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2024/X/XX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很多新的、重要的要求,他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做法(一)以国家价值观为出发点,培养大学生的主体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一起,就必须以国家的价值取向为基础,在国家的战略层次上,选择与我国的发展方向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并进行相应的实际工作。同时,还要根据高校学生的身体、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对其进行指导和培养。培养并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既要使与国家价值目标相符的教材与教学活动相互配合,又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接受程度,将反映国家价值目标的内容纳入高校编写的学习教材和有关的教学活动中,让大学生了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基本内涵,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使大学生树立起自己的生活理念与信仰,并在追寻与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培养主人翁意识,努力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成为一个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人。目前,我国各地的高等院校正以民族价值观为导向,以多种形式培养大学生的主体精神。比如,完善了民主程序,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等方面,允许大学生依法行使选举权,并对大学设立的组织机构的人事权等进行了规定,鼓励大学生主动行使法律法规、组织规章制度中赋予其的各项权利。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不管是在教学中,还是在各种实践中,都要立足于民族价值观,让大学生能够积极地、主动地参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二)以社会价值观为基础,在高校学生中形成一种“和谐”的共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价值标准,它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只有保持对“自由、平等”的崇尚,市场经济的内在力量才能不断得到补充,而“公正、法治”则是市场经济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当“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成为所有人的共同目标时,当其光芒普照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时,人们的内在力量就会得到充分的释放,整个社会的活力就会完全迸发。根据目前各大高校的总体情况来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四个方面意识的培育通常受多个因素的影响。第一,对“自由”意识的培育,主要是通过课堂上教师的授课,以及学生课后自主思考问题实现的,这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独立学习、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与此同时,还可以开设各种各样的选修课,让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地进行选择,并在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和暑假实践的过程中,事先布置好学习任务,让大学生学会对参加各种活动的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时间规划能力。第二,对“平等”意识的培育,主要是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校或者是各个大型社团组织的活动实现的。在大学生参加各种活动的时候,学校或者是社团会为他们提供一个公开透明、平等竞争的平台,让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参加这些活动,建立起平等的观念,进而促使他们在平时的生活或者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与他人平等相处。第三,在对“公正”意识进行培育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对那些违背了校规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处罚,对表现优异、具有榜样和模范性质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持续改进并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激励体系。第四,要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可以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课程,以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同时还要举办一些特殊的法制讲座,让学生在这些讲座中感受到增强“法治”意识的重要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以社会价值观为基础,引导学生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具体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意识。这样有助于形成一个和谐的社会共识,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三)从个人价值观出发,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与个体生命发展、个体生命价值实现联系紧密,且具有较强独立性的价值取向。这四个方面都有自己的具体内涵,但它们之间也有一定的逻辑联系。从自身的价值准则出发,要以“爱国”为导向,传承以爱国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将“爱国”与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友善待人相结合。以“爱国”为导向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各大高校都会采用的方法,例如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红色实践基地、在清明时节组织扫墓活动、开展英雄事迹的讲演活动等,对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进行重点培养。在对学生的“敬业”意识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高校可以提供一个暑假实习平台,也可以在校内组织各种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对自己所参与的实践活动进行合理的评价,并对这些实践活动所产生的相应的社会价值予以认可。这能引导大学生树立起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增强学生的“敬业”意识。“诚信”意识的培育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外在的,另一种是内在的。可以采用课堂教学、座谈会、与学生谈话等方法向学生传递践行诚信观念的重要性,还可以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行为习惯等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用求真务实的态度看待专业学习和考试,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时态度要诚恳,要以礼相待。学生“友善”意识的培养要贯彻实施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注重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能够与他人友好相处。将这四大个人价值标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促使学生在思想认识和实际行为上始终保持着一种理智的爱国精神,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确定自己的学习目的,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二高校德育工作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它指的是人的身体、智力、思想、交往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其中包含了人的劳动活动、劳动能力、社会关系、自由个性以及人类的总体全面发展等,它将人视为发展的根本,并以各种方式保证了人类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培养目的是一致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其本质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实现人生的价值。(二)“灌输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马克思主义“灌输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在历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递嬗中生成和发展,科学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产生和传播的一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基础理论。列宁通过研究,对“灌输论”进行了完善和发展,并且把“灌输论”应用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使得“灌输论”逐渐趋于完善,最终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具有一定科学性的理论体系。“灌输论”实际上是一种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与革命实践关系的理性认识,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革命实践是实现全人类的解放的必要途径,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的、属于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却不能从劳动群众的自发活动中得到,只有“从外面”把劳动群众的革命觉悟注入劳动群众之中。同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和系统的理解,也不能通过自觉学习获得,只能通过教育获得。从理论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正确的思想观念转变为强大的物质动力。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理解教育思想的演变过程,必须在正确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改变教育方式,丰富教育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使大学生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的。文化反映了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历史进程,是历史的产物和文明的沉淀。文化属于精神生产范畴,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它与政治、经济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一起推进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化是社会生活反映,是一种文明形式,一种人们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通过某种方式获得的某种形式的物质与精神的结晶。文化包括物质层面的文化和精神层面的文化,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系统。文化的发展,是由一代代传承而来的,每一代的文化,都与上一代的文化紧密相连,因此,在新时代,我们的文化发展必然要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要吸纳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时代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团结奋斗的磅礴伟力。因此,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促使大学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各个高校都要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在实现二者融合的时候,既要对人类的优秀文明进行批判性传承,又要警惕各种不良观念的渗透。三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一)内部同一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对象、内容、目的等方面都存在着同一性。第一是教育对象的重合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是教学内容上的互联互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上,对“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和“培养什么样的公民”三个重要问题进行了回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其教学内容具体到了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观教育等方面,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了丰富和完善,这也反映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第三,二者在培养目的上相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精神上的价值引导,它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中心,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从而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因此,二者在培养目的上是一致的。(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指导首先,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和促进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科学阐述了其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并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不竭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认知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指导,它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视野,并以创新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一一解决。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当然也包含了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从宏观层面上界定了大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借鉴过去的成功经验,采取更为科学、高效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从而建立起一套适合大学发展的教育体系,并在“文化熏陶”“舆论宣传”“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五个层面上,寻找行之有效的创新突破。(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