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三保工作总结范文集聚【精编4篇】财政局三保工作总结【第一篇】2019年环境保护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加强了环境执法力度,严格建设项目管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拓展农村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一)严格抓好项目建设环境管理工作依据环保法律法规,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从严控制高能耗、高排放等两高项目的审批,预防污染源产生。坚持抓好建设项目的审批、备案及验收工作,对于草补、退耕还林补助、国有林管理费等做到了资金及时下发。(二)加强环保意识,维护辖区环境安全及时配合相关部门对辖区环境进行审查,主要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和抽查、巡查等每次检查均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对违反环保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坚决严肃处理。(三)贯彻落实上级部署,严格执行“放、管、服”各项下放审批事项对投资建设项目实行对照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制定有关计划方案,促进各项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开展。加强重点饮用水水源地、重点流域环境保护工作。切实加强对重点饮用水水源地、重点流域环境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联合与水务局、交通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对非洲猪瘟、屠宰场事项及时进行规范指导,对环境违法行为及时查处。因此,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各类污染源得到了一定的整治,有效保障全县饮用水水质安全。(四)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积极迎接各项检查2018年是脱贫攻坚最关键的一年,是展现全国脱贫攻坚战展现成果的一年,财政局各领导干部实地走访贫困户,在走访调查中,掌握了村脱贫攻坚工作的贫困户均已建档立卡,方案细化到户,规划到户,措施到户。对于贫困户还存在的问题,第一时间进行了解决。现在还存在的问题:(一)环保投入有待进一步增加。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不足,致使重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仅直接影响改善环境质量目标的实现,也正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同时因为资金不足,环境监测能力和环境监察能力滞后,影响了对企业偷排偷放等违法行为的监控效果,执法效果事倍功半。(二)环保能力建设跟不上时势发展需要。现有的环保队伍在业务能力、综合素质及装备方面,与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2020年工作计划:(一)继续把好项目审批关,严格控制新污染源。依法依规抓好建设项目审批和环保验收,积极推进清洁生产项目审核,严格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二)继续抓好环保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切实加强生态保护。进一步推进生态县以及绿色生态系列创建,提高全县生态文明水平。(三)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四)继续加强环保宣传,提高群众环保意识。(五)与相关部门相配合,继续加大企业监察检查工作力度。确保企业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转、污染物达标排放,严厉打击违法排污企业,确保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继续深入开展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水源地保护,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大力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废水废气排放污染治理;继续积极开展“清洁水源”专项活动,巩固“清洁水源”活动效果,确保清洁乡村工作持续有效的开展,同时加大力度积极推进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水源地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工作。财政局三保工作总结【第二篇】2019年,我市财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重大战略机遇,以项目攻坚推进为重点、以营商环境建设为基础,以“三服务”转作风、强担当、促落实,在强服务、优环境、抓项目上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一、2019年重点任务推进情况(一)做大蛋糕聚财力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政府财力迈上新台阶,各项指标在全省排名靠前。全市财政总收入接近1000亿,达到945亿元,列全省第三,超过温州,仅次于杭州、宁波。全市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66亿元,增长%,税收占比%,增速和收入质量均列全省第二。支出规模达到767亿元,增长30%以上,增速全省第一。(二)全力以赴保战略我们积极落实首位战略,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加快推进“百年百项”等重大项目建设。金融撬动保项目,用足988亿元政府债务限额;筹措资金推项目,统筹市级财政资金73亿元,支持军民合用机场、湾北二期、市区快速路建设,火车站枢纽、现代有轨电车开工,嘉兴南站开通4对始发高铁,高速公路网、海河联运网进一步完善。创新模式助项目,构建财政、国资协同运作机制,向嘉兴国投注资2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近百亿,推动中心城区品质提升,200多处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得到系统提升,4个城中村彻底清零,1400多户居民告别了“筒子楼”“拎马桶”生活,一大批城市顽疾得到根治。(三)千方百计稳增长这个方面主要是做好了“加减乘除”。政策供给做加法:面对贸易摩擦和经济下行压力,我们联合相关部门打好稳增长“组合拳”,出台人才、科技新政版,落实工业和开放型经济发展70条意见,安排涉企专项资金亿,稳企业、保增长、促转型。企业负担做减法。深化落实增值税改革,实施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缴费,加大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和检查力度,全市减免税费和减征社会保险缴费亿元。撬动投资做乘法。进一步发挥政府产业基金集聚效应,优化企业融资环境,全市政府产业基金总规模117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资1379亿元。打造政府产业基金版,“量身定制”定向基金,支持捷威动力、康峰大硅片、敏华未来汽车智慧产业园等省市县长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嘉兴。简政放权做除法。扎实开展“三服务”活动,走访811户企业,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以财政信息化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广应用政府采购云平台和统一公共支付平台,政府采购更加公平透明,非税收入全部实现在线缴纳,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四)全心全意惠民生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全市一般公共预算用于民生方面支出亿元,支出占比%。推进医疗保险制度全市统一。