管理和使用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医生开出的医嘱是否规范,药房发放的药品是否正确、安全是否在有效期内,都有我们来把关,同时还要求我们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为医生的医嘱把关。8、其他方面:1、细节决定安全。有些时候,一些小细节往往会被我们忽略。在交接班中,我们发现病人不在,可能出去溜达了,我们是不是就不找了。2、惰性造成后果。我们或许按照三查七对去做事情了,但是人都会有惰性,或许有时就想偷懒一下,可护理工作又是容不得半点懒惰的。如病房里有一个一级护理的病人,需要我们半小时或是一小时去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而护士也是每隔半小时或一小时就去看病人了,而病情都很稳定,护士就放松了了警惕,到下次该去看病人的时间觉得没必要去了,往往病人的病情就发生了变化。很多意外都是发生在我们疏乎的时候。所以,必须去掉我们内心的惰性,把每一次的护理工作做好,才能保证班上病人的安全。3、凭感觉做事情。如果说护理是一门艺术,那也一定是一门理性的艺术,在操作上容不得半点感性。一次,一位护士实习生听到电铃后,准备拿起病人的液体去更换,但她还算是细心,先看一看输液瓶上的药名及加药者有无签名,她发现液体瓶上没签名就问老师这瓶液体有没有加过药,老师说上面没有的签名你先询问一下治疗班的老师吧。她又再看了看液体瓶里似乎像是加了药就跟老师说:“我感觉她是加过药的。”老师说:“这可不能凭感觉,而应该是确定里面是加过药的,并有加药者的签名。”她拿着这瓶液体去问了问治疗班的老师,结果还真是没加过药。好险啊,差点就让病人直挂空液体了。所以护理工作万万不可以凭感觉行事。二患者因素。护理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护理活动的正常开展有赖于患者的密切配合及支持。个别病人的不遵医行为、不规范用药或住院期间私自外出,也是造成护理安全事件的因素之一。三、物质因素。护理设备是完成护理任务的重要工具,设备器械的性能是否完好,质量是否过关,都会影响护理技术的正常发挥,影响抢救及治疗工作,是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之一。四、环境因素:包括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护理人员的配置1978年卫生部定编为病床与护士比为1:0.4,但从目前所调查的医院均未达到。护理人力资源不足,长期以来由于护士的社会地位低,工作繁重,生活不规律,部分护士不安心本职工作。医院的基础设施及布局不当也潜在着不安全因素。如地面过滑导致跌伤,床旁无护拦造成坠床,热水袋使用不当导致烫伤等。环境污染导致院内交叉感染;安全危险品管理制度措施不完善等都是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综上所述: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贯穿于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必须提高防范意识,提高操作技能,严格控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以人为本,以护理环节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早发现、早纠正,使影响服务质量的技术、管理、过程和人的因素都处于受控状态,从而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安全服务。我前面说过我们是医院服务的末端,所以我们的工作一定要认真认真再真,谨慎,谨慎再谨慎,反复查对、复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