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与突发事件处理论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校园安全与突发事件处理主讲人:郑增仪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巡视员主讲人简介郑增仪,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巡视员课程简介本讲座是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巡视员郑增仪所作的题名为《校园安全与突发事件处理》的专题报告,主要内容有:一、生命不保何谈教育;二、安全管理重在落实;三、安全教育常抓不懈。为增加报告的生动性,郑增仪副巡视员还在讲解过程中播放了校园安全的录像,并列举了大量有关校园安全的案例和具体数据,有助于加深学员对校园安全与突发事件处理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并为其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指导和借鉴。录制时间2006年前课程时长155分钟提纲一、生命不保何谈教育1.当前中小学安全事故的现状及特点(1)校园伤害事故增多(2)节假日是事故多发期(3)上下学路上、江河水库和学校及周边是事故多发地点(4)农村中小学安全事故较多(5)低年级学生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2.中小学安全事故原因分析3.学校安全管理方针:积极预防、依法管理、社会参与、各负其责4.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内容(1)构建学校安全工作的保障体系(2)健全学校安全预警机制(3)建立学校周边整治协调工作机制(4)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5)事故发生后启动应急预案二、安全管理重在落实1.切实落实校内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内部安全保卫工作2.注意房屋安全3.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4.做好学校住宿生安全管理工作5.加强学校校车安全管理工作6.大型活动应采取的措施7.学校应安全组织体育活动8.防止拥挤踩踏事故9.学校场地不得出租10.严格审查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资格三、安全教育常抓不懈1.学校应当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设置要求,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2.学校应当在开学初、放假前,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集中开展安全教育。新生入校后,学校应当帮助学生及时了解相关的学校安全制度和安全规定。3.学校应当针对不同课程实验课的特点与要求,对学生进行试验用品的防毒、防爆、防辐射、防污染等的安全防护教育。4.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用水、用电的安全教育,对寄宿学生进行防火、防盗和人身防护等方面的安全教育。5.学校应当对学生开展安全防范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应对不法侵害。6.学校应当对学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和行为规范。7.学校应当对学生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消防站参观和体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提高防火意识和逃生自救的能力。8.学校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到江河湖海、水库等地方戏水、游泳的安全卫生教育。9.学校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组织师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事故预防演练。10.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化解学生间的矛盾,防止恶性安全构造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主动发展主讲人:李烈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兼党委书记主讲人简介李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兼党委书记,中学高级教师,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教育干部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师教育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兼职教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北京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首届首都楷模、香港柏宁顿孺子牛金球奖中“杰出奖”等荣誉称号。在1997年,担任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提出了“双主体育人”的办学思路,即“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四个实施途径:“以爱育爱”、“以学论教”、“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以达到“成为最好的自我”的理念。她带领全体师生打造“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家长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党员文化”、“校园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等九个学校文化;构建了一个超越制度的管理模式,为教师成长搭建了“美丽、智慧、快乐”的良好环境氛围,这样先进的办学理念为中国教育改革开辟了一条新路。2005年,出版教育部“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教育部“中国特级教师文库”《我教小学数学》等三本个人专著,并有“双主体育人思路探索与实践”等多篇论文发表与获奖。课程简介学校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所学校的教师质量,没有教师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教育质量的提高,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作为一所学校的校长,他/她的精力应该主要放在教师队伍的成长上。李烈校长阐述自己的思想定位是“不要‘管’教师,而是要为教师成长服务,要帮助每一位教师找到工作的快乐”。总结自己的办学思想,李烈校长提出“双主体育人”,即“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题”,两个主体通过自育、互育,协调互动,共同发展。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最终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2000年李烈校长开始提出建设学习型组织,并在实验二小推广实施。学习型组织最核心理念,她认为是强调“学习加激励”,培养教师“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教师实现个人价值,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能力。学习型组织建设有七点内容:一、建立民主、开放、和谐的团队氛围,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基本前提;二、将校长的办学理念转化为全校教职员工的共识,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必要条件;三、指导团队学习,构建学习网络,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四、构建发展性学习机制,鼓励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核心目标;五、关注教师的生命价值和职业价值的内在统一,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根本追求;六、转变管理者的角色与行为,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根本保障;七、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必然结果。