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参评作品课题:安全素质教育之《安全用电与保护》学科:物理年级:九年级下册学校:安远县版石中学作者:谢诗根邮编:342108联系电话:139701045002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安全素质教育之《安全用电与保护》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版石中学谢诗根一、教学课题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三节《安全用电与保护》二、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九年级学生。2、学科:九年级物理下册。3、课时:1课时。4、教师、学生课前准备:(1)、利用百度搜索上网查阅有关安全用电与保护方面的有关知识。(2)、调查家庭、学校、社区等采用了哪些安全用电保护措施,还存在哪些违反安全用电要求的现象。三、教材分析《安全用电与保护》是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欧姆定律》、《电功率》和《家庭电路》的前提下,延续下来的一节对于中学生来说非常实用的安全知识课。在家用电器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学习和宣传安全用电的知识,既是物理教学的需要,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必修课。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触电,触电的类型和发生触电的原因,以及安全用电的要求。本节知识学生不仅应该知道,而且应能理论联系实际,在生活中自觉地按照安全用电的要求去做,即便是发现有人触电也能采取科学的措施。本节课是真正用所学的知识服务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给学生上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同时让学生真正感觉到学习物理的好处,增强其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对安全用电原则的掌握和并能实际应用,使学生树立安全用电的意识。教学难点是认识电弧触电与跨步电压触电和接地线作用。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引起触电事故的原因,以及对人体安全的电压值。2、发解接地等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3、了解电气火灾的防范及扑救常识。4、了解触电的现场处理措施。(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互联网收集、查阅、浏览有关用电事故的信息,体验安全用电的意义。2、观察现实的家庭电路,分析认识所采用的安全措施或存在的安全隐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安全用电意识,,提高生活能力2、通过学习认识物理学科的价值,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与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五、教学方法与思路提问法、交流讨论法、实验操作法、讲解归纳法等3六、教学资源计算机(网络)、安全用电教学挂图、测电笔、电热水壶(含插头)等七、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情境导入师:电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舒适,美化了我们的生活。,但若操作不规范等也会带来不良的后果,严重的还将导致触电死亡或电气火灾。先来看看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电气意外。百度图片:触电死亡事故=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index&fr=&sf=1&fmq=1331642689218_R&pv=&ic=0&z=0&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B4%A5%B5%E7%CB%C0%CD%F6&s=0百度视频:触电死亡的瞬间=301989888&rn=20&pn=0&db=0&s=19&rsp=1&word=%B4%A5%B5%E7%CB%C0%CD%F6%CB%B2%BC%E4师:以上这些都是因为这些人缺乏用电安全知识造成的悲剧。因此,一定要绷紧“安全用电”这根弦,让“电老虎”乖乖地听指挥,更好地为人类服务。那么如何让“电老虎”听话呢?安全用电有哪些基本常识呢?咱们一起来学习吧!二、新授学习(一)、触电和安全电压1、师:什么是触电?百度百科:触电=tt2、师:那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多少呢?百度百科:安全电压和人体对电流的反应=tt3、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小结:(1)触电:电流从人体中通过造成的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关键因素:①电流大小;②通电时间长短(2)人体电阻:与清洁与否干燥程度有关(3)安全电压:根据环境不同分为五个等级:42伏、36伏、观看图片,学生举出电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观看视频,说出触电时的情形。学生再举出电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的身边的实例。自主学习了解触电的相关知识。自主学习了解安全电压的值。理解记忆。通过图片、视频和生活实例使学生体会安全用电的意义,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投入新课的学习。学生利用百度强大的搜索功能和充足的信息资源汲取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百度搜索,有效获取信息的方法。424伏、12伏和6伏(二)、触电的两种形式1、师:触电有哪几种形式呢?百度知道:触电的形式=bk&ct=17&pn=0&tn=ikaslist&rn=10&word=触电的形式百度图片:触电的几种类型=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4%A5%B5%E7%B5%C4%D0%CE%CA%BD&z=02、教师小结(1)、低压触电低压线路: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伏,工农业生产的动力电压是380伏都属于低压线路。