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xx省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一、2023年工作回顾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XX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东北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亲自擘画东北全面振兴发展新蓝图,为吉林重振雄风、再创佳绩带来重大机遇、注入强大动力。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矢志不渝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坚决扛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要使命,锚定吉林全面振兴率先突破目标,深入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坚定不移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挖潜增效、防范化解风险,经济运行保持回升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振兴发展“上升期”“快车道”积厚成势,吉林全面振兴迈出坚实步伐。一是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着力加强监测预警、有效调控,及时出台扩大内需、减负强企集成政策,落实高质量发展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双赛马”机制,聚焦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挖增量、控减量、以丰补歉,全年经济稳定恢复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3%,增速居全国第7位,为近—2—年来最好位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6.3%,增速居全国前列。我们扶优育强稳定工业运行,出台稳工业政策措施,支持企业稳产量、扩产能、拓市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重点产业增长强劲,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冶金建材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4%、12.5%、47.8%、21.9%。我们全力攻坚项目扩大有效投资,狠抓投资强度、施工进度、竣工投产,实施重大项目2580个,开复工百亿级以上重点项目15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3%,其中,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长7.9%,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7%。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五大主要生产车间全面进入试生产,一汽弗迪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建成投产,一汽红旗国悦豪华礼宾中巴车正式批量投放市场。吉林水网骨干一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沈白高铁、长春都市圈环线、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三期、延吉机场迁建等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建成集安至桓仁、大蒲柴河至烟筒山2条高速公路249公里,桦甸结束不通高速历史。我们深挖潜能促进消费,充分利用疫后消费集中释放窗口期,打出促消费政策组合拳,精准发放消费券,举办汽博会、农博会、雪博会、房交会、航空展等活动,全力恢复扩大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9位。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9%,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8.2%。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5.6%,高于全国14.1个百分点、居全国第8位。启动实施旅游万亿级产—3—业攻坚行动,坚持全域四季联动、冰雪避暑互动,推动旅游市场加快回暖,全年接待游客3.14亿人次,旅游收入5277亿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长春龙嘉国际机场航班量、旅客量恢复率均位列国内千万级机场第1位。我们抢抓机遇稳外资稳外贸,海参崴港成为新的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中转口岸并实现通航,“长珲欧”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营,“长满欧”国际冷链货运班列正式开通,首开“长同欧”班列。进出口总额1679.1亿元、增长7.7%,总量创历史新高、增速居全国第9位,其中出口增长24.9%,增速居全国第5位。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88.9%,成为外贸新增长点。新增进出口企业备案1332家,增长57.6%,创五年来新高。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3.23%。二是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提质增效。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梯次培育行动,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具有吉林特色优势的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汽车产业集群稳步“上台阶”。着力打好生产销售攻坚战,发挥龙头企业关键作用,一汽集团省属口径产销量分别完成156万辆和157万辆,增长16.7%、17.6%;红旗品牌汽车销量35.1万辆,增长13.1%;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增长43.2%、62.7%;整车出口量增长158.3%;实施电动公务用车更新计划,长春市入选国家首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石化新材料产业持续“减油增化”。吉化120万吨乙烯转型升级项目24套主要工艺装置开工建设。吉林化纤入选全国“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6—4—万吨碳纤维项目部分产线进入设备安装阶段。碳纤维产量增长38.3%。装备制造产业成果显著。中车长客复兴号亚运智能动车组圆满完成运营保障,时速200公里以上高速动车组成功出口欧洲,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完成首次悬浮运行。长光卫星累计承制并成功发射卫星162颗,其中在轨运行“吉林一号”卫星108颗,建成世界最大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绿电+消纳”发展模式落地见效,千万千瓦级绿能产业园区启动建设。开复工风电光伏装机719万千瓦,清洁能源发电装机突破2500万千瓦。一批百亿级氢基绿能项目签约落地建设。数字产业加快布局。吉林祥云大数据中心完成三期建设,长春市算力中心上线运行,华为吉林区域总部加快建设,四平态势感知平台投入使用。累计建成5G基站4.7万个,4G网络实现全覆盖。连续三年举办中国新电商大会,网络零售额、农村网络零售额分别增长24%、31%,增速分别居全国和东北地区首位。三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支撑有力。创新型省份建设加快推进,科研物质条件指数居全国第5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居全国第11位,区域创新能力排名上升6位、提升幅度全国第一。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突破,长春国家自创区、农高区加快建设。长春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大安市获批建设国家级创新型县(市)。一汽集团高端汽车集成与控制、吉林大学汽车底盘集成与仿生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率先完成重组。