李烈校长的“双主体育人”、“促进教师主动发展”等办学思想与当代著名教育家李希贵“学生第二”教育思想遥相呼应,都是强调把教师放在重要的位置,依靠教师,发动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在成就教师的同时也就成就了学生,成就了学校,成就了校长,这就是促进教师主动发展的意义所在。整个报告,李烈校长把自己十年成功的校长管理经验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爱传递给大家,非常值得聆听。录制时间2009年04月07日课程时长178分钟提纲视频一个人成长经历介绍(0'5'')学校管理思想定位(09'34'')办学思想“双主体育人”(21'40'')学习型组织的构建(28'50'')一、建立民主、开放、和谐的团队氛围,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基本前提(40'09'')1.与管理者之间:鼓励平等对话,强调积极参与(41'28'')视频二2.与同事之间:强调团队意识,在合作与互助中倡导教师的自主发展(0'44'')二、将校长的办学理念转化为全校教职员工的共识,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必要条件(07'01'')1.通过各种学习、研讨,鼓励教师尽可能把校长提出的理念转变为自己的认识(08'25'')2.以行动研究的方法,引导教师将学校的各种理念转化并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等工作实践中(11'55'')3.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学校办学理念提出修改意见,并转化成为行动计划,在创造性的实践和共同参与的智慧中获得生长发展(13'25'')三、指导团队学习,构建学习网络,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36'40'')1.结合实际问题,指导团队学习(40'10'')2.构建学习网络,发挥“核心”作用(43'05'')视频三四、构建发展性学习机制,鼓励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核心目标(0'33'')1.校本理念(01'18'')2.校本科研(02'07'')3.校本管理(03'14'')4.校本教材(12'54'')5.校本活动(24'09'')五、关注教师的生命价值和职业价值的内在统一,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根本追求(26'54'')1.快乐生命学说(31'09'')2.适合学说(34'35'')视频四六、转变管理者的角色与行为,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根本保障(06'44'')1.管理者转变为领导者(07'26'')2.单一的管理者角色为多重角色(13'01'')3.校长的个人修炼(21'21'')七、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必然结果(38'30)学校管理民主化与科学化主讲人:魏书生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长、党委书记主讲人简介魏书生,1950年5月4日出生于河北省交河县。1968年参加工作,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殊荣。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大代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中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等38项社会兼职。现任盘锦市教育局长、党委书记。著作有《当代中学生用功术》(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智力引发与训练(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语文教学探索》(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思维能力测验与引发》(辽宁民族出版社1991年)、《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1993年)、《语文自学导引》(共6册)(沈阳出版社1994年)、《魏书生文选》(一、二卷)(漓江出版社1995年)、《中国特级教师教案精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等。课程简介本讲包含以下几点内容:一、坚持共产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仍是铁的真理;二、坚持民主,树立可实现的、可持续发展的苦乐观、幸福观;三、民主——养成良好的习惯;四、课堂教学的十条要求;五、民主——建立互助的人际关系;六、科学民主。录制时间2008年10月课程时长183分钟提纲一、坚持共产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仍是铁的真理二、坚持民主,树立可实现的、可持续发展的苦乐观、幸福观三、民主——养成良好的习惯四、课堂教学的十条要求1.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2.制定三种教学目标3.学生发言人数别少于十人次五、民主——建立互助的人际关系。六、科学民主1.科学管理2.政务公开学校的根本价值存在是文化存在——北京市十一学校的文化建设主讲人:李金初北京建华实验学校董事长、校长,北京十一学校原校长主讲人简介李金初,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北京市中学模范校长,北京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获得者,北京市海淀区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64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专业。1974年任北京十一学校副校长。1987年任北京十一学校校长至2007年。同时兼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初中教育委员会名誉理事长,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学会副会长。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理论,实践文章,著有《改革,选择和发展——我的办学思想与实践》一书。李金初校长是学者型、研究型的管理专家。长期致力于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从国家经济运行体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尤其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对教育方式的改变,当代最新的生理学,心理学研究成果对人认识的深化等角度探索进行新的办学体制和育人模式的改革。1988年,学校进行了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科学,民主,高效,严格的管理机制。1992年5月,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践了公办学校的“五自主”办学体制改革新思路,即:“自主筹集日常办学经费,自主招生,自主用人,自主工资分配,自主教育教学改革”。并进一步概括为“学校国有,校长承办,经费自筹,办学自主”的体改模式,简称作“国有民办制”,1996进行了综合活动课,分层教学等育人模式改革,使学校获得了快速的,高水平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学校由一所普通的中学发展成为颇具特色,办学成绩享誉京城内外的基础教育改革名校,办学体制改革,育人模式改革在市区乃至全国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00年9月21日,海淀区举办“首届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李金初校长办学思想研讨”,十一学校的改革获得了与会500多位市内外领导,专家,校长的高度评价。认为学校在李金初校长“改革,创新与发展”的办学思想指导下,用成功的实践回答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穷国办大教育的今天,“国有民办制”实验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功探索。课程简介2009年3月26—27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