家庭电路触电多为低压触电,分为两种:单线触电:相线—人体—大地双线触电:相线—人体—中性线(2)、高压触电⑴高压线路:大型发电机的输出端、远距离输电线的电压高达几千伏至几十万伏⑵高压触电的两种情形①电弧触电②跨步电压触电(教师展示挂图并给学生介绍)(三)、用电危害及用电保护1、危害:发生火灾或爆炸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两例与用电有关的特大火灾。百度视频:唐山林西百货大楼特大火灾=%C1%D6%CE%F7%B0%D9%BB%F5%B4%F3%C2%A5%BB%F0%D4%D6&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1024百度视频:新疆克拉玛依剧场火灾=%BF%CB%C0%AD%C2%EA%D2%C0%BE%E7%B3%A1%BB%F0%D4%D6&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800、安全用电常识:百度文库:安全用电注意事项通过百度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触电的形式。了解触电的形式,并能通过欧姆定律分析其原理。理解记忆。观看教学挂图。观看视频,了解用电不当带来的灾害。通过真实的事故体会灾难的惨痛教训,进一步树立安全用电的意识。5百度视频:安全用电=301989888&rn=20&pn=0&db=0&s=25&word=安全用电#pn=30=.html=.html百度图片:高压危险=201326592&cl=2&lm=-1&st=-1&tn=baiduimage&istype=2&fm=index&pv=&z=0&word=%B8%DF%D1%B9%CE%A3%CF%D5&s=03、保护:采用接地保护措施(教材P38页“用电保护”)4、教师小结安全用电原则:(1)、电器设备安装要符合技术要求;(2)、不接触高于36V的带电体;(3)、不靠近高压带电体;(4)、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用电器的绝缘体。(四)、触电的现场处理1、百度文库: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教师小结:触电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不惊慌失措、束手无策。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必须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然后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现场急救。3、救护方法百度视频:人工呼吸法与胸外挤压法=%BF%DA%B6%D4%BF%DA%C8%CB%B9%A4%BA%F4%CE%FC%B7%A8&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800(五)、学以致用最后请同学们联系自己家庭和学校用电的实际情况,对照检查有没有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现象,并开展分组讨论,再交流讨论结果。三、本课小结电虽然危险,但并不可怕,我们只要严格按照安全用电的要求操作,就可以让电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告诉同学们,如果有不理解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去网上通过百度搜索相关内容参考复习观看视频,掌握安全用电的规则。观看图片,学习身边的安全用电标识。阅读教材,了解接地保护地的作用及保护原理。活动:练习人工呼吸法与胸外挤压法的操作要领。交流讨论,小结汇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模拟操作,学习操作要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继续学习能力6四、布置作业课本P39“自我评价”T1,T2,T3八、板书设计9-3安全用电与保护一、什么是触电?二、触电的两种形式:1、低压触电:①单线触电:相线—人体—大地②双线触电:相线—人体—中性线2、高压触电:①电弧触电;②跨步电压触电三、用电保护四、安全用电原则五、触电的现场处理九、教学反思本节课知识比较抽象,又不能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和理解,因此我将本节课移到学生机房上课,采用多媒体授课的方式,和学生一起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搜索一些视频和图片,让学生通过观看一些实际的报道和图片,并适时结合实物或实地察看等学习形式进行知识的学习,解决重难点。课前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就教材中学生难于理解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的抛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利用百度强大的搜索功能和充足的信息资源汲取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百度搜索,有效获取信息的方法,给学生一个充分了解世界的平台。最后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家庭和学校用电的实际情况,对照检查有没有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现象,并开展分组讨论。这样,就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教师通过合理的组织和有效的引导,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知识得到发展,要让学生懂得表达,愿意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兴趣,因势利导,让学生在宽松和和谐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教师个人简介:省份江西学校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版石中学姓名谢诗根职称中学物理一级电话13970104500E-mailAYXSG@126.com通讯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版石中学自我介绍本人担任初中物理教学14年,中学物理一级教师,曾多次参加优质课比赛,自制教具和实验操作比赛,获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