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增强,创建科技经纪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5—支持企业牵头承担技术攻关1123项、本省转化成果1800项,分别增长10.53%、49.38%。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3590户、7278户,增长15.36%、72%,增速均居全国前列。高水平人才队伍不断充实,制定出台人才政策系列配套措施和细则,高级职称人才、高端人才连续两年进大于出。新建院士工作站3家、总数达到13家,柔性引进院士14名。高校毕业生留吉13.3万人,留吉率创历史新高。四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根基稳固。“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全面启动,细化产能提升阶段性目标和年度任务,狠抓增面积、建良田、用良种、强农机、推技术、防旱涝六项措施落实。克服局地严重洪涝灾害影响,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837.3亿斤,从全国第5位跃升至第4位,增产21.14亿斤,占全国增量的11.9%,粮食平均亩产958.2斤,居全国粮食主产省第1位。黑土地保护和耕地质量提升协同并进,建设高标准农田791.2万亩,新增盐碱地改造耕地25.4万亩。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强劲,种业振兴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4%,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素质能力稳步提升,县级以上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发展到5557家、5730家,增长13.3%、44.6%,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突破3.2万家。“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深入实施,肉牛饲养量达到770万头,新开工屠宰加工项目12个,万头牛场达到6个。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乡村建设有—6—序推进,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打造高标准美丽乡村示范村201个、美丽村995个和吉乡农创园48个。改造农村厕所4.7万户。新改建农村公路3175公里,整治“畅返不畅”6217公里。改造农村危房3306户。快递服务建制村通达率达到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8%,24小时供水工程比例达到40.2%。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实施产业帮扶项目1135个,脱贫人口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4%。五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成效显著。统筹锻长板和补短板,直面制约率先突破关键问题,知难而进、奋力攻坚。深入推进国企改革,吉林化纤实现强身健体、提质升级,吉盛公司完成分拆设立,森工集团成功实现重组,大成集团完成金融债务化解、实现复产稳产,吉能集团加快向新能源产业转型。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实施意见,开展“服务企业月”等活动,制定“为企业办实事清单”,全省新登记经营主体61.9万户、增长14%,总量达到359万户、增长8.2%,每千人拥有经营主体152户、居全国前列。为经营主体降本减负800亿元。金融服务质效持续提升,全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可比口径增长7.8%,连续20个月居东北三省首位。“数字政府”加快建设,8.1万个事项实现全程网办,70%以上市县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无差别”受理,网上审批效率、不动产登记效率、政务服务能力保持全国第一方阵。全省推行经营主体以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7—各地城市信用综合指数排名稳居全国前列。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由115家优化整合至90家。新一轮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规划获批。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启动建设。成功举办东北亚博览会、东北亚地方合作圆桌会议、全球吉商大会、跨国公司吉林行、民营企业进边疆·吉林行、世界寒地冰雪经济大会等重大招商活动。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重点省份,开展经贸交流和招才引智系列活动。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34.8%。六是民生保障扎实推进、有力有效。全面完成50项民生实事。城镇新增就业25.7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94.43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社会保险待遇累计发放1937亿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640元。省内门诊异地就医实现免备案直接结算。建成102个综合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61个社区老年食堂。帮助2541名困难家庭考生圆梦大学。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1.34万套(间),改造棚户区1.99万套,开工改造老旧小区830个。415个“无籍房”小区33.16万户拿到不动产权证。免费为居民改造燃气管阀136.3万户,更新改造市政老旧管网2030公里。完成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163条。推进省会城市交通畅通工程,“一点一策”治堵疏堵,高峰拥堵指数下降20%。实施学前教育普惠攻坚行动,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8所、中小学27所,分别新增学位1万个、4万个。新高考改革稳步推进。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获批,实现职教本科院校“零”—8—的突破。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启动建设。实现新冠疫情“乙类乙管”平稳转段。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全国最低。援外医疗工作受到国家表彰。延边州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纵深推进污染防治攻坚,优化实施秸秆全域禁烧,全省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0.7%。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5.6%,提升3.8个百分点,劣五类水体全面清零。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2.84万场,参与群众1.25亿人次。京剧《土地长歌》入选全国首批“新时代现实题材舞台艺术创作项目”。吉林健儿在杭州亚运会上取得4金2银1铜、两次打破亚洲纪录的历史最好成绩。长春大众卓越女足青年队获全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冠军,长春市第108学校女子篮球队获全国联赛冠军,均实现历史性突破。成功举办吉林省第十九届运动会。老龄、慈善、残疾人、地方志、中医药、红十字、妇女儿童、志愿服务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外事侨务、港澳台、民族宗教、气象、地震、测绘、援疆、援藏等工作务实推进。七是社会大局安全有序、和谐稳定。出台“三管三必须”实施细则,厘清部门职能边界,加强专业化监管力量,深化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全省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5.3%和5.1%,未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稳妥推进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出清。坚持省负总责,逐级压实责任,制定一揽子化债方案,“一市一案”化解地方债务,超额完成年度任务。“保交楼”完成2.5万套。打赢防汛抗灾和灾后重建硬仗,—9—重建修缮洪灾倒损房屋5529户,受灾群众全部实现温暖过冬。连续43年无重