引入保险精算,在全面分析、评估各县(市、区)医疗保险制度基础上,统一调整全市医保缴费、待遇政策,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险为基础、大病保险为延伸、医疗救助为托底、其他医疗保障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整体提高医疗保障待遇水平,进一步落实医保惠民红利政策。保障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支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嘉兴学院申硕创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为全国样板。支持挖掘城市文脉,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保障嘉兴博物馆二期、嘉兴市图书馆二期、子城客厅、文艺之家、“月芦文衫”片区改造、马家浜文化博物馆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嘉兴在全省基层文化服务评估中实现“六连冠”。支持举办首届嘉兴国际马拉松,提升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打造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支持“大救助”体系创建,保障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助力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筑牢民生保障底线。(五)攻坚克难推改革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找差距,补短板,建立健全财政治理体系。构建集中财力办大事政策体系,统筹资金、资产、资源、资本支持首位战略实施。资金方面,盘活历年结余资金139亿元;资产方面,我们开展行政事业单位房产集中统一管理工作,清查出房产1423处,用好“天地图”规范政府部门房产管理;资源方面,我们安排10亿资金、40亿债券,支持城市有机更新,盘活土地资源;资本方面,研究组建长三角创新投资集团,全市将统筹100亿财政与国资资金,设立1000亿创业投资基金,支持创新发展。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把政府的每一分钱都花到刀刃上。做好风险防控,全市充实社保风险准备金64亿,市级提前3年完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任务,为进一步争取债券额度支持发展腾出空间。(六)凝心聚力强队伍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按照坚持高标准、体现高质量的要求,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始终,切实加强党员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激发全体干部追梦奔跑的动力,保障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财政改革发展。加强财政文化建设。首创红船财政党校,创建新时代论坛,组织“守初心、担使命”微型党课比赛、开展“颂歌献给党”七一合唱比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锻造红船铁军。提升队伍能力素质。以“选育优苗岗位成才”工程为总揽,建立结构性干部递进式培养机制,调整优化后备及青年骨干资源库。每月举办“处长论坛”,搭建工作交流和干部锻炼的优质平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督查机制,加强党委对重大事项的督查,对所有支部开展政治体检;健全监督制度,发挥机关纪委和支部纪检委员作用,组织开展二级巡察,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实行形态管理,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民主评议党员量化打分、组织生活会批评到位、三级联述以评促考。二、2020年财政改革发展思路和举措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迎接建党百年的冲刺之年。全市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牢牢抓住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的要求,用好一切逆周期调控的政策工具,创新盘活各项政府资源要素,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面系统推动财政改革,加快构建具有嘉兴特色的现代财政管理体系,对冲疫情影响,统筹推进“稳企业、推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力支持高质量建设“三城一地”,为把嘉兴打造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中的最精彩板块提供坚实保障。(一)强化财政政策扶持。加强部门协同配合,推进政策系统集成、精准供给,加快完善各项企业帮扶纾困机制。制定、落实稳企业稳经济稳发展各项政策,加快政策兑现速度,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深化“三服务”“至少上门服务一次”活动,落实重点企业“面对面”走访、困难企业“一企一策”帮扶,助力企业渡难关、强信心、降损失。(二)大力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强优惠政策宣传、对接、辅导,坚决落实落细减税降费、缓缴企业税费和社保费返还等政策。规范涉企收费执收行为,开展常规和专项检查,强化政策落实的监督。实施减税降费政策跟踪评估,推动完善政策体系。(三)切实缓解企业融资困难。支持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建立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风险补偿机制,扩大银担合作覆盖面,加强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健全政府采购项目合同预付款制度,优化“政采贷”、履约保函等金融服务,减轻企业资金压力。支持民营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将产业发展与上市培育相结合,以股改为切入点,提升企业直接融资能力。(四)突出产业基金引导作用。筹建长三角创新投资集团,整合更多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等金融资源,以政府产业基金为引领,带动企业“转型+引入+培育”,促进优质资本、项目、技术、人才向我市集聚。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领域关键项目投资,支持南湖研究院、南湖实验室等高端科创载体落地嘉兴。(五)保障首位战略实施。按照“全面落实年”要求,统筹资金政策,抢抓专项债政策“窗口期”,梳理、申报、储备专项债券项目,推动形成重大项目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建成一批的滚动接续效应,支持打好“四大会战”。通过配套补助、产业基金引导等方式,举全市之力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建设。助力“嘉兴枢纽”融入“虹桥板块”,重点保障沪嘉城际轨道、通苏嘉甬铁路(浙江段)、市区有轨电车、嘉兴军民合用机场、市区快速路等重大项目推进,构建完善“海陆空铁水”综合交通体系。优化土地统筹和运营机制,建立土地储备出让和预算管理全生命周期保障体系,支持城市有机更新三年攻坚行动。(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财政支农体制机制,健全投入保障,优化支出结构,创新管理机制,加快补齐“三农”重点领域短板,助推我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不断增加优质产品供给,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推进产业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保障粮食安全。推进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和“五优联动”试点提质扩面,着力推动粮食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七)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新一轮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